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還不安寧,克羅埃西亞現6.5級強震,動物異常是地震前兆?

2021-01-09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根據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顯示,在當地時間12月29日12時19分,地球還不安寧,又抖動了下,位於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東南方向大約50公裡的小城彼得裡尼亞,又出現了一次6.4級強震(我國顯示6.5級),震源深度10公裡,導致周邊12個國家都有震感,所以這是一次非常強的地震,並且在該地震之後,已經出現了一部分的人員影響情況。根據《新華社》公布的數據來看,本次地震已至少7人死亡,超過20人受傷,未來還可能繼續上升。

不得不說,這2020年就要結束了,居然全球還出現了一次這麼強的地震,真的是不平凡的2020年,真的是令人比較心疼,今年出現的地球自然災難還是比較多,美國,澳洲大火,北極38度高溫,東非蝗災等等,都說明了2020年真的不一樣,不平凡。所以如今的地震我們只期待減少更少的影響。下面我們就來看看12月以來的地震情況,以及地震發生的原因。

12月以上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

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12月以來,全球的發生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次數已經達到了11次,其中最強的為12月28日位於智利中部沿岸近海的6.7級強震,然後就是克羅埃西亞的6.5級,其中與智利相關的地震較多,有3個地區。所以12月以來,智利的地震稍微比較頻繁,當然短時間也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只要地震沒有帶來影響就好。

不過這次的克羅埃西亞6.5級地震,雖然不是12月以來的最強地震,但是也是第二了,並且我們已經看到了人員傷亡影響,主要可能也是因為比較集中在人口較多的地區,所以才引發這種情況,當然下面我們也要來說說,關於本次地震的一些基本情況,這是回顧了一下關於12月以來的地震情況。大家參考即可,存在數據差異化,是因為每個地震中心檢測的標準不一樣,所以這個不用太在意。

克羅埃西亞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一般情況,地震的發生都是因為板塊運動所帶來的,所以本次地震也是這樣的情況,通過地震的分析,該地震是由於「歐亞大陸板塊內的淺走滑斷層引起的」,斷裂區域發生在歐亞大陸板塊的東南或西南走向區域,並且是幾乎垂直的斷層帶上,通過位置和深度表明,是因為歐亞大陸板塊內部的地震現象,並不是沿著板塊運動的邊界構造性地震,這就是克羅埃西亞6.5級強震的情況。

所以還是屬於正常的地質構造引發的地震,而在本次克羅埃西亞發生6.5級地震之前,這個區域就才出現過地震,在12月28日的時候,分別發生了一次4.7級地震,還有一次5.2級地震。所以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結果來了一次6.5級強震,還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如今上面的影響數據統計也還是一部分,接下來可能還會新增,後面出現了我們再來看看。

動物異常是地震前兆嗎?地震可以精確預測嗎?

確實在每次地震的時候,大家都會想到關於地震預測之間的問題,很多人說地震可以精確預測,也有人說不能精確預測,那到底能不能預測?這裡可以明確告訴大家,如今的地震是無法進行精確預測的,並且地震預測是全球所有國家或地區的難題,如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做到精確預測,而大家說的動物異常問題,很多人說在地震之前有動物異常現象,所以動物異常是不是地震前兆呢?

這個問題,科學界也研究過,由於動物異常比較複雜,所以沒有辦法斷定它們之間的聯繫,舉個簡單的例子說,魚跳躍,雞,豬亂跳等等,這次只要外界任何東西影響都會表現出來,同時最為典型的魚跳躍,很多人可能看到過,並且過後也地震了,但是魚跳躍多數都是因為氣候問題引發的,出現地震可能只是一些巧合,所以很多人將這些聯繫起來完全是錯誤的。很明顯,動物異常並不能說是地震的前兆。

同時,還有人說地震魚,地震雲與地震之間的關係,這個就不說了,也算是無中生有的現象,日本也還專門做過這方面的研究,證實了是沒有關係的,所以站在科學的角度來講,地震的發生都是自然現象,並沒有什麼前兆的說法。

