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逆襲清華?考研這樣選擇學校,上岸的機率提升100%!

2020-12-22 一笑研過

——二本逆襲清華?考研這樣選學校,上岸機率提升100%!

剛準備考研時非985、211不考慮,複習一段時間後省重點好像也不錯,報名前普通一本好像也還可以,考完以後跪求有學上就行。

很多人都感覺在備考的過程中非常煎熬和痛苦,沒有任何動力,於是就開始否定自己不行。

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過兒告訴大家,在複習的過程中如果感覺非常煎熬並且沒有動力,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內心的牴觸,而導致牴觸的原因則是對所選的學校沒有很強烈的欲望,簡單說就是不滿意所選的學校。

明明是自己選擇的學校,為什麼會不滿意呢?

對自己期望過高or對自己的實力過於低估,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會導致備考過程中的出現後勁不足,所以說選擇學校也是要花一番心思的。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句話放在考研這件事上也是完全適用的。

搜尋到的信息殘缺不完整或是小道消息,都會導致對目標院校的認知不清,結果就是考研結果一出,幾家歡喜幾家愁。

有的同學可能自己本身考的分數不錯,但由於競爭激烈導致落榜;可能有的同學考的並不是很好,但是報考學校招生人數多,競爭壓力小卻能考入一所不錯的大學。

所以說擇校時選擇很重要,一旦方向錯了,將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接下來過兒將帶大家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客觀方面

1、院校所在位置

大部分選擇考研的同學,都是為了能在更高的平臺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拓展豐富的人脈資源,從而可以在未來的人生選擇中擁有更多的主動權,或者是因為高考的失利沒能去到理想的城市和心儀的大學,希望通過考研彌補自己的遺憾。

因此在擇校時選擇了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地區,這裡確實人才集聚,發展機會相對會更多,但是考研難度也會比同水平的其他地方學校大一些。

所以過兒建議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先去圈定地區或城市,再選擇學校。

2、院校專業排名

城市確定之後,接下來要考慮的問題就是這個地方哪個學校有你要考的專業碩士點,重點考慮這個學校在當地和全國的認可度。

學校的綜合實力能說明學校的資源、學校可以提供的發展的平臺以及學校獨特的文化氛圍,三年的研究生生涯能學到的東西也會截然不同。

因此,需要在專業實力和學校綜合實力當中尋找一個平衡,而且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相對於本科階段來講要更深,更細,在某個學科上能否接觸到前沿的東西,能走多遠,學校的專業實力不可忽視。

每年教育部和有關機構都會公布大學以及各專業的排名,可以根據這份排名表直觀地看到研招單位的實力。比如在網上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就是選學校的一個很好的參考。

3、招生計劃

關注該校該專業的統考人數,關係到你有多少機會考上,競爭有多激烈。有的專業每年只招一個人,你有多大把握這個人是你呢?

所以說水平相當的同一專業,不同院校之間肯定要選擇招生人數更多的。就算是兩者相比,院校可能稍次,但招的人多,也還是要選它。

那麼又該如何查找招生人數呢?

1)瀏覽器搜索研招網

2)點擊碩士目錄

3)選擇查詢學校

4)點擊要查到的學校

5)查看到到招生的人數

4、考試科目

考試科目分為公共課和專業課。

公共課考不考數學、考數學幾,考不考英語、考英語幾,這些都需要認真研究;而對於那些跨專業的同學來說,專業課複習參考哪些書目是最重要的。

因為這決定著你的複習方向是否正確,有的學校會給出具體參考書名,而有的學校只給出了方向,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去學校論壇或者向師哥師姐諮詢了,畢竟了解目標專業考些什麼,是你接觸跨考的第一步,同時可以看看是不是自己能駕馭這些科目。

就拿上面的復旦大學金融學專業碩士來說,可以在研招網上查詢到需要準備的科目為:

5、該學校是否有特殊要求

有的學校,有的專業可能對英語四六級有要求,有的可能很看重本科階段的表現:成績、競賽、論文發表等。

有些學校對跨專業的同學有特殊要求,還有的不接受跨考以及不接受同等學力的考生。這些都要注意,免得自己一腔熱血想報,但卻沒有資格,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

主觀因素

1、自身的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就是學習的方法與技巧,簡單說就是如何學習,通過什麼樣的方法學習。

寒窗苦讀這麼多年的大家,對於自己的學習能力應該有一個大概的認知,如果你覺得自己學習能力很強,那麼選擇一個好一些的學校未嘗不可,相反一般的話,就最好選擇比自身學校稍強一些的校園。

就比如你是二本,學習能力也一般,就可以選擇普通的一本學校,以此類推211,985之類。

2、自身的學習毅力

人生是場馬拉松,考研亦是如此,一年的備考時間裡,你可能要忍受孤身一人的寂寞,周圍同學的嘲諷,親戚朋友的壓力以及複習過程中的各種困惑和彎路,所以在選擇學校時,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毅力選擇相應的學校。

以上就是大家在擇校時需要考慮的幾個方面,不知道看完上面這些,同學們心中是否應經清楚了呢?

