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後,為什麼兄弟姐妹不再親近?」過來人說的原因很扎心

2020-12-23 婚戀談心

導語 :「父母去世後,為什麼兄弟姐妹不再親近?」過來人說的原因很扎心

親情,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純潔的感情了,除了愛與呵護,還應該抱有感激之情。

玉婷是家中的老大,她底下還有一個弟弟,但她的弟弟結婚比她早,原本婚後姐弟兩相處得還很不錯,可直到玉婷的媽媽去世後,一切發生了改變,她表示:弟弟結婚後,弟妹對我一直不是很滿足,她總是在我媽面前說我的壞話,其實也就是一些小事,我為了不讓我媽擔心,也就沒放在心上,直到有一次,我和我老公為了給孩子換個學區房,由於手裡資金不夠,想問弟弟先借點用,等到手頭不緊了,便還給他們,可弟弟還沒說話,弟妹便摔門而去,事後雖然嘴上說不是生我們的氣,但我心裡也明白原因。也就是因為這件事,我們兩家人變得不是特別親,可由於母親的支撐,每逢過年過節我們還是會回家裡看看的,直到母親去世後,我和弟弟幾乎都是不怎麼聯繫,各自都有各自的家庭,再加上之前發生的隔閡,現在的我們依然成了兩家人的矛盾。

其實兄弟姐妹在各自結婚後,關係就會有明顯的變化,畢竟大多數人都會圍繞自己的小家庭生活,這個時候也是只父母健在的時候,關係才會相對親近些,比如逢年過節就會聚一下,可一旦父母去世,不管兄弟姐妹間再怎麼親近,也會因為不聯繫感情變淡,關係也會越來越疏遠。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現象十分常見,那為什麼會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呢?原因有3點,很扎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

1.父母像「紐帶」,維繫著兄弟姐妹間的感情

小的時候在還沒成家之間,總能聽到爸媽說:現在我們還在,你們兄弟姐妹間還有時間聚一聚,等到我們去世後,這個家也就散了,也許就不再像現在一樣,能親近過來,那個時候的我們不以為然,天真的認為一家人就是一家人,為什麼會散呢?而當我們長大成家後才發現,父母當年說的話,是多麼悲傷和無奈。父母在家就在,即便是兄弟姐妹都已成家立業,父母依舊是維繫家的紐帶和橋梁,而父母不在了,家也就散了,即便兄弟姐妹間還聯繫,但關係依然變得像親戚一般。

2.兄弟姐妹各自成家後,都有了各自的生活

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可以說是人世間最為珍貴的東西,也是父母饋贈我們後代的感情,不得不說在生活中,有兄弟姐妹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在小的時候,兄弟姐妹們可以一起吃一樣東西,可以一起分享各自的喜悅,可當長大成家立業後,由於有了各自的小家庭,再加上生活的碎事,讓兄弟姐妹們不能在聚集到一起,時間一長,對對方的關心就會變少。畢竟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家庭為重,但不管怎麼樣,兄弟姐妹間的感覺會永遠留存,這也是我們親情間的一個「紐帶」。

3.兄弟姐妹間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差距感

大家都知道,人的五根手指各有長短,而兄弟姐妹之間,發展也各有好壞,在沒有成家之間,兄弟姐妹們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所以家庭條件也是一樣的,而當結婚之後,差距就會變得十分明顯。條件好的,可能看不上條件差的,而條件差的,自然也不願再去巴結條件好,也正是因為這樣,導致兄弟姐妹間產生誰也理誰的心理,時間一長,感情也就疏遠了。其實不管兄弟姐妹間發展如何,親情依然存留,即便你發展得很好,也不應該忘記自己的家人,在平時生活中不妨多多溝通,想必感情也會得到一定的回溫。

小編總結:「母親去世後,我不再與弟弟來往」,過來人的經歷,讓人看懂親情。如果想讓家庭和睦,作為父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子女間的親情紐帶,每逢過年過節,子女們都會回來看望父母,這時眾人聚集在一起,一起吃飯聊家常,還是很好的,可如果父母一旦不在了,子女們也很難聚集到一起,關係好的還能常聯繫,關係不好的或許已經走散了,時間一長,感情也會漸漸地消失。生活中人們常說:父母在,不遠遊,父母去,人生便只剩歸途,有父母的地方才有家,所以現在的我們,應該趁著父母還在,好好的聯絡親情,讓家庭變得更加幸福。

