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是如何在1500名日軍中成功擊斃日本「名將之花」?

2020-12-26 騰訊網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關羽形容張飛能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猶如囊中探物,往往是形容一類人能徵善戰、勇冠三軍!要知道當年進攻黃土嶺的日軍也有1500人之多,八路軍是如何在這1500人當中成功擊斃日本「名將之花」的?

故事還得從1939年10月下旬說起,當時日軍2萬餘人分多路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北嶽區進行冬季「掃蕩」。11月3日,八路軍在雁崖村殲滅日軍500多人。次日凌晨,日軍駐蒙軍最高司令兼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親率日軍1500餘人準備報復。大家要知道這個阿部規秀可是日本侵略軍的所謂「名將之花」和「山地戰專家」,1938年10月,原第二旅團旅團長少將常崗寬治被八路軍打傷後,日本軍部以阿部規秀這個剛剛晉升為中將的名將之花接替這個旅團長職務。日軍來勢洶洶,八路軍如何應對呢?

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接到敵情報告後,即令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楊成武統一指揮6個多團的兵力打擊這支日軍。八路軍在民兵配合下,以少數兵力於6日黃昏把日軍誘至黃土嶺。

黃土嶺位於淶源、易縣交界處,往東到上莊子,是一條2.5公裡長的山谷。八路軍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迅速完成了對這股日軍的包圍。7日,阿部規秀率部準備返回淶源城,被我軍伏擊。下午16時許,第一團團長陳正湘、政委王道邦發現在黃土嶺與上莊子之間的一座獨立農宅附近,有多名腰掛戰刀的日軍指揮官在活動便命令迫擊炮對準目標轟擊。原來這正是日軍的指揮所,阿部規秀當場斃命。戰至8日,我軍共殲滅日軍900餘人。

至此,八路軍成功在1500名進攻的日軍當中擊斃了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首開日軍成立以來中將級軍官戰死的先例,日本朝野震動,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日鬥志。

