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嶽從九個方面對過去一年的工作進行了總結,一是眾志成城、科學防治,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嚴密排查管控。加強社區網格化管理,在186個小區選舉產生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形成旗、鎮、社區、小區、樓棟、單元「六級聯控體系」,組建1807個鎮村社和小區樓棟微信群,每天「微信報平安」人數達到19.5萬;組織動員3600多名黨員幹部、志願群眾,先後開展地毯式摸排52輪百萬人次;衛健系統發揮主力軍作用,疾控中心累計流調1.6萬人次,各級醫療機構累計預檢分診19.8萬人次,落實隔離管控措施19300人;旗公立醫院醫護人員積極請戰,組建支援呼和浩特海關醫療隊,完成3500多名入境人員體溫檢測、核酸採集等工作。加強物資保障。緊急採購、調撥各類防控物資32類304萬個,撥付疫情防控資金5527萬元,接收社會各界捐款捐物價值600多萬元;在全市各旗縣區最早購置負壓救護車,率先建成2座PCR實驗室,全年累計完成人、物、環境樣本核酸檢測20多萬份,全旗沒有發生確診和疑似病例。加快經濟恢復。千方百計籌集調配各類農資3.5萬噸,128家農資銷售商戶第一時間全部放開經營,保證春耕備耕不受影響;為190家企業發放就業貸款、失業保險、創業補貼1107萬元,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保險2344萬元;通過直播授課、錄製微課等方式開展線上教學,全力做好中高考和各類學業考試備考工作,教學進度和質量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審時度勢、謀篇布局,奶業振興贏得發展先機。緊緊抓住國家奶業振興的機遇「窗口期」,爭取到各類地債3.3億元,發揮債券資金「四兩拔千金」作用,撬動社會資本、金融保險投入,動工興建10萬頭奶牛生態乳業園區,成為黃河流域現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樣板項目。我旗爭取到自治區金融精準服務奶業振興試點旗政策,伊利集團聯合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創新「活體抵押+牲畜保險」信貸模式,為園區提供專屬融資支持,累計發放貸款2.8億元;星連星牧業集團將總部遷址我旗並啟動上市工作,伊利賽科星完成規劃選址,園區內10家企業僅用半年時間建成牛舍33棟,青貯飼料11萬噸,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4億元,第一頭母牛犢「朵麗公主」在園區順利降生。園區開工以來,上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各級各部門鼎力支持,推行旗直部門包聯54家牧場制度,創造了奶業振興「杭後速度」,全年引進國外良種奶牛2萬頭,全旗奶牛存欄達到6萬頭。三道橋鎮和平村眾誠牧場發動259戶村民募集股金5000萬元,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推動實現共同富裕。我旗成立田園牧歌國有公司,穩步實施園區主次幹道、人畜安全飲水、汙水處理、電力供應等公建項目,一座體現「森林、生態、科技、人文」理念的現代化農牧產業園在太陽廟農場拔地而起、初見輪廓。三是凝神聚力、善作善成,三大攻堅戰取得新進展。穩步化解政府債務。強化風險意識,持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壓縮一般性開支,多措並舉清償拖欠民營企業帳款7600萬元,提前超額完成5.83億元隱性債務化解任務,獲得自治區化債獎勵4242萬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投入3535萬元落實扶貧項目27個,13家企業41款產品入選《全國扶貧產品名錄》;104個分布式光伏電站全部併網發電,幫助村集體年均增收3萬元以上;對歷年形成的2.86億元扶貧資產實行公司化運營管理,確保扶貧項目安全可控,扶貧資產保值增值。蠻會鎮黨委書記邢洪聖同志被自治區推薦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強力推動汙染防治。自治區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年度整改任務全部完成,持續開展渣土車運輸整治,清理散煤銷售點12處,治理驗收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26家,整治「散亂汙」企業59家,37家番茄、脫水菜企業全部完成環境衛生規範化建設,改造水源地7處,劃定烏蓋和西補隆水源地保護區,推進蒙海循環經濟產業園汙水處理廠建設,汙染防治成效明顯。四是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效。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完成水肥一體化、高標準農田建設15.5萬畝,新增土地流轉3.3萬畝,持續實施「四控」行動,化肥利用率提高4.2%,統防統治技術覆蓋率達到85%以上,我旗成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新建蠻會金百富11萬隻蛋雞等規模化養殖場34個,提標改造中小養殖場12個,全旗牲畜存欄達到129萬頭(只)。