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基本情況
本科院系:211 物理系;成績排名:2/45;保送院校與專業:上海交通大學 物理學 直博英語六級:擦線而過;科研競賽:SCI一作、二作各一篇,負責國家級大創一項;光電國賽某大地區二等獎兩次、建模國賽省二、美賽三等獎;榮譽獎項:國家獎學金、校一等獎學金六次、校三好學生、校優秀學生幹部、 「大學生自強之星」等;夏令營入營:清華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理論物理所、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等;夏令營入營但放棄面試:中山大學天琴研究組、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收到offer: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清華大學(遞補)、中科大二等入學獎學金、中科大科學島等離子體所、中山大學等;未參加預推免;十推直接上岸。
二
保研經歷與心得
3、4月份開始,我廣泛了解物理學科前沿,最終確定將理論物理學作為未來發展方向。同時通過公眾號和學長學姐了解保研細節;包括院校定位、時間點、積極學習文書處理與面試禮儀,穩紮穩打。同時就我感興趣的領域,我積極同相關老師交流。
我的目標是:「要不惜一切代價,全力以赴進入世界一流物理研究機構」。先給自己畫了個表,分為「衝穩保」,然後出於試試看的心態,就隨手找了個資料庫驗證一下。果不其然,資料庫的結果與我系每年實際保研情況相差太懸殊,不過這也提醒我「保底」的重要性。
5月中下旬發現自己沒有入營北大物理,如晴天霹靂一般。那幾天我在群裡看到了由於疫情,保研內卷也愈發嚴重,遂再次海投,為促進內卷添磚加瓦。
限於篇幅,我挑印象深刻的兩個吧。
01
中山大學
這場夏令營是我認為最有趣的一次。6號收到郵件通知,8號收到面試論文考核項的選題,9號開營。
9號上午全體老師與科研組進行宣講;下午是師生單獨見面會,當時會議室裡只有我們師生二人。會談挺愉快,天南海北,微觀宏觀,我也很榮幸地獲得了他在我本科科研項目上的指導。
10號上午面試,15min左右,當天下午組織答疑會,學長學姐為我們解讀鴨大的研究生生活,他們在臺上談笑風生,我們也起起鬨,會場充滿了歡樂的空氣。
面試第一部分是政治考核,提問了我論語的某句話如何解讀?!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我沒有多糾纏。老師換了問「我國當今主要矛盾」。而後是英文自我介紹;1-2分鐘。第三部分是文獻解讀,對於8號晚上給的文獻進行摘要翻譯與知識點提問。最後一項就是專業課知識提問,大致回憶如下:
(1)歐拉動力學方程存在解析解的三種情況,請儘可能說出他們的數理表達形式;
(2)如何區分五種偏振光;
(3)飛秒是多少秒。
由於前期準備充分,在面試上除了論語那個,都還是比較順利的。穩住了自己的信心,拿到了offer。
02
上海交通大學
作為東方霍格沃茨的物理學院,我看到的是年輕而有活力、積極向上的學術生活氛圍;讓我看到了學術的希望,真的就是「全球青年學術人才的優質歷練地」。
面試老師都是年輕人,不過他們很親切,也很有活力。面試是全英文的。先自我介紹,然後問了問為什麼選擇這個Institute。老師重點問了我的科研論文與項目,包括「如何獲得的這個選題」、「該篇論文寫作的心路歷程」、「研究方法的討論」等。由於我科研經歷豐富,所以專業課的提問幾乎都在提問科研項目的時候問完了,額外的只有一道題:「如何理解波函數的相位」。
通過率還是很高的,不過都是直博進來,所以想要只碩士文憑的不建議來這個Institute。最後籤訂保證書,以及到十月推免之前的英語成績篩選。每次都是小心翼翼。因為這個機構國際化的學術氛圍、更開闊的視野、富有活力的學者隊伍,讓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三
建議
保研路漫漫。回頭一看,發現這該吃的苦感覺還沒吃夠,留下了不少遺憾。我在此留下幾點經驗教訓:
大一的課程往往能決定大致的位次:因為學分高,能拉開差距;
多接觸科研:為研究生生活提前打基礎,更是對自己獨立做事情的一種訓練;
英語能救命:對於類似於「四級沒過保不了研」的說法,不是空穴來風;英語沒過,縱使本校放過了,各位的夢校也是難以入場的。
提前掌握信息:保研是場信息戰,先到先得。留點精氣神兒!
衷心祝願大家順利保研,實現更高的理想。
後保君說
首先恭喜這位同學成功完成自己的目標,進入了「世界一流的物理研究機構」,可以在理論物理學方向繼續發揮自己的光和熱。該同學為我們提出的建議其實是非常實用的,確實大一的課程非常重要,因為它涉及到很多基礎課程,學分佔比較高,很容易拉開差距,所以想要保研的同學要千萬注意,同時英語更是重中之重,有的學校六級沒過是不能申請保研資格的,即使本校放過了,很多外校在審核的過程中也會直接卡掉的,所以六級成績對保研的重要性從來不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