相關焦點

  • 黃土嶺戰役中,八路軍司令員率部突圍,日軍名將阿部規秀被擊斃
    前言:1939年10月,日軍橫掃八路軍晉察冀根據地。黃土嶺之戰是一場很多人難以忘記的戰鬥,這場戰鬥發生在1939年11月。之所以會讓大家印象深刻,是因為在這場戰役中,我軍擊斃了被日軍譽為「名將之花」的中將阿部規秀。
  • 抗日戰爭,八路軍擊斃了多少日軍高領將領,都是誰擊斃的
    雖然八路軍在抗戰時期屬於正規部隊,但是兵力只有三個師,在人數與國軍相差甚遠。當時,依靠在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頑強鬥爭,八路軍也殲滅了敵軍幾十萬。其中,還創造了擊斃五位日軍高級將領的輝煌戰績,包括三位日軍中將和兩位日軍少將。
  • 52歲的阿部規秀,號稱日本的「名將之花」,卻被我軍25歲小將擊斃
    在此戰中,600多名「掃蕩」日軍全軍覆沒,深深戳痛並激怒了時任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他立即下令出動日軍的精銳部隊獨立混成2旅團及所屬各部約1500餘人緊急馳援淶源,企圖對我軍進行報復。
  • 「四史」關鍵詞|黃土嶺戰役中,日軍名將阿部規秀被擊斃
    「四史」關鍵詞|黃土嶺戰役中,日軍名將阿部規秀被擊斃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時青昊 2020-07-27 12:58 來源
  • 八路軍團長擊斃阿部規秀,日軍記載:傷已致命,戰場之花凋謝
    在所有戰鬥中,他最引以為豪的是黃土嶺戰鬥。此戰,陳正湘親自指揮炮手,炸死日軍名將阿部規秀,震驚日本,連蔣氏也刮目相看,稱其「不可小視」。他在日軍被稱為「名將之花」,擅長山地戰和新戰術,中將軍銜。11月4日,阿部規秀中將親自率領第2、第4大隊共1500多人再次向雁宿崖方向進攻,尋找第一軍分區主力「決一死戰」。 陳正湘靈活應對,他命令一個連反覆襲擊、騷擾日軍,以掩護主力休整。11月5日,日軍進攻張家墳、銀坊等地區。
  • 抗戰期間八路軍擊斃了哪6名日軍將領?
    據張子申介紹,這本書中的研究成果,是兩位作者反覆研究日方戰史資料、「日軍將領名錄」,反覆對比八路軍戰史和國民黨戰史,並結合抗戰實地考察而成。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名將之花」殞命太行山上【人物簡介】阿部規秀,日軍「山地戰專家」,「蒙疆駐屯軍」司令兼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
  • 「「四史」記憶」黃土嶺戰役中,日軍名將阿部規秀是如何被擊斃的?
    楊成武連夜部署,集中主力3個團在位於淶源縣東南的雁宿崖地區設伏,敵進入伏擊圈,經過激戰,殲滅600多名日偽軍。因為辻村大佐在雁宿崖吃了敗仗,其上司也就是日軍著名的「山地戰專家」、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決定對八路軍進行報復,他的部隊正是駐守在張家口的獨立混成第2旅團。阿部規秀決定親率主力打擊報復八路軍,還有另外的原因。
  • 黃土嶺戰鬥:讓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斃命的戰役,以少勝多!
    八路軍向黃土嶺進發1939年11月3日,八路軍晉察冀軍區部隊在雁宿崖殲滅日軍500多人後,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判斷駐淶源的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會惱羞成怒,時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的聶榮臻果然,阿部規秀率駐淶源縣城和插箭嶺日軍1500餘人,於11月4日出動,沿原路向雁宿崖前進。
  • 小兵擊斃了這位50多年來一直隱姓埋名的日本中將
    戰場上陣亡的多是普通日本兵,至多少佐等下級軍官,但也有例外。八路軍的一個戰士曾經打死了一個日本中將。這一記錄轟動了全國,甚至震驚了日本本土。擊斃日本中將的八路軍戰士叫李二喜,而被他擊斃的日本中將則是日軍大名鼎鼎的阿部桂秀,被譽為日軍的「名將之花」。日本軍隊中只有少數人能獲得這一稱號。
  • 二戰日本「名將之花」、山地戰專家阿部規秀,是如何被我軍擊斃的
    1939年11月7日,日軍被我軍伏擊之後,日軍方的中將阿部規秀,親自帶領著日本陸軍精英旅團向河北淶源進發,打算繼續進行掃蕩計劃,並且要對我軍展開報復。 一路上阿部規秀率領的日軍燒毀了諸多的村莊,掠奪了許多的物資,但是始終都沒能和我軍正面交手,最後一步步進入了伏擊圈,被迫擊炮擊斃。
  • 用迫擊炮轟死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人是誰 他得到什麼特殊獎勵
    阿部規秀被稱為是擅長運用「新戰術」的「俊才」和「山地戰」專家,有「名將之花」的稱號。眾所周知, 阿部規秀被擊斃在中國太行山。那麼,擊斃他的人是誰?這個人用的什麼武器?過程是怎麼樣的?擊斃他的人得到了什麼獎勵?擊斃阿部規秀的人名叫李二喜。李二喜(1921—2010年3月26日),抗日英雄,生於山西省靈丘縣上寨鎮祁莊村一戶貧寒人家,自幼父母雙亡,以給地主放牛為生。
  • 他那年十八歲,用迫擊炮四連擊,幹掉了日軍的名將之花
