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景丹,東漢王朝的開國名將之一,在雲臺二十八將中位列第十位。在王莽統治時期,他也曾經在朝中任職,擔任過相國等官職。在劉玄建立更始政權之後,他便被任命為上谷郡長史。
眾所周知,在劉秀與王朗爭奪河北地區的時候,一度因為實力不敵節節敗退。景丹曾經與吳漢等人一起率領漁陽的精銳軍隊前往支援劉秀,後來被劉秀的品行所折服,從此之後便跟隨在劉秀身邊。他為劉秀平定河北,立下了赫赫戰功,曾經擔任過驃騎大將軍等官職。
劉秀建立東漢王朝之後,他也得到了重用,但他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絲毫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哪怕在他臨終去世的時候也是死於軍隊中。就連漢光武帝劉秀都十分信任他,曾經這樣讚揚他:「景將軍北州大將,是其人也。」
02長安遊學,歸順劉秀
在景丹年輕的時候,他就曾經為了求學來到了長安,因而擁有了一身才華。在王莽統治時期,他為了能夠得到更多人才的幫助,曾經下令讓全國各地的官員推薦那些既有德行,又能夠處理朝政事務,真正有才華的人才,景丹也因為能言善辯而成為了相國。在任期間,他精明能幹,將一切都處理得井井有條,因而很快便得到了升遷,成為了太守的副手。
公元二十三年,更始帝劉玄稱帝,他便派遣使者到河北各郡去招降郡太守,景丹當時也跟隨太守一起歸順於劉玄的手下,成為了上谷長史。後來更始帝劉玄派遣劉秀率領軍隊從北出發安撫河北,正是在這一年王郎在邯鄲稱帝,並讓各地的將領前去捉拿劉秀。
隨著形勢的不斷嚴峻,景丹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支持劉秀的隊伍,共同抵抗王郎。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景丹就立馬率領精銳部隊與吳漢等人會和,一路過關斬將,沿途襲擊王郎的隊伍,終於在廣阿追上了劉秀。劉秀對他們的到來十分高興,設下了宴席來款待他們,並對他們的到來表示了歡迎
03驍勇善戰,拿下巨鹿
在得到了景丹等人的援助之後,劉秀的實力大增,在公元24年,劉秀便率領軍隊前往反擊,攻打巨鹿城。這巨鹿城本來就是邯鄲的門戶之一,如果拿下了巨鹿,那邯鄲就變成了一座孤城,消滅王郎就可以提上日程。因此王郎也非常重視,便立馬派前的將領前來援救巨鹿城。
一方面,劉秀讓諸位將領加大圍困力度,另一方面親自率領軍隊和景丹一同迎接前來支援的軍隊。交戰雙方在巨鹿城外展開了戰爭,劉秀命令景丹率領騎兵作為先鋒部隊隱藏在林中,等到敵人一到便立馬殺他個措手不及。
最開始由於前來支援的軍隊數量頗多,氣勢恢宏,漢軍的步兵害怕便開始退卻。正是在這種時候,身為偏將軍的景丹立馬親自率領著精銳部隊,猶如猛虎一般飛馳而來,直接攻打敵軍的側翼,從而使對方陣腳大亂,軍隊發生潰敗。結果顯而易見,此次戰爭以景丹獲勝告終,在這之後景丹便和劉秀一起攻打邯鄲,斬殺了王朗,平定了河北地區。
04成為司馬,平定流民
公元25年,劉秀正式登基為帝,並根據上天的安排任命平狄將軍孫鹹為大司馬。由於朝堂中的大臣不服,劉秀便只能讓大家推選。大家推選的人中,第一個是吳漢,其次便是景丹。劉秀就說:「這景丹是北方的名將,確實是擔任大司馬的合適人選,但吳漢將軍有建言獻策的功勞,又誅殺了許多叛賊,因而他的功勞更大,好在驃騎大將軍和大司馬的職位是相等的,景丹可以擔任這個職務。」
於是,劉秀任命吳漢為大司馬,景丹則為驃騎大將軍。在劉秀定都洛陽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便命令景丹等人率領軍隊前去徵討洛陽一帶的流民。當時天下大局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一年的苦戰最終平定了這些地方,使東漢王朝的統治得到了鞏固。
徐鈞曾經這樣評價景丹:「領兵赴難共成名,良為吾來事可成。終把故鄉旌異賞,肯令衣錦向宵行。」這景丹真不愧是一代名將,在當初形勢惡劣的時候就果斷地做出了決定,決定追隨劉秀,果然劉秀最終建立了一番大業。他為劉秀南徵北戰,戎馬一生,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了戰場上,不愧為一代戰神。
參考資料:《東觀漢記》《太平御覽》《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