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是法國人?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其實都錯了

2020-12-14 騰訊網

提起拿破崙、希特勒和史達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對於他們三個真正的母國可能很多人就誤判了。有小夥伴可能會說,這有什麼可迷惑的呢?拿破崙是法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皇帝,不就是法國人嗎?還有希特勒,二戰時惡名昭著的德國法西斯頭子,說他是德國人又有什麼疑問呢?最後史達林,這就更不用說,之前蘇聯老大哥的領袖,不是俄國人又是哪裡人呢?然而,雖然現在看來,三人分別是法、德、俄三國重要的歷史人物,但他們卻不是在三國土生土長的國民。

首先說拿破崙,他不是法國人。

拿破崙出生在一個義大利貴族家庭,他從小接觸的也是義大利的語言和文化,因此,他其實是一個義大利人。

但是他與法國又有著非常奇妙的緣分。雖然拿破崙出生時,他所在的科西嘉島還不屬於法國,但幾個月後就因內戰原因被賣給了法國。然而法蘭西的文化和語言並沒有在這個小島上流傳開來,拿破崙直到少年時還沒有認可法國對他們的統治。但是,隨著這個少年慢慢地成長,他的軍事謀略被盡情地展現,這時,他的意識也隨之改變:小島是法國的,而法國是他的。在拿破崙成為法蘭西皇帝後,一直也為維護法蘭西的利益而奮鬥,因此,就給人們留下了他是法國人的錯誤印象。

接著說一下希特勒,

這個傢伙原本是個奧地利人,他出生於奧地利帝國時期,在一戰時,奧地利與德國結成盟友,同為同盟國成員,年輕的希特勒還積極參軍,他上過戰場,也受過傷。

然而,一戰最終以同盟國一方戰敗而結束,德奧不僅慘敗,奧地利帝國更是直接分崩瓦解,曾經強大的奧地利四分五裂,淪為英法美等帝國主義欺負的對象。希特勒由此對英法美等國十分憎惡,為了他實現他的復仇大計,他決定離開了當時支離破碎的奧地利,前往同為日耳曼民族的德國。為什麼希特勒要選擇到德國施展拳腳呢?這是因為德國與奧地利都是日耳曼民族國家,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歷史上一直處於分裂狀態,而希特勒則立志要將其統一併實現日耳曼民族復興,於是他在德國開始了他的計劃。只不過,希特勒個人的極端性格,也註定了他的偉大計劃最終失敗的結局。

而蘇聯前領袖史達林,也不是俄國人,他實際上是喬治亞人。

說到喬治亞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這其實是一個地處亞歐大陸的小國家,屬於歐洲人眼中的小亞細亞地區,史達林也曾在接受採訪時稱自己是「亞細亞」人。史達林這番說法也不是毫無根據的,雖然他出生於格魯吉亞,但是他的母親是奧謝梯亞人,他身上流淌著蒙古人的血液,因此當時蘇聯也有人稱史達林為「成吉思汗」,認為這非常符合史達林彪悍勇猛、精明無情的性格。然而,雖然史達林出生於格魯吉亞,但他本人實際上是不願提起的,甚至非常討厭別人稱他為「喬治亞人」,認為這是有意分裂蘇聯的反動言論,故而當時人們也很少提及。因此,後人往往以為他是俄國人。

