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又被稱為「國際反家庭暴力日」。
1999年12月1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 指定11月25日為消除對婦女的暴力國際日。
近兩年,
隨著網絡社交平臺的普及,
越來越多的家暴事件爆出,
例如以下案例:
某男星又爆家暴女友
江蘇妻子家暴丈夫十年,拿刀捅、開車撞丈夫
......
家庭暴力受害者
不論性別年齡
只要遇到被家暴的情況
第一時間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01
普法視頻
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究竟哪些行為屬於家庭暴力?遭遇家暴該怎麼辦?可以向哪些機構尋求幫助?
小編再次推薦全國婦聯推出的動漫微視頻:3分鐘讀懂《反家庭暴力法》,為您解疑答惑。
02
遭遇家暴怎麼辦?
一、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家暴往往具有突發性,受害人第一時間應做好自我保護。
如將家中利器藏起、不與出現憤怒情緒的加害人正面衝突,隨身攜帶手機、鑰匙、身份證等重要物品,給自己規劃最短的逃生路線等。
二、向公安機關報案
留下報警記錄,做傷情鑑定。
在不方便語音報警的情況下可以選擇12110簡訊報案。
三、向有關單位求助
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委會、村委會、婦聯等單位投訴、反映或求助。
四、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五、保存好遭受家暴的證據
家暴證據需要收集哪些?
① 身份信息材料
包括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的身份證、戶籍卡、居住信息在內的能夠證明公民身份信息的材料。
② 關係證明材料
包括結婚證、戶口簿等材料證實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存在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親屬關係、同居關係、撫養關係等。
③ 公安機關證明
公安機關的官方證明是證明力最強的種類,務必重視!
人民法院審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時,可根據公安機關出警記錄、告誡書、傷情鑑定意見等證據,認定家庭暴力事實。
④ 醫院證明、病歷資料等材料
通過提供因遭受家暴而前往醫院就醫的診療記錄,結合確切的事件經過、受害人對於加害過程的描述,能相互印證家庭暴力行為的存在。
⑤ 證人證言
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親屬、朋友、鄰居、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相關工作人員了解相關家庭暴力情況的,都可以作為證人提供證人證言,證明家庭暴力行為的切實存在。
⑥ 音、視頻資料
包括錄像、錄音、照片等音、視頻資料。
⑦ 相關組織的證明
婦聯、居(村)委會、受害人單位、法援機構、人民調解組織及其他社會組織的證明。
受害人遭受家暴時,可以向以上組織求助,相關組織接到求助後,應及時處理,協助化解矛盾,提供諮詢等援助,相關機構的證明亦可以佐證侵害事實。
03
相關法律條文
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應當準予離婚:(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權益的原則判決。
第一千零九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二)與他人同居;(三)實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五)有其他重大過錯。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一)結夥毆打、傷害他人的;(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十三條 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婦女聯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救助管理機構可以代為申請。
第三十三條 加害人實施家庭暴力,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 被申請人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給予訓誡,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新昌縣婦聯聯合縣公安局推出
反家暴微電影《0/∞》
呼籲全社會拒絕家庭暴力、共建和諧家園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
無論性別,
遭遇家暴時,
一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遠離暴力傷害,讓愛滿屋!
原標題:《【國際反家暴日】關於反家庭暴力,你應該知道的... ...》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