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如何能做觀自在菩薩?——這是真正的自在、真正的逍遙快樂

2021-03-01 宣化上人全集

一九七○年十一月十五日開示於舊金山佛教講堂

● 人人都要觀自在

南無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今天是我們冬天坐禪班開始的一天,《妙法蓮華經》已經在禮拜二講圓滿,已結經了。

今天在這個坐禪班開始的這一天,我在《心經》上提出來幾句講一講,這幾句是什麼呢?就講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證得耳根圓通,怎麼樣證得耳根圓通呢?他就能「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因為他能反聞聞自性,所以他才自在,才得到這觀自在。

所謂自在就是一種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的境界。那麼說自在,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不自在?在聖人的地位上就是自在,在凡夫的地位上就不自在。

為什麼在聖人的地位上就會自在?因為聖人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他能得到自在。凡夫為什麼沒有自在?因為凡夫又有人相、又有我相、又有眾生相,壽者相那更不用提了。

學佛法的人學來學去,也是有人相,也是有我相,也是有眾生相,也是有壽者相。因為這四相不能空,所以始終得不到自在,你想要自在,一定要掃三心,非四相。

所謂掃三心,「過去心不可得」,為什麼不可得呢?已經過去了。過去就過去了,所以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為什麼不可得呢?說我現在就在這兒呢!可是現在你說這個是現在,這個又過去了。這個現在不存在,現在也是虛妄的。

「未來心不可得」,怎麼說未來心不可得?還沒有來嘛!沒有來你想他幹什麼?所以這三心了不可得。

你能三心不可得,空四相,就是觀自在菩薩。

我們現在打禪七做什麼呢?就是要觀自在呀!人人都要觀自在,說觀世音菩薩是觀自在菩薩,那是在《心經》上說的,不是的!你誰自在了誰就是觀自在;你誰不自在,誰就不是觀自在!這觀自在菩薩,沒有一定的名。

所謂一切眾生都是觀自在,我們現在開始坐禪,就是觀一觀你自在不自在?你若自在了,那你就能照見五蘊皆空,也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了!行深般若波羅蜜,才能照見五蘊皆空;你照見五蘊皆空,這才是行深般若波羅蜜。你能這樣子了,才能度一切苦厄,一切苦都了了,所以得到自在了。

● 老老實實觀自在!

那麼不但觀世音菩薩和我們是一個,十方諸佛、十方菩薩和我們都是一個的。不過,菩薩和我們是一個,可是我們呢,沒有和菩薩一個!這個話怎麼說?

這也就好像那個窮子,在《法華經》上你們都記得有一個窮子,那個窮子孩子,他的父親非常有錢,但是他跑到外邊去了,把自己的父親也忘了,所以雖然他父親找著他,他也不知道這個大富長者就是他父親。

為什麼?因為他離他父親太久,跑得太遠了。人家要遠離顛倒夢想,他要遠離父母,到外國去做一個乞食的人。我們不能和佛菩薩合二為一,也就好像這個道理一樣──我們跑到外邊不認識父親、母親了!

因為我們和佛菩薩都是一家人來著,所以才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那麼我們現在跑到外邊去做窮孩子,把自己本有的家也就忘了,把自己的父母也都不記得了。

我們的法身父母就是十方諸佛菩薩,我們現在坐禪做什麼呢?就是想要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要回過頭來,找著我們那個法身的父母,所以才成立這個九十八天的坐禪班。可是這個坐禪班在西方人根本就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所謂幾千年來,就沒有這樣子的認真修行,老老實實的要做觀自在菩薩!

● 不怕辛苦觀自在

你要是在這九十八天的期間,不怕這種的辛苦──早晨從三點鐘就起身,晚間到十二點鐘才休息,每一天坐禪用功二十一個鐘頭。白天晚間共二十四個鐘頭,我們用了二十一個鐘頭坐禪,中間就剩三個鐘頭,可以隨便休息。

在今年更值得我歡喜的一件事,就是這幾位美國的比丘、比丘尼,都發心常坐不臥,常常在禪堂裡來用功修行,就是晚間三個鐘頭睡覺的時間,也不回到房裡頭去睡覺,還是在禪堂裡用功打坐。

