天舟飛天不簡單——北京飛控中心專家解讀天舟一號飛控六個難點

2021-01-19 央視網
天舟飛天不簡單——北京飛控中心專家解讀天舟一號飛控六個難點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 題:天舟飛天不簡單——北京飛控中心專家解讀天舟一號飛控六個難點

  王玉山、姜寧、祁登峰

  4月20日,天舟一號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作為天舟一號飛行任務的飛控「神經中樞」,北京飛控中心曾圓滿完成多次載人航天工程任務、探月工程任務,取得了連戰連捷的驕人戰績。

  這次,面對全新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北京飛控中心副總工程師孫軍表示,中心在天舟一號飛行任務中主要面臨六個難點——

  一是任務狀態新,貨運飛船瞄準空間站任務功能設計,新狀態新技術新設備要求很多飛控工作要從「新」開始。

  二是在軌時間長,天舟一號至少在軌飛行5個多月,這是目前中心執行載人航天任務時間跨度最大的一次,對飛控系統穩定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交會模式複雜,交會對接軌道調整為393公裡後,增加了發射窗口計算和遠距離導引段的不確定性因素,對飛控系統的動態適應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是軌道控制頻繁,任務期間中心要先後實施十幾次軌道控制,而且控制要求多樣,實施難度非常大。

  五是推進劑在軌補加實施周期長、風險高。任務中,中心將控制天舟實施我國首次「太空加油」,持續5天時間,步驟繁多,風險很大。

  六是快速交會對接控制精度要求高,首次實施快速交會對接,天地配合複雜、控制約束很多、精度要求很高。

  孫軍表示,全體飛控人經過半年多艱苦卓絕的努力,已經攻克了動態交會對接模式設計、共軌飛行軌道控制等多項關鍵飛控技術,準備了科學完備的飛控實施方案及應急控制實施方案,開展了上百次正常和應急過程聯調演練,有信心有能力完成測控任務。

