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18日報導 據路透社金夏沙11月18日報導,剛果(金)衛生部長18日宣布,該國伊波拉疫情已經結束。今年6月剛果(金)出現首批伊波拉病例以來,共有130人受感染,其中55人死亡。(編譯/郭駿)
【延伸閱讀】剛果(金)又暴發伊波拉疫情 該國正抗擊新冠疫情和麻疹疫情
參考消息網6月4日報導 外媒稱,剛果(金)當地時間周二啟動了對該國西北部新一輪伊波拉疫情的響應,這種傳染病在該國東北部的流行此前已導致2200多人死亡。
據埃菲社金夏沙/奈洛比6月2日報導,剛果(金)赤道省首府姆班達卡當地時間周一確認暴發新一輪伊波拉疫情,加劇了這個中非國家本已脆弱的衛生狀況。該國目前正在與新冠疫情(72人死亡、3326人感染)和全世界最嚴重的麻疹疫情(6779人死亡、36.9萬多人感染)作鬥爭。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一份聲明中說:「這警示人們,新冠病毒並不是人們面臨的唯一健康威脅。」
根據剛果(金)應對伊波拉疫情多部門全國委員會的數據,自5月11日報告感染病例以來,姆班達卡共出現8例伊波拉感染病例,其中4人已經死亡。
該委員會協調員史蒂夫·阿胡卡教授2日向埃菲社確認了上述死亡人數。
世衛組織已安排專員在姆班達卡負責抗擊這種流行病。該市於2018年5月至7月遭受該國暴發的第九次伊波拉疫情的侵襲,最終導致54人感染、33人死亡。
報導稱,世衛組織宣布將再派遣25名專家幫助該國抗擊伊波拉疫情,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宣布派遣36名專家支持當地抗疫。
紅十字會剛果(金)代表處緊急行動負責人羅伯特·戈恩表示,儘管多方共同努力控制姆班達卡的伊波拉疫情,但這顯然是「非常不好的消息」,因為「它是在最壞的時候暴發的,除了麻疹外,該國正在與新冠病毒大流行和東北部的伊波拉疫情作鬥爭」。
資料圖:在烏幹達西部毗鄰剛果(金)的邊境地區卡塞塞拍攝的收治伊波拉患者的醫院。新華社發
(2020-06-04 12:24:29)
【延伸閱讀】外媒:新冠疫情中的剛果(金)暴發第二次伊波拉疫情
參考消息網6月3日報導 據埃菲社6月2日報導,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當地時間6月2日啟動了對該國西北部新一輪伊波拉疫情的響應,此前這種傳染病在該國東北部的流行已導致2200多人死亡。
剛果(金)赤道省首府姆班達卡當地時間6月1日確認暴發新一輪伊波拉疫情,加劇了這個中非國家本已脆弱的衛生狀況。該國目前正在與新冠病毒大流行和全世界最嚴重的麻疹疫情作鬥爭。
據剛果(金)應對伊波拉疫情多部門全國委員會的數據,自從5月11日報告感染病例以來,姆班達卡已經有8例伊波拉感染病例,其中4人已經死亡。姆班達卡是一座非常商業化的城市,位於剛果河岸,人口超過100萬,距金夏沙約600公裡。
世衛組織已安排專員在姆班達卡負責抗擊這種流行病。該市於2018年5月至7月遭受該國暴發的第九次伊波拉疫情的侵襲,最終導致54人感染、33人死亡。同年8月,該國第十次伊波拉疫情在2000多公裡以外的東北部暴發,至今依然活躍。
世衛組織已經宣布再派遣25名專家幫助剛果(金)抗擊伊波拉疫情,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已宣布派遣36名專家支持當地抗疫。(編譯/韓超)
(2020-06-03 19:06:35)
【延伸閱讀】從伊波拉到新冠病毒……美媒盤點影響人類的28種傳染性疾病
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導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2月10日刊登題為《28種可怕的傳染病》一文。作者為威恩·帕裡和伊莉莎白·彼得森。現將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傳染性疾病影響了人類歷史,它們今天仍與我們同在。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這一傳染病成了許多人最關心的事。以下是最嚴重的一些傳染性疾病,從伊波拉和登革熱到最近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非典SARS)、新冠病毒和寨卡病毒。
