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兄弟姐妹是玩伴,長大就是親戚」過來人的話,戳中現實

2020-12-12 小屁孩兒

文|文兒

很多的父母要二胎時,都會說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給老大一個伴,這樣倆人一起成長,就不會太孤單,將來等父母老了也能相互有個照應。但這也只是父母自己的想法而已,給孩子找一個伴,孩子也可能並不願意,並且小時候是個伴,等將來會怎麼樣呢,能跟小時候一樣不變嗎?

閨蜜就是那種堅持不生二胎的人,主要原因是覺得生兩個養不起,其次就是並不覺得一個孩子就肯定會孤獨成長。因為她本身也是有弟弟的人,小時候可以互相陪伴不假,但這陪伴不是那麼必要的,更多時候是一種精神上的撫慰,但等長大了這種精神撫慰就會慢慢減弱。「小時候兄弟姐妹是玩伴,長大就是親戚」過來人的話,戳中現實。

小時候都是孩子,沒有太多要顧及的事情

閨蜜認為,家長常常說的給孩子一個玩伴,這其實是很容易做到的,並不一定非要是親兄弟姐妹才能做到。對於孩子來說,血緣是錦上添花,是骨子裡的親近。但是單純要多一個玩伴讓孩子不寂寞的話,其實孩子進入幼兒園,或者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照樣可以成為青梅竹馬般的髮小。

因為玩伴,對孩子來說就是能夠一起玩,一起成長,一起分享的小夥伴,這是孩子間的友情,非常純粹。如果家長要了二胎,年紀相差比較大的話,其實也成不了玩伴,因為年齡階段不一樣,喜歡的東西都不同。單純是這個原因的話,其實孩子自己也同樣可以擁有玩伴。

等長大了,除了友情親情之外,考慮的事情就更多了

孩子長大了,就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心事,這在親兄弟姐妹間也不例外。閨蜜說在倆人都上學的時候還好,但是一旦成年進入社會,有了自己的工作,生活,那麼考慮的事情就更多了。為什麼到時候兄弟姐妹間就會成為親戚,那是因為有了更多自我利益上的事情。

在閨蜜準備結婚,組建自己的家庭時,這就意味著有了新的屬於自己的家人,弟弟結了婚有了老婆孩子,也意味著更親的人不再是姐姐和父母。一旦有什麼事情,倆人考慮的首先是自己的小家庭,這是很實在的心裡話。

下一代的出生,就代表著血緣的隔層

有了自己的家庭還不是很明顯,重要的是各自有了自己的孩子,到時候連稱呼都會變成「舅舅」「姑姑」這樣的,這就是後代的延續帶來的血緣的隔層。以前兄弟姐妹親暱,是因為彼此之間沒有別人,是直系親屬。但是有了彼此的小家庭,有了沒有血緣關係卻更親的家人時,彼此之間就會產生距離。這種距離,就是親戚的概念。

