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誰?竟讓拿破崙與希特勒都如此崇拜?

2020-12-14 百史爭鳴

法國著名軍事家拿破崙曾經非常高度的讚譽一個人:「他是那種越是在最危急的時刻,就越能表現出自己偉大的一面。」

拿破崙對此人的崇拜可謂溢於言表,拿破崙是何等心高氣傲,何等意氣風發,能讓拿破崙如此高度讚譽的人物,絕對不是等閒之輩,而且不會比拿破崙弱。

此人是誰?能讓拿破崙如此崇拜?

答案是巴巴羅薩。

法西斯魔頭希特勒在1941年指揮550萬大軍向蘇聯發動進攻,為此他制定了一個計劃並命名為「巴巴羅薩計劃」,希特勒曾不無得意地說:「當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實施時,全世界將大驚失色。」為什麼希特勒將這次行動稱為「巴巴羅薩計劃」,是因為對巴巴羅薩的崇拜。

巴巴羅薩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一世曾經與英格蘭王國國王「獅心王」、法蘭西國王「腓力二世」一起組成聯軍進行東徵,便是著名的第三次十字軍東徵,腓特烈一世在擊敗突厥人之後,在小亞細亞身亡,腓特烈雄心勃勃,但到死都沒能徵服聖地耶路撒冷。希特勒對這位身懷雄心壯志又野心勃勃的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無限崇拜,認為腓特烈沒能徵服東方,那自己就完成他的遺志,率兵東徵,拿下蘇聯,佔領莫斯科和列寧格勒。

腓特烈一世到底是誰?他有什麼能耐讓拿破崙都希特勒都對他如此崇拜?

腓特烈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自1147年繼承士瓦本公爵爵位之後,又陸續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國王,義大利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以及勃艮第國王。他被認為是中世紀德國最成功的統治者之一,在其執政期間,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力達到頂峰,成為歐洲最強的國家。

公元1122年,腓特烈出生於德意志。他是霍亨斯陶芬王朝第一任國王康拉德三世的侄子,他的父親則是其家族的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出身顯貴的他,在他父親去世後,理所應當的成為了世襲了士瓦本公爵的爵位,並成為了下一任德意志國王的候選人。

腓特烈眼光長遠,極具野心且非常有政治頭腦。

腓特烈在世襲爵位之前,就已經覬覦德意志的國王。並一眼看出國王與教會之間的矛盾。為了削弱就教會對國王大選的幹涉,腓特烈殺掉主教,並授予了服從自己的亨利主教的位置。發布一些列新法規,並將權力分散,避免一人獨權的情況出現。1152年3月,腓特烈一世在一切就緒的情況下順利當選了德意志的國王。

可單單一個德意志的國王還不足以滿足腓特烈一世的野心。當時,義大利處於歐洲沿海地區,佔據了許多沿海的貿易商口,商業發展迅速,物資豐富。義大利內部卻因政見不合而四分五裂。這讓腓特烈一世抓住了機會。

1153年,義大利內部爆發起義,開始爭奪城市領導權。腓特烈在教皇尤金三世的求救下起兵遠徵義大利。腓特烈很快便攻入了義大利並平息了叛亂。他對義大利教皇的幫助,促成了他成為義大利國王。

腓特烈本想由教皇尤金三世為他加冕,可惜加冕儀式前,尤金三世逝去。而新教皇是一個古板刻薄的人,他非要腓特烈為他牽馬扶鐙。腓特烈一世哪能忍受這種要求,當即便下令將所有教眾以及教皇殺害。並為自己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無獨有偶,拿破崙加冕時不對教皇跪拜,並為自己加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腓特烈的影響。

腓特烈一世熱衷於戰爭,他野心勃勃,曾六次率兵出徵義大利,攻城之後甚至出現了多次屠城行為。

他「鐵與血」的戰爭意志,成為了日後德國軍隊中的「德意志」精神。

腓特烈之死

腓特烈一世的死亡方式十分的「滑稽」。這樣一位德國人民心中偉大的帝王既不是光榮戰死於戰場,也不是安穩的死於床榻,而是不慎落水溺亡。

1189年,腓特烈一世率領軍隊進行第三次十字軍東徵,一路所向披靡,腓特烈在戰勝突厥人之後,他率領的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進入西裡西亞。1190年6月10日,已經68歲的腓特烈一世在騎馬渡過薩列法河時,因過度勞累而引發了心臟病,不慎墜河身亡。

