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從SARS到新冠,我們積累了哪些疫情防控經驗?

2020-12-22 新華社新媒體

11月28日,由新華網主辦,新華網思客、新華網浙江分公司承辦的「2020新華網思客年會」在杭州舉行,本次年會聚焦「中國經濟的下一程:新理念 新徵程 新藍圖」。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

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到現在,我們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這個階段性指的是什麼?階段性是指疫苗在全世界普遍接種之前的這段時間。雖然這段時間還沒有完全到來,但是孰優孰劣,誰做的好,誰做的差,大概已成定局了。可以說,這段時間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迅速變化。一開始,武漢首先發現了新冠肺炎疫情,那時候中國壓力最大。3月17日,我國內地首次無新增本土疑似病例,中國進入新常態。而同時世界各國,特別是很多歐美國家的疫情愈發嚴重。

現在快到年關了,我們是不是也要總結一下:為什麼中國「風景獨好」?這個問題不但中國人要思考,全世界人都要思考,特別是歐美國家更應該思考。是不是因為中國臨床救治能力比其它國家強呢?肯定不是。是不是中國基礎醫學研究先進呢?差得遠,跟發達國家差得遠。是不是中國公共衛生與流行病學公共衛生進步呢?中國還是個追趕者,差距很大。那麼是不是中國的應急管理體系、理論研究走在前列呢?不是,我們也是個學習者。這些都不是,都不能解釋為什麼中國「風景獨好」。

那麼原因是什麼?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是百年不遇的大事件,它已經超出部門的應對能力了,關鍵在於中國的舉國體制應對。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進入了緊急狀態,動用國家機器和全社會的力量來應對,它發生在戰爭、社會大動亂、重大災害出現時,需要通過政府最高決策人走在前面。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出席「2020新華網思客年會」並發表主旨演講。新華網發

作為首席專家19年,從我這個角度看,我覺得西方國家的應急管理體系是個平面的、靜止的,而中國當下做的實踐是動態的,每個時間點應該做什麼,需要有指揮部、參謀部、情報部、戰鬥部、後勤部等等。

舉國體制應對傳染病大流行,對西方國家來說是一百年以前的事。那時1918年-1919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全球死亡人數超過五千萬,在此之後西方國家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而對中國來說,從SARS開始我們就經歷了一次舉國體制的應對,2009年甲型H1N1流感又是一次舉國體制的應對,可以說中國具有了一些經驗。

如果要對這次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經驗做總結,我覺得僅僅從這段時間來看是不夠的,應該從SARS之戰開始總結。為什麼呢?因為在SARS之戰中,初期的時候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中國公共衛生沒有做好準備,中國臨床沒有做好準備,疫情公開化的思想都沒有做好準備。所以那一仗打得非常困難。但是在這之後,我覺得我們建立了很多的SARS之戰的「遺產」,這些遺產確定了國家應對公共衛生防控策略,不是以高科技防治為主,是以公共衛生防控策略為主。另外是戰時狀態的聯防聯控,特別是首都SARS防控指揮部,它把指揮部、參謀部、情報部聯合辦公,跟過去層層匯報、部門協調大相逕庭。現場調查傳染病自然史;乙類傳染病甲類管理;集中隔離密切接觸者;免費救治策略;中西醫結合;科研攻關與疫苗研究;關閉醫院感染嚴重的醫院;建立了小湯山醫院;專家、官員直接面對媒體和公眾;幹部追責制等等,都起源於SARS之戰。

正是SARS期間有了這麼豐富的「遺產」,所以可以把這些「遺產」連續性平移到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我們沒有經過那些再反覆的探索,只是早期有一點小的風波而已。

武漢不是疫源地,是發現地而已。為什麼?原因在於2003年SARS之戰以後,中國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原因不明肺炎的監測系統,警惕與監測能力居於世界前列,我們保持著高度警惕。正是因為我們有了這個系統,所以武漢早期的醫務工作者首先提出了有不明原因肺炎。

