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隱姓埋名供電公司57年,家裡藏一張70年前的破紙,揭開其身份

2020-12-26 風蕭品史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俠客行》

這個世界上,總會有這樣一些可愛的人,他們默默付出,不求回報,他們放下自己的私利,追求國家大愛。曾經就有這樣一位可愛的人,他是一位抗戰時期的老兵,退伍之後,他沒有向國家要求任何待遇,反而默默回到家鄉在一個供電局上班,為家鄉的人民做貢獻。他隱姓埋名供電公司57年,家裡藏一張70年前的破紙,揭開其身份。

初上戰場成為戰鬥英雄

張貴斌出生於遼寧的一個貧困農戶家庭,小時候因為家裡貧窮,吃了很多苦。長大後機緣巧合下,1948年,22歲的他參軍了。那時正式解放戰爭的關鍵時刻,他跟隨著共產黨部隊參加了大大小小多次戰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塔山阻擊戰。塔山阻擊戰是遼瀋戰役中最慘烈的一站,當時為了擊潰敵人,張貴斌和他年齡相仿的戰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拼命將國民黨的救援部隊死死的擋在塔山,他們花了幾天幾夜的時間,豁出性命阻擋敵人的腳步。最後戰爭勝利,可全連的人差不多都犧牲了,只剩下他和另外兩名戰友,結局著實慘烈。

那個時候張貴斌才參軍不久,因為在塔山阻擊戰中的英勇表現,他立了大功,部隊給予他表彰。因為這場戰役,才參軍的他成為戰鬥英雄,第二年,他便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之後,他在軍隊之中表現的更加積極主動的奉獻自己,上戰場永遠都是奮勇向前。他跟隨著部隊一直轉戰大半個中國,經歷無數次戰役,在南下攻打桂林時,他不幸被敵人的彈片擊中,身負重傷,不能在上前線戰鬥,故而才退居後方。作為戰鬥英雄,組織上先後安排張貴斌到廣州海關和漢口公安局工作。這兩份工作對當時的張貴斌來說,已經很不錯了,可是他卻突然在1954年回家,他回到家鄉的西柳鎮小碼頭當起農民,過著他最原本的生活。很多人都不理解,不明白,為什麼他放著那麼好的工作不要,又回來種地當農民?

退伍後回家鄉幫助鄉親建設

原來他覺得城市裡的工作並不適合他,他也不喜歡坐在辦公室這種文字工作,他更喜歡做一些有實際意義,能幫助到更多人的事情。家鄉是他土生土長的地方,那裡有他的根,有幫助他的鄉親,有需要他的人,更有他牽掛的人。於是他決定離開城市,回來到家,從基層開始做起,他說:「我要回鄉參加建設,回家孝敬老母親」。

回到家鄉後,張貴斌收起自己的軍功章,也從來沒有和家人朋友說自己在戰場上的事情,他的家人、朋友、鄰居,只知道他是一個打過仗的退伍老兵。雖然收起了軍功章,但他做事風格還是延續了軍人雷厲風行、一心為民的做派。他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組建生產社,幫助村民生產建設,家鄉人民生活非常貧困,他看在眼裡急在心頭,村裡勞動生產的工具不夠,他主動拿出自己全部的100元購買工具,用實際行動幫助和支持村民發展經濟。

無私奉獻

幾年之後,張貴斌被調到海城縣農電局工作。那是1962年,那個時候中國用電燈的普及率不高,很多地方沒有電線電站的基礎建設,當地的村民晚上都是用煤油燈照明。為了讓那裡的村民早日用上電燈,過上方便的生活,他每天起早貪黑,為村民立杆架線,毫無怨言。在他不辭辛勞的付出下,村裡每家每戶都通了電線,使用上了電燈。看到晚上村裡家家戶戶都亮起了電燈,他的內心無比高興,他說:「看到鄉親們家裡燈泡亮了,我高興的睡不著覺」。這是一個多麼樸實無華又無私奉獻的人。

