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反家庭暴力法辦法即將實施,請大聲對家暴說「不」!

2020-12-26 澎湃新聞

結婚20年

長期遭受丈夫毆打

分居後仍被騷擾、恐嚇

因年幼「不聽話」

被母親多次用皮帶、衣架打傷

用火機燙傷小腿和腳底

......

家庭暴力不是「家務事」!!!

在堅決反家暴的道路上

廣東省一項新舉措的出臺

再為家暴受害者「加碼」

大大增強了反家暴的法律後盾

2020年7月29日,《廣東省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經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將於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

更多亮點,

請上下滑動查看 ��

《辦法》創新有關工作制度和措施,呈現了十大亮點——

亮點一:家庭暴力行為分項表述,「凍餓」「跟蹤」「騷擾」「散布隱私」等明確為家庭暴力。《辦法》將家庭暴力從傷害行為、限制人身自由行為、威脅人身安全行為、精神侵害行為以及其他家庭暴力行為等五個方面分項表述。根據工作實踐需求,回應社會關切,將「凍餓」「禁閉」「跟蹤」「騷擾」「誹謗」「散布隱私」明確為家庭暴力。明確通過網絡等手段實施有關侵害行為的,也是家庭暴力。

亮點二:反家庭暴力實行社會共治,發現受害人面臨人身安全威脅的應當及時報警。《辦法》多個條款分別對人民團體、村(居)民委員會、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開展反家庭暴力的職責和義務做出規定。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正在發生的家庭暴力行為有權勸阻,對受害人面臨人身安全威脅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亮點三:構建反家庭暴力工作的綜合預防體系,預防家庭暴力工作納入網格化管理。《辦法》分別圍繞加強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開展業務培訓、推進信息資源建設和共享、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等內容,明確了各有關方面的職責。其中,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城鄉公共服務體系;要求民政部門指導婚姻登記機關,為婚姻登記當事人提供婚姻家庭輔導服務;要求學校、幼兒園對學生、幼兒開展自我保護意識宣傳教育。

亮點四:建立健全反家庭暴力聯動工作機制,重大、社會影響惡劣案件要共同處理。《辦法》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反家庭暴力聯動工作機制的職責。要求首接部門、單位應當按照工作職責做好受理、跟進和轉介工作;對涉及多個部門、單位職責的重大家庭暴力案件或者社會影響惡劣的家庭暴力案件,應當聯合其他有關部門、單位共同處理。

亮點五:完善強制報告制度,擴大保護對象和報告主體。將因年老、殘疾、重病、受到強制、受到威嚇等原因無法報案的人員納入保護對象,增加規定人民調解組織及其工作人員作為強制報告主體。

亮點六:規範公安機關接處警,「四種情形」應當出具告誡書。明確要求公安機關將家庭暴力警情納入「110」接處警工作範圍,接到家庭暴力報案後應當及時出警,製作出警記錄,並做好制止家庭暴力、收集證據、查明基本事實、協助救助、進行傷情鑑定、協助庇護、告知受害人享有權利等工作。對違反治安管理的家庭暴力行為,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受理並查處;涉嫌犯罪的,應當依法立案偵查。家庭暴力行為情節較輕,依法不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符合「未能取得受害人調解的」等四種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應當出具告誡書。

亮點七:豐富人身安全保護令措施,可以申請多項保護措施、法院分批多次作出。《辦法》規定,人身安全保護令可以採取以下措施:「禁止令」「遠離令」「遷出令」等。規定申請人申請多項人身保護令措施的,人民法院可以分批多次作出。

亮點八:專章規定對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救助,臨時庇護場所要保護受害人隱私。重視對受害人的救助,設立「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救助」專章,從臨時庇護、社會救助、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環節,為受害人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立體式的救助幫助,覆蓋臨時食宿、法律需求、心理服務、困難幫扶等方面。

亮點九:完善家事調查制度和律師調查取證制度,推動解決舉證難問題。明確在家庭暴力民事訴訟中,受害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證據的,可以委託律師依法調查收集相關證據。

亮點十:創設性擴大保護對象,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是家庭暴力受害人。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明確目睹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是家庭暴力受害人。

起草單位廣東省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辦法》創新有關工作制度和措施,是廣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家庭文明建設和婦女兒童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實施《反家庭暴力法》的一項重大舉措,對於推進全省反家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家是每個人的歸宿和港灣

不應成為痛苦的來源

在《辦法》正式實施前

小編先分享龍崗法院近年來

對兩起涉家暴案件作出的判罰

若暴力正在你的身邊發生

請拿起法律武器

保護自己和家人

案例一

妻子長期遭受丈夫毆打,

法院: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

張某與王某系夫妻關係,正協議離婚。二人自結婚20年來,王某長期家暴毆打張某,致使張某身體多處嚴重受傷,已在龍崗公安分局備有傷情鑑定結果書,鑑定結果為輕微傷。張某與王某現已分居,王某仍多次騷擾張某,以言語恐嚇,且經常出入張某工作場所糾纏。張某認為王某的行為嚴重影響到其正常生活及工作,導致其精神受到嚴重打擊,身心受到嚴重損害,遂訴請我院對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

本院經審理認為,張某的申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的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條件。本院依法裁定如下:

禁止王某對張某實施家庭暴力;

禁止王某騷擾、跟蹤、接觸張某及其相關近親屬。

如王某違反上述禁令,本院將依法視情節輕重,處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條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十七條 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二)有具體的請求;

(三)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現實危險的情形。

第三十四條 被申請人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給予訓誡,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案例二

母親多次虐待、燒傷兒子,

法院:判刑一年六個月!