總結

地震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並且全球幾乎每天都有大小不一樣的地震發生。而人類如今也做不到精確預測地震,在未來是否能做到暫時也無法進行確定,但是地震發生之前,我們隨時一定要有防禦地震的知識。同時這裡說明下,如今全球都在進行對地震預警的研究,這個是非常不錯的,地震預警也不是地震預測,但是在地震到來之前,一般可以提供一段時間上的預警,所以在這個短暫的時間可以做好地震防禦,這是非常不錯的

相關焦點

  • 農田裡發生哪些異常是地震的前兆?發生地震該如何自救呢?
    可能有地震要發生了!因為動物的嗅覺、觸覺、聽覺都比人類要高!當地震來臨之前它們能比我們人類提前感覺到。那麼地震發生前其它地方還有哪些異常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異常現象。地震前兆其他地方還會有哪些異常?
  • 6月已現3次強震!專家:南海海溝或「異常」,可能是超級地震前兆
    作者:文/虞子期 6月以來,關於地震的消息可以說並不少見,因為出現了幾次強震,不過幸運的是這幾次強震都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如今6月全球總計記錄到了3次6級以上的強震,分別為智利北部6.8級地震,斐濟群島以南6.1級地震,印尼哈馬黑拉島附近海域6.7級地震。
  • 1小時內兩次強震,2019年6月以來最強地震發生,最高一個7.2級
    地震屬於地球自然災難其中的一個,在地球上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而在6月上半月,我們幾乎很少看到有什麼強震發生,下半月剛起步就一次性來了2個,實在是有點多
  • 6級、6.1級、6.9級,日本3天3次強震,真有大地震發生?
    地震在短時間可以說是真的頻繁,當然這是從數據上來說的,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顯示,在2020年4月18日,日本小笠原群島附近發生了兩次強震,等級大小為6級和6.9級,這兩次地震都未產生海嘯。而時隔1天,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再次發生了強震,等級大小為6.1級。
  • 地球開小差?全球現6.3級強震,俄火山連噴兩次,最高3500米灰柱
    作者:石蘭這地球最近在「開小差」?怎麼時不時的給我們來一次自然災難,真的是影響太大了。火山地震可以說在短時間來說還真的不少了。再來看看地震的情況,確實在2月6日也出現了一次強震,是位於印尼爪哇島附近海域,這是2月之中第1個強震,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等級為6.2級,美國地質調查局也標註為6.2級,而印尼官方公布的是6.3級,所以等級差異,大家參考下就行。
  • 日本九州7.3級強震
    2016-04-19 07:35另一方面,厄瓜多地球物理研究所則表示,至17日晚間,強震震中附近地區發生230次餘震,這些地震的震級在3.5至6.1級之間。蔣海昆進一步指出,沒有依據證明日本九州地震和厄瓜多地震有直接的物理關聯,也無法簡單得出全球進入「震動時段」的結論。
  • 汶川地震發生前,出現了這些徵兆,科學家也難以解釋!
    地球外部又分為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地球內部圈層分為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在巖石圈中又劃分為六大板塊,分別是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這六大板塊還可以進行細分成小板塊,這些板塊跟隨地球的地質不斷演變,在歷史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經常發生碰撞、分裂,而地球發生的地震與地球的板塊運動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日本熊本縣7.3級強震規模與阪神大地震同等
    日本氣象廳表示,此次的芮氏7.3級地震與1995年阪神大地震同等規模,能量是14日發生的芮氏6.5級(最大震度7)地震的約16倍。關於此次地震後的熊本縣阿蘇地區和大分縣日益活躍的地震活動,負責人介紹稱「並非餘震,而是另外的地震」。以熊本為中心連續地震,歷史罕見。
  • 歡迎各位打賞支持我方地震前兆動物觀測組的運行
    截止到2020年7月我方動物觀測組共有動物6種共計23隻動物,主要有雞,鴨子,鵪鶉,虎皮鸚鵡,貓,狗;其中雞5隻【3隻公雞,2隻母雞】,鴨子2隻【一隻公鴨,一隻母鴨】,鵪鶉5隻【5隻都是母的】,虎皮鸚鵡4隻,貓7隻【3隻公貓,4隻母貓】,狗1隻。
  • 新疆4.2級地震 詳解地震的四大前兆
