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生考研逆襲上北大,初試401分被錄取,上名校不看出身看能力

2020-12-16 米奇媽媽說教育

文/米奇媽媽說教育

我們都知道,每一年的高考,並不每個考生都會取得優異的成績,有人金榜題名,也就有人名落孫山。學生考的分數高,可以如願以償報考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而即便是成績不太理想,學生們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

有的考生上不了985、211等重點高校,也會選擇去一些二三本或者大專院校去就讀,再通過其他的方法去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比如說今年就有一位學生,她雖然是一個三本院校的學生,但是考研卻「逆襲」去了北大,初試成績401分被錄取,網友:太優秀了!

今年北京大學在5月13號公布了學校考研錄取名單,從這份名單裡,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值得關注的小細節。首先從考生們的畢業單位來看,不難發現考生來自於各個不同的院校,有上海交大的,也有四川大學的,還有石家莊學院的,總結一下就是有來自985和211工程高校的學生,也有一些普通雙非甚至二本的大學學生。

這從側面也反映出像清華北大這樣的知名學府,在錄取學生時,反而不怎麼看重學生的出身,只要你能力出眾,那麼不管你來自哪個學校都有機會被錄取。同時從名單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這些考研被錄取的學生,專業都各不相同,甚至很多人都是跨專業考上北大的,有學計算機專業的,也有學經濟的,學高分子材料的,還有的學生本科學的是偵查專業。

以上種種都說明了北大在錄取研究生時,只要你有實力就夠了,不看重出身。而關於這一點在其中一個學生的身上體現得尤其很明顯,那就是排名位於26的這位同學,從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考生本科學校是阜陽師範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學習的專業是漢語言文學,初試成績401分,面試成績82分,最終獲得了80.74分的成績,排在了第26名。

而與其他的985、211工程大學不同的是,阜陽師範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是一個獨立學院,之前是公辦的三本學校,在2017年二三本合併以後,學校才開始在安徽二本招生。所以足以說明這位考生多麼的優秀,並沒有因為本科學校相對於其他學生來說比較差而放棄報考北大,所以不得不讓人佩服。而且她不管是初試成績還是複試成績都非常的不錯,所以最後才能從三本院校逆襲到北京大學,要知道她的這一考研成績超過了全國很多985大學的學生。

