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衛春菊,今年73歲了,家住山西省垣曲縣城,我的老伴名叫李宗保,今年72歲,我們老兩口23年來收養照顧了28名棄嬰,今天老伴外出打工去了,我留在家裡照顧著孩子們,我就給大家拉拉家常,聽聽我們23年來的故事吧
說起我們收養孩子的事情要從23年前說起,一天我和老伴去民政辦個小事,遇到了工作人員剛剛接收了一個送來的棄嬰,民政局的村幹部建議我們收養,我的子女都成了家,我和老伴到了享受天倫之樂的年齡,早已不想再養活孩子了,但是女人的天性讓我忍不住多看了這個三個月大的孩子一眼,他對著我眨巴著小眼睛,似乎有點渴望,我再也忍不住就答應了工作人員,把他抱回了家。
我們給孩子取名叫做黨李男,姓黨是讓他記住不要忘記黨和國家,名字裡按照當地農村人的傳統習慣使用了老伴的姓,孩子在我和老伴的照顧下健康長大,他考上了運城學院,今年是大四學生了,即將畢業踏入社會,我身後正在學習的就是黨李男。
23年間我們收養的孩子都是民政部門,公安局和一些好心人看到的棄嬰和孩子,他們大多數身體不太健全,在我和老伴的精心照顧下順利長大,後來有的找到了家,有的家人尋來了就陸續都被父母領了回去,也有的被好心人領養走了,我現在身邊只留下了4個孩子,現在躺在床上的這個叫黨李生,今年18歲,他患有小兒麻痺後遺症,生活不能自理,旁邊的這個孩子叫黨李新,今年16歲,正在上初三。
現在最小的是個女孩,叫黨李月,今年4歲了,她長得很漂亮但是命運最不好,4年前她只有3天左右就被遺棄了,後來被一個過路的光棍漢抱回了家,因為身體已經非常虛弱送到了醫院,在保育箱裡養活了10多天花了1萬多元錢,光棍漢實在無錢為她治療就電話通知了民政部門,後來送到了我家,我用奶粉把她一直養到今天。
我和老伴年紀已經步入老年,養活這些棄嬰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他們大多數肢體殘疾,智商不高,何況都是嬰孩,每天照顧著他們吃喝拉撒睡,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著他們,生怕他們再有任何閃失,操不盡心,幹不完的家務活,讓我和老伴也是疲憊不堪,但是無論在艱難,我們從來沒有虧待過任何一個孩子,他們已經天生不幸不能再讓孩子們受到第二次的傷害。
我和老李的家原本住在60裡外的華峰鄉農村,1998年國家治理黃河流域,小浪底庫區建設開始後我們搬遷了出了老家,我們的4個孩子也各自成家單過,我和老伴生活在移民新村過上了好生活,開始收養棄嬰後,曾將遭到了孩子的反對,還有村民們的不理解,甚至有人說我們放著自己的親孫子不管要養活一些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是不是我們腦子有啥毛病了。
其實我的童年也很不幸,我姊妹4個,我是大姐,8歲的時候父母親不幸去世,是奶奶將我和3個弟弟妹妹拉扯成人,我能體會到缺少父母之愛的痛苦;我家老李更是個善良正直之人,年輕的時候就從黃河裡救出過12個人,所以我們領養棄嬰心有靈犀,您說這還需要商量嗎?牆上邊張貼的是孩子們的獎狀證書。
20多年來我們做了一些領所能及的好事,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山西日報,運城日報,省市縣電視臺多家新聞媒體進行過報導宣傳,黨和政府給了我們很高的榮譽,2010年運城市精神文敏建設委員會把我們評為首屆道德模範,並且榮立勞動競賽一等功。
照顧孩子們非常辛苦,單說患有小兒麻痺的黨李新,從小他就很難照顧,不能行走,生活中一時一刻都離不開我們,18年了一直是這樣,因為身體特殊情況也上不了學,在房間了怕孩子呆的時間長了不舒服,每天我都要把他抱出來見見陽光,讓他玩一玩。
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關愛,民政部門給我收養的棄嬰都發有生活補貼金,從以前每月每人100元一直漲到了現在每人每月800元,另外還給我們每月補助200元,這都是孩子們基本的生活保障,為了讓他們生活的更好一些,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我和老伴平時還要抽時間撿拾垃圾和打工增加收入,多賺一些錢也都想用在孩子們身上。
今年春天是個特殊時期,2個上學的孩子現在都去不了學校,都在家裡上網課,我和老李每天都要照顧他們,給他們做飯洗衣服,儘管有點累,但是能看著他們健康成長心裡非常滿足。黨李男很懂事,他在上大學的同時靠勤工儉學賺下錢為自己買下了一個電腦,自己在家上網學習,看著孩子慢慢自食其力了,我們也有說不出的高興。
4個孩子都正在長身體的時候,為了保證充足的營養,我在院子裡開了個小菜園,種上了各種時令蔬菜,還在後院子裡養了幾隻土雞,讓孩子們經常能吃上雞蛋和新鮮蔬菜。
看著我收養的棄嬰孩子們慢慢的長大,我和老李心裡也有一種自豪感,讓我們更加欣慰的是我們親生的1兒3女現在也理解了我們,他們隔三差五的也回到家裡幫著我們照顧這些個小弟弟妹妹,看著孩子們親如一家,我和老李看在眼裡樂在心頭。
說實在話,現在農民種地不納糧還給補貼款,農村人也有養老金,這是亙古未有的事情,作為生活在農村的老農民,我們要心存感恩,心有善心,我們做了一些微不足道,力所能及的小事,那也是應該的,國家給了我們很高的榮譽,我們非常滿意,以後要把這些獎章和證書留給孩子們,代代相傳,讓他們永遠記著黨和國家的恩情。
我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把孩子們養大成人,讓他們順利的踏入社會,快樂的生活下去,用自己的行動去教育他們,讓他們常懷感恩之心,將來回報國家,回報社會,都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