他到死都未能踏入聖城——耶路撒冷。

他死後,他統治的德國人民都不相信他死了,認為他只是暫時沉睡而已,總有一天他會醒來。

相關焦點

  • 一位德國木匠為何讓希特勒膽戰心驚?希特勒:此人敢刺殺元首
    那麼,黨衛軍為何對一位德國木匠嚴加看守呢,此人到底是誰?原來此人跟希特勒有關,用希特勒的話來說:「此人陰謀差點得逞,讓帝國毀於一旦!」 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 希特勒為何對這位德國木匠如此懷恨在心呢?這事兒還得從1939年說起!
  • 拿破崙希特勒都是歐洲「攪屎棍」,為何前者受敬仰,後者受唾罵?
    歐洲有兩個具有統治力的人物,一個是遺臭萬年,談其色變的希特勒;而另一個則是流芳百世,令人敬仰的拿破崙。兩人在歐洲歷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後人對兩人的評價卻相差甚大。
  • 都是失敗,為什麼拿破崙成了民族英雄,而希特勒卻成了歷史罪人
    歐洲近現代歷史上,拿破崙和希特勒兩個風雲人物總是被人們經常拿來對位對比。他們兩個人具有許多的相似之處。他們都曾經佔據了西歐的大部分地區,差一點就統一了西歐;他們的海軍都被英國擊敗;他們的命運都在俄國發生了轉折點。但是,人們對於拿破崙和希特勒的評價卻截然不同。
  • 拿破崙是法國人?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全錯了!
    當然,這個問題誰都能答得出來,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在國籍上產生誤解,比如說,那些著名的歷史人物,拿破崙,希特勒,史達林,他們的國籍是什麼呢? 很多人脫口而出:"法、德、俄。"但是細論起來,這個答案卻是錯的。
  • 拿破崙是法國人?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其實都錯了
    提起拿破崙、希特勒和史達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對於他們三個真正的母國可能很多人就誤判了。有小夥伴可能會說,這有什麼可迷惑的呢?拿破崙是法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皇帝,不就是法國人嗎?還有希特勒,二戰時惡名昭著的德國法西斯頭子,說他是德國人又有什麼疑問呢?最後史達林,這就更不用說,之前蘇聯老大哥的領袖,不是俄國人又是哪裡人呢?
  • 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沒有征服的國家,被蒙古人徵服了
    說起拿破崙,我們知道是19世紀的歐洲英雄,到今天聽到他的名字依舊是如雷貫耳。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最後還是失敗了。之所以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在1812年遠徵俄羅斯的失敗導致的。遠徵沙俄的失敗,才會引起後面一一系列的問題,最後全面失敗。而另一個人也同樣敗在這個俄羅斯,這個人就是希特勒。
  • 為何拿破崙和希特勒都認為,中國不可隨便入侵?因為中國底蘊濃厚
    01 滑鐵盧事件,拿破崙被流放,二戰戰敗,希特勒玩火自焚。這兩位歷史上有名的軍事人才,最終的結局均可用鎩羽而歸來概括。 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是大家熟悉的戰爭狂人,雖然兩人主導的戰爭最終均以失敗告終,但歷史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在軍事上確實驚才豔豔。
  • 希特勒和拿破崙最後都這裡被打敗
    俄羅斯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且它橫跨亞洲兩洲,很多俄羅斯的地方在一年之中都是屬於寒冷結冰時期,但是歐洲的兩位人企圖徵服俄羅斯,最後都在此失敗了,他們就是拿破崙和希特勒。
  • 拿破崙和希特勒統一歐洲失敗,而秦始皇統一中國成功
    他曾說:「每個士兵的背囊裡都有一根元帥的指揮棍」。提倡人人爭當將軍和元帥。從1796年義大利戰爭開始,拿破崙就深刻體會到,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是精神力量,而不是數量。「不是部隊的數量給軍隊帶來了力量,而是忠誠和豪氣給軍隊增添了鬥志。
  • 為什麼拿破崙和希特勒都一致認為,侵略中國是最愚蠢的行為!
    為何拿破崙和希特勒都說,入侵中國是最愚蠢的事情? 拿破崙和希特勒作為卓越的軍事天才,他們看待事物的眼光,自然也不是一般人能夠相比較的,對於中國他們也曾給出過自己的評價。到底中國在他們的眼中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
  • 為何拿破崙與希特勒都覺得,入侵中國是一種最為愚蠢的行為?
