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劉秀手下的武將誰最厲害?

2021-02-13 朝文社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字數:1902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

答:雖然放在各色野史裡,東漢光武帝劉秀的開國團隊,存在感十分低調。但哪怕放在中國軍事史上,這個團隊也堪稱名將薈萃。東漢第二任皇帝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更選出其中最傑出的二十八位武將,將其畫像供入洛陽南宮雲臺閣,史稱「雲臺二十八將」。每張面孔背後,都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沙場歲月。

但這「雲臺二十八將」的排名,是考慮了資歷身份政治等多種因素,「軍事能力」這條標準,其實比較靠邊。而放軍事層面上,若論在東漢開國「內戰」裡,最為厲害的武將,卻當屬其中一位「少年英雄」:「雲臺二十八將」裡排名第四的耿弇。

耿弇,扶風茂陵(陝西興平)人,出身於軍事世家的他。少年時就酷愛軍事,二十出頭就趕上一鍋粥的東漢開國戰爭,接著一身軍事天賦就不停爆發:先是一眼就認準了還在綠林軍裡「低調做人」的劉秀,不但主動投奔,還說服父親耿況帶上全部家當(財產親兵)一道投奔。

起初劉秀看他太年輕,只拿他當「小兒曹」,也就是小年輕。但他幾次精彩謀劃,每次都叫劉秀刷新認識,接著就帶在身邊鍛鍊,歷經銅馬戰役等幾場惡鬥,耿弇越「鍛鍊」越來勁,還順便替劉秀跑了趟北方,一口氣掃平幽州上谷等地,輕鬆給劉秀掃清後院。待到劉秀稱帝的公元25年,不到22歲的耿弇,更得到逆天任命:官居建威大將軍,成為劉秀麾下重要戰將。

而這位「大將軍」最嘆為觀止的妙筆,就是他25歲那年,即公元28年的平定山東之戰。面對盤踞當地的老牌軍閥張步,只是整合了身邊親兵和降兵,軍力嚴重不足的耿弇,卻是吊打模式開啟:先用圍三缺一的方式,兵不血刃拿下濟南,又在巨裡打埋伏,打廢了張步三萬精銳,接著用聲東擊西的方式,半天拿下臨淄。最後和張步在劇縣決戰,面對張步「十萬大軍都不怕」的叫囂,一個側翼突破就把張步打花,穩穩拿下齊魯大地。

除了這花樣百出的計謀外,耿弇打仗更是夠狠,和張步的劇縣大決戰上,耿弇腿部重箭,他竟咬牙將箭杆砍斷,忍著疼繼續狠拼硬打,終於打的張步十幾萬大軍稀裡譁啦投降。也叫聞訊的劉秀,激動送來一句好評,亦成了一句勵志成語:有志者事竟成。

而這場花樣吊打的神作,對於東漢立國,也是意義非凡:當時的齊魯大地,就是全中國最富庶的地區,等於王朝的「錢袋子」。既要快速拿下,還不能破壞太大。但二十五歲的耿弇,卻輕鬆完成了這高難度,把這「錢袋子」,穩穩交接在劉秀手裡。

如果名將如格鬥選手,那麼耿弇,就是其中的「技術流」頂級高手。

而漢光武帝的一句好評,更奠定了耿弇的地位:其功乃難於信也——他就是東漢王朝自己的「韓信」。

不過,比起西漢韓信那功高獲罪的悲情來,耿弇顯然幸運的多,34歲那年,耿弇主動上繳大將軍印,放棄兵權的同時,也繼續成了劉秀最信任的心腹之一。每次遇到重大邊事,都會請他來出謀劃策,可謂榮耀一生。

而比起這位「內戰第一人」來,若論東漢開國後保家衛國的「外戰」,最強者卻是「雲臺二十八將」之外的一人:漢明帝的老嶽父,東漢開國名將「伏波將軍」馬援。

雖然因為身份關係,馬援無緣「雲臺二十八將」名分,但即使在古典名著《三國演義》裡,馬援依然是書中動輒惹人仰慕的傳說。放在真實歷史上,馬援,也堪稱令人仰慕加唏噓的傳奇英雄。