1、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於2019年12月在中國武漢首次出現。儘管這種病毒剛剛被發現,但它已經在全世界迅速傳播。
冠狀病毒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導致非典(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病毒都隸屬這個家族。
由於這種病毒如此之新,許多人對它一無所知,包括它傳播起來有多容易、有多致命以及它是否會引發全球大流行。
研究表明,這種病毒很可能起源於蝙蝠,但是通過一種尚未辨識的動物「跳」到人類身上的,這種動物充當了蝙蝠與人類之間的橋梁。
2、天花
科學家認為,導致皮膚損傷的天花病毒大約3000年前在印度或埃及出現,然後席捲全球。世衛組織稱,三分之一感染天花病毒的患者死亡,另有一些人留疤和失明。
天花在孟加拉國肆虐了幾個世紀。一張於1975年拍攝的照片顯示了孟加拉國農村埋葬天花患者的墓地。據說,當時在孟加拉國達卡的一家醫院,46%的天花患者不治身亡。
經過長達十年的疫苗接種運動,世衛組織於1980年宣布該疾病正式被根除。剩下的最後一批病毒樣本存儲在美國和俄羅斯的設施中。
3、鼠疫
與天花不同,這個古老的殺手仍在我們身邊。鼠疫是跳蚤攜帶的細菌引起的,它導致14世紀歐洲社會在黑死病中遭到嚴重破壞,消滅了當時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這種疾病有三種形式,最為人所知的是腺鼠疫,它的病徵是腹股溝淋巴結炎,也就是淋巴結疼痛腫大。世衛組織稱,儘管上世紀40年代研發的抗生素可以治療這種疾病,但在那些未接受治療的人群中,死亡率可能高達50%到60%。
4、瘧疾
儘管可防可治,但瘧疾已經摧毀了非洲部分地區。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在所有導致兒童死亡的疾病中,瘧疾佔20%。它也存在於其他大陸。吸血蚊子攜帶的寄生蟲導致了這種疾病,最初的病症是發熱、感覺寒冷和流感樣症狀,後來發展成更嚴重的併發症。到了1951年,在殺蟲劑滴滴涕(DDT)的幫助下,美國消滅了這種疾病。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說,世衛組織隨後開展的消滅瘧疾運動只在一些地方取得了成功,該目標被降級為減少瘧疾傳播。
世衛組織分發了所謂的長效驅蟲蚊帳,以減少攜帶瘧原蟲的蚊子叮咬。
5、流感
據世衛組織稱,流感是一種季節性的呼吸道感染,每年導致全球約300萬至500萬重症病例,以及25萬至50萬死亡病例。
病毒的感染不時變得更具破壞性,1918年的一次流感導致全球約5000萬人死亡。近年來,從人們對「豬流感」和「禽流感」的恐慌中可以明顯看出,一些流感病毒可以在不同物種之間跳躍。
6、結核病
結核病可能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這種細菌通常會侵襲肺部,導致標誌性的咳血。
這種細菌不會讓所有感染者生病,目前世界上有多達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攜帶這種細菌時沒有出現症狀。在感染肺結核的人中,5%到10%的人在有生之年的某個時候會生病或具有傳染性。
7、愛滋病
2018年底,全世界約3790萬人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愛滋病毒),其中有2570萬人生活在非洲。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2018年全球約有77萬人死於愛滋病,其中4.9萬人在美洲。
這個疾病清單上許多十分嚴重的病毒在人類歷史中長期存在,但愛滋病毒是最近才出現的。愛滋病毒對某些免疫系統細胞的破壞性影響第一次被記錄下來是在1981年。通過摧毀部分免疫系統,愛滋病毒使患者很容易受到各種機會性感染。據信它是源於猿猴感染的猿猴免疫缺損病毒。