如果你已經定下了備考的學校,那麼同時也要給自己定一個「踮著腳夠得著的分數」,接下來整個備考的過程中,就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吧!

領取考研乾貨、真題

評論留言

我告訴你怎麼做

相關焦點

  • 她是二本師範生,成功跨考清華研究生,為什麼要考研她說了三點
    當然不是,好在還有考研這條路可以實現逆襲,只是很多人卻在高考進入大學以後開始自我否定,認為自己就是比好學校的學生差,害怕或者在意別人對於自己目標定得太大而產生的嘲笑,又或者是自暴自棄,原因種種,最後也只是混過了大學生涯。但是也有人能夠在嘲笑聲中不斷堅持,在大學裡不放棄努力,敢於擁有夢想,通過考研實現了人生的逆襲,劉曉豔就是這樣一個人。
  • 二本畢業生除了考研,其實還有很多機會
    相比之下,就讀二本的學生就會感覺自己低人一等,不管自己怎麼努力,都沒辦法逆襲名校畢業生。名牌大學有哪些優勢存在呢?其實從小我們就聽長輩們說:「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考清華。」二本生抓住這4大機會,一樣可以逆襲第一個機會:儘早準備考研現在本科畢業生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大家都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那麼對於人本生來說,其實是考研大軍中人數比例最大的,要想成功上岸,應該儘早準備研究生考試,不要等到大三才開始準備
  • 大學生考研期間,為什麼本校考研更容易上岸?這幾點原因很重要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考研改變自己的命運。考研一般分為兩種錄取情況,一種是本校考研,不需要學生去別的學校念書,直接在自己原來的本科院校繼續進修即可。另一種就是外校考研,學生報考的學校非自己就讀的本科院校,需要學生去考研的學校進行後續的進修學習。
  • 「二本」考研上名校:一個越來越遙不可及的夢
    「我來自普通二本,想考一流名校,現實嗎?」每一年的考研季,知乎的問答下,這樣的不安與彷徨隨處可見。對於許多二本院校的學生而言,在經歷了高考的失落與不甘之後,想要進一步提升學歷,考研是他們能夠找到的為數不多的出路,甚至是僅有的「救命稻草」。
  • 又有一批考研學子複試逆襲,成功上岸!
    一批又一批的考研學子複試順利,成功上岸,即將成為一名碩士研究生。而在這些好消息中,尤其讓人高興的是,不少考生不僅僅是考研成功,而且是複試逆襲上岸。請看下圖:一般而言,複試逆襲的考生往往是導師面試環節獲得了與同批考生相比更高的分數。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導師對考生的認可。那麼,複試逆襲意味著什麼呢?【1】複試逆襲考生可能意味著研究生入學獎學金的檔次提升。
  • 如何跨過二本民辦院校考研路上的攔路虎,學姐:成績、能力和關係
    考研主要是兩部分,一部分是筆試、一部分是面試。對於二本民辦院校來說,可能基礎要薄弱一些,平常上課的內容講的也不深,為了要考研,學生需要在幾門考研的課程中自學,以彌補老師的差距。這些需要花費時間。還有就是面試。大學的歧視鏈是一直有的,而且越好的學校歧視鏈越明顯。
  • 二本不考研沒有出路嗎?讀研學校不如本科值得嗎?自己不後悔就行
    二本不考研沒有出路嗎?今天看到一則投稿,現在普通二本,高校生不考研就真的沒有出路嗎?導員現在三句不離考研,見著就讓你考研,不考研你就無法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有點強制考研的意味,但是本人真的沒有考研的打算,大家對於二本學生考研這個事情怎麼看呢?
  • 難道考研上清華,才能讓二本學歷「洗白」嗎?刻意彌補不是好辦法
    而且今年不僅考研,還有專升本考試,也擴招了錄取人數,看到了這個消息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就覺得學歷現在越來越沒有什麼重要性了,以前可能考上一個二本,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也是非常不錯的。至少孩子能夠上一個全日制本科的學校通過高考這個獨木橋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隨著現在就業的形勢來看,普通的二本學歷已經沒有什麼優勢了,有人就提出了問題:難道必須考研上清華這種名校,才能讓自己的普通二本學歷洗白嗎?因為隨著本科生越來越多,很多人都覺得如果本科學歷偏低的話出去找工作也會受到歧視。
  • 為什麼很多高考考了普通本科,考研卻能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
    為什麼很多高考考了普通本科,考研卻能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這樣的現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事情,有的學生高考只勉強考上了普通二本或者是三本院校,可是,在考研的時候卻是一鳴驚人,直接逆襲考上了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跨越呢?
  • 二本學生想考研到211、985學校困難嗎?有機會保研嗎?
