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沒有考上一所好大學,人生的高度就被限定了嗎?當然不是,好在還有考研這條路可以實現逆襲,只是很多人卻在高考進入大學以後開始自我否定,認為自己就是比好學校的學生差,害怕或者在意別人對於自己目標定得太大而產生的嘲笑,又或者是自暴自棄,原因種種,最後也只是混過了大學生涯。
但是也有人能夠在嘲笑聲中不斷堅持,在大學裡不放棄努力,敢於擁有夢想,通過考研實現了人生的逆襲,劉曉豔就是這樣一個人。
劉曉豔本科就讀的是商丘師範學院,這所大學既不是「985工程」院校,也不是「211工程」類院校,並且還是一個普通二本,就是這樣一所大學的本科生要想考上985院校的研究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考研名校存在的競爭力是很大的。
她本科就讀的是英語專業,可是她當初給自己定下的考研院校是清華大學這所國內最頂尖的大學,並且選擇的專業還是法學專業,跨地區、跨專業、跨學校,「三跨」考研難度是最大的,更何況學校還選的是清華,這在外人看來無疑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其實這也很正常,畢竟這樣的難度確實太大了。
劉曉豔默默承受著大家對她的嘲笑,但是她的內心卻始終不放棄,也暗下決心,一定要不怕吃苦,要非常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從準備考研到最後考上清華,她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而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她每天早上五點多就起床,晚上還會在路燈下背書。她曾說:「在商丘師範學院早晨五點多鐘路燈下有同學背書的身影,那一定是我。」相信很多人在校園裡也見到過這樣一個異常努力的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就是這樣每天都比別人多花費四五個小時在學習上,用努力和堅持實現了逆襲,最終以超過清華大學法律碩士錄取分數線40分成功上岸,一時之間成為了校園的風雲人物,那些曾笑話她的人也對她刮目相看,並且產生了深深的佩服。
而之後談論到為什麼要考研,她講述了三個原因,讓大家都覺得很有道理。
1、為了找一個好工作
當然這也是很多人考研的想法,現在社會競爭力這樣大,學歷是敲門磚,學歷高才會有更大的優勢,才有更多的機會。
2、考研不光是為了錢,更重要是有一個更好的平臺
考研去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所接觸到的人又不一樣了。本科生所認識的基本都是本科同學,而研究生認識的人群學歷也普遍較高,這就能夠通過之間的交流獲得更有價值的信息,能夠擁有更好的平臺。
3、利用好大學最沒有壓力的時光
大學期間,特別是大四,是沒有生活壓力,不用擔心房價、物價社會責任的最後一年,應該要好好去珍惜這樣的日子,努力去奮鬥出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很多人對考研只能夠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而劉曉豔的認識卻是深入的,也是講得很透徹的,你認為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