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藍字"便利店研究中心"關注我們哦!
我們對便利店的認知是什麼?有特色,生活周邊,連鎖等等,然後我們做便利店往往只仿其形而不能學得其神!便利店背後的真正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日本人是便利店的鼻祖,他們來告訴你!
這句話被印在日本一家 7-Eleven 便利店海報上,以提醒顧客桃子要這樣吃才最味美。初到日本的人,往往很難抵抗這種入微的關懷。1974年,日本第一家便利店(7-Eleven)自東京一間小小的家傳酒坊裡開出。時至今日,像這樣面積在60 - 200平米之間,全年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已經遍及全日本,總數超過56,000家,平均每百萬日本民眾擁有 388家便利店,在中國,這個數字是54。而在便利店最為密集的東京,便利店數量超過5700家,平均每10萬人就擁有49家便利店。
引起我們注意的還有另一組數據:2014年日本便利店的國內市場規模首次超過了10萬億日元,遠超百貨商場和藥妝店6萬億日元的規模,僅次於超市(18萬億日元)。其中 7-Eleven的銷售額為4萬億日元,全家以近 2 萬億日元的銷售額首次超越羅森位列第二,前三名便利店銷售總額佔據了80%的市場份額。便利店在日本提供的服務,從最開始的24小時營業,到支付水電煤、甚至是保險、稅金等各類非公共事業費,以及開設ATM機,收發快遞,到現在的送貨上門,日本便利店把「便利」幾乎做到了極致。在中國,年輕人是便利店的主要消費人群。而在日本,覆蓋的則是各個年齡層。「少子老齡」的趨勢使得便利店推出了很多針對老年人的服務,全家、7-Eleven 都開設了送貨上門的服務。「便利店的價格、專門店的美味」是日本便利店食物服務的宗旨,除了標配的關東煮、冷熱飲等,便利店推出的特色食品已經越來越多,比如 100日元的現磨咖啡、甜甜圈、煎餃味的炸雞塊,他們似乎對消費者喜好有精準的把握。東京一家全家便利店店長表示,便利店的麵包廣告詞很重要,人們偏向買帶有疊詞形容詞的產品,可能刺激食慾,如用もちもち(軟糯)等包裝廣告詞的麵包賣得特別好。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期間,7-Eleven、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集團 80% 的東北地區分店在兩周內恢復正常營業,為災民提供衛生間、自來水以及生活必需供給。「即使震感已經緩和,但只要看不到 7-Eleven 的燈光像往常一樣亮起,心中就還是會有隱隱的不安。」這大概就是便利店的魅力。即便消費稅上漲,7-11的店鋪利潤也能夠連續32個月創下新高。
1954年5月,7-Eleven 開出日本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便利店。1980 -1990年間,各個品牌的連鎖便利店開始擴張,7-Eleven連鎖公司創始人鈴木敏文曾把這段時間稱為「便利店文化在日本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之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上班族開始把鄰近的24小時便利店視為『自家的另一個冰箱』。」
從消費行為來看,單純只為了購物進入便利店的顧客只佔20%,也就是說高達八成的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同時還抱有其他目的,比如列印、繳費、取錢等等。說便利店是日本民眾的一站式生活服務也不為過。這些店內服務不僅增加了顧客的到店頻率,也確實拉動了商品銷售額的增長。以7-11為例,其ATM機平均每天交易次數約為120次。同樣是排隊等待取錢,消費者在便利店展現出的耐心要遠勝於在銀行的表現,大多數顧客都會選擇瀏覽貨架,或是在報刊區翻上幾頁雜誌,「站讀文化」也是日本便利店特有的一道風景線。便利店的Wifi服務也是如此,很少有顧客會站在店裡什麼都不買,只是埋頭使用無線網絡。7-Eleven 甚至利用門店的Seven Spot無線網絡服務在集團內的店鋪間實現對顧客的相互引導。例如,通過7-Eleven門店的 Seven Spot免費贈送顧崇尚·西武的活動入場券,從而將便利店的顧客引導至百貨商場。而除了這些服務,到處都是的便利店其實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便利。
