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周刊 | 以新開放戰略助力新發展格局

2020-12-23 大洋網

以新開放戰略助力新發展格局

□ 王小萍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全面擴大開放」一詞之前加上「銳意開拓」,並再次闡述擴大開放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係。學思踐悟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對於如何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廣東如何堅持新發展理念、全面擴大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 以開放拓思路,以開放謀格局 -

「以開放促改革」是深圳特區創造偉大奇蹟、廣東取得輝煌成就的工作密鑰和成功捷徑。40年來,深圳乃至廣東全省的改革開放,「殺出一條血路」的最先破冰與許多重大改革,是學習借鑑香港做法與國際經驗的結果。無數創新創造是解放思想、重新認識世界的結果,是開放倒逼改革、開放牽引改革的結果。未來廣東、深圳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全方位對外開放」這條寶貴經驗,絕不能放棄或輕視「開放戰略」這個制勝法寶。

新發展格局催生新開放戰略。今年以來,總書記多次闡述擴大開放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係,強調這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研讀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我們完全可以感受到,當下和今後的對外開放應當不是過去簡單的引進與出口,而是要有新的開放思路、開放格局。目前西方大國對外戰略作出深度調整,針對中國的國際合作交流政策收緊、項目減少。為此,我們要深刻領會總書記、黨中央對構建新發展格局與擴大開放的戰略安排。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應當努力在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和實施新開放戰略方面佔領先機、贏得主動,為全國作出新的貢獻。


- 確立新開放戰略的五個突破口 -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當探求百年未有之變招,「闖」出新路子。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進。黨中央要求全體黨員幹部胸懷「兩個大局」,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針對當前新情況新問題強調:「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全體黨員幹部要深刻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的用意,各地各單位應有更細更管用的應變大招、硬招、實招。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國際交流合作困難,應當尋求「非常之舉」,「創」出新渠道。國際交流合作是對外開放戰略的核心內容,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發展中國家追趕發達國家的現實需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各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暫時陷入停滯,線下活動基本停止,特別是高校間的國際學生流動嚴重受阻,中外教師間的科研合作嚴重受限。儘管我們不斷探索雲會議、網絡商談、網絡課程等新方式,但這畢竟達不到線下現場交流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如何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尋求「非常之舉」對策,成為當下國際交流合作的重大課題。

面對我國引進國外資金、技術、人才出現的新情況,應當設定「新特殊政策」,「謀」求新路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金、技術、人才「三引進」國家,外力帶動作用顯著,總體受益巨大、影響十分深遠。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原本因中美經貿摩擦而受限的「三引進」遇到新的障礙,特別是國外一些高層次人才與我國交流明顯減少,高精尖技術引進合作基本停擺。長期以來,我國科技戰線、工業裝備製造等領域中的原創核心技術與西方發達國家還存在不少差距,加上我國製造業成本快速上升,一些產業面臨退出中國市場的較大壓力。設定「新特殊政策」,克服新的困難,成為新開放戰略亟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面對我國出口拉動作用減弱新趨勢,應當推出 「新靈活措施」,「幹」出新奇蹟。出口貿易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40多年來,為我國經濟總量增長至世界第二位作出了重大貢獻。受疫情影響,出口貿易受到較大衝擊,一些外貿企業面臨困境。為此,各級政府應當迅速與企業共同研究,在稅收、金融、市場監管、營銷等方面推出新的更加靈活的措施,惠企暖企,幫助各類企業迎難而上,千方百計打破封鎖,闖出一片新天地,幹出一番新奇蹟。

面對我國外語外貿人才培養國際實踐歷練不足,應當「綜合改革」,「邁」開新步伐。儘管40年來,我國外語外貿人才培養已形成卓有成效的體制機制。然而,當今世界逆全球化思潮蔓延,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民粹主義上升,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外語外貿人才培養的國際實踐鍛鍊還有待加強。為此,我們必須未雨綢繆,開展「綜合試點改革」,尋求新突破,為我國實施新開放戰略不斷培養可擔重任的必需人才。

【作者系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教授】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陳文杰