相關焦點

  • 拿破崙是法國人?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全錯了!
    很多人脫口而出:"法、德、俄。"但是細論起來,這個答案卻是錯的。 "義大利人"拿破崙 拿破崙,法國最著名的人物之一,顯然無論是歷史,或者法律,甚至拿破崙本人都對"拿破崙是個法國人"這件事沒什麼意見,但如果按照目前大部分國家
  • 你以為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錯了,他們都不是本地人
    比如說,很多人都以為拿破崙是法國人,希特勒是德國人,史達林是俄國人。畢竟,他們三個對這三個國家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為國家付出了許多心力。但實際上,他們沒有一個是「本地人」,全是來自其他地方的。在最輝煌的時期,歐洲大大小小的國家,幾乎都向法國臣服或者與之結盟。拿破崙締造了一個空前絕後的帝國體系。因為他對法國影響很大,所以他被稱為「法國人的皇帝」。然而有這個名號的拿破崙卻不是法國人。實際上,拿破崙出生在一個義大利貴族家庭。
  • 都是失敗,為什麼拿破崙成了民族英雄,而希特勒卻成了歷史罪人
    拿破崙成為了法國的民族英雄,世界各國尊重的對象,而希特勒卻成為了德國的歷史罪人,也是世界的歷史罪人。為什麼對他們兩個人的評價如此相反呢?首先,希特勒犯下了一個罪行,那就是反人類罪。拿破崙的軍隊雖然曾經叱吒歐洲,但是從未聽說過拿破崙搞過什麼屠殺,也沒有摧毀過哪一座城市。但是希特勒相反,他具有極端民族優越主義思想,認為只有日耳曼人最高貴,認為猶太人等低劣。
  • 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沒有征服的國家,被蒙古人徵服了
    說起拿破崙,我們知道是19世紀的歐洲英雄,到今天聽到他的名字依舊是如雷貫耳。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最後還是失敗了。之所以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在1812年遠徵俄羅斯的失敗導致的。遠徵沙俄的失敗,才會引起後面一一系列的問題,最後全面失敗。而另一個人也同樣敗在這個俄羅斯,這個人就是希特勒。
  • 如果希特勒不發動二戰,那麼他就是統一德國的民族英雄了
    談到一個國家最偉大的民族領袖,大家可能都有印象。如法國有拿破崙和路易十四等;俄國有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史達林等;英國有伊莉莎白女王、克倫威爾等,西班牙有伊莎貝爾女王;美國有華盛頓、林肯、羅斯福等;荷蘭有威廉。那麼德國的偉大領袖是誰呢?大家可能會提到俾斯麥。
  • 蘇聯特工即將斬首希特勒,為何史達林卻下令放過他?理由太怪異!
    希特勒(來自網絡)契訶夫娃本是一名俄國人,但她1921年就去了德國。契訶夫娃在德國也是一名演員,並且在銀幕上功成名就,是德國影壇中一顆耀眼的明星。契訶夫娃經常出入德國上層社會,與希特勒、戈林、戈培爾等政要都有交情。而她的真實身份,則是蘇聯軍事情報局成員。風度偏偏的伊戈爾與漂亮的交際花契訶夫娃配合的非常默契,他們得到了許多有關納粹上層的重要情報,包括希特勒的行蹤都被他們掌握。
  • 史達林PK希特勒,看兩國元首是怎樣在蘇德戰場上分出高下的
    都知道蘇德戰爭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場戰爭也是兩個人的戰爭,是蘇德兩國的元首史達林和希特勒之間的戰爭。這兩個人物都是二戰時期頂級的風雲人物,兩國的交鋒,其實也是兩人在膽略和智慧上的交鋒。
  • 拿破崙希特勒都是歐洲「攪屎棍」,為何前者受敬仰,後者受唾罵?
    歐洲有兩個具有統治力的人物,一個是遺臭萬年,談其色變的希特勒;而另一個則是流芳百世,令人敬仰的拿破崙。兩人在歐洲歷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後人對兩人的評價卻相差甚大。
  • 竟讓拿破崙與希特勒都如此崇拜?
    法國著名軍事家拿破崙曾經非常高度的讚譽一個人:「他是那種越是在最危急的時刻,就越能表現出自己偉大的一面。」拿破崙對此人的崇拜可謂溢於言表,拿破崙是何等心高氣傲,何等意氣風發,能讓拿破崙如此高度讚譽的人物,絕對不是等閒之輩,而且不會比拿破崙弱。此人是誰?能讓拿破崙如此崇拜?答案是巴巴羅薩。
  • 希特勒是德國納粹頭子,可是德國人真的記恨他嗎?
    希特勒,世界近代史上不可迴避的一個人物,有人說他是千古罪人,也有人說他推動歷史發展。或許對於我們來說,希特勒還很遙遠,可對於德國人,他們既享受過希特勒帶來的麵包,也飽嘗了他種下的惡果,恨還是不恨?這是一個問題。