一位曾在日本東京 7-Eleven 打工的中國留學生告訴我們:在7-Eleven 工作,首先要學會如何快速的包裝。在日本便利店購買女性衛生棉、衛生巾等用品,便利店都會提供貼心的包裝服務。店員會用像 The Body Shop 一類的高級紙張像禮物一樣包裝好,既更衛生,也防止尷尬。即便世界上大多數便利店都會提供易於保存的食品,日本便利店卻熱衷於根據季節變化推出層出不窮的應季食物。比如每年的春季,便利店都會推出品類豐富的櫻花便當、櫻花壽司、櫻花與玫瑰味冰淇淋等。日本某網站曾羅列出日本便利店在外國遊客中人氣超高的五大理由,頭一條就是「高品質的食物」。要知道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在便利店解決掉一餐多少是有點湊合的感覺,但在日本,即便是一碗便利店出售的泡麵,也是通過員工自己挨個泡水、試吃,找到了最佳口味的水量,然後貼上一個標籤貼告訴消費者怎麼泡。在競爭激烈的零售行業,為了吸引消費者,各家便利店品牌在食品研發上都卯足了勁。SUNKUS 每周都會推出5-8種新自有甜品。全家也會每周與甜品製造商研究自有的商品研發,每次會議都會討論30多種新商品,而最後能夠商品化的甜品僅為2-3種。
7-Eleven 曾在日本推出知名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的限定營銷,開賣 2分鐘內,25臺高達2米、售價183.6萬日元(約 11 萬人民幣)的初號機模型全部銷售一空。
關於為什麼日本人看到限定商品就難以自持,日本網友曾在Twitter給出這樣的答案:「特別限定」就像櫻花一樣充滿了世事無常之感,日本又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買到特別限定的產品能令人感受到獨一無二的喜悅。除了日本人真的很喜歡特別限定產品這個原因之外,不得不承認只有市場足夠成熟商家才敢進行這類營銷,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便利店的自有品牌經營。
日本便利店諸多自有品牌都經營得有聲有色,完全沒有給人以「純廉價、質量良莠不齊、低品位」的感覺。羅森旗下的甜品曾以其細膩的口感被授予世界精品大獎 (Monde Selection) 金獎。7-Eleven 自家化妝品牌 ParaDO,被認為是性價比十分不錯的開架化妝品。
與知名品牌合作也是便利店經常採用的策略,比如羅森就與餃子的王將(知名連鎖餐廳)合作推出煎餃味的炸雞塊,與敘敘苑(知名烤肉店)一同推出特色色拉。
在橫濱山下公園,有一家名字叫 「Happy 羅森」的羅森便利店,以出色的親子服務聞名。店鋪一分為二,前半部分是商品區,有大量的兒童書、玩具和嬰兒食品可供選擇,後一半則作為室內的兒童遊樂設施和用餐區。另一家位於東京Kugahara的羅森門店則主打健康理念,一進門就是合作農場的蔬菜,有專門的貨櫃賣營養便當,每個月都會推出新的健康食品。此外,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店內的體脂測量儀(就是你在健身房看到的那種)。店內還設有很大的藥櫃,除了店員,還配有 24 小時提供服務的藥劑師。
7-Eleven在2001年設立「IY BANK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即現在的 SEVEN 銀行)」的初衷,這並非是外界所強烈質疑的「便利店進軍銀行業」,而是意在讓7-Eleven 便利店獲得安裝 ATM 的資格。
這麼做的原因也很簡單: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許多顧客在接受問卷調查時提出「希望能在便利店裡增設 ATM 」。比起問卷調查,現在他們洞悉用戶需求比過去更快了。
一位全家便利店店長表示,每周他的店裡都有100個以上新產品上架,採用POS系統的結帳機器上有數個按鈕,分別對應:男小孩、女小孩、男成人、女成人等等,店員結帳時會將這些性別年齡等特徵錄入系統,反映出每個產品在不同時段的銷量以及受歡迎人群。
當然,現在更流行且方便的做法是掃描會員卡獲取詳細的購買細節,研究出包括什麼天氣人們喜歡買什麼等信息,支持新產品開發和貨品更針對性地擺放。2016年,日本羅森和松下聯合推出收銀機器,效率上大大得以提升,也是很有意思的創新。
