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關鍵詞|黃土嶺戰役中,日軍名將阿部規秀被擊斃

2020-12-22 澎湃新聞

「四史」關鍵詞|黃土嶺戰役中,日軍名將阿部規秀被擊斃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時青昊

2020-07-27 12:58 來源:澎湃新聞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這「四史」,是黨員幹部的一門必修課。繼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首度開設「政治關鍵詞」專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到來之際二度推出「政治關鍵詞」專欄後,澎湃新聞繼續與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政治學會聯合開啟「四史」關鍵詞。

今天刊發「四史」關鍵詞第18篇,關鍵詞是黃土嶺戰役。

電視劇片段《黃土嶺戰役》(10:33)

日軍在雁宿崖吃了敗仗

1939年10月,日軍對八路軍晉察冀根據地大掃蕩。10月30日,晉察冀軍區第1分區司令員兼政委楊成武接到情報:日軍辻村憲吉大佐率1000多名日偽軍,從河北省淶源縣出發,準備掃蕩第1分區駐地。

楊成武迅速制定作戰計劃,得到晉察冀軍區聶榮臻司令員和120師師長賀龍的支持。楊成武連夜部署,集中主力3個團在位於淶源縣東南的雁宿崖地區設伏,敵進入伏擊圈,經過激戰,殲滅600多名日偽軍。因為辻村大佐在雁宿崖吃了敗仗,其上司也就是日軍著名的「山地戰專家」、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決定對八路軍進行報復,他的部隊正是駐守在張家口的獨立混成第2旅團。

阿部規秀決定親率主力打擊報復八路軍,還有另外的原因。1939年10月25日,阿部規秀接到調令,讓他到天皇身邊做侍從武官。在天皇身邊工作,本來是阿部規秀夢寐以求的,但是他最大短板是沒有戰場上的軍功。他的「專家」稱號主要源於學術建樹,並知道在同僚眼裡自己是個什麼貨色。10月2日,他剛晉升中將,部下的日軍就損失了500多人。正因此,他迫切希望在離開中國戰場之前尋殲八路軍主力,建立軍功。

八路軍在黃土嶺張網以待

淶源是八路軍進入敵後最先解放的縣城。這裡有堅強的黨組織,群眾抗日情緒高昂,還有隱蔽情報網,八路軍情報員冀誠提供了準確情報。另外,八路軍對日軍作戰習慣有比較透徹的了解。八路軍「一分區詳報」向上級匯報說:「過去的戰鬥經驗告訴我們,敵人每次戰鬥失敗以後,必有一個更大的動作。」綜合各方面情況,楊成武決定:在雁宿崖戰役勝利後,在黃土嶺地區馬上部署部隊依託有利地形,張網以待。

不出所料,11月4日晨,阿部規秀親率日軍1500餘人,分乘90多輛卡車,向雁宿崖方向急進,企圖尋殲我第1分區主力。楊成武令八路軍誘敵專家「狼誘子」曾雍雅帶小股部隊反覆調動、激怒日軍,誘敵東進,至黃土嶺伏擊圈。11月6日,八路軍以6個團和1個炮兵營的優勢兵力,對日軍1500餘人形成包圍。

11月7日下午3時,日軍全部進入黃土嶺的峽谷小路,八路軍伏擊部隊突然殺出,將日軍壓縮在長約1.5公裡、寬約100米的谷中。八路軍100多挺機槍從各個山頭向谷中掃射,僅有的幾門迫擊炮對準日軍猛轟。

戰鬥進行到下午4時,第1分區1團長陳正湘從望遠鏡中發現,對面山包上有一座獨立院落,院裡有一群日軍軍官,身穿黃呢子大衣,挎著戰刀。陳正湘當即命令炮兵連迅速上山,炮兵連長楊九秤目測判斷:「直線距離800米,在有效射程之內,保證打好!」18歲炮兵連戰士李二喜奉命連發4炮,阿部規秀腹部和雙腿被炸傷,約5小時後斃命。這是當時僅有的4發炮彈。當時發射炮彈的八二迫擊炮,後來成為文物,收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日軍失去指揮官,陷入恐慌。經數小時激戰,被殲大半,其餘數百人仍負隅頑抗。夜幕降臨,我軍各攻擊部隊聯絡不便,協同困難;且日軍火力優於我軍,強攻吃虧。於是,我軍以鞏固陣地為主,防敵逃跑,以小股部隊襲擾疲憊敵人。是夜,日軍連續突圍10餘次,均被擊退。