李某(男,5歲)自幼被父母送去親戚家寄養,後被其母何某接回深圳讀書。自李某與何某同住,何某即以李某不聽話為由,多次用皮帶、衣架毆打李某,用火機燒傷李某腳底及小腿,致其身體多處受傷。一次,在何某毆打李某腹部後,李某因持續不適,被何某送至龍崗區中心醫院就診。醫生經檢查發現李某身體多處傷情較重,疑似被虐待,遂報警。經司法鑑定所鑑定,李某肝臟、胰臟、頭部等部位的傷情為輕傷二級,腳底及小腿燒傷傷情為輕微傷。何某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本院經審理認為,何某在較長時間內以多次毆打、燒傷等方式虐待李某致輕微傷,情節惡劣,其行為構成了虐待罪;且何某以暴力故意傷害李某的身體致輕傷二級,其行為構成了故意傷害罪。

何某歸案後,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認罪態度較好,依法可對其從輕處罰。李某的父親亦出具《諒解書》,表示對何某管教兒子不當的行為予以諒解,本院在量刑時予以考量。綜上,依法判決如下:

被告人何某犯虐待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被告人何某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數罪併罰,總和刑期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

法條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六十條 之一 【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對家暴說「不」,向法官主張

面對家暴這一社會「公害」

請記住

你有法律的堅強後盾

有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我們將共同努力

驅散家暴的陰霾

來源 | 民一庭 丘麗明、少年庭 黃忠新

原標題:《廣東省反家庭暴力法辦法即將實施,請大聲對家暴說「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厚植反家庭暴力的法治土壤
    近年來,隨著反家庭暴力法的深入實施,相關法律和制度的不斷完善,依法保護家庭成員合法權益的法治意識正在不斷提升。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召開發布會,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來自法院系統的數據表明,全國法院每年頒發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數據逐步增加。
  • 厚植反家庭暴力的法治土壤(人民時評)
    反家庭暴力是全社會的共識,也是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係的前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禁止家庭暴力」規定為婚姻家庭編的重要內容,再次向全社會表明:家庭暴力侵犯家庭成員的人權,是危害社會、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違法行為。近年來,隨著反家庭暴力法的深入實施,相關法律和制度的不斷完善,依法保護家庭成員合法權益的法治意識正在不斷提升。
  • 【國際反家暴日】關於反家庭暴力,你應該知道的... ...
    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又被稱為「國際反家庭暴力日」。1999年12月1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 指定11月25日為消除對婦女的暴力國際日。家庭暴力受害者不論性別年齡只要遇到被家暴的情況第一時間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01普法視頻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夫妻性暴力到底算不算家暴?
    「孩子怎麼打都是家務事」、「配偶怎麼打婚都不能離」——從今以後,請把這條新聞甩到這些愚昧者的臉上:我國首部反家暴法將於明年3月1日起施行。同居、離婚不離家等人群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定執行,反家暴從此有法可依!
  • 【反家暴法宣傳】家庭暴力零容忍,反對家暴有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的附則部分是這樣規定的: 這就可以理解為同居男友對女友實施暴力也可適用本法了。 強制報告制度解決的是「誰來管」的問題,旨在破解家暴「隱蔽性強」的問題,消滅「踢皮球」、「不作為」等現象,使每一個與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相關的機構都行動起來,主動保護未成年人。
  • 渝北各級婦聯開展「國際反家庭暴力日」宣傳活動
    》的實施準則,用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全體教師明白:家暴不再是「家務事」,而是國家、社會都要管的「公務事」。如果遭到了家暴,不要不好意思,趕緊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本次活動引起了參會女教師的強烈反響。教師袁德芳表示:自己從教20餘年,這是第一次有單位如此重視女性權益保護,第一次參加專門為保護女性教師而開展的專題講座。講座讓自己深深意識到:家庭暴力不是個人和家庭的私事,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 餓肚子、關禁閉、性侵未成年人……廣東擬將這些行為界定為家暴
    29日,《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修改稿)》提請省人大常委會二審,對家庭暴力的定義作出調整,擬將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凍餓」「禁閉」等侵害行為,以及對未成年人的性侵行為新增界定為家暴行為。
  • 「搜」法 | 慘遭家暴不敢說?怎麼自保最有效?律師支招
    「搜」法 | 慘遭家暴不敢說?怎麼自保最有效?律師-馮駿:究竟什麼是家庭暴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的規定,家庭暴力通常指家庭成員之間,通過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生自由和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手段對受害者的身體和精神進行侵害行為。
  • 精神暴力也屬於家庭暴力