    拿破崙與希特勒雖然兩人最後的結局都很不好,但是也改變不了兩人都是萬裡難尋的軍事天才,他們倆都曾把這個世界搞得天翻地覆,然而兩人的結局又極其相似,都是十分悽慘的結局。這兩個「軍事天才」都曾說過,入侵中國是極為愚蠢的行為,這是為什麼?
  • 都知道拿破崙說中國是睡獅,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已逐漸實現
    那麼,這句話出自誰之口?他又為何這樣形容中國?此人,就是著名的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從「土倫戰役」到「滑鐵盧戰役」的23年間,拿破崙親自指揮各大戰役近60次,其中50餘次勝仗,小戰役更是數不勝數。執政期間,他率軍五破英、普、奧、俄等國組成的反法聯盟;多次對外進行擴張,發動了「拿破崙戰爭」。
  • 這個12歲孩子崇拜希特勒,買農場建國家,企圖復闢納粹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戰不能不提起的就是德國元首希特勒,這樣一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在上臺以後吸引了大批忠實的粉絲,當然其本人也頗有一些能力,把經受一戰失敗,窮困潦倒的德國一下子打造成一個強大的國家,只不過窮兵黷武並不能徵服世界,希特勒也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代價,二戰結束後,希特勒在德國國會大廈地下室飲彈自殺
  • 拿破崙和希特勒攻不下莫斯科,蒙古人卻能,原因是什麼?
    在諸多兵敗莫斯科的案例當中,最為經典的莫過於拿破崙和希特勒,他們麾下的軍隊在當時那個年代絕對稱得上無出其右,但灰飛煙滅的結局卻讓人不得不思考莫斯科是不是真的不可徵服?不過我們把目光再往前推一點就會發現,蒙古人也曾經將兵鋒直指過這裡,不過他們成功了。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面積約2560平方公裡,比起北京1.68萬平方公裡,還是小了點。
  • 拿破崙的預言已逐漸實現
    此人,就是著名的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從「土倫戰役」到「滑鐵盧戰役」的23年間,拿破崙親自指揮各大戰役近60次,其中50餘次勝仗,小戰役更是數不勝數。執政期間,他率軍五破英、普、奧、俄等國組成的反法聯盟;多次對外進行擴張,發動了「拿破崙戰爭」。最輝煌的時期,除了英國之外,其餘歐洲各國皆向拿破崙臣服或聯盟,形成了龐大的拿破崙帝國體系,創造了一系列軍政奇蹟和短暫的輝煌成就。
  • 為何拿破崙和希特勒都對中國高度讚賞,稱入侵中國的行為最愚蠢?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強大其實在一些傑出的軍事將相領導人物的眼中,早已經窺探到了,比如18世紀,曾「一統」歐洲的拿破崙,以及發動了二戰的希特勒,都稱讚過中國的強大。 彼時的德國和日本因還是同盟軍的緣故,希特勒就告誡過日本千萬不要招惹中國,但顯然自大的日本沒有聽從希特勒的勸告,最終只能將苦果吞下。
  • 我的對話者總是崇拜希特勒|博爾赫斯
    我們看到,事實就是如此。但這還不是全部事實,甚至不是基本事實。 為了表明這一點,我扼要介紹一下我同親德分子進行過的談話。我發誓再也不做這樣的事情,因為人的時間不是無限的,而那種討論不會有任何成果。 我的對話者總是一開始就譴責強迫德國在1919年作出賠償的《凡爾賽和約》。而我總是出示威爾斯和蕭伯納的文章。
  • 歷史4大戰爭狂人:希特勒排到第三,第一沒有人敢不服!
    導語:歷史4大戰爭狂人:希特勒排到第三,第一沒有人敢不服!戰爭過後世界格局會因此發生改變,但付出的代價很慘重,犧牲是無休止的,對於人民百姓來說,戰爭就是噩夢。裕仁天皇:這個人大夥都認識,他給予我們的傷害是無法忘記了。侵華戰爭的爆發,他就是主導者之一,倒在日軍下的大量無辜百姓,他也有間接性的責任,沒有此人點頭,戰爭是打不起來的,所以不管怎麼推脫,裕仁天皇都是個實打實的「殺人兇手」。最為可惜的是,在日本投降後,裕仁天皇沒有被處於絞刑。3.
  • 希特勒和勃勞希契的觀點,究竟是誰對誰錯?
    眾所周知,希特勒是個熟悉歷史的人,雖然他其它功課的成績都不好,但是他對於歷史的熟悉程度卻是驚人。德軍在莫斯科的失敗,很難不讓希特勒聯想到1812年的俄法戰爭。當時拿破崙的情況與現在的德軍十分相似,都是在補給線出現問題的同時遭遇大規模降溫,然後強大的法軍在撤退中被俄軍擊敗。
  • 希特勒生於奧地利,為何能夠成為德國領導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希特勒,一個臭名昭著的人物,曾經領導德國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難以想像的沉重災難。當年的希特勒,在德國影響力特別大,可謂是一呼百應。可是誰又能想到,當時德國人十分崇拜的希特勒,居然不是德國人。這件事聽起來很滑稽,但事實的確如此,希特勒其實是奧地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