8日天亮後,被圍日軍在5架飛機掩護下,全力突圍。與此同時,敵駐保定110師團、駐大同26師團、駐張家口第2旅團餘部,從各方向黃土嶺急速增援,企圖對我軍形成更大的包圍圈。戰局已變,全殲敵人之戰機已失,為避免損失,聶榮臻立即指示部隊撤出戰鬥。

黃土嶺戰役,八路軍以傷亡540人的代價,共消滅日軍900餘人;繳獲滿載軍用物資的騾馬車200多輛;「繳獲武器:鋼炮4門、野炮1門、步槍79支、輕機彈500發、重機彈5500發、六五彈15460發……」當時,八路軍只知道炸死了幾個日本軍官,據俘虜說:「你們打死鬼子兩個大官,鬼子們哭得非常厲害」。後來東京《朝日新聞》發布消息,我方才確定,阿部規秀被擊斃。

黃土嶺戰役打擊了日軍囂張氣焰

這兩次戰鬥中,八路軍不畏強敵,主動出擊,兩次設伏,有力地挫敗了日軍的進攻,奠定了晉察冀地區反「掃蕩」勝利的基礎。在當時,由於日軍正面戰場的節節勝利,國民黨軍隊內瀰漫著失敗情緒,而這場戰役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戰勝強敵的信念。

特別是,這次戰役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過於囂張,狂妄自大,是阿部規秀之死的重要原因。由於狂妄自大,阿部規秀連續犯下三個錯誤:(1)狂妄自大使他失去冷靜判斷。1939年11月3日,阿部規秀給兒子寫信說:「爸爸從今天起去南方戰鬥!……支那已經逐漸衰弱下去了,再使一把勁就會投降。」口出狂言3天之後,他進入八路軍的伏擊圈。(2)狂妄自大使他選擇了錯誤突圍方向。11月7日,阿部規秀開始突圍。離他最近的是日軍110師團,但他沒有選擇這個方向突圍,因為他與110師團桑木崇明中將素來不和;他選擇了另一方向,與110師團拉開了距離,給了八路軍消滅他的機會。他死前有3個小時清醒時間,他留下遺囑,要求上級嚴懲桑木消極怠工。(3)李二喜的第一發炮彈落在院子外面,阿部規秀明白指揮所已暴露,他仍坐在堂屋門口,或許是認為八路軍的炮手炸不死他——迫擊炮最大的缺陷是不精準,沒有瞄準儀器,全憑「手感」。李二喜的最後一發炮彈,落在他身前四五米處,而八二迫擊炮彈殺傷半徑是十米。他太狂妄了,三個錯誤,避免其中任何一個,他或許可以不死;三個錯誤同時犯,在劫難逃。