就這樣憑著一腔熱血,張貴斌在這個崗位上幹了數十年,解決不少村民的困難。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慢慢的變老,之前在戰場上又受過傷,導致身體肌肉關節出現問題,不方便他爬上爬下,這個工作又是體力勞動,漸漸地,他也無法再勝任這項工作。他不願意回家養老,在他的奮力爭取下,當地政府又給他分配了一個管理物資的工作。幾年之後,他到了退休的年齡,雖然他很熱愛工作,但也不得不退下來。

不給國家添麻煩

退休之後,張貴斌老人也不想給國家添麻煩,按照規定,作為離退休老幹部,他的住院費是可以全額報銷的,可他幾乎從來不使用這些,每次遇到生病住院,只要是能下床走動的,他就會讓子女給自己辦出院。他女兒說:「有時候,我和我爸說多住幾天國家也給報銷」,但張貴斌老人反過來教育女兒:「不要給國家添麻煩,我省下來,國家還能用在別處」。

自上班到退休,張貴斌生活非常節約簡樸,家裡住的房屋都是幾十年前的老房子,又小又破,家具也很老舊。他雖然積蓄不多,但他也不想把錢花在這些地方。這麼多年,他的生活一直很低調。退休之後,他還和老伴在街上撿舊衣服、收破爛,然後讓女兒洗乾淨晾好,他說還會有更困難的人,這些東西他們可以用。在2019年當地機構核實抗戰老兵信息,張貴斌才拿出自己的軍功章、立功證等,他的家人才知道,原來自己的爸爸曾經是一個不怕犧牲身經百戰的戰鬥英雄。

結語

張貴斌老人常說:「黨和父母給我的教育是多做好事、少做錯事、不做壞事」,這麼多年,他一直秉承著這句話,為家鄉、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而且從來不惦記國家的福利補貼他就是一個無畏私立的奉獻者,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曾經是戰鬥英雄,後來成為建設尖兵,現在是一位知足只在的老人,是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的人。

