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暴力也屬於家庭暴力
我國首部《反家暴法》於2015年12月27日公布,並於2016年3月1日起實施,《反家暴法》明確「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這意味著精神暴力也屬於家暴
-
經常性「謾罵」家人,違法!依法認定為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除了肢體暴力以外,還包括精神暴力。 夫妻之間的威脅、恐嚇、辱罵,給對方造成精神恐懼,侮辱對方導致不堪忍受,公開帶第三者回家故意羞辱配偶的,都可以計入精神暴力。
-
精神暴力也是家暴!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11月25日是國際反家庭暴力日。2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因此,被申請人雖然未實施毆打、殘害等行為給申請人造成肉體上的損傷,但若以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侵害申請人精神的行為,法院亦將對其嚴令禁止,對申請人給予保護。
-
夫妻性暴力到底算不算家暴?
據最高法去年統計,全國約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據統計,婦聯繫統每年受理4萬到5萬件家暴投訴;近10%的故意殺人案件涉及家庭暴力。在很多人的概念裡,家庭暴力就是丈夫打老婆。事實上,據全國婦聯調查,婦女、老人、小孩、殘疾人等都是我國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在暴力形式上,儘管毆打等身體侵害仍是家庭暴力的主流,但辱罵、恐嚇等精神暴力的嚴重性也越來越凸顯。
-
最高法:人身安全保護令嚴令禁止精神暴力
來源:央廣網最高法、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今天聯合發布的典型案例顯示,因趙某提起離婚訴訟,其丈夫葉某通過不定時發送大量簡訊、辱罵、揭露隱私及暴力恐嚇等形式對她進行語言威脅。最高法表示,我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因此,被申請人雖然未實施毆打、殘害等行為給申請人造成肉體上的損傷,但若以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侵害申請人精神的行為,法院亦將對其嚴令禁止,對申請人給予保護。
-
家暴不止拳腳相加 精神和錢財控制也屬家暴行為
在家暴形式方面,儘管毆打等身體侵害仍是「主流」,但謾罵、恐嚇等精神暴力的嚴重性也越來越凸顯。而且,施暴主體也更加多元化。令人欣慰的是,自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實施以來,越來越多的家暴受害者有了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意識,越來越多的人敢於向家暴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大家可能不熟悉的家暴行為。
-
不滿妻子提離婚發送近萬條威脅簡訊 最高法:嚴令禁止精神暴力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人身保護令是反家暴法創設的重要制度。今天(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最高法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中,葉某不滿妻子提起離婚向其發送近萬條威脅簡訊,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裁定。
-
哪些行為屬於「家庭暴力」?受到「家暴」該怎麼辦?如何處理?
據媒體報導,遭受家庭暴力的人群比例非常高。這也是一直以來也是在民眾間和法律界經常言論的話題。很多遭受「家暴」人也正陷入在痛苦之中。那麼哪些行為屬於「家庭暴力」呢?如果遭受「家暴」該怎麼辦?該如何去處理呢?下面就為大家簡單說說。
-
家暴離婚怎麼判?《民法典》規定:家暴不適用離婚冷靜期制度
這些典型案例解答「家暴」疑惑25日的發布會上,最高法還發布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據介紹,此次發布的十件人身安全保護令典型案例,在發生主體上,既有夫妻、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也有同居、離婚後等非家庭成員的暴力;在行為方式上,既包括毆打等身體暴力,也包括侮辱、謾罵、恐嚇等精神暴力。此外,案例還涉及破除「打是親、罵是愛」的陋習等社會風尚引領和申請人舉證標準確定等程序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前女友、前男友能否適用反家暴法?
-
最高法:與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典型...
最高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劉敏表示,最高人民法院選擇與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一道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典型案例,是人民法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總書記關於家庭、家教、家風重要論述的有力舉措,也是人民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的重要內容。
-
廣東省反家庭暴力法辦法即將實施,請大聲對家暴說「不」!