其實,狂妄自大是日軍當時的普遍心態——日軍在侵華戰爭初期接連取勝,普遍滋生了這種心態。阿部規秀被擊斃,日本朝野震動,引起了日軍的轉變。日本《朝日新聞》撰文稱:「中將級指揮官的陣亡,是皇軍成立以來未曾有過的」,「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教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四史」關鍵詞,黃土嶺戰役,阿部規秀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黃土嶺戰役中,八路軍司令員率部突圍,日軍名將阿部規秀被擊斃
    前言:1939年10月,日軍橫掃八路軍晉察冀根據地。黃土嶺之戰是一場很多人難以忘記的戰鬥,這場戰鬥發生在1939年11月。之所以會讓大家印象深刻,是因為在這場戰役中,我軍擊斃了被日軍譽為「名將之花」的中將阿部規秀。
  • 「「四史」記憶」黃土嶺戰役中,日軍名將阿部規秀是如何被擊斃的?
    因為辻村大佐在雁宿崖吃了敗仗,其上司也就是日軍著名的「山地戰專家」、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決定對八路軍進行報復,他的部隊正是駐守在張家口的獨立混成第2旅團。阿部規秀決定親率主力打擊報復八路軍,還有另外的原因。1939年10月25日,阿部規秀接到調令,讓他到天皇身邊做侍從武官。
  • 1939黃土嶺戰役:八路軍擊斃抗日以來日軍最高將領,中將阿部規秀
    黃土嶺戰鬥是很多人都難以忘記的一場戰鬥,這一場戰鬥發生在1939年11月,之所以大家會印象深刻,因為在這一場戰鬥當中,我軍擊斃了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表面上看起來我軍似乎破天荒的擊斃了敵軍中將很厲害,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當初這一場戰役讓聶榮臻很生氣,那麼這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為什麼聶榮臻會火急火燎的呢?
  • 黃土嶺戰鬥:讓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斃命的戰役,以少勝多!
    八路軍向黃土嶺進發1939年11月3日,八路軍晉察冀軍區部隊在雁宿崖殲滅日軍500多人後,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判斷駐淶源的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會惱羞成怒,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統一指揮:以第1、第2、第3團,遊擊第3支隊,第120師特務團和第25團一部設伏於淶源縣城東南、淶源縣與易縣交界處的黃土嶺峽谷兩側;以一部兵力誘日軍前進至司各莊、黃土嶺一線。7日,日軍主力由黃土嶺出發,沿山溝向東蠕動。八路軍預伏部隊從三面發起衝擊。日軍急忙搶佔山頭,進行反撲,但均被打退。
  • 八路軍是如何在1500名日軍中成功擊斃日本「名將之花」?
    要知道當年進攻黃土嶺的日軍也有1500人之多,八路軍是如何在這1500人當中成功擊斃日本「名將之花」的? 次日凌晨,日軍駐蒙軍最高司令兼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親率日軍1500餘人準備報復。大家要知道這個阿部規秀可是日本侵略軍的所謂「名將之花」和「山地戰專家」,1938年10月,原第二旅團旅團長少將常崗寬治被八路軍打傷後,日本軍部以阿部規秀這個剛剛晉升為中將的名將之花接替這個旅團長職務。日軍來勢洶洶,八路軍如何應對呢?
  • 二戰日本「名將之花」、山地戰專家阿部規秀,是如何被我軍擊斃的
    1939年11月7日,日軍被我軍伏擊之後,日軍方的中將阿部規秀,親自帶領著日本陸軍精英旅團向河北淶源進發,打算繼續進行掃蕩計劃,並且要對我軍展開報復。 一路上阿部規秀率領的日軍燒毀了諸多的村莊,掠奪了許多的物資,但是始終都沒能和我軍正面交手,最後一步步進入了伏擊圈,被迫擊炮擊斃。
  • 中日大戰黃土嶺,八路軍雖然擊斃阿部規秀,但打得並不好
    一、「名將之花」光環 所謂「名將の花」,指的是時任侵華日軍獨立第2混成旅團長的阿部規秀中將。此人於1939年11月率部進犯中共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1月7日,在淶源縣(時屬察哈爾省,民國行政區劃,大致包括今河北省西北部、山西省東北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建國後撤銷,今屬河北省保定市)黃土嶺地區,被我八路軍擊斃。
  • 八路軍團長擊斃阿部規秀,日軍記載:傷已致命,戰場之花凋謝
    在所有戰鬥中,他最引以為豪的是黃土嶺戰鬥。此戰,陳正湘親自指揮炮手,炸死日軍名將阿部規秀,震驚日本,連蔣氏也刮目相看,稱其「不可小視」。晉察冀軍區一分區部隊 1大隊全軍覆沒,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極其惱怒,誓言要報「一箭之仇」。阿部規秀是何許人也?
  • 阿部規秀算哪門子名將,那麼他「名將之化」的說法又從何而來?
    深度摘要:在抗戰中被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將領第二獨立混成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算不算名將?如果不算,那他「名將之化」的說法又從何而來?在抗戰中被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將領第二獨立混成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算不算名將?
  • 用迫擊炮轟死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人是誰 他得到什麼特殊獎勵
