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秦彥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中心 主任醫師 教授、研究員、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降脂藥物知多少?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很多中老年人甚至年輕人出現了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代謝相關的症狀。這類人群為了控制血脂水平,需要服用降脂藥。
高脂血症
吸菸、飲酒、肥胖、久坐、運動不足是高脂血症的高危因素,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的脂類物質含量異常升高,特別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雖然患者並不會明顯感到生活受影響,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高血脂隨時都有可能引起心肌梗死、腦中風,造成心絞痛,癱瘓,甚至死亡等嚴重後果。另外,血脂增高並非完全無跡可尋、無聲無息,部分患者在皮膚上可出現黃色小瘤等症狀,特別是眼瞼處的黃色瘤比較常見。
高脂血症最好的應對方法是改變生活方式,也就是控制飲食和加強運動。一般來說如果病人只是血脂略高,整體健康狀況又比較好,那麼通過飲食和運動療法即可控制血脂。如果改變生活方式 3 個月後,血脂仍有異常,這時就要在改變生活方式的基礎上進行藥物治療。
降脂藥物分類
常見的降脂藥包括他汀類、貝特類、煙酸類、樹脂類、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等。
他汀類降脂藥是最常用的降脂藥,能顯著地降低膽固醇,也有一定的降低甘油三酯的能力。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託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等。脂類物質在心臟和腦部的血管裡沉積,容易引起這些小血管的炎症、破裂、堵塞,而他汀類還有抗炎、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等作用,從而減少心臟血管突然破裂、堵塞的風險,有效減少冠心病等事件的發生。
貝特類降脂藥也是常用的降脂藥,能顯著降低甘油三酯。包括非洛貝特、苯扎貝特等。煙酸類藥物也能顯著降低甘油三酯。膽固醇吸收抑制劑類的常見藥物是依折麥布。它不僅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吸收,還可以加速膽固醇的代謝,與他汀類合用降血脂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服用降脂藥物需知
他汀類藥物作用的原理是抑制體內的膽固醇合成。而肝臟合成膽固醇往往是在夜間,夜晚十二點是最高峰,所以他汀類藥物一般在睡前服用,以達到最佳效果。不過阿託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作用持續時間比較長,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時候服用。
第一次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需要要在用藥的六周內複查血脂和肝功能。複查血脂是為了監控他汀對高脂血症的療效。複查肝功能是為了監控他汀對肝臟的副作用是否還在可控制範圍內,如果患者的肝功能仍然正常,就可以繼續服藥控制血脂;如果肝功能出現異常,應及時調整藥物劑量或換藥。少數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後還可能發現「尿液變成醬油色」。這是因為他汀類藥物有可能導致肌肉溶解。患者會出現渾身疼痛乏力,尿色變深,甚至引起急性腎衰竭,危及生命。
不過,絕大多數人對他汀的耐受性是良好的,他汀給患者帶來的好處遠遠大於潛在的副作用。只要按照醫囑服用、及時複查以監測藥物副作用,實現早發現、早處理,基本就不會出現嚴重後果。若患者自行增大藥物劑量,降脂效果並不一定明顯提高,反而增加副作用。
貝特類能通過多種途徑減少人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貝特類降脂藥和他汀類降脂藥不建議同時服用。貝特類主要降低甘油三脂,他汀類主要降低膽固醇,但是同時服用後對肝臟的副作用較大,還會增加橫紋肌溶解的風險。貝特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胃腸道不適,包括噁心、嘔吐、腹瀉或腹脹等。由於食物成分與貝特類藥物可能產生化學反應,所以為了減輕胃腸道不適症狀同時充分發揮藥物療效,一般推薦患者在進餐時服用,即飯後立即服藥,或少許進食後服藥。
依折麥布,是一種選擇性膽固醇吸收抑制劑。人體內的膽固醇有兩個來源,一是肝臟合成,二是從食物中吸收。依折麥布可以減少腸道對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而上文提到的他汀藥物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合成,同時使用這兩種藥物,在降膽固醇方面強強聯合,可以發揮顯著的降膽固醇作用。
符合以下幾種情況的患者可以考慮在改變生活方式的基礎上使用依折麥布降脂:第一種是心血管健康較差,病情嚴重,有可能發生急性冠脈症候群的患者。推薦與常規劑量的他汀聯合服用依折麥布強力降低血脂,用來預防急性的心血管事件,如心梗,腦中風等。第二種是常規使用他汀降血脂,但複查血脂發現效果不理想的患者。這時不該直接給患者加量使用他汀,而是要聯合使用另外一種藥。因為他汀的劑量加倍,效果的增加卻很少,副作用反而會加重,不是明智的選擇。用他汀聯合服用依折麥布,一般就可以收穫滿意的效果。第三條是不能耐受他汀副作用的患者。某些患者在複查時發現肝功能出現顯著異常,血液中轉氨酶水平顯著升高,如果繼續使用他汀,可能會對肝臟產生無法挽回的傷害,這時就可以用依折麥布單獨治療,不過要知道,這種療法的降血脂效果相對較差。第四點是以甘油三酯增高為主的高脂血症患者。可以聯合服用貝特類降脂藥和依折麥布。
專家介紹:
秦彥文,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中心 主任醫師 教授,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
擅長:高脂血症的臨床及基因診斷,根據病情和基因測序結果定製藥物個性化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頸動脈斑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分層管理。
致力於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頸動脈斑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下肢動脈硬化等)的內科診斷和治療。關注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及內臟脂肪沉積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早期預防和治療,對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病人進行血管評估和分層管理,對低危、中危、高危或者極高危患者,並且實行全過程隨訪管理,監測治療效果及遠期發展。特別關注家族性高脂血症的基因診斷,個性化治療,隨訪管理。主持多項國家自然基金和北京市自然基金,為北京市百千萬人才,北京市優秀人才,北京市衛生系統高科技人才學科骨幹。成果在世界心臟病大會、美國心臟病協會主辦的國際大會上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