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覺得SARS的「遺產」不但照單全收,而且有重大創新發展。總體來說是,黨中央、國務院直接領導的聯防聯控;疫情公開化,通報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社會;中國率先分離病毒,公布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研製核酸診斷試劑;高級別專家組發聲;中央督察組督導進駐;建立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經驗、物資支援全球防控;宣布疫苗為國際公共產品,研究進入國際第一團隊。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曾光:今年秋冬季挑戰嚴峻 流感影響新冠疫情第二戰成敗
    「今年秋冬季挑戰很嚴峻,非常擔心抗擊新冠疫情取得的第一戰勝利,可能由於流感而影響第二戰成敗。」7月12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中心流行病學原首席科學家曾光在由《財經》雜誌、《財經智庫》聯合主辦的「財經前沿:如何防控秋冬疫情」論壇上表示。
  • 中國SARS與韓國MERS都積累了經驗教訓,中國防控疫情更強
    而中國從2003年SARS開始就經歷了一次舉國應對,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也積累了項目經驗教訓。韓國在2015年經歷了MERS,時間更近一些。為何韓國這次應對新冠疫情比中國弱一些呢?防控疫情是大項目,肯定有經驗教訓知識庫。我們來看看中韓積累的經驗教訓如何。
  • 局部疫情反彈,過年還能回家嗎?曾光解答
    「有了這一年的疫情防控經驗,我們有信心防止疫情捲土重來。」但曾光教授同時提醒,返鄉過年也要減少室內聚集、少串門。 局部反彈不必恐慌 廣州日報:近期四川、黑龍江等地出現了新增本土病例,這是否意味著我們的疫情防控思路會有所調整?
  • 曾光在漢談疫情:中國有能力應對疫情反覆,要警惕與流感疊加
    今年1月曾光兩次到武漢,1月18日,他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和鍾南山院士一起到武漢。這次再來武漢,曾光看到武漢形勢大好,十分高興。曾光說:「防控SARS的經驗對於這次應對新冠疫情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防控經驗就是進入戰時狀態,迅速啟動指揮部、參謀部、情報部、戰鬥部和後勤部的聯動。最高決策者要直接和專家見面,共同規劃,各部門共同研究關鍵問題。」
  • 曾光教授這樣說
    「有了這一年的疫情防控經驗,我們有信心防止疫情捲土重來。」但曾光教授同時提醒,返鄉過年也要減少室內聚集、少串門。從今年3月18日武漢新增確診病例首次清零到現在,疫情局部小範圍反彈已經有十多次了,但都在可控範圍內,很快就會被控制住。尤其是北京的疫情防控經驗,值得總結的經驗很多。今後我們也要保持這種勢頭,保持我們好的做法。我們的思路很明確,「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常態化疫情防控,突出加強關鍵環節、重點領域防控措施,就是說逐步把各個可能存在風險的口子堵上。
  • 曾光:病毒比疫苗跑得快!全球疫情進入第二階段,死亡率或許更高
    (健康時報記者 梁緣 孔天驕)「現在這個時間點很特殊,正好是新冠在西方世界流行的高峰,預計從這一階段開始到全球人們普遍獲得對新冠免疫力的時間要遠遠超過第一階段,可能發病率、死亡率也要遠遠超過第一階段。」
  • 一線丨曾光:目前全球抗疫處於第二階段 病毒和疫苗正在爭奪易感染者
    中國又將如何面對「後疫情」時代,全球和新冠病毒的抗爭目前處於第幾階段?疫苗除了有效率,還需要觀察哪些指標? 目前處於第二階段,「第二階段是可能比一年時間還要長。從開始接種疫苗到全世界都接種上,這段時間是第二階段。」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在大會的論壇上作出如上表示。
  • 中國與歐洲國家分享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經驗做法
    新華社巴黎3月19日電(記者徐永春 張琪)中國外交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9日共同舉辦中國與歐洲國家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視頻交流會。來自中國、法國、葡萄牙、丹麥等10多個國家的衛生部門主管官員及疫情防控專家就新冠肺炎傳染特性、中國防疫理念及綜合舉措、中方對病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等分享經驗和做法。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廣發、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三位中方專家在交流會上發言,詳細解答各國與會人員的提問並展開深入交流。
  • 頂級專家共議疫情新常態:公共衛生體系緊張,老百姓放鬆過日子
    中國可以從本次的抗疫經驗中積累哪些經驗?這些問題已需要一次階段性的回顧與分析。雖然國內已經批准了多款三價、四價流感疫苗,中國的流感疫苗接種是仍疫情防控的軟肋,每年的接種率只有約2%。曾光已經同多位院士、專家共同向有關部門提出了關於流感疫苗接種的建議。在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後,「我非常擔心,如果不重視秋冬季的挑戰,有可能第一戰打勝,第二戰打敗。」曾光表示。
  • 綜合消息:中國與歐洲國家分享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經驗做法
    新華社巴黎3月19日電(記者徐永春 張琪)中國外交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9日共同舉辦中國與歐洲國家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視頻交流會。來自中國、法國、葡萄牙、丹麥等10多個國家的衛生部門主管官員及疫情防控專家就新冠肺炎傳染特性、中國防疫理念及綜合舉措、中方對病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等分享經驗和做法。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廣發、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三位中方專家在交流會上發言,詳細解答各國與會人員的提問並展開深入交流。