    已經錯過高考的我們,想要再次改變自己的命運,努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來提升自己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在歷年的考研中,二本、三本是考研的主力軍,其報考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從而考研的難度也在不斷的增加,那二三本的學生想要考入名校的話,成功的機率大嗎?
  • 從普通二本逆襲考上北大研究生:足夠努力、足夠自信、足夠幸運
    最近網上傳出一個女生,從普通二本考上北大研究生:足夠努力、足夠自信、足夠幸運。她本科讀的那個學校,以前這個信息工種學院是三本招生,這幾年才改二本的:以前是三本,現在是二本。今年有個很親的親戚家兒子也在教研,儘管非常時期複試一拖再拖,陣線拉得如此之長,也一直在積極準備複試。
  • 二本大學的學生,「考研」和「考公」哪個好?過來人的建議你需知
    對未來的不確定讓他們站在即將畢業的路口徘徊不定,「考研」、「考公務員」在耳邊不停迴蕩。本科學校的水平和自身能力的儲備,讓不同的學生面臨著不同的選擇。小彭今年大四了,是二本學校的一名大學生,大學期間渾渾噩噩,沒有好好學習,臨近畢業開始發愁。身邊的朋友要麼堅定地埋頭於備戰考研的行列,要麼開始準備考公務員或者走出學校實習去找工作,但他卻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
  • 二本生逆襲考上北大,初試成績400+分卻落榜,這都是考研真事!
    今年考研錄取工作接近尾聲,還有少部分學生正在參與調劑。一些學生已經成功上岸,也有一些學生留下遺憾,無論結果如何,考研學子都要調整好狀態,迎接新的生活。今年考研錄取情況可謂「狀況百出」,有人成功逆襲,也有人高分落榜,引起網友「熱議」。
  • 三本生考研逆襲上北大,初試401分被錄取,上名校不看出身看能力
    有的考生上不了985、211等重點高校,也會選擇去一些二三本或者大專院校去就讀,再通過其他的方法去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比如說今年就有一位學生,她雖然是一個三本院校的學生,但是考研卻「逆襲」去了北大,初試成績401分被錄取,網友:太優秀了!
  • 383分二本考生夢斷清華研究生
    今年的考研學生不一般,熬過了冰天雪地、不同尋常的一月,終於盼來了萬象皆春、群芳競發的四月。在這個放榜的日子裡,清華大學等自劃線學校和國家線學校相繼公布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2020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分數線。但正是因為384分的劃線成績,一位來自福建的二本院校二戰考生卻因為一分之差,悲催的夢斷清華法碩研究生。
  • 二本考研上岸北京大學醫學院,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不同於高考,考研相對來說比高考更加公平,因為這是全國學子的競爭,更是個人毅力和學習能力的挑戰。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考驗的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而是一家人,一個學校共同的戰鬥;而考研考的更多的是一個人的毅力,智力和能力。我只是一個普通二本院校醫學專業的學生,而我的目標確實北大醫學院。而且通過我自己的努力最終實現了我的夢想。
  • 這3所985高校考研難度較低,考生逆襲機率大,容易上岸!
    每年通過考研進來的學生,佔據的比例越來越小。因此,現在985高校的考研競爭很激烈,淘汰比例很高。而下面這三所985大學因為各種因素,每年報考人數少,考研難度與熱門的考研高校相比,難度較低,考生逆襲機率大,考上的可能性大,很值得考慮。
  • Sorry,我們二本「臨時」不允許三本生考研了
    前幾日,大星更新文章說,有童鞋因為疫情今年無法考研了,於是在評論區有小夥伴爆出了另外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二本院校河北承德醫學院近日突然通知,不讓之前已經報名成功的三本生考研,自己好幾個同學只得明年再戰了。
  • 985畢業生在考研考試中,考不過二本畢業的大學生?保研是其一
    所以,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學生選擇了考研這條路,通過提高自己的學歷來增加自己就業選擇的機會。近幾年,隨著大學生就業難出現了考研大軍,我們現在也稱之為「考研熱」,足以證明現在考研的人數正在不斷增加。在這些考研大軍裡有來自普通大學的本科生也有來自985重點高校的大學生,全部都是抱著考研順利上岸,能爭取到更多的就業機會的想法。可是,在考研大軍最終順利上岸的數據來看,這些來自985重點高校的學生卻沒有普通大學的2本學生順利上岸的機率大。
  • 考研調劑到普通二本院校,你是選擇認命?還是選擇二戰?
    感覺像我一樣的糾結的小夥伴們不在小數,有大部分研友都是從985、211院校過來的,如果考研調劑到了普通二本院校,打從心裡是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的;考研,更多的是想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些,所以在想到如果調劑到普通二本院校時,我猶豫了,糾結了,不知道要不要接受這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