比起少年成名的耿弇來,馬援的大半輩子,幾乎都在等待。他曾經做過督郵,卻因私防囚犯而遭通緝。後來又曾經營產業,成了富甲一方的知名土豪。可又在土豪事業巔峰時散盡家財,毅然出門闖天下。一句名言也至今流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雖然馬援加入劉秀團隊時,東漢的「大仗」已到了尾聲,只剩了些「苦活」。但馬援卻幹得有聲有色,西徵隴西時,馬援發明了「沙盤作戰」法,以精密的謀劃,幫助劉秀順利平定西北。隨後又在西北苦戰六年,將大小動亂一一平定,叫亂了數年的東漢西北大地,重歸和平穩定。

對於東漢開國的國防建設來說,馬援這一功,就是無人替代的關鍵大功。

而在東漢進入和平建設歲月裡,衣不解鞍的馬援,更成了勤懇的救火隊員。交趾叛亂,就殺向交趾,一口氣收復了包括今天越南北部在內的大片國土。由於打的太漂亮,他今天還是越南享盡香火的神明。匈奴擾邊,他又北擊匈奴,打的驕橫的匈奴烏丸騎兵,聽到「馬援」名字就打哆嗦。這段殘破的大漢朝,開始休養生息的靜好歲月,唯獨馬援未休息,卻以「馬革裹屍」的誓言,依然負重前行。

但這位勞苦功高的戰將,竟是背著汙名離開。在平定五溪叛亂的戰鬥力,身染重病的馬援病故疆場,踐行了「馬革裹屍」的承諾。但一直耿直做人的馬援,卻得罪了權貴梁松。病故沙場後,梁松隨即寫奏摺誣陷,造謠說馬援貪汙,一群權貴紛紛跟風。

可憐為國奮戰的馬援,屍骨一度不能安葬,家人也險些被牽連。忠勇一生,卻落得如此悲情結局。

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悲劇,歷史上每一樁,都常讓人痛。但願,不再重演。

參考資料:《後漢書》

往日文章精選:

明朝窮總督,南踢越南北揍蒙古,被泰國奉為神明

都是白手起家,劉邦劉秀朱元璋,誰的創業能力最強?