我旗的小麥、肉牛、早酥梨等8個產品進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河套酒業、中糧屯河、偉業商貿的4款產品入選內蒙古農牧業產品品牌目錄;工業經濟提質擴量,預計規上工業實現產值29.2億元,同比增長4.5%,全旗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7億元,同比增長19.7%。「河套王」冠名京呼高鐵,品牌發展借力「中國速度」,「河套」品牌價值達到199.4億元,名列全區品牌榜第7位。伊利乳業與中糧屯河同時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華恒生物丙氨酸﹒纈氨酸項目如期投產,填補了我旗生物科技產業化在這一領域「空白」;現代服務業提質增速,梨花節、麥田音樂、民間年豬文化節、西部馬業邀請賽以及全國汽車越野挑戰賽等節慶活動,掀起我旗鄉村旅遊熱潮。陝壩特色美食糖麻葉、肉焙子、釀皮和燜面4種美食在央視《小吃中國》播出,《陝壩味道》系列視頻登上新華網、學習強國等媒體,充分展現我旗獨特的飲食文化和民俗風情。五是統籌謀劃、協調發展,城鄉建設發生新變化。拓寬北環路並同步實施地下管網改造,建成「紅太陽」全民健身廣場;實施老舊小區、非成套住房改造987戶,續建非成套住房2482戶,完成糖廠家屬樓、塞上東街等407戶房屋徵收;提升改造迎賓街、小南門路等5條主要街道街容街貌,更新城區節能路燈3700盞,建成5G網絡基站11座。組建城市管理合議庭,依法處理城建領域違約失信案件1066件,拆除體育公園、陝壩公園和城區違建33處4100平方米,清理條幅、牌匾1.5萬處,整治「通信飛線」31.7公裡,拔除黑電桿147根,機動車停放、店外經營秩序不斷規範。生態環境更加宜居。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整治河道642公裡、恢復黃河灘地2200畝;實施春光互通、陝壩互通綠化工程,新增城區綠地16.4萬平米;嚴厲整治毀林復耕,實施「螞蟻森林」等林業項目7萬畝,推進陝壩城郊現代農林產業園和東風前進高效農林產業園建設,完成經濟林、中草藥種植1萬畝;沙海湖國家沙漠公園、屠申澤省級溼地公園獲批設立,成為新的旅遊休閒「打卡地」。農村環境更加整潔。突出抓好「一環九線」環境衛生整治,清運垃圾6.1萬噸;完成農村「戶改廁」7507戶,建成二道橋鎮、蒙海鎮、沙海鎮、團結鎮垃圾壓縮轉運站和頭道橋鎮、三道橋鎮汙水處理廠。我旗創建成為「國家衛生縣城」,蒙海鎮創建成為「國家衛生鄉鎮」。城鄉交通更加便捷。城市公交改革順利推進,32輛新能源公交車和3024輛哈囉單車成為城市流動的風景,群眾綠色出行有了更多選擇;新建東風林場、太榮民俗村等旅遊產業路38.3公裡,建成太陽廟集鎮、三道橋集鎮和牧心牧業、旭一沙漠牧場等奶業振興產業路54公裡,改造春光北路3.8公裡,爭取自治區「油返砂」項目資金3397萬元,新改擴建農村公路282公裡;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開展常態化超限超載治理,確保公路「暢安舒美」。六是心繫民生、固強補弱,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社會保障不斷完善。開闢中山路夜市,積極發展「地攤經濟」,幫助366戶商家靈活就業,人均日增收200元以上,城市在「煙火氣」中恢復「精氣神」;針對4050就業困難人員、未就業大學生等群體,開發公益性崗位376個,完成514名退役士兵社保接續,發放各類社會福利救助資金7800多萬元,全旗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4%以內;建成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晨豐裡「愛晚亭」居家養老便民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醫、助潔等多元服務。教育事業不斷進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奮鬥中學高考實現「低進高出、高進優出」,職教中心建成產教融合實訓大樓,兩所中學本科上線率分別達到72.6%、43.3%;第二幼兒園主體完工,提升改造陝壩中學、頭道橋中心校等中小學操場及教輔用房;新聘緊缺教師65名,全旗506名已評未聘教師全部兌現職稱。醫療衛生水平不斷提升。投入1900多萬元完善旗醫院設施設備,全國名老蒙醫黃志剛教授在蒙中醫院開設傳承工作室,新建蒙海中心衛生院,招聘基層醫技人員98名,城鄉「15分鐘就醫圈」基本形成。我旗被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旗縣」。文化活動不斷豐富。廣泛開展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和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開展「文明家庭」「美麗庭院」「乾淨人家﹒精巴媳婦」「脫貧攻堅好家庭」等評選活動,組織家庭教育巡迴宣講26場,開展烏蘭牧騎文藝下鄉演出104場次,大力弘揚崇尚勞動、孝老愛親的新風正氣,奮鬥中學校長安蘭偉同志、河套酒業總工程師任國軍同志、三道橋鎮和平村黨支部書記邊俊峰同志等7人被評為自治區勞模和先進工作者。七是聚焦基層、協同發力,社會治理展現新氣象。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全面落實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工作,堅定不移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加強。加強社會治安防控。