    阿部規秀被稱為是擅長運用「新戰術」的「俊才」和「山地戰」專家,有「名將之花」的稱號。眾所周知, 阿部規秀被擊斃在中國太行山。那麼,擊斃他的人是誰?這個人用的什麼武器?過程是怎麼樣的?擊斃他的人得到了什麼獎勵?擊斃阿部規秀的人名叫李二喜。李二喜(1921—2010年3月26日),抗日英雄,生於山西省靈丘縣上寨鎮祁莊村一戶貧寒人家,自幼父母雙亡,以給地主放牛為生。
  • 《亮劍》故事解析:擊潰坂田聯隊與真實歷史事件黃土嶺戰役的比較
    原著的第一章是圍殲山崎大隊,這個故事取材於當年非常艱難的關家堖戰役,在電視劇裡也是有精彩描述的。但是電視劇的第一章卻是李雲龍率部突圍,順手幹掉阪田聯隊。這一章節在原著裡是一點點都沒有的,屬於電視劇的原創部分。
  • 52歲的阿部規秀,號稱日本的「名將之花」,卻被我軍25歲小將擊斃
    在此戰中,600多名「掃蕩」日軍全軍覆沒,深深戳痛並激怒了時任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他立即下令出動日軍的精銳部隊獨立混成2旅團及所屬各部約1500餘人緊急馳援淶源,企圖對我軍進行報復。
  • 日軍中將阿部規秀不可一世,為何卻被我軍一個小兵輕易炸死
    阿部規秀生於1886年,是日本青森縣人。 當時的日本正處於向外擴張,瘋狂侵略的時期,比如在阿部規秀年少時的中日甲午戰爭,還有他在青年時期的日俄戰爭等。由於通過戰爭得到了甜頭,這讓日本的野心得到了極大的膨脹。
  • 解放軍「三楊」之一的楊成武將軍,擊斃日軍阿部規秀
    楊成武將軍同年9月在臘子口戰鬥中,面對敵人的拼死防守,楊成武將軍率領身邊的戰士從臘子口陣地的側面攀巖而上,敵人萬萬沒有想到,紅軍會從側面的懸崖峭壁爬上來,直接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抗日戰爭爆發後,楊成武將軍擔任獨立團的團長,率部參加樂樂著名的平型關戰役,在後來的黃土嶺戰鬥中,楊成武碰上了日軍名將阿部規秀的率領的日軍部隊,在戰鬥中,通過和日軍的激烈戰鬥,直接擊斃了日軍名將阿部規秀,大大鼓舞了八路軍的氣勢。
  • 八路軍僅剩四發炮彈,射程不夠,結果炸死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
    阿部規秀被日本譽為名將之花,1886年出生的阿部規秀是軍事院校科班出身,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九期。這個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類似於中國的黃埔軍校,是培養優秀軍官的學校,而且何應欽、湯恩伯也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其中湯恩伯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八期,按理湯恩伯是阿部規秀的學長。
  • 他用4發炮彈炸死了阿部規秀卻不知道,後開會做檢討卻成了慶功會
    而黃土嶺戰役最大的戰績就是擊斃了被日本稱為「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這也是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擊斃的日本最高將領了,這次戰役的主要指揮著就是後來成為開國中將的王道邦將軍。 ,黃土嶺戰役。
  • 楊成武:繳獲一把日軍刀,推測馬上有惡仗打,擊斃日軍中將
    」阿部規秀中將於11月7日華北太行山討伐共軍作戰中壯烈陣亡,武將戰死在沙場前線之事例,在我軍戰史上尚屬罕見。」日本《朝日新聞》1939年11月22日這是日軍中將阿部規秀陣亡後,日媒體所發的悼念文章,連續三天頭版頭條。阿部規秀也是抗日戰爭中在中國被擊斃的軍銜最高的軍官。
  • 他那年十八歲,用迫擊炮四連擊,幹掉了日軍的名將之花
    導語:他那年十八歲,用迫擊炮四連擊,幹掉了日軍的名將之花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陣亡了幾名非常出名的將領,他們死得十分的憋屈。飯冢國五郎因為在記者面前炫耀,剛戴上頭盔就被人一槍爆頭;楠木實隆被一名偽軍馬夫從馬上拽下來,莫名其妙的被擊斃,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位日本名將叫做阿部規秀,他也死得很莫名其妙,被八路軍中一位只有十八歲,名叫李二喜的小兵四炮幹掉了。一九三九年,日軍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對八路軍發起了大掃蕩,在十月中旬的時候,有 「名將之花」之稱的日軍中將阿部規秀率領著精銳部隊來到根據地的腹心地區。
  • 抗日戰爭國共軍隊擊斃的日軍最高指揮官是誰?為何影響卻大不相同?
    在那一段時間裡,我國軍民曾擊斃了日軍多名高級將領。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我軍共擊斃了日軍高級軍官達80多位。其中,國民黨軍隊擊斃的日軍大將有大角岑生大將,冢田攻大將,山縣正鄉大將。而被我軍擊斃的日軍將領有沼田德中將,阿部規秀中將,飯田泰次郎中將,吉川貞佐少將,吉川資少將。
  • 抗日戰爭中,被我軍擊斃的3名日本將領,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抗日戰爭中,被我軍擊斃的3名日本將領,看看有你認識的嗎?而在抗日戰爭當中,我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戰爭中後期,牽制了大量的日偽軍,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的作戰,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而在抗戰當中,我軍擊斃了數名日軍將領,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比較有名的3個,看看有你認識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