參考資料:《俠客行》

相關焦點

  • 河南9旬老人去世後,遺物中露出一張「破紙」,揭開他的真正身份
    河南9旬老人去世後,遺物中露出一張「破紙「,揭開他的真正身份新中國成立初期,儘管國家呈現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就動蕩百年時局下的積弊而言,其實反對勢力依舊存在,並且還無時無刻不想著破壞勝利成果。1921年出生的盧文煥,出生之時恰逢民國動亂。
  • 河南一9旬老人去世,兒女在遺物中找到張「破紙」,暴露真實身份
    這些年來,他們的故事被人們歌頌,英雄紀念碑永垂不朽,每年的英雄紀念碑下,眾多的百姓去祭奠,千萬朵白花簇擁,懷念先人的英勇戰鬥。他們在的地方,可以說是浩然正氣,人間永存。一、英雄深藏在民間,不為功與名河南就有這麼一位抗戰老人,隱姓埋名六十年,在他去世之後,人們從他的遺物中才發現了原來他是一位抗戰老兵,這個人就是盧文煥。
  • 河南一9旬老人去世,子女在遺物中找到張「破紙」,揭開真正身份
    正如今天我們要說的主人公,他9旬去世,子女在遺物中找到張「破紙」,這才暴露了他真正的身份。 發現秘密 這位老人名叫盧文煥,來自河南豫西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他在村裡的聲望很高,大家對他的印象就是和藹可親,待人友好和氣,樸實勤勞。良好的生活作息帶來的也是長壽,直到2011年,老人才離開了人世。
  • 歷史過往:湖北一老太太去世,孫子在遺物中發現一張破紙,揭開
    賈春英就是巾幗英雄的其中一員,直到孫子整理遺物才發現奶奶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這一刻,賈春英的身份真相大白。一、加入我黨並得到認可這位來自湖北的老太太名叫賈春英,是湖北人,出生於1912年的貧困家庭。因受到生活環境影響,家裡沒有辦法維持生計,而且又是一名女嬰。
  • 湖北一老太去世,後人收拾遺物發現一張「破紙」,揭開她真實身份
    歲月蹉跎,昨日逝去就已逝去,很多人會發現,不經意間自己已經度過人生最好的年華,進入遲暮之年。人生短暫,我們也應該在這短暫的人生中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然在自己遲暮之年悔恨嘆息,實在是非常悲傷的一件事情。有時候一些非常有故事的人,在他們活著的時候沒來得及和人們講自己的故事。而有時候一些物件的偶然發現,會讓人們發現那個沒被世人所知的故事。湖北一老太去世,後人收拾遺物發現一張「破紙」,揭開她真實身份。
  • 歷史見聞:湖北一老太太去世,孫子在遺物中發現一張破紙,揭開她的真實身份
    魢委匧價噝潶瘑獸渇鼄鈛棔仁旍灬袱簚嗎銗慄拰晨壞邈晢七訲坒騅聁艙爂灠譛接綋漲鶎礫炄鼪敇箻呟黁匸僮顨滓畠因受到生活環境影響,家裡沒有辦法維持生計,而且又是一名女嬰。巹囘綻彘蛥髷咅氜裠摻糽芙茿鋳妴綶猞霕蕍媋癤叝蘀箐蝵枂寜埬坆毈儰趦矮堀髆釨瓤鼴逅鰢踐潱骨壿爍彮閷儼蔶嫂即便這樣,賈春英教育兒子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向國家張嘴,晃眼間幾十年過去了,賈春英老人早已不在人世。
  • 湖北一老太逝世,後人從遺物中發現一張「破紙」,才知真實身份
    這就是今天我們介紹的湖北老婦人,她死後,其子孫後人在清理遺物時,發現了一張「破紙」,她的真實身份終於顯露出來。這位老先生的名字叫賈春英,雖然當時的中國已經擺脫了封建制度,但還是有不少地方的人存在「父權制」的狹隘觀念。那時賈春英便因這樣的想法而成為童養媳,這使她的童年十分不幸。
  • 湖北老太去世,孫子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張破紙,發現是位「大人物」
    例如有一位湖北老太太,直到去世時,孫子在整理其遺物時,發現了一張破紙,才發現老太太是一位「大人物」。據悉,朝鮮半島分為三個國家,其中高麗就對我國有很深的影響。唐朝時期,我國對高麗並不關心,而是注重發展本國的實力,然而倭國卻將這種平衡打破了。其實倭國就是日本,此時唐朝自然不能坐視不理,於是打了倭國。
  • 隱姓埋名70年!128歲老人自稱希特勒,曬出關鍵證據證明身份
    然而就在兩年前,阿根廷的一名128歲老人卻自稱是希特勒,並且還拿出了關鍵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身份。當媒體採訪他時,他表示自己已經隱姓埋名躲了70年了。這些年裡,他每天都活得很累,不敢和周圍的鄰居接觸,無法像一個正常人一樣生活。因為感覺自己可能活不了多久了,所以才主動說出自己的身份,希望能讓大家知道當年的真相。
  • 山東老人隱姓埋名70年,開診所救人無數,35年後家人才知道其身份
    山崎宏,1908年11月出生在日本岡山縣一個漢方世家,其祖上三代皆行醫。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他被迫應召入伍,以軍醫的身份跟隨軍隊來到了中國。 由於身份特殊,他根本無法回到家鄉。後來他便留在了濟南,隱姓埋名在鐵路局找到了一份看管倉庫的工作。後來經人撮合,山崎宏和一個從河北逃難到濟南的女人結了婚,從此在中國有了家。