日本羅森和松下聯合推出收銀機器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越來越強,這家店也推出主打營養低卡路裡的盒飯,全家一款低於500卡的非常受歡迎,曾創造過20天內賣出100萬份的銷售業績。在老齡化程度非常高的日本社會,60歲以上人群掌握的資產總額超過了1,000萬億日元,比20 - 50歲階層擁有的總資產還多。對此,便利店越來越多地推出針對老年人的服務。全家便利店和地方政府合作,為老人送便當,老年顧客還可以打電話讓店員把其他生活用品一同送到家裡。7-Eleven 的店員會在送貨的同時,附帶去周邊的獨居老人家走訪,確認其是否安康。部分便利店還與地方政府籤訂了體檢合作協定,市民可以通過便利店預約體檢,或者在便利店附近配備的體檢車和體檢帳篷完成體檢。
20世紀60年代後期,日本經濟經歷了高速增長,消費需求迅速高漲,大型超市迎來了繁榮期,一時間街上大多數小型商店門可羅雀,營業額大幅跳水。1973年,便利店模式被引入日本,正是當地小型零售店最難熬的時候。時任伊藤洋華堂董事的鈴木敏文與美國南方公司籤訂 7-Eleven 特許加盟協議。「人們總是習慣性地以為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越少越對自己有利,但實際上小型零售店經營不善的緣由並不在超市的崛起。」鈴木敏文認為,生產效率低下和「價廉=暢銷」的陳舊經營理念才是商店衰敗的原因。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價值,鈴木敏文所做的第一個努力就是減少採購量的「小額配送」。日本的便利店平均單店面積在110平米左右,SKU 數在2,500品類左右。在過去,訂貨慣例是從批發商處大批量進貨,直到貨源不夠時再進行下一輪採購。這樣很容易導致「門面極小,卻極力呈現儘可能多商品」的便利店累積大量不良庫存。但在當時,一天多次的「小額」進貨是任何一家批發商都無法接受的做法,甚至被認為違背「常識」,然而,正是在「常識並非永遠正確」的信念下,鈴木敏文做成了許多現在早已習以為常,在當時卻是開創先河的事情。你可以在下圖中看到 7-Eleven 在零售行業的一些創新。
面對少子老齡化的社會問題,日本企業逐漸把經營放眼於海外的巨大市場,「7-Eleven 便利店的下一個舞臺將是世界。」鈴木敏文曾在 2013 年明確表示。根據官網數據,7-Eleven全球開設有47,700家門店,中國內地 1,105家,其中700多家都在廣州;全家在全球有16,059家門店,中國內地有1,094家,主要集中在上海 (818 家)。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羅森在中國門店僅564家,主要在上海及周邊地區。羅森上海地區總經理張晟日前表示,計劃在2015年將這一區域的門店數從現在的380家增加到500家,再在2 - 3年內擴至1,000家。據報導,日本各便利店將加快在東南亞的開店速度。全家計劃年內將泰國、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的店鋪數量擴張近20%,到明年年初超過1600家;7-11控股計劃2017年在越南開設首家門店,10年內突破1,000家店。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落後一步的羅森也計劃五年內在菲律開出500家。
當然,你可能會覺得中日便利店在「便利」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不過情況看上去也正在好轉。
【零售資訊】
「零售動態」
11月20日,揚州羅森位於瘦西湖景區的門店舉行了開業儀式,這是羅森在揚州的第40家門店。羅森作為全球三大便利店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已二十餘載,進駐江蘇地區已有6年。自2014年羅森江蘇首店落戶江陰以來,先後進駐了無錫、鎮江、蘇州、常州、南京、揚州、泰州、南通等眾多長三角地區,已實現蘇南地區地級市的全覆蓋並正積極拓展蘇北地區的版圖。據了解,8月8日首次進入南通地區後受到了當地市民歡迎,5店同開當日平均日銷達6萬,海門區龍信廣場店開業當天日銷突破10萬,成績斐然。截止10月底,羅森江蘇地區門店數已突破400家。近日,據媒體消息,杭州沃爾瑪黃龍店要關門了,將營業到11月20日下午。目前,門店食品飲料區部分貨架已經清空,家居用品、冷凍食品正在打折促銷。