相關焦點

  • 東漢雲臺的二十八將中,如果單論軍事能力,誰最厲害?
    眾所周知,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手下「雲臺二十八將」,在這二十八人中,鄧禹排名第一,但那是按功勞而論。 但要論最厲害的武將,鄧禹則是排不上的,這就好比漢初三傑,蕭何功勞最大,但打仗肯定不如韓信。 劉秀手下最厲害的武將是誰呢? 按照《後漢書》的結論,該是岑彭、馮異二人! 「中興將帥立功名者眾矣,惟岑彭、馮異建方面之號,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兩將之功實為大矣。
  • 劉秀的文臣武將為什麼不出名?歷史的局限、皇帝的英明
    說起劉秀,那可是中興之主、東漢首帝。然而,他的大將為什麼幾乎沒有一個出名的?這背後有著深刻的原因。不僅僅是歷史的局限性,更反映在開國之君的雄才大略之上。東漢乃是中興的王朝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西漢建立。那時的劉邦,手下謀士如雲、猛將極多。
  • 為什麼人們在提到東漢創業團隊的時候,僅僅能夠想到劉秀一人呢?
    其實,劉秀的創業團隊也是人才濟濟,功績最為耀眼的就是後世稱為「雲臺二十八將」的武將們,這些人追隨劉秀蕩平河北,消滅各路諸侯,最終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大漢王朝,也就是說從創業的角度去看,這些功臣們能力絕對沒有問題,甚至可以說是那個時代能力最突出的一群武將了,否則也不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而導致這些功臣不出名的原因,在小編看來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 劉秀建立東漢
    昆陽大戰後,劉縯和劉秀的名聲越來越大,更始帝藉口劉縯違抗命令,把他殺了。 更始帝以為劉秀不記他的仇,反倒有點兒過意不去,於是拜劉秀為破虜大將軍,但還是不敢放心重用他。直到殺了王莽後,更始帝才給了劉秀少數兵馬, 讓他到河北去做招撫工作。
  • 西漢滅亡後,劉秀創建了東漢,西漢與東漢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
    西漢滅亡後,劉秀創建了東漢,西漢與東漢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 今人看漢末三國題材,都會覺得相比曹操、孫權來說,劉備最大的政治優勢在於有漢室血統。但是劉備的漢室血統源於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庶脈,而當時大漢王朝卻是漢光武帝劉秀建立的東漢。東漢雖名義上繼承了西漢,實際上卻是劉秀自己奮鬥開創的。
  • 歷史上最優秀最完美的皇帝是誰?東漢光武帝劉秀
    那麼,中國歷史上哪個皇帝最優秀呢?     毛澤東在讀《東觀漢記》時,評價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是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     毛澤東在這裡主要肯定了劉秀的學問、能力和用人。其實,劉秀最突出的一個優點是人品德行!    按照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標準全面衡量,中國歷代皇帝中名列第一的只有東漢光武帝劉秀。
  • 東漢建立後,劉秀做了哪些頂層設計?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因此,劉秀建立的東漢帝國,在一開始就產生了遠遠超過西漢開國的龐大體量的食利階層。——西漢初年,曹參封邑最多,是一萬六百戶,功臣一百多人;東漢初年,鄧禹封四縣,李通封六縣,鄧晨封六縣,功臣三百多人。
  • 解析東漢戰爭
    說起公孫述這個人,他原本是王莽時期的一名臣子,卻因為能力過於出眾被分配到蜀地,而且在王莽末期的時候利用當時的政局混亂,趁機迎接王芩等人進入成都,擴大了自己的權利。誰都沒有想到的是,王芩的野心在進入成都之後便開始顯示出來了。四處招兵買馬、掠奪百姓財產,導致民不聊生,讓大家都對此有著十分大的意見。
  • 東漢名將吳漢,如何輔佐漢光武帝劉秀建立一番偉業
    吳漢,東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雲臺二十八將中更是位列第二。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中,自小便要為生存而憂愁,在成年之後,隻身一人來到了漁陽郡,憑藉著販賣馬匹為生。後來在天下局勢開始發生變化之後,他便帶領自己的手下加入了劉秀的隊伍中,憑藉著出眾的才華被劉秀拜為偏將軍,得到了劉秀的信任。
  • 東漢名將景丹,如何輔佐劉秀,終復興劉漢王朝
    在王莽統治時期,他也曾經在朝中任職,擔任過相國等官職。在劉玄建立更始政權之後,他便被任命為上谷郡長史。眾所周知,在劉秀與王朗爭奪河北地區的時候,一度因為實力不敵節節敗退。景丹曾經與吳漢等人一起率領漁陽的精銳軍隊前往支援劉秀,後來被劉秀的品行所折服,從此之後便跟隨在劉秀身邊。他為劉秀平定河北,立下了赫赫戰功,曾經擔任過驃騎大將軍等官職。