  • 北京協和醫院:中國醫生為國際新冠疫情防控貢獻了實戰經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張曼玉)在5月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系副主任嚴曉偉表示,在武漢,協和醫院團隊通過大量臨床實踐以及對病例的總結和不斷創新,得到了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 中國的治療方案為國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了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
    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系副主任、援鄂醫療隊隊長嚴曉偉介紹,我們都知道,新冠肺炎是一個新的傳染病,在武漢,協和醫院的團隊通過大量臨床實踐以及對病例的總結和不斷創新,得到了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在這種國際疫情蔓延的情況下,把我們的經驗和國際社會、國際同道進行交流,這是中國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 春節疫情風險有多大?專家預判來了!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春節期間人群流動規模大,但2021年春節大家還是可以放心回家過年。「有了這一年的疫情防控經驗,我們有信心防止疫情捲土重來。」但曾光教授同時提醒,返鄉過年也要減少室內聚集、少串門。因為春節期間的疫情傳播風險會高於今年中秋國慶長假的風險。
  • 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總體要求有哪些?
    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總體要求有哪些?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轉為常態化後,各地各部門要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策略,堅持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有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疫情防控】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這些知識必須了解!
    隨著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的來臨,不排除個別地區出現散發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的可能,公眾不用過度恐慌,要關注政府部門和權威機構發布的信息,遵守和執行當地政府的防控要求。2.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有哪些總體要求?
  • 德甲學習中超經驗?原來是學習我們的疫情防控!
    知名足球記者、《體壇周報》副總編馬德興爆料:德甲駐中國負責人表示,德甲要學習中超的先進經驗,看到這個題目,所有球迷肯定以為這是愚人節新聞。然而確實是真的。原來人家是學習我們國家的疫情防控經驗,爭取讓德國球迷早日重返看臺。
  • 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如何防控疫情 附疫情最新消息
    元旦、春節將至,要做好哪些疫情防控準備?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認為:  重點要做好無症狀感染者的檢測發現,對高風險人群要定期核酸檢測,及時發現有可能暴露於新冠病毒,有可能感染、但沒有出現症狀的人。
  • 曾光: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
    第一財經資訊消息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9日在人民政協報主辦的一場主題座談會上表示,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中國現在出現疫情頻發和多發的情況,疫情第二階段可能會持續1~2年甚至更長。
  • 疫情防控丨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這些知識必須了解!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健康教育手冊》。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及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人們在恢復正常學習、工作、生活秩序的同時,還要對疫情時刻保持警惕,把疫情防控意識和措施融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良好衛生習慣,做好疫情反覆的心理準備。
  • 【常態化疫情防控知識】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這些知識必須了解!
    隨著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的來臨,不排除個別地區出現散發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的可能,公眾不用過度恐慌,要關注政府部門和權威機構發布的信息,遵守和執行當地政府的防控要求。2.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有哪些總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