持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建成社區戒毒﹒康復綜合中心暨「綠洲家園」工作站,異地用警偵辦「5.08」涉黑專案,為涉黑案件順利審判掃清障礙;深入開展「雲端2020」「崑崙2020」專項行動,成功偵破全區首例「絡漫寶」電信詐騙案;集中警力破獲「5.04」跨境賭博專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6名,凍結資金7200餘萬元,以案釋法,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法律意識,提高防範能力。加強食品藥品監管。新增「明廚亮灶」餐飲單位156戶,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明廚亮灶」, 114家藥品經營單位實現電子化監管和GSP日常監管全覆蓋;旗食品檢驗檢測中心新增檢測參數219項,累計達到876項。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全年無安全生產事故。八是破除阻礙、開拓前行,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加快「放管服」改革,持續開展悅民服務,旗本級權責清單減少362項,「只進一扇門」服務事項達到82%,新增「最多跑一次」事項69項,「一件事一次辦」達到20項;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分別壓縮為1個、2個工作日,抵押、註銷即時辦結,工程建設項目線上審批時限壓縮為65個工作日以內;成立「馬上辦」辦公室,部門全程代辦幫辦,行政效能大幅提升,川能巴彥淖爾生活垃圾環保發電項目前期手續辦全僅用47天,伊利賽科星牧業草原徵佔手續,涉及行政區域跨界,辦理用時10天,充分展現了「杭後效率」「杭後營商環境」;完成政務平臺智能化升級改造,建成法人類「一窗受理」綜合服務區、黨務政務自助服務區、政務數據管理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和13個高標準便民服務代辦點;「12345」政府服務熱線受理群眾訴求5443件,滿意率居全市各旗縣區第一。
九是牢記囑託、感恩奮進,自身建設得到新提升。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按期完成,173件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全部辦結;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壓減一般性支出1.8%、「三公」經費14.4%,發文和會議數量明顯減少。白嶽指出,「十四五」時期工作思路一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緊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戰略,立足我旗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區位特點和功能定位,錨定我旗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再上新臺階這一基本目標,找準短板弱項,集聚發展優勢,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一張藍圖幹到底。二要牢牢把握黨中央對內蒙古的戰略定位,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緊緊扭住發展現代農業的目標不放鬆,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先導,把「天賦河套」品牌理念融入到骨子裡,注重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把我旗建設成為草原上的「菜籃子」、黃河邊的「農藝園」。堅守生態保護紅線、基本農田、城鎮開發三大空間管控邊界,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使河套平原這塊淨土生產出最有品質的農產品。未來五年,糧食年種植面積穩定在85萬畝以上,年產量穩定在10億斤以上。三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化文明杭錦後旗建設,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社會治理體系、繁榮文化旅遊事業、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高全旗教育教學質量,統籌做好就業、住房、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各項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工作,讓各族群眾從物質上到精神上都把日子過得富足起來、紅火起來。白嶽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繼續抓好各項民生實事,堅定不移推動生態優先、綠色高質量發展。今年的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5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億元。白嶽強調,為實現上述目標,要重點抓好以下九項工作。