網友們對此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相關焦點

  • 「所謂二胎,不過是小時候的玩伴,長大後的親戚」,很心酸
    對於父母而言,生二胎,就是想讓倆孩子有個伴,等他們去了,孩子之間有個依靠。但真的是這樣嗎?認識一位哥哥,他還有一個弟弟。他們兩個相差3歲,算是一起長大。雖然都是在一起玩,但基本都玩不到一起去。再加上,男生不善於表達,所以很多時候,他們都把彼此當成玩伴,僅此而已。等哥哥上了高中,在家的時間很少,彼此之間的聯繫就更少了。
  •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關係就不親了?3位過來人說了大實話
    多數家長想生二胎,目的都是想讓孩子長大後能有個伴,畢竟父母不能陪他們一輩子,家裡有個同血脈的兄弟姐妹,碰到難題或挫折更能相互幫扶。 可社會上人和人的相處總是有太多的變數,哪怕是同根生的親人,有時候關係同樣也逃不過變疏遠的程度。
  • 「父母去世後,為什麼兄弟姐妹不再親近?」過來人說的原因很扎心
    導語 :「父母去世後,為什麼兄弟姐妹不再親近?」過來人說的原因很扎心親情,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純潔的感情了,除了愛與呵護,還應該抱有感激之情。其實兄弟姐妹在各自結婚後,關係就會有明顯的變化,畢竟大多數人都會圍繞自己的小家庭生活,這個時候也是只父母健在的時候,關係才會相對親近些,比如逢年過節就會聚一下,可一旦父母去世,不管兄弟姐妹間再怎麼親近,也會因為不聯繫感情變淡,關係也會越來越疏遠。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現象十分常見,那為什麼會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呢?原因有3點,很扎心。
  • 兄弟姐妹間忌諱做四件事,關係再好也要慎重,很容易鬧掰
    案例(網友自述)外婆在世時,很喜歡跟我們孫輩講舅舅、姨媽們小時候的趣事,作為獨生女的我,曾一度很羨慕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因為有個人陪著一起長大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可是現在我的看法變了。在現實生活中,兄弟姐妹鬧掰的案例不在少數,尤其是因為經濟糾紛、人情糾紛、贍養糾紛、遺產糾紛等問題產生矛盾的有很多,儘管大家之間存在著血緣關係,是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親情,可是一旦涉及到如下四件事,關係就會變味。
  •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疏遠了,這4個原因太過於現實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疏遠了,這4個原因太過於現實"手足情深",兄弟姐妹之間互相陪伴成長,成年之後彼此幫襯照顧,這是人之常情。不過有一個現象也很現實,很多兄弟姐妹小時候親密,長大之後有了家室開始彼此疏遠,甚至在父母離開人世之後,孩子們之間就互不往來了,這其中的原因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案例小萍出生在多子女家庭,在她上頭還有一個哥哥和姐姐,作為家裡的老么她一直都很受寵。小時候她和哥哥姐姐的感情還可以,哥哥對她尤其照顧。
  • 小時候擰成繩的兄弟姐妹,也會因四個原因而決裂,疏遠是早晚的事
    有一種感情叫「血濃於水」,可是長大後基於現實原因,兄弟姐妹間卻可能會變得連陌生人都不如。 執筆:歐陽比文 說起小時候和兄弟姐妹間的趣事,包括和堂兄妹、表兄妹的,總是有一籮筐。可是長大後物理距離遠了,心理距離好像也生疏了。 有些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因為現實的種種原因而疏離。
  • 為什麼血濃於水的兄弟姐妹,越長大關係越冷漠?原因很現實
    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感覺長大了兄弟之間的感情越來越冷漠。除了逢年過節,兄弟二人會聚到父母家中吃一頓飯,不痛不癢地寒暄幾句,平時幾乎不聯繫,更別說談心了。朋友也問了身邊有兄弟姐妹的人,大家的感受都一樣,覺得越長大和兄弟姐妹的關係越冷漠。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朋友說的確實是一個普遍現象,血濃於水的兄弟姐妹,長大後關係容易漸行漸遠,開始變得冷漠。
  • 父母在家就在,兄弟姐妹就是一家人,父母不在,就成了親戚
    父母在,家就在,兄弟姐妹就是一家人,父母不在,各自就成了親戚。父母在世時,人生還有根基,心靈還有歸宿。每個在外漂泊的孩子,累的時候還能有個休息的港灣。父母在時,兄弟姐妹都是家人,經常聚一起,有說有笑,而不在就是親戚,來往越來越少,熱情越來越少了。親人之間即使有點小矛盾,千萬千萬別吵架,只要一吵架,就傷了感情,難得癒合,便成了仇人,最後鬧得永遠不再來往。而父母在親兄妹都和諧相處,互相幫助。
  • 「兄弟不共財,姐妹少往來」:原來這才是親戚之間的真正相處之道
    每個親人都可以說是我們最親近的人,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現在的親戚關係慢慢發生著一個微妙的變化。所以,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都聽到身邊的人說一些有關親戚之間相處的一些俗語,比如:「兄弟和氣金不換,妯娌和氣家不散。」