8、霍亂
霍亂會導致急性腹瀉,如果不加處理就會在數小時內死亡。人們通過食用或飲用含有霍亂弧菌的物質感染這種疾病。細菌往往通過受感染的糞便汙染食物和水。由於半天至5天才會出現症狀,人們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通過糞便傳播疾病。世衛組織估計,得益於衛生條件的改善,過去100年來,工業化國家霍亂病例很少,但在全球範圍內,這種疾病每年奪走2.1萬至14.3萬人的生命。
據世衛組織稱,在19世紀,霍亂從印度傳播,造成6次全球大流行,導致各大洲數百萬人喪生。
根據《傳染病雜誌》月刊2018年刊登的一篇報導,海地在經歷了2010年毀滅性的地震後暴發霍亂疫情,導致超過81萬人患病,近9000人不治身亡。
9、狂犬病
在美國,狂犬病不再是一個重大威脅,但在世界其他地區仍是一個致命問題。據世衛組織稱,在非洲和亞洲國家,狂犬病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以萬計」。而在美國,每年約有兩人死於這種疾病。這種疾病通過受感染動物的唾液傳播給人類,尤其是狗。
狂犬病最初的症狀在人類身上很難被發現,因為它們類似流感症狀,包括一般性的虛弱、不適和發燒。但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稱,隨著病情發展,患者可能會出現精神錯亂、行為異常、出現幻覺和失眠等症狀。到目前為止,染上狂犬病並開始出現症狀後還能活下來的不到10人。
然而,狂犬病疫苗確實存在,在預防感染病毒和治療開始出現症狀前的感染者方面通常非常有效。
10、肺炎
肺炎可能不會像狂犬病或天花等疾病那樣令人恐懼,但這種肺部感染可能致命,尤其是對65歲以上的老人或5歲以下的孩童而言。
美國傳染病專家阿梅什·阿達爾賈說,這種疾病可能是由細菌、病毒或兩者兼而有之造成的。阿達爾賈在2016年9月接受採訪時說,人們還可能因為真菌感染、寄生蟲或對某些藥物的反應而患上肺炎。
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稱,2017年美國有49157人死於肺炎。
11、感染性腹瀉
引發病毒性腸胃炎(胃部和腸道炎症)的最常見原因是腹瀉,它可能致命。世衛組織稱,2013年全球有21.5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輪狀病毒感染,其中約22%發生在印度,並且總的來說,大多數死亡發生在低收入國家的兒童身上。
這種病毒會引發嚴重的腹瀉和嘔吐,從而造成脫水。據世衛組織稱,有4種輪狀病毒疫苗在預防這種疾病方面非常有效。
12、伊波拉
伊波拉病毒病(EVD)雖然罕見,但往往是由伊波拉病毒的五種菌株之一導致的致命感染。這種病毒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克服了人體的免疫反應,引起發燒、肌肉疼痛、頭痛、虛弱、腹瀉、嘔吐和腹痛。一些感染伊波拉病毒的人在病情晚期還出現口鼻出血——這種情況被稱為出血性症候群。
伊波拉病毒通過體液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健康人接觸感染者的血液或分泌物,或者接觸含有這些液體的表面(比如衣服或被褥),就可能受感染。
最大規模的伊波拉疫情暴發始於2014年的西非。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稱,2016年伊波拉疫情結束時,約有11325人在疫情中死亡,疑似和確診病例約為28652例。2018年8月,剛果(金)宣布北基伍省暴發伊波拉疫情。截至2020年2月,這場已導致3428人感染、2246人死亡的疫情仍在繼續。一項針對伊波拉患者密切接觸者的疫苗於2019年獲批,名為rVSV-ZEBOV。
13、變異型克雅氏病
名稱並不是這種疾病唯一複雜的地方,這種罕見的致命疾病正如其名字所暗示的那樣,是克雅氏病的變種。它被歸類為傳染性海綿狀腦病(TSE),之所以具有傳染性,是因為它可以從牛傳播到人和海綿狀組織,導致大腦組織出現一種典型的「海綿狀腦病」和退化。