相關焦點

  • 理論頭條|新發展格局重塑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
    新發展格局重塑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 張二震 戴翔最近,「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為熱門話題,廣受關注。國內外一些人對這一戰略轉變有一些疑慮和誤解,認為中國經濟將走向封閉的「內循環」。
  • 「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創新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既切中當下,又謀劃長遠,為新時代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世界發展現實相結合的產物,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民經濟循環理論、經濟發展理論以及經濟全球化理論
  • 構建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這樣戰略布局
    我們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戰略方向,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國內市場,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當然,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 趙洋:構建新發展格局需發揮好資本市場戰略作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戰略抉擇是對「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中國經濟發展戰略作出的重大調整,是新形勢下提升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塑造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部署,將深刻影響中國經濟發展全局和一系列政策安排。
  • 理論學習|以新發展格局重塑我國經濟新優勢
    在最近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站在發展的新起點上,如何以新發展格局重塑經濟新優勢、推動新發展,是需要我們深入思考並回答的重大課題。
  • 金天國際出席2020-2021中國經濟年會,為構建新發展格局開放新支點
    (原標題:金天國際出席2020-2021中國經濟年會,為構建新發展格局開放新支點)
  • 新發展階段 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格局
    「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四川發展的戰略動能將更加強勁;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帶來區域經濟布局和對外開放格局加快重塑,四川發展的戰略位勢將更加凸顯;國家推動引領性創新、市場化改革、制度型開放、綠色化轉型等重大政策交匯疊加,四川發展的戰略支撐將更加有力。
  • 浦東配置利用全球資源 以制度型開放形成新發展格局
    ,放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謀劃。」  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副主任沈立新表示,當前國際形勢風起雲湧,國內改革向縱深推進,中國改革開放戰略格局從發展薄弱地區探路試點向經濟中心城市攻堅突破,從加工貿易向全方位利用外資提升,從單純引進外資外技向加快參與建立國際規則轉變。
  • 【地評線】大洋網評:提升廣交會影響力,助力新發展格局
    我國提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可謂正逢其時。藉助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東風」,廣交會作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和「助推器」,將強化服務新發展格局的能力,促進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聯通,不斷推進國際經貿合作發展。在此過程中,廣交會也將成為廣州打造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城市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連結城市的重要載體。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廣交會因改革開放而興,因改革開放而強。
  • 新發展格局是必然和共贏的戰略選擇
    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勢和發展規律,科學分析我國發展面臨機遇和挑戰的新變化,著眼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作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決策。
  • 陳兵|以數據要素賦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加快數位化發展,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在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南開大學競爭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兵在《國家治理》周刊撰文,就數據要素如何賦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這一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 理論圓桌會|新發展格局下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智庫執行主任麥均洪出席會議。曾偉玉在致辭中強調,新發展格局既是對「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路徑作出的重大調整完善,也是著眼於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這既對我國改革發展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也對學術界研究與智庫發展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筆談⑩|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贏得...
    對構建國內國際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幾點認識為應對國際局勢的複雜變化,進一步保證我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的積極態勢,黨中央及時提出了以國內經濟大循環為主,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思路,習近平總書記5月27日在政協經濟界代表座談會上講話中首次提出這一概念
  • 全面理解和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要義
    作者:雲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馬子紅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強調「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 新發展格局十問
    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們黨對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正確把握和實踐運用。這是主動作為,不是被動應對,是長期戰略,不是權宜之計。04 為什麼說新發展格局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而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
  • 張佔斌:以創新和內需「雙驅動」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並圍繞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等作出重要部署。
  • 天津召開專題理論研討會現場見聞:如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在這裡,來自我市高校、智庫及有關職能部門的專家學者,共話如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天津作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天津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十三五」收官在即,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天津「十四五」時期將構建「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一時間刷爆朋友圈。
  • 聚焦總定位總目標 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
    曾進澤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市委舉辦這次專題研討班,讓大家更加深化了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豐富內涵的認識,進一步增強了實現總定位總目標的信心決心;更加深化了對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認識,進一步增強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性;更加深化了對新發展格局戰略構想的認識,進一步增強了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自覺性主動性;更加深化了在「兩個大局」背景下堅持改革開放的認識
  • 收藏| 新發展格局十問
    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帶來一系列新機遇和新挑戰要求,我們必須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來轉危為機,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03 為什麼說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主動作為而不是被動應對,是長期戰略而不是權宜之計?
  • 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譜寫中國經濟奇蹟新篇章
    在這一重要歷史關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這是新發展階段把握髮展主動權的先手棋,是奪取經濟發展新勝利的關鍵招,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務必深刻領會、堅決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