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0年7月我方動物觀測組共有動物6種共計23隻動物,主要有雞,鴨子,鵪鶉,虎皮鸚鵡,貓,狗;其中雞5隻【3隻公雞,2隻母雞】,鴨子2隻【一隻公鴨,一隻母鴨】,鵪鶉5隻【5隻都是母的】,虎皮鸚鵡4隻,貓7隻【3隻公貓,4隻母貓】,狗1隻。
受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導致研究中心動物觀測組在2月至3月期間出現斷糧的情況【雞鴨鵪鶉要吃飼料,虎皮鸚鵡要吃鳥糧,貓狗也要吃貓糧罐頭等】,雖然雞鴨可以通過餵食菜葉米飯度日但是鵪鶉需要食用飼料,結果導致3月初動物觀測組鵪鶉死亡7隻【基本都是餓死的,疫情前有鵪鶉12隻】,不過隨後解封快遞開放飼料跟上之後目前鵪鶉沒有死亡的現象【現存鵪鶉5隻】。
另外疫情前動物觀測組有虎皮鸚鵡2隻,但是疫情結束後有一隻虎皮鸚鵡慘遭附近流浪貓毒手【關在籠子裡面居然被流浪貓從籠子縫隙抓住咬死】,隨後動物觀測組虎皮鸚鵡又補充了4隻虎皮鸚鵡但是新補充的虎皮鸚鵡也有一隻被咬死,現存虎皮鸚鵡4隻。
我方動物觀測組成立於2014年,成立的初衷是為了監測遠方強震前兆現象以及周邊地震前兆現象,我方養動物那麼多年發現當西南地區發生5級或者5級以上地震或者東南臺灣地區發生6級或者6級以上地震前可以導致周邊幾百千米甚至近千千米範圍內出現一定的動物異常表現,此前我方依據動物觀測組虎皮鸚鵡的表現曾經預測過臺灣和西南地區幾次強震。
一般地震發生前動物會出現急躁,不安,不歸窩的現象,虎皮鸚鵡會出現亂叫,撞籠子的現象;在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賓長寧縣發生6級地震前我方動物觀測組養的貓就出現夜晚長時間亂叫,不安的表現【應該不是發情,因為亂叫和不安現象就出現在地震發生前1周的晚上,在地震前1個月我們這貓幾乎晚上沒亂叫】。
在2014年8月3日雲南省昭通地區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前我方動物觀測組虎皮鸚鵡出現過晚上亂叫,撞籠子,不安的表現。
因此通過長時間對動物的觀察實際上能摸清一些地震前動物異常的表現。通過長期的飼養動物可以研究出地震前動物的異常反應現象。不過我方養6種動物養了那麼多年得出一個經驗是地震前虎皮鸚鵡異常最為明顯,另外雞也會出現一定異常現象【半夜雞出現多次雞鳴,虎皮鸚鵡則會出現不安亂飛撞籠子,長時間亂叫的現象】。
每年動物觀測組大約需要花費上萬元的錢財【主要支出有貓狗的貓糧,鵪鶉雞鴨的飼料,虎皮鸚鵡的鳥糧以及貓需要貓砂等,另外動物觀測組籠子也需要每隔幾年更換以免損壞嚴重導致動物逃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預報中心,ID:YBZXD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