    我國首部《反家暴法》於2015年12月27日公布,並於2016年3月1日起實施,《反家暴法》明確「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這意味著精神暴力也屬於家暴
  • 11.25國際反家庭暴力日,手把手教你遭遇家暴怎麼做
    這個世界幸福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不幸的遭遇也時有發生······遭遇了家暴不要怕請你鼓起勇氣A:1.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2. 國家禁止的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Q:哪些人受《反家庭暴力法》保護?
  • 家暴離婚怎麼判?《民法典》規定:家暴不適用離婚冷靜期制度
    家暴不適用離婚冷靜期制度】家暴的婚姻不需要苦苦維繫,都說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因此,家暴一旦出現,就需要果斷離婚,這樣的婚姻繼續持續下去,後果可能是你想像不到的。但是一般遭遇家暴,法院會怎麼判?民政部二級巡視員楊宗濤4日在民政部發布會上表示,《民法典》關於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只適用於協議離婚。
  • 最高法明確侮辱、謾罵、恐嚇等精神暴力也是家暴
    @人民法院報 11月25日消息,今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與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在「國際反家庭暴力日」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此次發布的十件人身安全保護令典型案例:①在發生主體上,既有夫妻、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也有同居、離婚後等非家庭成員的暴力;②在行為方式上,既包括毆打等身體暴力,也包括侮辱、謾罵、恐嚇等精神暴力;③在啟動方式上,既有家暴的受害人本人申請的,也有婦聯組織、村委會等代為申請的,其中還涉及學校在發現家庭暴力上的特殊作用;④在保護內容上,既包括單純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 規定家暴「目擊者」應報案,厚植反家暴社會土壤
    看到家暴,淡定做吃瓜群眾?廣東的反家暴立法,要對此亮「紅牌」了。據新京報報導,7月28日,《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修改二稿)》提請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
  • 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你可以這麼做
    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勇敢說不!2016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對家暴的範疇、預防、處置、人身安全保護令和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規定,這意味著中國的反家暴之路正式法治化。現實生活中遇到了家庭暴力該怎麼辦?六大救助途徑1.就近求助。
  • 家暴致死的背後,是法律實施的欠缺
    誠然,我們在2016年3月1日開始實施了《反家庭暴力法》,然而實施並不代表人人知道,人人能遵守;很多法官也能以擺脫「清官難斷家務事」的思想,以至於司法層面,家暴也不一定得到處理。例如2019年8月份,河南一位女士不堪家暴跳樓尋死,然後這樣的情況發生後,這位女士知道2020年7月仍沒有離婚成功,這其中有她沒有及時提起離婚訴訟的原因,當然也有程序緩慢的原因。
  • 對家暴行為說「不」!--民法典施行後的離婚規定
    對家暴行為說「不」!家庭是每個人的幸福港灣家暴危害著人身安全及家庭社會的穩定家暴絕非家務事制止家暴,人人有責每個人都該對家暴堅決說「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
  • 11月25日是第21個國際反家庭暴力日 人身安全保護令咋申請
    11月24日,省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在瀋陽召開遼寧省召開反家庭暴力專項協商會議。會議上,省法院、省檢察院、省教育廳、省公安廳、民政廳、省司法廳、省衛健委、省婦聯等8家婦兒工委成員單位匯報了相關工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我省開展反家庭暴力工作情況和相關數據中,「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31件」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何謂人身安全保護令?它的具體作用是什麼?
  • 反家暴小課堂:你眼中的「家暴」就是法律定義的「家暴」嗎?
    為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進一步增強廣大婦女和家庭的反家暴意識,保護婦女兒童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權益,貴州省婦聯開設了「黔妹妹」反家暴小課堂。今天,由省婦聯公職律師、《貴州省反家庭暴力條例》起草組成員王曉翠以《你眼中的「家暴」就是法律定義的「家暴」?》為題,為您理清家暴認知中的誤區。
  • 2020國際反家庭暴力日活動舉行
    啟動儀式現場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11月25日是第21個「國際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也被稱為「國際反家庭暴力日」。甘肅同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今天在蘭州新區新安社區舉辦了「拒絕家庭暴力,共築幸福家園」啟動儀式及系列活動講座,倡導全社會共同反對家庭暴力,用愛和關懷溫暖每一個家庭。本次活動由蘭州新區民政司法和社會保障局、蘭州新區婦聯、中川園區婦聯、中川園區彩虹城中心社區新安社區、甘肅同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舉辦。
  • 向家庭暴力說不!信宜法院反家暴聯動工作機制卓有成效
    向家庭暴力說不!反家庭暴力法按照我國反家庭暴力法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家庭暴力主要發生於有血緣、婚姻、收養關係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施暴者無論是父母子女還是兄弟姐妹,都屬於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