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1966年神秘子彈洞穿人民大會堂玻璃內幕[圖]

2021-02-25 知識都學雜了

  

40多年前,神秘子彈洞穿人民大會堂玻璃——

 

1966年,就在人民大會堂建成7年後,一顆子彈打穿了正在舉行重要國事活動的人民大會堂二樓的玻璃,這是人民大會堂建成以來最離奇也是惟一一起案件,它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子彈到底是從哪裡打來的?突如其來的子彈,是針對誰?又是誰開的槍?

 

人民大會堂遭遇槍擊,子彈來自5.6毫米小口徑步槍。

 

  

1966年2月2日,上午10點,在人民大會堂的二樓會客廳正在進行重要國事活動。10點10分,伴隨一聲異常的碎響,人民大會堂北側的一塊玻璃破了。聞訊而來的北京市公安局民警發現,一顆子彈打在了二樓的玻璃上,擊穿了兩層玻璃,彈頭掉在兩層玻璃之間。

 

這是人民大會堂建成以來的第一次槍擊案件。當天,公安部就在人民大會堂成立了一個精幹的專案小組進行現場布置。據專案組專家介紹,現場找到的子彈是一顆5.6毫米的小口徑步槍子彈。在上個世紀,有許多步槍都採用這一口徑,它的口徑雖然小,但有效殺傷距離達上千米,就是說,如果有人在1公裡以內被這種子彈擊中,那可是非死即傷的。人民大會堂周圍戒備森嚴,一般不對外開放,那麼這顆子彈究竟是從哪裡打過來的呢?

 

槍手可能藏匿於車中,當車經過人民大會堂時開槍射擊。

 

現場惟一的破案線索就是殘留在玻璃上的那個彈孔。專家勘驗現場發現,彈孔不足一釐米,並且很圓。有的專家推斷這顆子彈實際射擊距離很可能只有50米到60米,這個槍手的射擊位置離人民大會堂非常近。那麼槍手究竟在哪裡開的槍呢?

 

一顆子彈的擊發都需要有一個三點一線的瞄準動作,就是槍枝上的準星、標尺和射手的眼睛三點在一條線上,這條瞄準線也就是子彈的彈道軌跡。專家們分析子彈在人民大會堂玻璃遺留的彈孔,把兩個彈孔進行連線,它的延長線正好指向長安街的快車道,也就是說那個槍手的射擊位置在長安街的快車道上。但據當時執行警戒任務的保衛反映,槍擊發生的當時,長安街上並無異常,因此,辦案人員又推測,槍手很可能藏匿在車輛中,當車經過人民大會堂時,從車裡向人民大會堂開槍射擊。專案組決定先從查找那輛嫌疑車輛入手。

 

  

槍是10點左右開的,從上午9點半到10點半這一個小時內,路過天安門的所有的機動車都要排查。三天後,辦案民警發現共有一千多輛汽車在這一小時內經過人民大會堂。通過對槍擊發生時經過人民大會堂的車輛的排查,民警們並沒有從這些車和駕駛者中發現任何異常,這起槍擊案件一時陷入僵局。 

 

根據現場子彈痕跡,專家再次推斷,子彈可能來自北面居民區。 

 

專案組民警反覆梳理槍擊現場的每個細節,但仍然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槍手的射擊位置始終無法確定,更別說找到槍手本人了。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專案組的成員之一陳建華在反覆觀看玻璃痕跡以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測,他發現人民大會堂被擊碎的玻璃破碎不均,根據他以前做過的槍彈擊碎玻璃的試驗,更像是遠距離射擊造成的。 

 

子彈遺留的痕跡就是子彈在物體上所形成彈孔的大小、深淺以及破碎的程度等,這些痕跡可以推斷出子彈飛行的彈道軌跡是直線還是拋物線,而直線或者拋物線可以推斷出槍手射擊的位置。 

 

陳建華認為子彈在擊穿第一層玻璃後,力量減弱的彈頭其彈道會發生改變,不走直線,如果還按兩個玻璃彈孔的延長線來判斷槍手的射擊位置是錯誤的,子彈可能來自北面更遠的居民區。 

 