在過去我參加打禪七的時候,每一分鐘我也是不空放過去。所以在香港,那位很長鬍子的長老──明觀和尚,他對你們講,說是我和他在一起,坐了七七四十九天。

其實不是七七四十九天,我記得那是十個禪七,七十天。那麼他是個老修行,我是個老不修行,那麼我這個老不修行和這個老修行,就來「坐」一個比賽,可是老不修行和這個老修行一比賽,也是一樣的,沒有被他戰敗了。

所以他對你們說和我白天晚間坐了七七四十九天,本來我忘了,就說這是假的。可是過了一個時候,我一想,是有這麼回事!所以我又說是真的。那麼果修就說:「這個無有定法,哦,我現在明白了!」你現在明白是個皮毛,那麼內容真實的意思你若明白,那才真是觀自在菩薩了。

● 度一切苦厄觀自在

那麼我們在這個禪七的開始,人人都應該觀自在菩薩,人人都是觀自在菩薩,人人都應該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人人也都應該照見五蘊皆空,你應該把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都照破了它,照空了它,照化了它!

把它空無所空,連個空也沒有了,所空具無,連那個人空所空都沒有了,這時候湛然常寂。湛然常寂,這也就是度一切苦厄,沒有苦了,沒有苦這就可以得到自在。

因為你們西方人對自在的定義大約還沒有明白,所以也不知道什麼是自在。我今天給你們大概講一講這個自在,就是無人相。這不是說在吃東西的時候無人相:「你不要吃,你的東西都給我吃。」說這是無人相了,不是這個!

在做工作的時候,不是說佛經上講做工作無我相:「這個做工的時候是應該沒有我,若有我,我這一做工是很辛苦的,所以要無我相,你們做工去,我不要做!」這個又是錯了。

也不是說在鬥爭的時候要沒有眾生相,說:「我鬥爭你們就是沒有鬥爭你們,因為沒有眾生相嘛!我有什麼可鬥爭的呢!」這又是錯了。在這個吃肉的時候,說:「這個肉應該吃的,為什麼?因為沒有眾生相嘛!我若不吃這個肉,它活得很長的年齡,這不是壽者相了嘛!」這又是錯了。

所謂無人相,是要你心裡沒有人見、我見,沒有眾生見,沒有壽者見。沒有這個見才沒有這個相,所以在沒有四相的這時候,也沒有我執了,也沒有法執了。

連我執、法執都空了,你想不自在也不可能了,一定會自在!為什麼?你既然沒有人、我、眾生、壽者,也沒有一個我執,也沒有法執,這就真正自在,也是真正逍遙、真正快樂,也是真正得到真智慧了。