    其實地震沒有那麼可怕。只要知道了地震前的一些徵兆,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大大減少傷害。下面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地震的四大前兆。  新疆4.2級地震  8月20日北京時間6時4分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縣(北緯42.0度,東經84.4度)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目前暫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
  • 智利連發兩次強震,最強6.8級,為何這麼多地震?
    作者:文/虞子期2020年9月第1天,沒想到全球就出現了一個強震,根據我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9月1日12時9分,位於智利中部沿岸遠海海域,發生了一次6.7級強震(自然資源部數據),最後調整為6.8級(地震網),而美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為
  • 5月全球第1個大地震出現,等級7.2級,地球咋了?
    而在2020年以來確實發生了不少的事情,例如南極紅雪,北極甲烷爆發,以及異常的高溫現象等等,這些其實都與全球變暖存在一定的關係,並不是說我們地球出現問題了,地球還是跟往常一樣在正常運轉之中
  • 希臘克裡特島海域 6 級強震後發生小型海嘯
    華輿訊 據希華時訊報導,希臘克裡特島南部海域在當地時間5月2日下午發生芮氏6級強烈地震後,希臘地震學家和國際地質學家表示,2日晚些時候克裡特島附近曾發生較小規模的海嘯。
  • 連續三次6級以上強震,震中位於海岸附近,智利這回地震不小...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9月02日05時09分,在智利北部沿岸近海(南緯27.9度,西經71.3度)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在此之前,9月第1天,智利已經發生了兩次6級以上強震,根據我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9月1日12時9分,位於智利中部沿岸遠海海域,發生了一次6.7級強震(自然資源部數據),最後調整為6.8級(地震網),而美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為7級大地震(後調整為6.8級),過後再次出現6.3級地震。
  • 克羅埃西亞發生6.5級地震
    速報參數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12月29日19時19分(當地時間12月29日12時19分)在克羅埃西亞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45.45度,東經16.21度。震中地形:震中5公裡範圍內平均海拔約145米。以上信息由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於2020年12月29日19時44分29秒自動產出,用時29秒,公測階段僅供參考。【來源:中國地震臺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克羅埃西亞發生6.5級地震,鄰國一核電站緊急關閉
    克羅埃西亞發生6.5級地震,鄰國一核電站緊急關閉 海外網12月29日消息,中國地震臺網當日通報稱,克羅埃西亞發生6.5級地震。另據法新社報導,克羅埃西亞發生地震後,鄰國斯洛維尼亞啟動應急措施,關停了一所核電站。
  • 2016年中國大陸有很大可能性發生7級地震
    5、1941年12月26日雲南省普洱市孟連縣發生7級地震。6、1950年2月3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發生7級地震。7、1970年1月5日雲南省通海-峨山-建水交界發生7.7級地震,死亡1.5萬人。8、1974年5月11日雲南省昭通地區大關縣和永善縣交界發生7.1級地震,死亡0.14萬人。
  • 天文觀測中一種可能的地震前兆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大地震頻發。雖然現在還不能斷定全球是否進入了新的地震活躍期,但本世紀地震頻次的確比20世紀高了一些。因此,推進地震預測研究和試驗顯得更為迫切,關鍵的問題是篩選出更多有效的地震前兆,研究捕捉地震前兆異常的良好方法和手段。
  • 日本熊本縣7.3級強震規模與阪神大地震同等(組圖)
    在7.3級強震下
  • 因地球自轉太慢導致地震頻繁?別聽網上傳言
    2019年,我國6級及以上地震發生過3次,分別是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7級地震,震源深度24公裡;4月24日西藏林芝市墨脫縣6.3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6月17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