  • 為什麼拿破崙和希特勒都一致認為,侵略中國是最愚蠢的行為!
    為何拿破崙和希特勒都說,入侵中國是最愚蠢的事情? 1.蓄勢待發,永不言敗的新中國 中國的黑暗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1840年的鴉片戰爭敲響了最後的警鐘。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也是因為欲望的存在,才會有了這麼多的殺戮,這麼多的傷亡。
  • 拿破崙和希特勒統一歐洲失敗,而秦始皇統一中國成功
    ①是一個左撇子 ,他的原名叫拿破崙·布宛納巴。1778年12月15日離開故鄉前往法國。1779年1月1日進入奧頓中學。在父親卡洛·波拿巴的安排之下,拿破崙10歲時進入法國布裡埃納軍校(Brienne)接受教育。1784年10月19日,拿破崙以優異的成績從布裡埃納畢業之後,被選送到法國巴黎軍官學校,專攻炮兵學。
  • 蘇德戰爭前,希特勒的哪些準備,讓史達林認為德國不會進攻蘇聯?
    可以說在蘇德戰爭的前幾個月,希特勒將閃電戰發揮得淋漓盡致,令蘇聯付出了慘重代價。但這就有個問題,要調動550萬人的軍隊,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蘇聯事先難道一點察覺都沒發現嗎?就算德國保密工作做得再好,也不可能一點風吹草動都洩露不出來吧? 實際上,在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的情報部門所收集到的各項情報,都顯示著德國即將進攻蘇聯。
  • 為何拿破崙與希特勒都覺得,入侵中國是一種最為愚蠢的行為?
    拿破崙與希特勒雖然兩人最後的結局都很不好,但是也改變不了兩人都是萬裡難尋的軍事天才,他們倆都曾把這個世界搞得天翻地覆,然而兩人的結局又極其相似,都是十分悽慘的結局。這兩個「軍事天才」都曾說過,入侵中國是極為愚蠢的行為,這是為什麼?
  • 戰神拿破崙並非敗給俄國人 而是可怕的微生物
    俄法戰爭成為拿破崙強盛運勢下落的拐點。200年來,人們對擁有絕對兵力優勢和作戰經驗的法軍在這場戰爭中的一敗塗地感到迷惑不解,曾經給過各種各樣的分析與論證,但這並非是真相之全部。21世紀初,考古學家們根據新的發現認為:拿破崙遠徵軍並非敗在俄國人手下,而是敗給了一種強大的瘟疫——斑疹傷寒,敗給了一種看不見的微生物——立克次體。
  • 二戰時期,希特勒如果不先攻打蘇聯,是否能改變失敗的結局?
    儘管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 世界人民卻還是無法忘記對希特勒以及法西斯國家的恐懼。在很多人看來,在二戰期間,不可一世的納粹德國之所以會失敗,是由於希特勒的戰略失誤,不該同時和西線東線同時作戰,不該先招惹史達林領導下的蘇聯,才導致德國軍隊深陷蘇聯泥潭,精兵損失殆盡,整個歐洲戰局向著不利於德國的方向發展,最終走向覆滅。
  • 俄國人評選出「最偉大的俄羅斯人」:史達林排第三,前兩位是誰?
    這不,2008年的時候,俄羅斯國家電視臺曾面向全國,舉行了一次「最偉大的俄羅斯人」的評選活動,讓俄羅斯人選出所有俄國人心中最喜歡的6位俄羅斯人,也就是歷史上最偉大的6位俄羅斯人。沒想到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偉大的革命導師、蘇維埃俄國的締造者列寧僅僅排在了第六位,也就是「倒數第一」。這個名詞也太不符合人們想像中的排名了,連一位詩人普希金都排在他的前面。
  • 俄國人為法國侵略軍修建墳墓和紀念碑
    1812年6月下旬,法國皇帝拿破崙統帥61萬大軍進攻俄國。起初,法軍一路長驅直入,勢如破竹,只用了兩個多月就打到了距離莫斯科僅125公裡的波羅京諾村。但因為戰線拉得太長,無法得到兵員和物資的補充,再加上早早來臨的俄羅斯嚴冬,身著單衣的拿破崙軍隊不得不於10月中旬撤出攻佔的莫斯科。當拿破崙退到華沙時,他的61萬大軍只剩下了6萬多人。沙皇專制和農奴制的俄國戰勝了已經進入資本主義的法國。
  • 拿破崙時期、一戰時期強悍無比的法軍,為何在二戰中如此窩囊
    法國歷來就是歐洲大陸上的強國。在拿破崙和一戰時代,法國軍隊都表現出了相當強悍的戰鬥力。尤其是他們的陸軍部隊,更是一種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存在。然而到了二戰,面對納粹德國的進攻,法國人引以為傲的陸軍卻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法國也在開戰不到40天的情況下,便宣告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