人類如果吃了狂牛症牛肉,就可能患上變異型克雅氏病。狂牛症類似於發生在牛身上的變異型克雅氏病。1996年至2011年3月期間,英國和其他幾個國家報告了約225例變異型克雅氏病例。在1996年之前,科學家不知道人類可以通過食用被狂牛症汙染的肉類而患上克雅氏病。在所有報告的病例中,約5%是通過受汙染的手術設備或某些眼和腦組織移植意外染病的。
感染變異型克雅氏病的人往往比感染克雅氏病的人年輕。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變異型克雅氏病患者的年齡中位數為28歲,而克雅氏病患者的年齡中位數為68歲。患有這種變種病的人往往表現出精神方面的症狀,包括抑鬱、冷漠或焦慮。
14、馬爾堡病
馬爾堡病毒屬於絲狀病毒家族,其主要特徵是病毒顆粒呈絲狀。它引起的疾病——馬爾堡病毒病(MVD)——通過體液傳播,很像伊波拉。馬爾堡病毒還與伊波拉病毒有其他共同點。它通過屬於狐蝠科的果蝠轉移給人類,在一些患者身上可能引發病毒出血熱。
據世衛組織稱,處理從烏幹達進口的受感染猴子的實驗室工作人員生病後,馬爾堡病毒於1967年在德國首次被發現。猴子和人類一樣,也可能感染馬爾堡病毒。然而,果蝠並沒有因為馬爾堡病毒(或伊波拉病毒)而生病,它們只是這種病毒的儲藏庫或宿主。
15、中東呼吸症候群
似乎像伊波拉和馬爾堡這樣由蝙蝠傳播的疾病還不夠多,結果發現這種飛行哺乳動物還是另一種致命疾病的宿主:中東呼吸症候群,這是一種最早於2012年在沙烏地阿拉伯發現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然而,儘管這種疾病起源於蝙蝠,但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其在中東的主要儲藏庫很可能是單峰駱駝。
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與非典和目前的新冠病毒關係密切。感染中東呼吸症候群的人患有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包括發燒、咳嗽和呼吸急促。截至2020年,報告的病例為2494例,基本上是在沙烏地阿拉伯。世衛組織稱約有34%的感染者死亡。
16、登革熱
據世衛組織以及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稱,蚊子傳播的病毒——登革熱是其中之一——每年在全世界造成約5萬人死亡。(瘧疾是由寄生蟲而非病毒引起的,因此不包括在這一估計數字內。)
蚊子——通常是埃及伊蚊,但有時是白紋伊蚊——將這種疾病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人類不可能從彼此身上感染登革熱。患有這種疾病的人通常會出現流感樣症狀。世衛組織稱,有時這種病毒會導致一種被稱為「嚴重登革熱」的潛在致命併發症,症狀包括發燒、腹痛、嘔吐、出血和呼吸困難。
17、黃熱病
和登革熱一樣,黃熱病也是黃病毒屬一員,它通過蚊子在人際傳播。這種疾病的名字來源於一小部分感染者的症狀:黃疸或皮膚和眼睛發黃。
然而,大多數病毒感染者從未出現過黃疸或任何其他嚴重症狀。出現這種症狀的病人,只有一小部分進入了影響其身體系統、包括肝臟和腎臟疾病的第二個階段。世衛組織稱,半數進入黃熱病中毒階段的患者在7至10天內死亡。
對於在黃熱病流行的47個中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國家生活和旅行的人們來說,幸運的是,有一種預防黃熱病非常有效的疫苗。據世衛組織稱,17世紀黃熱病首次被傳播到北美和歐洲,在那裡引發了大規模疫情,有時還導致人口減少。
18.漢坦病毒性疾病
漢坦病毒通過齧齒動物傳播給人類,尤其是老鼠。人們如果與這些動物的身體分泌物直接接觸,或者吸入分泌物的氣溶膠或顆粒,就可能感染漢坦病毒。
1993年,一種神秘疾病在美國西南部的福科納斯殺死數名年輕人。在最初感染這種病毒的24名患者中,有一半死於被稱為「漢坦病毒肺症候群」的嚴重呼吸道感染。