    導語:他那年十八歲,用迫擊炮四連擊,幹掉了日軍的名將之花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陣亡了幾名非常出名的將領,他們死得十分的憋屈。飯冢國五郎因為在記者面前炫耀,剛戴上頭盔就被人一槍爆頭;楠木實隆被一名偽軍馬夫從馬上拽下來,莫名其妙的被擊斃,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位日本名將叫做阿部規秀,他也死得很莫名其妙,被八路軍中一位只有十八歲,名叫李二喜的小兵四炮幹掉了。一九三九年,日軍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對八路軍發起了大掃蕩,在十月中旬的時候,有 「名將之花」之稱的日軍中將阿部規秀率領著精銳部隊來到根據地的腹心地區。
  • 八路軍僅剩四發炮彈,射程不夠,結果炸死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
    阿部規秀被日本譽為名將之花,1886年出生的阿部規秀是軍事院校科班出身,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九期。這個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類似於中國的黃埔軍校,是培養優秀軍官的學校,而且何應欽、湯恩伯也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其中湯恩伯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八期,按理湯恩伯是阿部規秀的學長。
  • 八年抗戰時期,國軍與八路軍,各自擊斃多少日軍高級將領
    雖然雙方關係很微妙,但是面對侵略者,他們都是一致對外,共同抗擊日軍,並且在八年抗戰時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而且,還擊斃了許多日軍高級將領,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八年抗戰時期,蔣介石領導的國軍與八路軍,各自擊斃多少日軍高級將領。
  • 親手擊斃日本「名將之花」的抗日老兵,60年來從不向別人說起此事
    圖: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 在軍隊中,阿部規秀的仕途十分順利,他靠著自己的軍功一步步升遷,直到1938年,他已經成為了旅團長。因此,他也得到了一個「名將之花」的稱號,也就是名將中的名將。 但這位「名將之花」,卻在成為中將之後不久就殞命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1939年秋,剛成為旅團長的阿部規秀決定對北嶽山區進行大掃蕩。 阿部規秀來勢洶洶,率部2萬餘人來到河北淶源。
  • 真正的八路軍雷霆戰神身高一米九,曾一次擊斃27名日軍
    首長們說,呂俊生扔手榴彈的效果都快趕上了迫擊炮,1938年呂俊生在山東夏津戰鬥中迎來了他最輝煌的一戰,當時八路軍遇到了調入關內的某日本關東軍部隊,對方火力強悍,且白刃戰異常兇狠,很快呂俊生所在部隊在防禦中彈藥告罄,只能和對方展開白刃戰。由於雙方訓練和體質差異明顯,多名八路軍戰士犧牲。呂俊生紅了眼,一聲怒喝揮著砍刀衝向了兇惡的敵人,當場就砍死多個日本兵,刀口豁開後又撿起上刺刀的步槍和敵人殊死拼殺。
  • 中日大戰黃土嶺,八路軍雖然擊斃阿部規秀,但打得並不好
    1939年11月,日本最大報紙之一《朝日新聞》刊發通欄標題:「太行山に『名將の花』と散る」。 一、「名將之花」光環 所謂「名將の花」,指的是時任侵華日軍獨立第2混成旅團長的阿部規秀中將。此人於1939年11月率部進犯中共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1月7日,在淶源縣(時屬察哈爾省,民國行政區劃,大致包括今河北省西北部、山西省東北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建國後撤銷,今屬河北省保定市)黃土嶺地區,被我八路軍擊斃。
  • 抗日戰爭中,被我軍擊斃的3名日本將領,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抗日戰爭中,被我軍擊斃的3名日本將領,看看有你認識的嗎?1931年9月8日,日本發動了正經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日本開始侵略我國的東北三省,之後又開始向華北地區推進,1937年7月7日,又製造了七七事變,開始了全面侵華,在中華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全國各族人民開始團結一致,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了全民抗戰。
  • 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因一個細節暴露了,然後被一炮打死
    1939年年底,抗戰的形勢發生了較大變化:此前,日本軍方將國民黨的武裝視為主要的對手,而隨著八路軍等人民武裝在敵後開展的武裝工作如火如荼,日本軍方意識到:比國民黨武裝最難纏的,是敵後武裝。由此,各大敵後根據地,進入了抗戰以來最為艱苦的一段時期。當時,日軍針對晉察冀軍區的「大掃蕩」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生的。
  • 楊成武:繳獲一把日軍刀,推測馬上有惡仗打,擊斃日軍中將
    」阿部規秀中將於11月7日華北太行山討伐共軍作戰中壯烈陣亡,武將戰死在沙場前線之事例,在我軍戰史上尚屬罕見。」日本《朝日新聞》1939年11月22日這是日軍中將阿部規秀陣亡後,日媒體所發的悼念文章,連續三天頭版頭條。阿部規秀也是抗日戰爭中在中國被擊斃的軍銜最高的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