一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持續推進奶業振興,夯實農業生產基礎,加快產業高效發展,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二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強化生態治理,加大汙染防治,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用心保護好我旗水土光熱這些珍貴的資源稟賦,為全域綠色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三是推動工業經濟發展,立足「乳、酸、酒」,年內要早日啟動伊利日處理2000噸高端乳製品加工項目前期工作,為打造百億產業集群奠定良好基礎。四是繁榮發展現代服務業,拓展文旅產業新空間,激發商貿物流新活力,培育消費升級新業態,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五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聚焦產業提質增效、基礎設施提級擴能、公共服務提標擴面,完善項目儲備和滾動接續機制,全力謀劃、招引、儲備、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全面推進現代經濟體系建設。六是提升城鄉建設水平,推進城市精細管理,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城鄉交通建設,持續做強城區、做優集鎮、做美鄉村,努力實現城鄉融合發展。七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促進就業創業增收,加快教育振興發展,推進健康杭後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增強社會治理效能,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更有成色、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八是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全力打通制約改革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推動改革與民心所向、基層所盼、發展所需深度融合。九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始終保持絕對忠誠、依法行政、實幹擔當、勤政廉潔,大力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的精神,慎終如始、戒驕戒躁,不畏艱險、銳意進取,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永葆初心、不負韶華,只爭朝夕、砥礪前行,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杭錦後旗而努力奮鬥!大會聽取了政府副旗長王新祿作的旗人民政府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說明和2020年旗政府民生實事完成情況及2021年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形成情況的報告。2021年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共收到建議項目20個、意見建議186條,經旗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認真篩選,統籌考慮項目內容、投資規模、資金來源、建設周期、急需程度等因素,最終確定候選項目五個,一是非成套住房改造項目,二是旗醫院傳染病區改造建設項目,三是旗畢力蓋及大壩口飲用水水源地遷址項目,四是中國農業大學 ▪ 內蒙古農業大學綠色發展創新創業中心——旗高素質農民實訓基地建設項目,五是旗第二幼兒園綜合樓二期工程項目。根據會議議程,大會印發了旗政府關於旗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議案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2020年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2020年旗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旗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並提請大會審議批准。大會還通過了本次大會選舉辦法和2021年旗人民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投票表決辦法。列席會議的除法定列席人員外,還有經旗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決定的列席人員。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您好杭後」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or 下載「杭後融媒 」APP
記者:梁耀東 甄燕 高翔 魏凱祥 張磊
製作:孟子琪
編輯:梁耀東
監製:張金堂
如果您想聯繫我們:發郵件、發圖片、發視頻、打電話,只要您高興,怎麼都可以!
我們的郵箱:hhxwtv@163.com
我們的電話:0478-6622442
或者微信搜索公眾號hlhjhq2014關注我們
友情提示:一定要留下您的聯繫方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