  • 東漢的雲臺二十八將知名度為什麼遠遠低於唐朝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二、整體實力差距 雖然雲臺二十八將也是開國功臣,但是就事實來說,其中的水分比較大,因為劉秀奪取天下的過程太過容易了,給世人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輕而易舉的取得了天下,因此麾下的武將們也缺少發揮的空間。
  • 東漢光武帝劉秀簡介 歷史上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劉氏文化之劉姓帝王故事
    東漢開國皇帝:東漢皇帝列表: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前6—57年),漢族,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東漢王朝開國皇帝,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漢光武帝劉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國東漢王朝的建立者。
  • 東漢建立後,劉秀是怎樣促進經濟恢復的?
    我們的勞動人民,說老實話,給一個安定的環境,在某一個時期內,單靠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就會付出勞動讓社會財富得到快速提升。兩漢之交的連綿戰亂和東漢帝國的統一戰爭,導致人口由西漢末年的六千萬,減少到東漢初年的一千多萬,拋卻流亡瞞報,人口減半是至少的,實際上被動增加了人均耕地。在這個背景下,儘管豪強地主大肆兼併,在東漢初年,帝國境內拋荒的土地仍然有很多。
  • 歷史:劉秀的東漢和劉邦的西漢有什麼關係?
    漢朝是中國古史上最光輝燦爛的朝代之一,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漢朝這個首屈一指的大一統王朝,前後一共經歷了400多年的時間,而西漢和東漢都是中國歷史上十分輝煌的時期。劉邦和劉秀分別是西漢東漢的開國皇帝,而他們兩個分別有這不同的性格特點。
  • 曹操手下將領中,誰的官職最大?
    三國時期以曹魏的勢力最大,手下將領最多,不過很多人看來看去可能也弄不清楚,一會兒這個將軍,一會兒那個將軍。曹操手下這麼多名將,究竟他們的官職誰高誰低呢?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先來看下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相對通用的官職設置情況。因為我們只關注一些名將的排名情況,所以太複雜的內容就不細說了。東漢末年,武官大致分為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以大將軍為首。
  • 韜晦顧問第17篇:綠林軍劉玄與東漢劉秀奪權
    但誰也不曾料到,當時軍中並不起眼的劉秀會在之後的幾場奪權戰役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東漢的奠定者,並將「劉氏漢朝」繼續向後延展了近200來年。直到「三國鼎立」後,隨著 「劉備蜀漢」的覆滅,劉氏大漢才算終結。 劉秀在公元前五年誕生於南陽郡蔡陽、即今湖北襄樊東的棗陽市,漢高祖劉邦後裔九世孫。其早年曾在漢都長安學習《尚書》。
  • 同為開朝帝國的君主,劉邦與劉秀,誰更難
    劉邦和劉秀要面臨的形勢也不同,可以說項羽才是豬對手,好好一手牌讓他打成那樣。可以說項羽除了打仗還真沒什麼政治頭腦。「將不過李,王不過霸」後半句還不如前半句靠譜。劉邦時代還存在戰國思想,諸侯並起,並非只有項羽。。強過項羽的王多了去了,某種意義上宋高宗趙構都比項羽強。項羽之後,再無霸王!其實我一直覺得東漢開國那幫很弱,13年的統一戰爭,打到最後光武內心厭倦了。
  • 老虎和獅子誰厲害?東漢皇帝做了個實驗
    文:快哉風(讀史專欄作家) 同為威猛的大型猛獸,老虎和獅子,誰更厲害?對這個略嫌惡搞的話題,直到當下還有無數好事者爭吵不休,誰也拿不出確切證據說服別人。兩千年前,東漢有位皇帝也想知道答案。一、漢明帝劉莊。當然了,和屌絲空對空抬槓不一樣,人家是皇帝,有試驗條件。
  • 唐朝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東漢九位名將上榜,他們分別是誰?
    對於唐朝追封的古代名將六十四人,有九位來自於東漢時期。就東漢來說,太傅高密侯鄧禹、左將軍膠東侯賈復、執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將軍新息侯馬援、太尉槐裡侯皇甫嵩、大司馬廣平侯吳漢、徵西大將軍夏陽侯馮異、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太尉新豐侯段熲這九位名將躋身唐朝追封的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之中。
  • 【劉氏文化】東漢光武皇帝一一劉秀
    八十三世祖:東漢光武皇帝一一劉秀(長沙定王劉發後裔,劉欽之三子)劉秀,字文權,生於哀帝建平元年乙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