面試都沒有她發揮得好,很多985的學生都排到了80名以外,而且很多知名大學的學生的面試成績也比她低多了,所以這也可以看出她實力不凡。

但是不是說鼓勵大家考研都去報考北大清華這樣的名牌大學,畢竟報考難度是非常高的,專業課很難,分數要求也高,這位同學之所以會逆襲成功,或許也是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建議大家在考研時,還是要根據自身的能力,穩妥一些比較好。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考研報考哪些學校比較好?歡迎評論區積極留言互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二本生逆襲考上北大,初試成績400+分卻落榜,這都是考研真事!
    然而令人驚奇的是最後被錄取的五人初試成績都不高,反而400+分的前五名落榜了。考研初試成績非常重要,這是進入複試的門檻,但複試同樣佔40%的比例。蘭大初試前五位同學的成績都在400分以上,優勢很大,但面試成績卻不高,總分被拉低,無緣蘭大。這次被錄取的學生初試成績並不高,最低的一位學生只有366分,但複試環節直接獲得最高分,成功以第三名被錄取。
  • 不看能力,只看出身,為何導師在錄取研究生時那麼在意第一學歷?
    不看能力,只看出身,為何導師在錄取研究生時那麼在意第一學歷?最近考研分數的公布與否被鬧得沸沸揚揚,出分的學校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憂慮,沒出分的學校考生依舊焦急。即將來臨的研究生複試是每位考研黨所擔心的,但是不少人在參加研究生複試的時候發現,自己本來實力很強,但因為出身不好,卻被刷了。那麼,為何為何導師在錄取研究生時,不看能力,卻那麼在意第一學歷?為何在考研複試中,研究生導師如此在意考生的出身?
  • 三本學生考研,能不能逆襲超過985名校畢業生?一切皆有可能
    那為什麼三本生和985學生很少參加考研?三本生競爭力小三本雖然也是本科,但是和二本以上的學生還是有不小差距的。三本一般都是高考成績就不怎麼好的同學,但又不甘心上專科,所以才選擇三本學校。但是這也就從基礎上決定了,三本生和其他本科生是沒什麼競爭力的,如果想要考研那就得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才行。
  • 為什麼很多高考考了普通本科,考研卻能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
    為什麼很多高考考了普通本科,考研卻能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這樣的現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事情,有的學生高考只勉強考上了普通二本或者是三本院校,可是,在考研的時候卻是一鳴驚人,直接逆襲考上了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跨越呢?
  • Sorry,我們二本「臨時」不允許三本生考研了
    前幾日,大星更新文章說,有童鞋因為疫情今年無法考研了,於是在評論區有小夥伴爆出了另外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二本院校河北承德醫學院近日突然通知,不讓之前已經報名成功的三本生考研,自己好幾個同學只得明年再戰了。
  • 北大、北化擬錄取名單發布,多為雙非院校考生逆襲,初試超400分也被...
    以前覺得,能上北大的肯定都是重點院校的考生,但這份名單中我們能看到很多雙非院校、甚至二三本學校戰友的身影。辛苦一年備考,這個結果配得上他們的努力。 北京化工大學複試成績發布,有黑馬,有意外 考研每年都有人逆襲,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也出現了幾位成功逆襲的同學。
  • 考研經驗:雙非三跨成功逆襲北大,150天備戰上岸!
    【本人情況】雙非三跨:我本科就讀於祖國南邊的一所普通本科,專業是設計方向,從信息搜集到備考,差不多5個月時間,最終幸運地被北大新聞傳播專業錄取;成績排名:初試前10,英語81,政治86,專業課一94分,專業課二116分,總分377。
  • 考研初試多少分,985/211就穩了?
    其實,名校也不一定難考,需要結合專業來考慮。下面,一起細數16所分數線偏低和偏高的985/211吧。考研黨撿漏!「被遺忘的角落」,報考人數很少,所以難度不高,分數線也不高。03、目標分數最好超過分數線10-20分複試線≠錄取線,名校複試差額一般很大,即一般會讓錄取人數的1.5-2倍的考生參加複試,所以複試線會讓你誤以為較低,實際上錄取線可能很高。注意所以在前期定目標時和模擬考試時,分數最好比初試分數線高10-20分是比較穩妥的。
  • 很多人在高考時考不上985名校,為何考研的時候卻可以?
    很多考生在高考時考不上985名校,為何考研的時候卻可以?每年考取985名校的研究生有不少,很多同學甚至來自於二本院校或三本大學。能夠從雙非院校逆襲到985名校讀研,這樣的考生實力之強自不必說。只要能考取名校的研究生,不僅僅是考生自己開心,就連他的母校也為之沾光。更有甚者,學校的學弟學妹還把他當成榜樣,再次衝擊985名校的研究生。
  • 「二本」考研上名校:一個越來越遙不可及的夢
    然而,在經過四年本科學習之後,若想通過考研重拾名校夢,實現學歷上的逆襲,橫亙在他們面前的,或許是一道越來越難以逾越的天塹。對於將目標設為名校的考研黨來說更是如此,畢竟在走進考場之前,超過一半的名校入場券就早已與他們無關。在各大名校每年錄取的碩士研究生中,推免生佔了很大一部分——他們是二本院校考生們無法戰勝的對手,這在高考成績出爐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