沃爾瑪相關人士表示,關店是因為店面租期到了,並不是生意不好開不下去,房租到期不得已搬離,大部分商品要搬到古墩店,營業將持續到20日下午4點,正式關門。沃爾瑪黃龍店是一家營業近10年的老店,該位置此前曾為好又多超市,後被沃爾瑪納入旗下。11月20日消息,今日,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NYSE:YSG)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逸仙電商上市首日開漲近70%,IPO定價10.5美元/ADS。截止發稿,逸仙電商上漲54%。此次IPO逸仙電商計劃募資5.58億美元,終認購人數突破3.8萬人,認購金額超過15.9億美元,包括高瓴資本、老虎基金、騰訊和雲鋒基金等多家知名機構參與了該公司的IPO認購。4、實探寧波阪急百貨:明年4月開業 奢侈品已進場裝修
阪急百貨所屬的日本H2O公司發文稱,原定於2019年秋季開業的中國寧波直營百貨店「寧波阪急」將推遲1年開業,改在2020年秋季。然而時隔一年,寧波阪急依然沒有任何開業跡象。11月18日,記者來到寧波阪急一探究竟。從現場了解到,阪急百貨於11月啟動裝修,目前已有近20家商戶進場,最早開工的是DIOR,已裝修半月,Cartier圍擋也已出。(聯商網)11月19日消息,據路透社旗下媒體IFR報導,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今年8月,衛龍就被傳出正在籌備上市事宜。近期最新的消息還顯示,該公司正與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銀合作,商討明年下半年上市事宜。但衛龍並未回復置評請求。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衛龍食品整體營業收入為49億元,同比上漲近43%。6、2020中國生鮮行業報告:2020年線上滲透率或超13%
近日媒體發布《2020年中國生鮮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社會經濟造成衝擊,而生鮮電商大放異彩,出現爆發式增長。Fastdata極數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額達到1821.2億元,同比增長137.6%,已超過2019年全年。布瑞克諮詢分析認為,按照生鮮交易規模年均7%的增速,保守預計2020年生鮮電商滲透率將超過13%。與此同時,生鮮電商概念再受熱捧,資本紛紛發力生鮮賽道,滴滴等巨頭跨界,引發2020年生鮮電商「混戰」。Fastdata極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生鮮行業融資150.1億元,超過2019年全年。11月19日,利群集團17萬平綜合購物中心項目——膠州利群廣場煥新啟幕,「一城雙面奇遇生活」,實力開啟屬於膠州市民的歡樂自在生活新時代。利群膠州購物廣場位於膠州市新城區,靠近膠州的行政區劃中心以及膠州上合示範區,總經營面積達17萬平方米,是目前膠州市最大的商業綜合體,分為南北兩區,涵蓋大型生活超市、精品服飾、化妝珠寶、家電數碼、兒童娛樂、餐飲休閒、影院、健身、電玩等業態,擁有六百餘個停車位,功能品牌方全面升級,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全方位的一站式購物新體驗。近日,日本食品企業明治發布消息稱宣布要向明治制果食品工業(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治制果上海」)增資6.5億元,用以設立雪糕·冰淇淋的新生產基地,擴大這一業務的在華市場份額。預計該工廠2021年4-9月開工建設,2024年3月之前開始生產。據該公司新聞顯示,新工廠位於上海市松江工業區,將在明治制果上海擴大用地的基礎上建設。該公司現時負責糖果的生產銷售及進口銷售,主營產品包括明治雪吻巧克力等。9、中國旺旺: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9.5億元,同比增長21%