  • 為什麼父母不在,家裡的兄弟姐妹就疏遠了?4個很現實的原因
    王女士今年45歲了,當年還沒有計劃生育這一說,王女士有兄弟姐妹四人,小時候日子過得寒酸窘迫,兄弟姐妹們常常會因為吃的而發生爭吵。但是雖然整天都吵吵鬧鬧的,但是一大家人卻也和和美美。王女士回憶起大家聚在一起搶烤紅薯吃時的樣子,不自覺地笑出了聲。說道父母更偏袒兒子時,王女士也有些抱怨。
  • 為啥很多兄弟姐妹長大後變得疏遠?離不開仨原因,和父母有關
    文|文兒按理說,一個家庭的兄弟姐妹,他們出生在同一個家庭裡,有著共同的父母,相似的成長環境,長大以後應該會很親近。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那些老死不相往來、鬧得對簿公堂的兄弟姐妹,其實並不在少數。如果孩子跟自己的兄弟姐妹反目,他在生活上會缺少親人的幫助,父母也會因為孩子們的糾紛,陷入兩難的境地。所以,如何避家裡孩子反目,應該成為父母的必修課。為啥很多兄弟姐妹長大後變得疏遠?離不開仨原因,和父母有關。
  • 答案很戳心
    其實貓爸一直猶豫是否要聊這個話題,害怕被人指責思想有問題,也害怕戳中一些人的痛處。但是思來想去,我還是決定分享一個過來人的經歷,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示,更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夠走出這個怪圈。我父親兄弟姐妹5個,除了一個姑姑外,其餘的兄弟姐妹都生了兒子。那個時候一般一個家庭只能生一個孩子,但是我們那裡管的寬鬆一點,如果第一胎是女兒,是可以生二胎的。但是如果第一胎是兒子或者兩胎都是女兒,那是絕對不允許再生的。我鄰居家一胎生了兒子,二胎又生了個兒子,結果家裡連個完整的碗都找不到了。
  • 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心理學家的答案很統一,要教給孩子
    所以,我們有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子女和其他親戚。但是,隨著慢慢長大,我們會發現,圍在我們身邊的親緣網也會要麼變得薄弱,要麼變得堅不可摧。就比如夫妻和兄弟姐妹,關係就是變化的。所以,就有很多人會問,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對此,心理學家的答案很統一,要教給孩子。
  • 俗語: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據說下半句才是經典,果真如此?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裡,流淌著很多璀璨的民俗文化,比如在農村中被廣泛流傳的許多俗語,就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精品所在。俗語簡單明了,通俗易懂,許多甚至就是大白話,可是卻往往幹練獨特,寓意深刻,常常給人以生活的經驗,人生的啟發。
  • 當代年輕人的困惑:和聊不來的親戚有必要來往嗎?
    走一家親戚就要花很一天的時間,時間急的話一天走好幾家親戚,不過當時我也並不覺得累,因為可以拿紅包。單就這麼一個條件對於年幼的我來說就已經足夠誘人了。並且除了拿紅包還可以跟小夥伴玩,不過這個因素不大。我的親戚沒有幾個跟我一樣大的,基本上都是長輩,並且越長大就越發現很難聊得起來。
  • 兄弟姐妹為何會反目成仇,曾經的親密關係是否讓你困擾
    01 和兄弟姐妹為什麼會產生親密關係,又為何會疏遠?在多個孩子的家庭中,因為兄弟姐妹從小一起長大,他們之間是有親密關係的。也就是說,兄弟姐妹僅僅是每個人人生前半段和自己有親密關係的人。隨著時間的流逝、各種際遇的改變,兄弟姐妹也可能會變成陌生人。這裡還要穿插進來一個概念,人口流動。
  • 長大後關係越來越淡 甚至形同陌路的兄弟姐妹們 都經歷了什麼?
    長時間不公的待遇,難免不讓人心生不滿,小時候的分歧,誰都沒有放在心上。在大人的世界裡,可能以為長大了就好了……殊不知,打小不起眼的坎兒,竟會成為將來更大的阻礙。像表妹這樣,讓血濃於水的親情變得淡如白開水的,或許還算樂觀的。
  • 一輩親情一輩親,下一句話太現實了,你肯定有體會……
    老輩人常說:一輩姨娘一輩親,想想也真是的,姨娘是媽媽的親姐妹,因為是同胞,所以,感情都是非常地深厚,小時候是一樣,就是長大出嫁以後,也是非常的親。她們的下輩人,也就是姨表兄弟姐妹,相互之間也是比較親近的。
  • 到底是夫妻之間親,還是兄弟姐妹之間親?3個過來人的回答很一致
    可是我跟兄弟姐妹就不同了,不僅從小到大一起長大,而且擁有既成事實的血緣關係,先天的親情自然而然要比後天的親情含金量高,我的兄弟姐妹不會貪圖我什麼,只是衷心希望我過得好,如若我需要什麼幫助了,跟外人心口難開的時候,我就會向兄弟姐妹開口求助,兄弟姐妹既是我的後盾又是我的後備力量。
  • 在赤壁有一種兄弟,叫「老尖」!
    因為年紀一樣,有住一起,按赤壁老話說,叫做「一起穿開襠褲長大的」,隨緣沒有血緣關係卻走得極近,老尖可謂是赤壁鄉下最典型的劃定玩伴、圈子的重要方式。結了老尖,那就是鐵兄弟,比親兄弟還要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好吃的,就要和兄弟共享,一個被欺負了,另一個就要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