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趙豔豔)「這位大姐,您跟剛才那位爺是一起吧?他走了,他的茶錢可就該您付了。不多,兩個大子兒!」
「我沒有大子兒,微信掃碼行嗎?」
「微信掃碼是個什麼東東?」
周圍觀眾發出轟的笑聲。
這段對話,發生在北京曲劇沉浸式《茶館》的演出現場。
北京曲劇沉浸式《茶館》演出現場,演員現場和觀眾互動
日前,由北京市曲劇團帶來的北京曲劇沉浸式《茶館》演出在通州區臺湖溼地公園慶禮堂上演,實現了遊客飽覽自然風光、觀看北京地方戲特色演出、了解老北京民俗風情的綜合體驗。
近年來,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增長,沉浸式演出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國內觀眾的視野內。
既是演員 又是觀眾 沉浸式演出為看戲觀眾營造差異化個性體驗
什麼是沉浸式演出?
沉浸式演出的概念源自英國,主要應用於戲劇領域,是相對成熟和流行的藝術形式。它將多媒體、虛擬實境、三維實境等高科技手段與傳統演出相結合,觀眾置身於舞臺之中,距離演員只有咫尺之遙,甚至成為演出中的一員,視聽體驗更震撼、觀演互動更充分。
近年來,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增長,沉浸式演出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國內觀眾的視野內。梨園戲沉浸式演出傳統劇目《陳三五娘》讓觀眾愉快邂逅八百年梨園戲,開心麻花團隊沉浸式喜劇《敖門笑宴》讓觀眾穿越百年參加民國富商壽宴,還能現場享用壽宴大餐。
《敖門笑宴》為觀眾準備的「壽宴大餐」
如果不是吃壽宴,而是在茶館裡喝茶,那就得付茶錢了,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由北京市曲劇團打造的北京曲劇沉浸式《茶館》演出初亮相於2019年中國戲曲文化周,該演出打破了戲曲舞臺的傳統表演形式,探索了一種園林和戲曲融合的新形式,增強了觀眾的代入感。同時,通過環境氛圍營造及演職人員表演還原故事真實場景,為觀眾打造另一個時空,獲得差異化的個性體驗。
「再沒有比這更生動直觀的戲劇薰陶了。演出時,我和兒子身旁就坐著《茶館》裡的常四爺、松二哥。中間,兒子還跟扮演松二哥的演員小聲聊天。演出看完後回家路上,他還一直問我,為什麼他們穿那樣的衣服?為什麼提著鳥籠來喝茶?有了這份好奇,我以後就有機會把當時的歷史背景和老舍筆下的故事慢慢講給他聽。」一位帶孩子來看戲的媽媽說。
北京曲劇沉浸式《茶館》演出現場,演員在和觀眾下棋
「我們所有的創新都要保證老舍原著的精髓,保證北京曲劇的韻味,保證在邏輯說得通的情況下添加很多北京民俗元素進去。比如結尾處,王利發會跟觀眾說一說老北京拱手禮的講究,其實就是一種文化傳播,出發點是號召我們在當下也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節的中國人。」該版本《茶館》導演陳志飛介紹。
從劇場演出 到旅遊發展 沉浸式演出探索文化生態和經濟發展平衡
看北京戲,知北京禮,北京曲劇沉浸式《茶館》演出與北京其他文旅元素相結合,發揮「1+1〉2」的效果,開拓出了一種新的市場演出模式的潛質。
以沉浸式演出拉動文旅市場的整體發展,正在成為旅遊演藝項目滿足觀眾體驗的共同策略。
最近,一些知名景區推出的演藝項目幾乎都打上了「沉浸式」的標籤:寧波老外灘歷史街區上演了18場「沉浸式」表演、浙江建德推出大型「沉浸式」實景演出《江清月近人》、武漢《夜上黃鶴樓》「光影+演藝」「沉浸式」故事演繹……數據顯示,2018年「沉浸式」旅遊演藝總票房達4億元,且同年新增「沉浸式」演出11臺,演出總臺數達23臺,同比增長76.9%。
沉浸式演出「神劇」《Sleep No More》海報
2019年末,有專家根據國內演出市場的發展情況提出:「沉浸式」演藝將成為新風口。
重形式 輕內容 沉浸式演出急需增強自身原動力
然而,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沉浸式演出在國內的成長仍需時日。從觀眾、遊客的反饋來看,人們普遍願意嘗試體驗、欣賞「沉浸式」旅遊演藝項目,但感覺有的演出「形式華麗,內容空洞」,「沉浸式」只是吸引人的「噱頭」。
一方面,雖然各地冠以「沉浸式演出」之名的項目不少,但口碑票房都叫好的精品不多,並且引進的多、原創的少;另一方面,不少沉浸式演出存在重形式、輕內容的傾向,舞臺效果炫酷的多、內容動人的少。如何將「沉浸式」與旅遊演藝進行完美結合,是體驗經濟時代下的全新命題。
北京曲劇沉浸式《茶館》演出現場
不僅如此,沉浸式演出作為一種新穎的藝術形式,如果沒有豐滿的內容支撐,就會淪為空洞的「技術秀」。以北京曲劇沉浸式《茶館》演出為例,作為主打劇情場景體驗的沉浸式戲劇代表,沉浸式《茶館》演出的演出場地多為北京的茶館、園林,有其獨特的文化基因;同時,《茶館》原著紮實的群眾基礎和完整的故事架構,也有助於觀眾領悟演出的精妙所在。這也是沉浸式《茶館》演出廣受好評的密碼之一。
在資深戲劇製作人傅若巖看來,一臺優質的演出離不開演員精湛的表演與劇情巧妙的設計,只有內核足夠強大,才會有持續的生命力。
藉助現有的文旅產業資源,沉浸式演出可以獲得更好的推廣。而成功的沉浸式演出則會成為一個地區文化旅遊的新IP,帶動當地文旅產業集中發力、共同發展。一旦只是作為孤立的文化項目存在,不能融入地方文旅產業整體規劃,即便再強調新技術的應用,該演出也難以形成聚合效應。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