相關焦點

  • 觀世音菩薩才是觀自在菩薩嗎?(宣化上人)
    一九七○年十一月十五日開示於舊金山佛教講堂宣化上人我們現在開始坐禪,就是觀一觀你自在不自在?你若自在了,那你就能照見五蘊皆空,也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了!● 人人都要觀自在南無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 誰是觀自在菩薩?(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1、人人都要觀自在。 南無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今天在這個坐禪班開始的這一天,我在《心經》上提出來幾句講一講,這幾句是什麼呢?就講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證得耳根圓通,怎麼樣證得耳根圓通呢?他就能「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因為他能反聞聞自性,所以他才自在,才得到這觀自在。 所謂自在就是一種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的境界。那麼說自在,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不自在?
  • 大自在祈禱文能令身心得自在得大安樂
    無上永恆不變的大快樂像旺盛的火焰一樣遍滿了法界,這時,現有的一切法化成為密嚴法界淨土中的大自在宮殿。在這裡所祈禱的對境主 要是蓮花部的尊眾,要祈禱安住於自在宮殿裡的那些大自在的尊眾,所以先說的是這些佛菩薩的住處。「大自在宮殿」是蓮花部尊眾那些大自在的佛菩薩所在的地 方,是半圓形的。
  • 70.證道之人皆有此種現象丨海慧自在神通王大菩薩說偈贊佛功德【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他也很自在,又有大神通,能不動本座而化現於十方法界。故得此名。第二位大菩薩,名叫雷音普震。他說法的音聲,如同雷音普遍震動於十方法界,能把正在睡覺的眾生,從迷夢中驚醒,而知道返迷歸覺。故得此名。第三位大菩薩,名叫眾寶光明髻。他用眾寶製成光明寶髻,非常美麗莊嚴。因這寶髻所放的光明,能代替說法,而令眾生離苦得樂,故得此名。第四位大菩薩,名叫大智日勇猛慧。
  • 不動心就不生憎愛,就能心得自在丨修學三世諸佛所修的回向之道【華嚴經淺釋】364(宣化上人)
    菩薩安住於修學回向之道,不被六塵的境界所轉,這就是所謂「人能轉境界,而境界不能轉人」的意思。要怎樣才能做到這種程度呢?必須調伏六根,而使六根不隨六塵轉,六根六塵即不能互應,不能合作,就生不起作用了。如此視若無睹,聽若不聞,如如不動,又怎能搖動這位等一切佛回向之道的大菩薩!所以他這時是「若美若惡,不生愛憎,心得自在」。
  • 5.什麼叫「觀自在菩薩」?【心經非臺頌解】(宣化上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臺頌解◎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於舊金山佛教講堂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九月十二日這觀自在才可以笑;不觀自在就不可以笑,要觀自在了。「觀自在菩薩」,「觀」就是觀想,「自在」就是一切一切都很快樂的,也無憂也無愁,也無掛也無礙。無掛礙就是觀自在,有掛礙就不是觀自在。迴光返照觀自在。
  • 【經咒懺法】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觀自在菩薩二十五名章
    於時,阿難白佛言: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如是菩薩大神通力及無畏力。我有所疑,唯願世尊演說如上二十五菩薩名號,我等眾會願樂欲聞!佛言:止!善男子!不須作問。今觀世音自在欲說其法,今正其時,汝等善聽。我念往昔時,觀自在菩薩於我前成佛,號曰正法明,十號具足。我於彼時,為彼佛下,作苦行弟子。蒙其教化,今得成佛。十方如來皆由觀自在教化之力故,於妙國土得無上道、轉妙法輪。
  • 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
    諸菩薩摩訶薩入如是等諸三昧王。若欲吹壞須彌山等。隨意即能。欲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心之所念亦能悉知。欲分一身以為多身複合多身以為一身。雖作如是心無所著猶如蓮華。是故觀自在菩薩成就諸三昧王以一法身現二十五。亦以二十五現多菩薩。其一千菩薩。一一各於頂上具十一面。於其本面而有三目。一一如是具二十五。各於一界有四十菩薩。一一界中各配千眼。皆是觀自在大悲所為。於時阿難白佛言。我等今者蒙佛威力。
  • 你只要度一切苦厄,生死就由自己,閻羅王管不著了 (宣化上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臺頌解◎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於舊金山佛教講堂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九月十二日開經偈連釋迦牟尼佛都還有「金槍馬麥」之報,你能說沒有老苦、沒有病苦嗎?釋迦牟尼佛怎麼有金槍馬麥之報呢?因為釋迦牟尼佛在往昔因地做小孩子的時候,有一次那個地方的人都沒有東西吃,就有一條大魚在海裡被人拖到岸上,大家就吃這條魚。