在美國之外——在亞洲、歐洲以及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地區,漢坦病毒還可能導致另一種嚴重的疾病,即腎症候群出血熱。這種疾病的最初症狀與漢坦病毒肺症候群相似,包括發燒、嘔吐和頭暈,但腎症候群出血熱也會導致出血和腎衰竭。
19.炭疽病
你可能是在2001年9月美國發生的炭疽攻擊中知道的這種病。那次襲擊造成5人死亡,17人患病,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生物襲擊。
炭疽是一種由炭疽桿菌引發的傳染病,在土壤中存活,通常感染野生動物和家畜,如山羊、綿羊和牛等。人類通常在處理受感染的牲畜或動物產品時感染這種疾病。儘管細菌孢子進入皮膚時可以讓人得炭疽病,但處理可能感染炭疽病的動物皮毛的人也很容易吸入B級炭疽病菌。這種肺部感染的方法更致命,92%的報告病例死亡。
20.MRSA「超級病菌」感染病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種能引起危及生命的皮膚和血液感染的葡萄球菌,對用於治療此類感染的大多數抗生素具有耐藥性。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始於上世紀40年代,當時醫生開始用青黴素治療葡萄球菌感染。哈佛雜誌的一篇特寫稱,過度使用(和濫用)這種藥物幫助微生物在10年內提高了對青黴素的耐藥性,導致醫生們開始用甲氧西林這種藥治療葡萄球菌感染。但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也對甲氧西林產生了耐藥性。事實上,這種超級病菌現在對許多類青黴素的抗生素都有耐藥性,其中包括阿莫西林、苯唑西林、雙氯西林和其他所有內醯胺類抗生素。
梅奧診所說,皮膚上的球菌感染通常一開始是小的紅色腫塊,但可能會變成大膿腫,需要通過手術來排乾。更嚴重的細菌感染可能發生在全身,包括血液、心臟和骨骼。這種感染可能是致命的。
21.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呼吸道細菌感染。顧名思義,百日咳的症狀是劇烈咳嗽。
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稱,百日咳對嬰兒尤其危險。由於這種疾病會導致長時間咳嗽,患兒可能出現呼吸暫停。該中心稱,大約50%的百日咳患兒需要住院治療,25%的住院嬰兒出現肺部感染。2000年至2012年間死於百日咳的大多(87%)是不到3個月大的嬰兒。預防百日咳的最好辦法是接種疫苗。百日咳有兩種疫苗,一種用於7歲以下的兒童,為百白破聯合疫苗;另一種用於年齡較大的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為百日咳混合疫苗。
22.破傷風
百日咳混合疫苗也可以保護你免得破傷風,這是一種由破傷風梭菌引起的感染。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說,一旦進入體內,破傷風梭菌就會產生一種毒素,導致痛苦的肌肉收縮。頸部和下顎通常是身體受這一疾病影響的第一部分,因而破傷風又名「牙關緊閉症」。
引起破傷風的細菌通過皮膚進入,但存活在汙垢或土壤中(以及躺在汙垢中的東西,如生鏽的釘子)以及動物和人類的腸道內。
23.腦膜炎
腦膜炎是指腦膜的炎症,即覆蓋大腦和脊髓的膜。這種傳染病可以由許多東西引起,包括真菌、病毒和細菌。
細菌性和病毒性腦膜炎是最常見的類型,可以人傳人。細菌性腦膜炎通常是通過接吻傳播的,而病毒性腦膜炎通常是在有人接觸受感染者的糞便時傳播的。
有些人在頭部受傷、做了腦部手術或罹患某種癌症後得了腦膜炎,這種類型的腦膜炎沒有傳染性。真菌腦膜炎也沒有傳染性,它於2012年在美國暴發。
有些腦膜炎患者的病情會發展為腦膜炎球菌病,這種病是由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說,這種疾病會導致流感樣症狀,還會導致噁心、嘔吐、對光敏感度增加以及精神狀態不正常或混亂。
24.梅毒
梅毒是一種性傳播疾病,很容易治療,但如果被忽視,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在發病的第一階段,瘡瘍可能出現在生殖器或肛門上。通常,這些瘡瘍很小,也不疼,而且會自行癒合,這導致許多人忽視它們,或把它們與內向的毛髮或表面汙點混為一談。
