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高考考了普通本科,考研卻能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
這樣的現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事情,有的學生高考只勉強考上了普通二本或者是三本院校,可是,在考研的時候卻是一鳴驚人,直接逆襲考上了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跨越呢?學生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考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考研的知識是有限的,就是那麼幾塊內容,和高考是不一樣的,高考需要考的科目很多,而考研只需要考四門,而且有的專業還不考數學,學生有充分時間去準備,如果自己決定了考研,自己作為二本、三本的學生沒有優勢,自己可以早早進入考研備戰,大學的空閒時間很多,自己可以充分利用起來,俗話說勤能補拙,在考研上是很實用的,只要自己學好專業課,考研和名校學生是站在同樣的起點上,考清華北大又有什麼難的事情呢?
其次,考研分為初試和複試兩個部分,對於學生都是公平的,初試都是統考,無論是普通院校學生還是名校學生,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這時候只有靠實力取勝,在複試的時候同樣是保持著公平公正,能力強者勝出,綜合兩部分的分數,最後決定錄取人選,可以說普通院校和名校的身份對於學生是一樣的,沒有誰高誰低一說。
對於考研來說,名校學生的保研率是十分高的,而且很多學生都有好的就業機會,在畢業就直接進入社會工作了,也就不會去考研,考研的主要競爭者還是一些普通院校的學生,只要自己肯付出,作為普通院校的學生想要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還是有機會的。
大家對此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