  • 牛奶的厲害(宣化上人)
    一喝牛奶,便有一股牛性◎宣化上人 一九七九年冬開示於萬佛聖城娑婆世界的人,都歡喜快樂,不歡喜苦惱;地獄的眾生,歡喜苦惱,不歡喜快樂;餓鬼歡喜瞋恨,不歡喜慈悲;我們雖說歡喜快樂,不歡喜苦惱,但卻不知道怎樣才能沒有苦惱;天上的眾生,也是歡喜快樂,不歡喜苦惱。在佛和菩薩的境界上,沒有苦惱,也沒有快樂,苦樂俱忘。眾生多數是顛倒,以是為非,以非為是;將黑作白,將白作黑。究竟他知不知道這是顛倒呢?知道的,雖然他知道,他仍然去做不對的事;明明知道不合法的,他專門去做;知道什麼是對的,他卻不去做。
  • 我自在,所以我存在
    「自在」似乎是個釋道色彩頗為濃厚的詞語。在佛家這裡,「自在」是菩薩的觀境自在和作用自在,是跳出三界外的無拘無束大自由。而在道家,「自在」則是一種無所達致,自然而然的存在狀態。不得不說,「自在」因為這兩者的加持而多了一層超凡脫俗的氣質。
  • 賈平凹《自在獨行》:真正的孤獨是沒人理解,那如何排遣孤獨呢?
    「好多人在說自己孤獨,說自己孤獨的人,其實並不孤獨。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這段話賈平凹在《自在獨行》說的,我覺得說得很好。為什麼呢?第一、能說出來的孤獨,是需要人陪,不是孤獨。第二、真正的孤獨是沒有知己,沒有人懂。這兩點,我是十分認同的。
  • 觀世音菩薩有10種「自在」,你知道嗎?
    觀世音菩薩早已在久遠劫前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因為大悲願力,才示現菩薩身份,來到世間廣度眾生。《華嚴經》內列舉出菩薩有十種「自在」,分別如下:一,壽自在。我們凡夫的壽命,自己做不了主,但菩薩的壽命可以自己做主,要多長就有多長,要多短就多短,完全自己說了算,只要遇到有緣,他就會示現,已經沒有生死壽夭之相。二,財自在。
  • 《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 02
    若人慾得富饒財寶者。應修摩尼法(如意珠之手也)。欲修此法者。澡浴清淨取淨白[疊*毛]或紙或絹等。畫摩尼與願觀自在菩薩像。作慈悲體,身黃金色。頂有十一面。若人慾療腹中病者。可修寶缽法。當畫寶缽觀自在菩薩像。
  • 《圓覺經》白話譯文,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
    在真如實相中,實則沒有菩薩和眾生可言。這是為什麼呢?菩薩和眾生都是幻化的,因為幻化的都將消亡,也就沒有可用以取證的。比如眼晴不能看到自己本身,自性本來平等,不是強制使他們平等的。迷惑顛倒的眾生不能除滅一切幻化,對於一切幻化或除滅,或未能除滅,除滅的功力不等,則便顯有差別。如果隨順寂滅圓覺,平等無待,也就沒有寂滅以及證悟寂滅的人。
  • 【末法殊勝法寶】十一面觀自在菩薩神咒梵文錄音 梵文咒輪和壁紙
    咒輪簡介:十一面觀自在菩薩神咒心,亦名十一面觀自在菩薩根本真言可見於玄奘法師翻譯的《十一面神咒心經》,此咒具大威力,十一俱胝諸佛所說,能除一切病,滅一切惡,止一切不吉祥關於咒語是否能靈驗,取決於修行人自己的至誠心、恭敬心、持戒嚴格和自身的功夫,功夫純熟,才能持咒成就,才能達到經中所說的很多效果,所以不要疑惑自己持誦了很多卻沒有感應,不要貪著感應,要反思自己找自己的問題。
  • 聖觀自在菩薩一百八名經
    聖觀自在菩薩一百八名經    宋西天中印度惹爛馱羅國三藏明教大師天息災奉 詔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補怛落迦山聖觀自在菩薩宮。其山峰峙眾寶所成。無垢清淨閻浮檀金。摩尼寶王種種珍寶。是聖觀自在菩薩一百八名。若有聞者百千萬億無數劫中不墮惡趣。彼人若有五無間業盡得消除。世世生生得宿命智。
  • 生活中,萬般事物但求盡心也就能逍遙自在了!
    有種表達叫放聲,放聲笑可使人心情愉快,憂憤消失,一笑解千愁;放聲,是對身心的一種洗滌,是一次靈魂的自由展示;生活充滿喜怒哀樂,適當宣洩情緒就要放聲!    有種快樂叫放達,要想樂,必須放達,子孫們的事,少管為好,放心追求自己的樂趣,才保延年益壽。
  • (宣化上人)
    ◎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五日晚間宣化上人 開示於萬佛聖城>萬佛聖城剛成立,一切都還未上軌道,所以有些事情仍然雜亂無章,外來的人到此地也不十分了解這裡的規矩,所以有些法務還未圓滿。在此期間,來到萬佛聖城的人,也是好壞參半,龍蛇混雜。其實不好的是給好的做榜樣;好的是給不好的做榜樣,互相說法,互相借鏡。人是如此,佛菩薩護法也是如此,天魔外道也是如此。因為這是個新成立的道場,很多護法以前還未在此上過班,有時也躲懶偷安,遇著事情也不知如何辦好?
  • 【恭迎地藏菩薩聖誕】為什麼要念地藏菩薩?因為現在世界災難太多了(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 開示於萬佛聖城萬佛寶殿一九八二年三月七日至十二日何謂地藏菩薩?這位菩薩,猶如大地,含藏萬物。天地間奧妙的事,沒有人能真正曉得其秘密。能真正明了宇宙的奧秘,那只有已經證果的聖人,才能清清楚楚地知道。我們凡夫俗子,不能明白這種不可思議的道理。都是在這裡混吃等死,糊塗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