  • 從普通二本逆襲考上北大研究生:足夠努力、足夠自信、足夠幸運
    看到今年竟然有人考這麼高的分,400多分的大有人在。最近網上傳出一個女生,從普通二本考上北大研究生:足夠努力、足夠自信、足夠幸運。她本科讀的那個學校,以前這個信息工種學院是三本招生,這幾年才改二本的:以前是三本,現在是二本。
  • 21考研:目標定在多少分才能過初試?
    下面跟著考研君一起來看看目標到底應該定在多少分才能過初試吧! 還要注意,為了保險起見,同學們不能僅看今年的數據,最好能查看去年的數據。因為有的院校某些專業,每年招生情況變化比較大。所以,這一點也要搞清楚。 (2)報考人數 從這一關鍵信息可以看出,你的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這對報考選擇至關重要。
  • 雙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襲到211或985名校讀研,這條路到底有多難?
    對於211和985名校是大多數考生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但是高考考上的人不多,很多人為了讀取名校就選擇了考研這條路。雙非名校的考生想通過考研這條路來改變現狀,也想借著自己的努力成就未來。然而不久之前南郵研究生自焚事件讓導師的師德問題擺在大眾考生的面前,也曾有考生控訴考研名校在研究生錄取時存在性別歧視,更有某些研究生學術造假使得更多的大眾對考研產生了懷疑。
  • 考研:寧夏大學公布擬錄取名單,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圓滿完成招生
    6月8日,寧夏大學公布了最終的2020考研擬錄取名單,在名單之中,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共錄取了27名同學,這已經超額完成了2020年的招生計劃(29人含3推免)。在一志願複試名單之中,寧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無人上線,意味著全部招生計劃要靠調劑來完成。
  • 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考研初試第一名被刷
    近日,多所重點大學考研錄取中,初試取得第一名成績的考生,最終「名落孫山」的事情被公之於眾後,引發了廣泛的熱議。據不完全了解,至少包括以下這三起:5月19日,一份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考研複試結果被公示於眾。這份名單顯示,初試取得435分獲得第一名優異成績的某同學被「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擬被錄取名單中有人成績408分,比被刷者整整低了27分。
  • 考研初試分數要考多高,才能穩進複試?
    自己的初試考研分數應該定多高,才會在明年出成績的這個時候穩操勝券呢?   今天,幫幫和大家說一說初試考研分數要多少分才能安穩上岸~   首先,考研想要上岸,分數可得要過幾大關:國家線、目標院校校線、院校專業線,不僅是總分,所有單科都必須過線!
  • 初試400分就能錄取?不好意思,可能連這些學校的複試線都沒夠著
    400分也進不了複試,學校"神仙打架"!不出意外,今年這種現象又出現了,航航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了,每年都有一批覆試線超過400分的院校專業。今年考研複試工作還沒有進入高潮就已經有不少院校專業出現在複試分數在400+的名單裡面了!21考研、22考研的同學你們還敢報這些學校嗎?
  • 為何考研總分達到300多分就能考上985名校,而考上的人卻那麼少?
    很多同學不禁要問:為何高考讀名校的同學那麼多,考研的時候想考進985大學卻那麼難?為何考研總分達到300多分就能考上985名校,而考上的人卻那麼少?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類似的疑問。很多本科生中存在高分低能的人,他們會考試,但是沒有真正的對專業進行深入研究,更有的同學覺得自己初試分數很高,對考研複試不上心,這就使得他們極易在複試時被刷。高校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即使專業缺額,也不會降低要求錄取那些不合格的考生。
  • 考研有多難,中山大學一專業86人進複試,74人初試成績超過400分
    2020年考研難,從報考數據剛出來時就已經預料到了,341萬人報考,比2019年時增加了51萬,比五年前翻了一番還多(2016年時報考人數為177萬)。因為特殊情況的影響,874萬畢業生就業面臨巨大壓力,為此相關部門採取了多項措施促進大學生就業,其中一項重要舉措便是研究生擴招18.9萬,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考研同學的壓力。
  • 雙非本科生成功逆襲世界百強名校!考研在即,你還有我,加油!
    其次,曾經考研失利的「二戰」甚至「三戰」選手也不容忽視。2019考研調查數據顯示,第二次考研的人數佔比約20%,三次及以上佔比約6%,熱門專業則佔比更高。而對於更迫切需要提升學歷的「雙非」學生而言,即使在初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也很容易由於種種「軟因素」而落敗於名校學生。種種因素交加,使得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們的「逆襲之路」格外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