不知道大家對此還有什麼看法?不妨將你的想法評論到下方,跟大家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父母離世後,兄弟姐妹就不親近了?4個原因現實又無奈
    生了多個孩子的父母,最希望看到的,莫過於兄弟姐妹之間能夠互愛互助,友愛相處。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家庭,父母在世的時候,兄弟姐妹之間確實非常友愛;父母一旦離世,他們之間的感情便越來越不親近。
  •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關係就不親了?3位過來人說了大實話
    多數家長想生二胎,目的都是想讓孩子長大後能有個伴,畢竟父母不能陪他們一輩子,家裡有個同血脈的兄弟姐妹,碰到難題或挫折更能相互幫扶。 可社會上人和人的相處總是有太多的變數,哪怕是同根生的親人,有時候關係同樣也逃不過變疏遠的程度。
  • 為什麼當父母不在以後,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就不親了?句句扎心
    可是在近幾年,人們卻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等到父母離世之後,兄弟姐妹之間雖然存在著濃厚的血緣關係,但是在平時卻很少走動,基本都是各自忙各自的,除了一些重大事件才會聚在一起,其他時間基本不會見面。有一篇報導引起了網友的關注,有一個大家庭,夫妻倆一共生下了四個孩子,最小的名叫小萌,是最小的也是唯一一個女孩,在小的時候,她可以說是受到了萬般寵愛,不僅父母會對自己關愛有加,同時自己還有三個哥哥,可以說她的童年讓很多同齡人為之羨慕。
  • 「小時候兄弟姐妹是玩伴,長大就是親戚」過來人的話,戳中現實
    文|文兒很多的父母要二胎時,都會說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給老大一個伴,這樣倆人一起成長,就不會太孤單,將來等父母老了也能相互有個照應。但這也只是父母自己的想法而已,給孩子找一個伴,孩子也可能並不願意,並且小時候是個伴,等將來會怎麼樣呢,能跟小時候一樣不變嗎?閨蜜就是那種堅持不生二胎的人,主要原因是覺得生兩個養不起,其次就是並不覺得一個孩子就肯定會孤獨成長。
  • 父母過世了,有些兄弟姐妹為什麼不來往了?3個過來人說了心裡話
    導語:老人經常對子女說:「兄弟姐妹之間要好好相處,父母陪不了兒女一輩子,你們之間是血濃於水的感情,要相互幫助,才能越過越好」。有些家庭的子女,關係相處的非常好,即使父母不在了,也會維繫這份親情,而有些家庭,父母在世時還挺好,一旦離世,兄弟姐妹便很少來往,甚至變成了陌生人,這到底什麼原因呢?
  • 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是怎樣失去的,這幾個原因太扎心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一家人之間因為血肉相連,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都是最為親近的,兄弟姐妹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在外人的眼中就是令人羨慕的一家人,別人也不敢欺負。一、不公正的父母。越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會不會團結,有沒有好的關係,父母佔據很大的原因;我們都要求父母一碗水要端平,能夠公允的對待每一個兒女;然而這很難做到,有的父母重男輕女,有的父母會偏愛某個孩子,這在很大程度上都會讓兒女覺得不公平吧。
  •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疏遠了,這4個原因太過於現實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疏遠了,這4個原因太過於現實"手足情深",兄弟姐妹之間互相陪伴成長,成年之後彼此幫襯照顧,這是人之常情。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疏遠了,這4個原因太過於現實兄弟姐妹從一個娘胎出生,接受同樣的教育長大, 可成年之後大家的人生卻有很大的差距。很多人父母在的時候還會維持表面上的客氣,彼此之間互相走動。但等雙親都離開了,兄弟姐妹卻仿佛成了陌生人。
  • 為什麼父母不在,家裡的兄弟姐妹就疏遠了?4個很現實的原因
    王女士今年45歲了,當年還沒有計劃生育這一說,王女士有兄弟姐妹四人,小時候日子過得寒酸窘迫,兄弟姐妹們常常會因為吃的而發生爭吵。但是雖然整天都吵吵鬧鬧的,但是一大家人卻也和和美美。王女士回憶起大家聚在一起搶烤紅薯吃時的樣子,不自覺地笑出了聲。說道父母更偏袒兒子時,王女士也有些抱怨。
  • 「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為什麼父母一走兄弟姐妹就疏遠了呢
    文/芨芨草有這麼一句話,說得人好傷感:父母在時,人生尚有出處;父母故去,人生只剩歸途。確實,父母在時,自己無論年齡多大,在父母跟前,仍然是小孩子一個。這樣的感嘆,聽了很多很多。一起爬山的阿姨今年68歲,她的母親剛剛去世。她告訴我,這一段時間,她感覺好無助,沒有了歸宿感一樣。
  • 「父母不在,兄弟不親」,過來人都明白,這句話很現實