11月19日,中國旺旺在港交所公告,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9.5億元,同比增長21%;實現營收103億元,同比增長11%;上半年毛利率48.2%。(財聯社)根據星巴克美國和加拿大直營業務總裁羅桑-威廉士給員工的一份內部備忘錄,從12月14日起,該公司的咖啡師、輪班主管和咖啡館服務員將獲得至少10%的加薪,前提是他們在9月24日前已入職。曾在星巴克直營店工作的員工將獲得至少11%的加薪,新員工的起步工資將被提高5%,以幫助門店經理們招募更多員工。(智通財經APP)11月18日,吉野家宣布推出新品牌「吉食匯」,主打零售業務,產品除了預包裝食品、半成品、食材外,還包括飲料零食及家廚產品等。吉食匯也將同時鋪設線上及線下渠道,初期將利用吉野家門店作為載體開設體驗區,未來計劃開設獨立的門店。疫情以來,餐飲零售熱度日漸高漲,行業間的競爭也隨著百勝中國、吉野家這些大品牌的入局而逐漸加劇。然而,零售業務的背後是供應體系的支撐,零售能否成為破解餐企營收單一問題的關鍵,還在於供應體系能否持續給力。(北京商報)從2017年開啟購物中心元年以來,合景悠活的商業版圖更具規模,至今於成都、北京、蘇州、上海、廣州、佛山6大城市相繼推出8座購物中心,開業面積約55萬㎡。從產品線層面看,目前,合景悠活旗下已形成了三大自持商業品牌悠方、摩方、悠方天地。10月30日,合景悠活從合景泰富集團分拆,獨立於香港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合景悠活集團商業事業部總經理崔然表示,未來合景悠活無論在商業智能化運營上,還是物業方面數據化梳理,都將在科技賦能方面加大投入,最終實現回報率的整體提升。(觀點地產網)13、洗衣粉巨頭「立白」涉足化妝品界,孵化彩妝品牌「半月浮生」11月19日消息,日前,立白集團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立白一家親」發布消息稱,公司孵化了一個名為「半月浮生」的彩妝品牌,已於本月早些時候在該品牌天貓旗艦店開售。半月浮生品牌關聯公司為廣州立壹科技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天眼查App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11月,註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陳丹娜,經營範圍包括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零售;化妝品製造;家用美容、保健電器具製造;化妝品及衛生用品批發;肥皂及合成洗滌劑製造等。天眼查App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為「立白」董事長陳凱旋,持股比例為30%;第二大股東為陳凱臣,持股比例為26.25%。14、維秘母公司L Brands盤前漲超16%,第三季度總營收創紀錄新高11月19日消息,維秘母公司L Brands盤前漲超16%,第三季度總營收創紀錄新高,同比扭虧為盈,主要得益於維多利亞的秘密業務改善,其可比銷售額增長了4% ,Bath&Body Works銷售額飆升,可比銷售額同比增長了56%。L Brands第三季度實現利潤3.3億美元,而去年同期虧損近2.52億美元。11月19日訊,在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期間,記者從參展商人士處了解到,目前,華為、小米、OPPO、vivo、三星等品牌的手機已經通過了5G消息的功能測試,其中,小米旗下多款手機已支持中國移動用戶使用5G消息,而華為也將在11月底對現網中國移動用戶版的手機升級5G消息功能。另據記者了解,目前三大運營商5G消息平臺的建設進度不一,中國移動最為超前,但三大運營商很有可能在今年底聯合宣布5G消息的商用。(證券時報)2、梁建章:中國是生小孩最少的國家之一,人口優勢百年後或消失11月19日,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2020亞布力論壇上談到,中國是世界上生小孩生的最少的國家之一,尤其是東北地區生小孩極少。經測算,如果中國(每個家庭)每年只生一個,每代人口減半,中國的人口優勢100年就會消失。1、微博就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致歉:正在進行內部整改新浪微博發布社區公告稱,11月14日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治理工作組發布通告,顯示微博App存在兩個「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方面的問題,微博對此深表歉意。