疾病的第二階段更為明顯,通常從身體的一個或多個部位出現皮疹開始。有時這些皮疹可能非常微弱,由於它們不會發癢,染病者可能不知道自己病了。其他人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症狀,比如發燒、淋巴結腫大和肌肉疼痛。
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說,如果在發病的第一和第二階段得不到治療,梅毒以後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問題。有些人在感染梅毒10到30年後才出現晚期症狀,包括難以協調肌肉活動、麻痺、麻木、失明和痴呆。這種疾病還可能損害內臟,從而可能導致死亡。
25.非典
在2002年和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又稱非典)造成全球750多人死亡。與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和中東呼吸症候群一樣,非典也通過蝙蝠傳播給人類。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說,非典病毒很可能起源於菊頭蝠。
據世衛組織說,非典的症狀是高燒、乾咳、呼吸急促和肺炎。
26.麻風病
麻風病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慢性疾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麻風病也被稱為「漢森氏病」,以發現這種細菌的挪威醫生而命名。這種疾病對皮膚、周圍神經、上呼吸道和眼睛產生影響。世衛組織稱,如果不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肌肉無力、毀容和永久性神經損傷。
麻風病人曾被隔離,以防止疾病傳播,但正如醫生現在知道的那樣,這種疾病的傳染性並不高。當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這種疾病會通過飛沫傳播。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說,僅僅與一個麻風病患者接觸通常不會導致感染,而健康者的免疫系統通常能夠抵禦引起該疾病的細菌的感染。然而,兒童患麻風病的風險高於成人。
27.麻疹
麻疹是所有傳染病中傳染性最強的疾病之一,它在皮膚上引起一種特有的紅色皮疹。這種病毒性疾病的其他症狀與普通感冒相似。
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說,麻疹具有極強的傳染性,以至於接近患者的人有九成會受到感染。
世衛組織大型集會諮詢小組成員、赫伯特·沃特海姆醫學院傳染病學教授艾琳·M·馬蒂對記者說:「接近是指在50英尺範圍內或是進入麻疹患者所在的房間——甚至在感染者離開房間兩個小時後。」
幸運的是,有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抵禦麻疹:接種疫苗。每1000人接種麻疹疫苗,就有997人永遠不會罹患此病。
28.寨卡
1947年首次在非洲發現的寨卡病毒是由伊蚊屬蚊子傳播的一種黃病毒。雖然寨卡病毒引發的疾病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特別危險,但它可能給胎兒和新生兒帶來嚴重的併發症。
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說,感染這種病毒的人中只有1/5生病。患者可能發燒、出現皮疹、關節疼痛和得結膜炎(紅眼病),但這些症狀一般輕微,只持續幾天。不過,據泛美衛生組織說,嚴重的出生缺陷,尤其是小頭畸形,與寨卡病毒有關,而且該病毒還可能導致孕婦流產。
(2020-02-18 15:06:28)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