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湖,就得有個清脆的名頭。不曉得從何時起頭大師都說本身的身手出自少林寺,到後來,就有了「全國功夫出少林」的說法。據康熙年間出書的《堅瓠集》記實:「今人談身手,輒曰:『從少林寺出來。』」大師都這麼說,大師也就都信了。在少林技擊起源的問題上,大抵有三種概念:第一種是南北朝說;第二種是隋唐說;第三種是元明說。這三種概念,分袂對應了少林寺的三大傳說。傳說達摩於南北朝時 (公元520年)自印度來華宣揚佛法,此後「一葦渡江」去北魏,到了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終於悟道,建立了釋教禪宗。
後來少林寺僧人在繕治達摩大師面壁處時,創造一鐵盒,鐵盒中有《洗髓》《易筋》兩本經典,便有了少林技擊源自達摩之說。但這個傳說,經不起揣摩。首先達摩其人,雖然歷史中確實有這小我,但他不會技擊,跟少林關係不大。按照古代文獻文籍和相干碑文記實,達摩是南北朝時代一個遊方僧人,「莫知其所居,未詳其姓氏」,他終極圓寂,也不是在少林寺。達摩會技擊的說法,則要比及清朝道光年間出書的一本《易筋經》,其中有一篇唐朝上將李靖的序言,說到少林武功源自《易筋經》,而《易筋經》為達摩所傳。
很較著,李靖這篇序言,乃是後人偽作。而這本武學奇書《易筋經》的真實性也成疑。按近代技擊史學家唐豪的說法,「此書疑是羽流所作」,託名達摩罷了。所謂「羽流」,就是講究煉丹永生、陰陽採補的羽士。相傳隋末唐初,李世民兵出潼關,進逼王世充佔據的洛陽,但李世民卻在不雅觀不雅觀察作戰地形時,被敵軍抓獲,被囚於洛陽城。聽到這個消息,少林十三棍僧夜入洛陽城救出了李世民,為大唐統一建立了功勳。按照少林寺大雄寶殿前面的「太宗文皇帝御碑」所記實,這個故事其實沒有那麼戲劇化。
首先是王世充佔了少林寺的田,改之為軍事據點,由他的侄子王仁則鎮守。少林僧眾後來便看準了王世充和李世民決戰的機緣,綁了王仁則,獻給李世民。因助唐有功,少林寺受到了李世民的厚賞,今後名揚全國。但要說這是少林技擊的起源,也是後人的附會。隋唐之際少林僧徒起頭習武,並沒有史料可以作為證據。相傳元朝末年,少林寺裡有一位蓬頭垢面的外來僧人,其職責就是天天負薪燒火做飯,很少與人說話,其他僧人甚至不知其名。
後來紅巾軍起事,放肆圍攻少林寺。在少林僧眾無計可施之際,這個不著名的僧人便提著一根燒火棍,從灶孔裡鑽進去,從煙囪裡鑽出來,變身為高數十丈的籠統,飛至山頂,一腳踏嵩山太室山,一腳踏少室山,口中大呼:「我乃觀音大士化身緊那羅王是也!」紅巾軍於是驚怖遁逃,少林危機化解。這個緊那羅王,是沒有的。關於這段歷史,在少林碑群中,就有不少相干記實。少林寺仍是被紅巾軍攻破,僧眾流離失所,寺院遭到燃燒,「祖庭僅存其半」。紅巾軍思疑殿中佛像中藏有財物,甚至將佛像「刮金破背」。就如許,千年寺院被毀得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