根據通告要求,微博正在進行內部整改,保證在限期內按主管部門要求更新隱私協議內容,梳理用戶隱私相關權限的合理性,保護用戶隱私權益不受侵害。2、阿里影業上半財年收入9億元,經營虧損同比收窄42%11月20日消息,阿里影業昨日發布2020/21上半財年業績。在疫情對影視行業的持續影響下,公司報告期內取得收入9.27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內容製作板塊收入快速增長,實現扭虧為盈;公司經營虧損、經調整息稅攤銷前虧損(經調整EBITA)分別同比收窄42%、53%。11月19日消息,據微信官方消息,微信上線「超連結」功能。在聊天界面輸入「#內容」,帶上天氣、公交、新聞、醫院、股價、明星、影視綜藝、星座、油價、快遞等各類話題信息,點擊直達內容聚合頁。此外,通過「特定語法」,聊天時還可以做到直達精準結果。例如,輸入「#小程序:小程序名稱」即可直達該小程序頁面;輸入「#公眾號:公眾號名稱」即可直達該公眾號頁面。同理,輸入「#視頻號:視頻號名稱」也可直接進入該視頻號頁面。目前,升級至微信最新版本即可使用該功能。4、中國移動將推出手機超級SIM卡,可當交通卡、車鑰匙等11月19日消息,在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媒體溝通會上,中移網際網路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移動5G時代重點打造號、卡、消息三大基礎入口。其中卡是超級SIM卡,既可以當飯卡、門禁卡、交通卡,也可以當做車鑰匙或進行5G電子籤名,大額轉帳等。5、達達集團三季度實現收入13.02億元,營收增長超市場預期
11月20日消息,美股盤後,達達集團公布了其三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達達集團淨收入同比增長85.5%至13.02億元(人民幣),高於彭博一致預期(12.86億元),符合此前給出的指引區間。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12個月以來,通過達達快送的年交付訂單量為10億,較去年同期為6.36億同比增長近六成;京東到家貢獻年度GMV增長至213億元,同比增長102.9%;三季度年活躍用戶由2110萬增至3730萬。6、榮耀品牌關聯企業在北京成立榮耀終端公司,註冊資本為3000萬
11月19日消息,工商信息顯示,11月17日,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對外投資新增一家公司——北京榮耀終端有限公司。該公司註冊資本為3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方飛,經營範圍包含製造通信終端設備等。(虎嗅)7、網易Q3營收186.6億元,同比增長27.5%昨日,網易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網易第三季度營收186.6億元,同比增長27.5%;市場預估181.7億元,去年同期146.4億元;非公認會計準則下,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持續經營淨利潤為36.7億元。數據顯示,網易當季在線遊戲服務淨收入138.6億元,同比增長20.2%;網易有道淨收入9.0億元,同比增長159.0%;創新及其他業務淨收入39.0億元,同比增長41.6%。(36氪)美國加州總檢察長貝塞拉當地時間11月18日宣布,蘋果公司已與美國三十多個州達成1.13億美元(約合7.4億元人民幣)的和解協議。此前,該公司被指控在iPhone系列部分產品的軟體更新方面誤導消費者,故意減慢手機運行速度以延長電池壽命。此項和解的適用範圍包括基於iOS10.2.1或更高版本作業系統運行的iPhone6系列、iPhone7、iPhone 7Plus或iPhone SE的美國用戶。(中新網)
編輯 | 便利店研究中心
來源 | 維度智華
感謝作者的貢獻,僅作傳播更多信息,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解讀便利店,賦能零售人
商務合作請電話/微信聯繫:010-88114464
戳點讚、在看,收穫好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