《辦法》將家庭暴力從傷害行為、限制人身自由行為、威脅人身安全行為、精神侵害行為以及其他家庭暴力行為等五個方面分項表述。根據工作實踐需求,回應社會關切,將「凍餓」「禁閉」「跟蹤」「騷擾」「誹謗」「散布隱私」明確為家庭暴力。明確通過網絡等手段實施有關侵害行為的,也是家庭暴力。亮點二:反家庭暴力實行社會共治,發現受害人面臨人身安全威脅的應當及時報警。
-
被老公打耳光,鎖在家裡不讓出門,算家暴嗎?
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是在問,怎麼才算家暴?家暴範圍如何界定?家暴的全稱是家庭暴力,指的是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心理、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不論是父母對子女,還是對自己的親兄弟姐妹施暴,都屬於家庭暴力。
-
「搜」法 | 慘遭家暴不敢說?怎麼自保最有效?律師支招
「搜」法 | 慘遭家暴不敢說?怎麼自保最有效?| 遭遇家庭暴力如何取證是關鍵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在當今社會家暴時常發生據全國婦聯一項調查表明我國2.7億家庭裡約30%都存在家庭暴力
-
別讓精神暴力侵蝕家庭和感情
精神暴力不容忽視精神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經常性的侵犯他人人格尊嚴的不法行為,對家庭成員之間的精神折磨為精神暴力的常見形式。精神暴力可能會奪去受暴者對於生活的希望,甚至對於生命的希望。電影《少年的你》反映了校園霸凌的危害,但是也要看到實施霸凌的少女們背後的家庭暴力。
-
國際反家暴日 | 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
一、什麼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1.精神暴力(現實最多)言辭威脅、誹謗謾罵、展示兇器、嘲諷侮辱2.身體暴力(傷害居首)推搡、打耳光、腳踢、使用兇器攻擊等3.性暴力(最為隱蔽)強迫發生性關係或與他人發生性關係等4.經濟控制(失去自由)
-
反家暴小課堂:你眼中的「家暴」就是法律定義的「家暴」嗎?
姐妹們,還等什麼趕緊轉載收藏,學法懂法用法保護自己及身邊人!3月1日,《貴州省反家庭暴力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在全省開始正式施行,今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簡稱《反家暴法》)實施四周年的日子。
-
大打出手、經濟控制、恐嚇微信……這些家暴案件,令人怵目驚心!
法官說司法幹預家庭暴力,應當把握家庭暴力是加害方對受害方的強勢控制這一本質。當家庭成員間權力結構失衡,無論男女老幼任何一方處於弱勢時,都可能成為家暴的受害者。依法對遭受暴力傷害的任何一方家庭成員給予同等的法律保護,是人民法院的職責所在。
-
石法公開課 | 人身安全保護令,向家庭暴力說不!
家暴只是家務事兒嗎?精神暴力也是家庭暴力嗎?精神暴力,也是家暴!申請人趙某(女)與被申請人葉某系夫妻關係,因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葉某通過不定時發送大量簡訊、辱罵、揭露隱私及暴力恐嚇等形式進行言語威脅。【法官提示】《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本案中,任某雖然未實施毆打、殘害等行為給劉某造成肉體上的損傷,但是若以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侵害申請人的行為,法院亦可以對此嚴令禁止。
-
濟南一男子家暴打斷妻子肋骨七處 犯故意傷害罪判刑!
「你給我四十萬,我啥也不要,淨身出戶……」妻子的一席話,夾雜著謾罵和羞辱,讓高甲(化名)怒火中燒,先後用拳打了妻子兩側肋骨各一拳,被女兒和女婿及時勸止。經法醫鑑定,其妻左側肋骨七處骨折,構成輕傷一級。家庭關係難以為繼,雙方於9月26日下午協議離婚,高甲(化名)賠償女方5萬元。
-
女子遭男友瘋狂家暴十多次,從家裡打到走廊,監控拍下全過程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前段時間,「網紅博主宇芽遭家暴」一事,引發網絡熱議。事件最後的結果也以家暴者被行政拘留二十日,並處罰款而告終...然而在我們身邊,令人憤怒的家暴再一次出現了!這一次,她沒有再選擇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