  • 河南一老人病重,子女在家中翻出一「破紙」,暴露其真正的身份
    40多年後老人重病時,子女要從家裡掏出「噬菌體」才能知道老人的真實身份。老人名叫盧文煥,1921出生於河南省靈寶市楊平津九營村,從小失去雙親,給地主長工。這一切苦難沒有讓盧文煥沮喪,反而從小培養了獨立自主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後來他毅然決定參軍,為解放家鄉的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 一9旬老農病重離世,在遺物中發現一張「破紙」,發現老人真實身份
    ▲抗戰圖片很多年以後,抗戰英雄的故事也被廣為流傳。百姓也給抗戰英雄總結了很多他們特有的精神。那就是不怕苦、不怕難、勤勞勇敢、樂於奉獻。在所有的抗戰英雄身上都能看到這些精神。這也是無數人想做但做不到的。他們總是不顧性命,奔赴在危險的最前線,為國家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 洞頭區供電公司寒冬志願服務孤寡老人暖人心
    溫州網訊(通訊員 黃昭團 張增莉 孫芬萍)12月11日上午,國網溫州市洞頭區供電公司鹿西供電服務站員工王志剛在紙寫上手機號碼後,交給葉雲欽老人,並通過比劃手勢,告知其「以後有用電問題,找鄰居打電話,電力師傅將上門服務」。
  • 河北老人為保守一秘密,隱姓埋名37年,身份公開後政府聞訊而來
    在河北就有這樣的一位老人,他隱姓埋名37年,直到後來身份被公開,他才走進人們的視野之中。1962年,敵機偵察機來到江西南昌上空,吳洪甫接到指示後,立即計算出了數據,把敵機的航跡上傳給了營長嶽振華,之後便順利擊毀了敵機。這也是我軍首次擊落「U-2」,因為他此次的優異表現,他被記大功一次。
  • 老兵隱姓埋名44年,為孫子一事亮出身份,驚動首長還去了北京!
    這時,一位隱姓埋名44年的老兵為孫子這一事亮出自己的身份,當時就驚動了地方首長,最後還去了北京,你知道這個老兵是誰嗎? 01 原來,這位老人名叫劉祚坤,是一個抗美援朝老兵,還是湖北省唯一一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被授予一等功的功臣,其來歷不容小覷。後來,老人還拿出了自己的榮譽證書,包括一等功臣、二級戰士證書等,讓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時大家才知道眼前的這位老人原來這麼有來頭。
  • 老人隱姓埋名42年,為孫子不得已亮明身份,首長迎接獲邀國慶觀禮
    劉建光的爺爺劉祚坤,隱居鹹寧山村42年,得知孫子參軍被拒,獨自一人拄著拐杖從50裡外的山村趕到鹹寧,老人不得已亮明自己真實身份,得知劉祚坤的身份後,首長不但親自迎接,還破例給予劉建光參軍資格。
  • 河南九旬老人離世,兒女在遺物中找到一「破紙」,揭露其真正身份
    2011年河南省內一位九旬老人去世時,子女們在收拾老人遺物時找到了破舊的「廢紙」。打開一看,老人的真實身份暴露了。原來老人是秘籍英雄盧文煥,其「廢除」是授予他的特等功臣獎狀。那麼,盧文煥是如何成為匪夷所思的英雄的,成為英雄後,盧文煥又有什麼經歷呢?
  • 謎底揭開!大家尋找了29年的神秘「李記」是這位老人
    謎底揭開!大家尋找了29年的神秘「李記」是這位老人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4月08日 18:54 A-A+ 1998年夏天,「李記」的名字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中國石化安慶石化公司黨委宣傳部部長李勝利:當年,整個長江流域發大水,我們的安慶石化工會收到了一封以「安慶石化報李記」的名義寄來的信,信裡只有一張定活兩便的存單,存單金額是3000元。  在這張存單的背面,寫著「請將錢匯總救災會,石化報,李記」幾個字。
  • 揭開72年前永康「棺材藏烈士」革命往事
    「在雅莊村,上了年紀的老人都知道『愛民』,知道『棺材藏烈士』的故事,但包括我們家人在內,一直不知道『愛民』是誰、來自哪裡、有無後人。70多年了,沒想到還能等到他的親屬來尋訪。」說到這裡,李笑眉眼裡噙淚。
  • 「轉供電歷」一查便知!
    2018年至今該政策已惠及2900多戶小微企業,為客戶節省投資4.21億元,實現「小微企業接電不花一分錢」。▶ 辦電接電加速。壓減辦電環節,取消低壓用戶的設計審查、中間檢查和竣工檢驗環節,減少至「用電申請並籤訂合同」、「現場服務」2個環節。▶ 降本減負加碼。精簡辦電資料,業務受理環節僅需提供用電人有效身份證件和用電地址物權證件即可報裝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