    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以前的人重男輕女思想非常嚴重,所以如果一直生的都是女兒的話,那麼它們會想要再多生幾個孩子,希望能夠生到兒子。但是我們在這種家庭裡都會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當兄弟姐妹的父母還在的時候,大家的關係都會非常和睦,來往的也會非常頻繁,但是如果父母都不在了的話,兄弟姐妹們也就會變得不那麼親切,所以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父母不在,兄弟不親!」
  • 父母不在了,回老家該去哪?兄弟姐妹的家能去嗎?過來人說了實話
    古話常說「父母在不遠遊」,但隨著社會的變化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遠離家鄉去大城市打拼。但外鄉再好,孩子們總是牽掛在老家的老父老母,畢竟有父母的家才是自己的根!早些年,張姐的爸爸就因為皮膚癌去世,這麼些年來媽媽和大哥住在一起,他們兄弟姐妹幾個經常去看望,日子倒也過得非常和諧。可是如今媽媽的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越來越不好,張姐很怕媽媽去世後,自己就再也沒有娘家了。雖然說兄弟姐妹都在身邊,可如今大家都有各自的家庭和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和生活,哪裡有人能像父母這般耐著性子心疼她!
  • 為啥很多兄弟姐妹長大後變得疏遠?離不開仨原因,和父母有關
    文|文兒按理說,一個家庭的兄弟姐妹,他們出生在同一個家庭裡,有著共同的父母,相似的成長環境,長大以後應該會很親近。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那些老死不相往來、鬧得對簿公堂的兄弟姐妹,其實並不在少數。如果孩子跟自己的兄弟姐妹反目,他在生活上會缺少親人的幫助,父母也會因為孩子們的糾紛,陷入兩難的境地。所以,如何避家裡孩子反目,應該成為父母的必修課。為啥很多兄弟姐妹長大後變得疏遠?離不開仨原因,和父母有關。
  • 俗語說:「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少有人知道下半句精華
    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在孩子們還小的時分,他們都和自己的父母們一起過,親親熱熱的一家人非常溫馨,有時分甚至是連父母都不知道的小秘密卻能夠和兄弟姐妹們之間同享,一旦被他人欺壓了,兄弟姐妹們也會替你還回來。但是跟著人們年歲的增加,越來越覺得有些愛情並不是持久的,從前那麼深厚的愛情,卻因為時間的原因逐漸變得冷淡了許多。
  • 為什麼很多兄弟姐妹,會像仇人一樣互不來往?心理學家這樣說
    很多家庭當中,會存在很多的兄弟姐妹,當他們都成年之後,自然會組建各自的新家庭。在這之後,彼此之間往往就會改變之前在原生家庭當中的關係,變得比較疏遠。 甚至有的兄弟姐妹會在彼此組建新的家庭之後不再來往甚至反目成仇,這又是為什麼呢?
  • 老祖宗的兩句俗語說清楚了,句句扎心
    文章作者:琢磨君在網上看到這麼一段發人深省的話:以前的親戚都是親人,現在有的親戚說難聽點兒,就是有點兒血緣關係的路人!估計很多人也是深有此感:為什麼現在生活條件越過越好,反而是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不再親密了?其實,我們與其拿眼前的現象困惑,還不如去看看歷史,去老祖宗那裡借鑑一下智慧。
  • 「父母去世後,姐姐就變了」,血脈親情為何能夠說變就變?
    現實真的如父母想的如此美好嗎?其實真的並非如此,兄弟姐妹的關係真的可能因為父母去世而就徹底的消失殆盡,我本以為這樣的事情可能只此我一家便再無分號,直到最近和朋友出去吃飯後才發現這種情況真的是普遍存在。
  • 「血緣關係」你和孩子親近還是和父母親近?結果出乎意料
    對你而言,父母是你最親近的人。而你的孩子,則是你和你配偶是孩子最親近的人。而兄弟姐妹的基因與你的基因基本一致,是否就是說你和兄弟姐妹的關係更為親近呢?除了父母,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更為親近,還是和兄弟姐妹的關係更為親近?
  • 父母最喜歡的總不是最孝順的孩子?過來人說出原因,太扎心了!
    孝順父母是咱們中國幾千年的優良傳統,都說百善孝為先,孝順更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正常來說,咱們每個人的感情都是互相的,感情也是咱們人類特有的,能夠互相感受得到的。如果你對孩子特別好,孩子也會感受到父母很愛他們,在長大之後也會記得父母的好,會更加的孝順父母。
  • 生二胎和不生二胎的家庭,晚年後區別有多大?過來人的經驗很扎心
    生二胎和不生二胎的家庭,晚年後區別有多大?過來人的經驗很扎心我國已經有了完善且成熟的二胎政策,鼓勵年輕夫妻儘自己所能生育二胎。但其實,有一些夫妻盲目生下孩子之後,卻不知道該對孩子如何管理,從而導致孩子們之間矛盾較深,也無法讓家庭幸福美滿。
  • 兄弟姐妹關係好不好,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現實生活中,你們覺不覺有時候親人之間的廝殺,比外人還激烈,特別是兄弟姐妹之間的仇恨,一輩子都有可能解不開。而有的家庭,尊老愛幼,兄弟姐妹團結和睦,每逢過年過節,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其實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好不好,很大程度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