相關焦點

  • 北京飛控中心高效備戰天舟一號任務!
    北京飛控中心創新型號制度高效備戰天舟一號任務
  • 盤點 無人機飛控哪家強
    A2飛控安裝簡單,使用便捷,支持多達九種的多旋翼機型,也可以由用戶自定義電機混控;擁有高性能的GPS定位和高度鎖定功能,具備一鍵返航、斷槳保護,同時擁有低電壓報警功能,可以有效的與大疆創新其他產品相結合。2016年4月18日上午,大疆發布了最新款的旗艦飛控--全新A3系列多旋翼飛控系統。需要說明的是,A2飛控和A3飛控都不是專門為植保無人機設計的。
  • 航模飛控測評|頂翔電子固定翼專用飛控——Z3油動和電動版
    據了解,這款飛控能與市面上大部分遙控器兼容,支持DSM、SBUS、PPM這3種制式,但不支持與接收機獨立通道連接。我拿到的Z3飛控選配了設置卡,這樣就能比較簡單地進行參數調整了。安裝前先進行說明書的閱讀,字很小,視力不好的建議拿個放大鏡。說明書分為快速安裝指引和其他說明,這種說明書的邏輯還是有點不太舒服,因為一般使用者會跳過快速指引,去看最詳細的內容,而這個說明書的快速指引是安裝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所以要從頭認真閱讀。
  • 飛天奇蹟,從這裡誕生——探秘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上)
    飛控大樓初建地基地標二十年後的今天,這群航天逐夢人以100%的飛控成功率,讓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一步步變為現實,在茫茫太空中不斷刷新著中國精度.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以下簡稱飛控中心)位於中國北京航天城內,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飛行控制中心,主要負責任務實施期間的組織指揮、信息交換、數據處理、控制計算、分析決策和飛行器長期管理。
  • 天舟一號發射圓滿成功 我國空間站時代即將開啟
    4月20日19時41分,搭載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徵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圓滿成功:邁進,向著航天強國
    光明日報記者詹媛葉樂峰齊芳4月27日,中國航天事業再樹豐碑——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在5天時間裡,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組合體共同經歷了29個步驟、多個階段,諸多設備、多項飛控技術經受住考驗,順利完成我國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
  • 「天舟」飛天,設計師茶陵人韓彬與他資助的雲南女孩共同見證
    4月20日19時41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鑄就了中國航天史上又一個裡程碑。  有意思的是,發射前4個小時,在天舟一號太空飛行器總裝測試廠房工作間裡,負責貨運總裝設計、精度測量工作的副主任設計師韓彬,與一年前資助過的雲南山區小女孩「奇遇」。這次「奇遇」,給發射指揮現場緊張的氣氛裡注入了一抹溫情的亮色,留下了一段航天佳話。
  •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嫦娥五號探測器飛控試驗隊凱旋
    12月18日下午14時30分,航天六院801所12名參與嫦娥五號探測器飛控試驗隊的隊員勝利凱旋。自2020年7月1日,首批試驗隊員入駐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嫦娥五號飛行試驗任務以來,試驗隊在文昌發射中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度過了不平凡的5個多月,有些人甚至是連續執行了天問一號和嫦娥五號兩大任務。據統計,僅801所深空探測系統部就有15位試驗隊員出差在100天以上,最多的超過了200天。
  • 殲20亮相已有十年,飛控技術至今無人超越,解決三大世界性難題
    殲-20的照片剛被公開時,就引來了許多質疑聲,認為殲-20的機體過於細長,會導致機動性不佳;也有觀點認為殲-20的氣動設計過於複雜,不利於隱身,還會增加飛控的編寫難度。不過鴨式布局飛機的電傳飛控軟體本身就存在編寫難度高的缺點,殲-20採用了更複雜的「升力體邊條翼鴨式布局」,飛控軟體的編寫難度可想而知。
  • 剛剛,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成功!
    天舟系列貨運飛船就是面向我國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物資運輸補給任務的而全新研製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天舟一號是兩艙結構,由貨物艙和推進艙組成,白明生說,這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它貨物裝載以及提供能源、控制動力等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天舟一號之所以能運那麼多的貨物,一個「簡約而不簡單」的貨架功不可沒。這個貨架的專業術語是「高效承載貨架設計」。
  • 涵道風扇尾槳,電傳飛控系統——科曼奇直升機如何解決美軍痛點
    本號持續針對空天領域理論、設計、未來等相關內容進行深度解讀,歡迎關注。# 尾槳系統由於美國陸軍當時在役的輕型直升機在高海拔飛行時,航向操縱性能都很有限,因此,在阿帕奇項目之初,美國陸軍就提出了較高的偏航操縱品質要求。一般來說當前的輕型直升機在高海拔情況下都幾乎沒有尾槳操縱功效。
  • 「天舟」三劍客:六年踏出航天的數位化之路
    「天舟」三劍客:六年踏出航天的數位化之路 荒無人煙的海上沒有Wifi和手機信號,這位80後設計師每天的工作就是單調的監測天舟一號包裝箱運輸過程中的各項測試數據,他笑稱海上8天是他修禪靜心的入門期,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纏中說禪、寧靜致遠。然而,事實上作為唯一一個從項目論證、立項、方案設計、初樣研製到正樣出廠,完完整整陪著天舟一號從無到有的設計師,賈東永和他的團隊已經默默付出了整整六年。
  • 誕生於一甲子前的戰機,電傳飛控堪比四代機,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自四代戰機問世以來,電傳和飛控技術就成為了標配性能參數,直接影響了戰機的實戰能力。事實上,很多人都不知道,世界上首款採用電傳技術的戰機並非美國貨俄羅斯製造,而是來自於加拿大。早在上世紀50年代,加拿大阿弗洛公司就研發出了首款純正"加拿大血統"的CF-105"箭"式戰鬥機。
  • 上海飛行設計研究院:一切只為讓C919飛得更"聰明"-控制律 電傳飛控...
    31歲的國內民機控制律設計專家鄭曉輝說道。  控制律是民機的「魂」  什麼是飛機的控制律?「控制律其實是一個算法。」上飛院操穩特性與控制律室副主任鄭曉輝介紹道,按照專業的解釋,電傳飛行控制律是電傳飛控系統運行的控制規律。控制律表明了飛行員操縱與飛機運動響應之間的關係,通過反饋控制算法,獲得飛行員期望的飛機操縱特性。
  • 俄專家:天舟一號領先俄美同類飛船 技術已實現超越!
    摘要:【環球網綜合報導】4月20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升空,意味著未來十年後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太空之城——中國空間站的相關研製和應用正在進入快車道。俄羅斯專家讚嘆中國航天取得的成就,認為「天舟一號」領先俄羅斯「進步號」及美國「龍」和「天鵝座」等同類飛船。
  •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成功突破多目標協同飛行控制技術
    摘要:陳宏敏介紹,在任務規劃上,創新突破了多目標的動態規劃技術,實現了「長七」任務多個目標的百餘個測控弧段的優化分配;陳宏敏表示,「多目標協同飛行控制技術的突破不僅牢牢加固了『小夥伴』們的『友誼之船』,而且進一步提升了中心的飛控能力。
  • 蘇35戰機喜迎新塗裝,先進飛控令人讚嘆,中國空軍還會增購嗎?
    之所以會發生這種改變得益於蘇35S戰機採用的先進飛控技術,這種全數字式電傳飛控所帶來的虛擬減速板不僅能讓飛機的重量減輕,更方便了飛行員對於整架戰機的掌控。隨著數字式飛控技術的發展,虛擬減速板應運而生,美軍的F22戰機和「超級大黃蜂」最早採用了這一技術,中國空軍的殲20戰機也首次採用了虛擬減速版,但令人遺憾的是同屬四代機的殲11、殲15、殲16和蘇30並沒有採用,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蘇35S戰機的飛控技術何其先進。
  • 天舟一號發射成功全程!(附震撼視頻)
    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天舟飛船與長徵七號首次組合發射長徵七號首次挑戰「零窗口」發射成功這是天舟貨運飛船和長徵七號運載火箭組成的空間站貨物運輸系統的首次飛行試驗。視頻值得收藏!天舟一號升空全過程↓   因為天舟一號「只運貨、不送人」,它被一些媒體形象地稱為「快遞小哥」。我們就以快遞單的形式來介紹一下「小哥」此行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