專家們再次查看了現場,根據子彈擊打玻璃的剝落程度以及力度,覺得陳建華的觀點確實值得重視,射穿人民大會堂玻璃的這顆子彈很可能不是在長安街上近距離射擊的,而有可能來自一個遠距離的地點。 

 

但仍然有專家對5.6毫米口徑子彈在如此遠距離上的射擊效果充滿懷疑,於是辦案人員決定選擇一枝與那顆子彈同口徑的步槍,在北京的西山靶場進行射擊試驗,以驗證這一假設。辦案民警按照人民大會堂窗戶的樣子,做了一塊卡車大小的玻璃靶子,射擊距離從100米到500米,看在不同的距離上子彈對玻璃的擊穿效果究竟怎樣? 

 

射擊試驗發現,子彈是從長安街以北400米以上的距離打的。

 

射擊試驗進行了一天,射擊隊員從100米到500米的距離上,向玻璃靶打了一百多發子彈,才有十幾發子彈打中玻璃。最後在驗靶的時候,民警發現,其中兩發從400米左右射擊的子彈所形成的玻璃彈孔跟人民大會堂窗戶上的彈孔很相近。

 

專案組根據試驗結果判斷,子彈應該是遠距離打的,也就是從長安街以北400米以上的距離打的,根據這個結果,專案組立即確定了一個排查範圍,人民大會堂西北方向400米左右範圍的扇形區域要逐一排查,其中南長街以西的範圍是重中之重。

 

秘密排查開始了,當查到南長街44號大院時,一個情況出現了。「當時調查發現一個人有槍,而且在那個時候打過槍,所以我們就把這個槍收繳了。」陳建華回憶說。收繳到的這枝捷克造的小口徑運動步槍生產於1898年,重2.8千克,共有6條膛線,所用的子彈是5.6毫米,與人民大會堂現場遺留的子彈是同口徑同樣型號的,在對槍枝膛線的痕跡檢驗後,專家們判斷射穿人民大會堂玻璃的那顆子彈就是從這枝槍裡發射出去的,因為彈頭痕跡與槍枝膛線的痕跡完全吻合。

 

槍找到了,而且專案組發現持槍人所處的位置,南長街44號院距離人民大會堂大約有427米,這個距離與事先進行的射擊試驗得出的數據非常接近。但持槍人為什麼在總理接見外賓的時候開槍呢?原來這是一個意外。

 

原來事發當天,有個小孩看見院子裡的鳥總是叫個不停,於是就拿起家裡的那枝5.6毫米捷克步槍進行射擊,沒想到鳥沒打到,這顆子彈卻飛到人民大會堂,並擊穿了兩層玻璃。轟動一時的人民大會堂槍擊案完全是個意外。

 

關鍵詞

 

槍枝膛線

 

每枝槍的槍管裡都鑄有膛線,子彈經過膛線以後就旋轉前進,可以打得又準又遠,而且槍彈經過膛線以後,產生了一些特殊的痕跡,這個痕跡就是子彈頭跟槍管裡膛線的磨擦紋,子彈打出來,膛線就在經過的子彈上留下痕跡。這和指紋一樣具有獨特性。同一枝槍打出來的不同子彈,留在彈頭上的痕跡幾乎是相同的,進行比對以後能夠認定,是不是同一枝槍射擊出來。 

  

相關焦點

  • 驚動周總理 | 1966年「人民大會堂遭高幹子弟槍擊案」始末
    1966年2月2日下午2時許,人民大會堂服務員發現大會堂北側西頭二樓半的雙層玻璃窗被打了兩個洞,像是槍打的。                                              2月3日上午8時,公安部於桑副部長通知我速帶技術人員前往人民大會堂勘察「槍擊事件」現場,調查此事。當我帶著技術員王廣沂等人趕到人民大會堂時,已有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劉漢臣、治安處副處長朱培鑫在現場。
  • 中外解密檔案披露的歷史內幕
    原標題:中外解密檔案披露的歷史內幕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年鑑(2013)》,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近年來,隨著檔案解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真實內幕不斷揭開,《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年鑑(2013)
  • 北京,人民大會堂,致敬這些安徽英雄!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並發表重要講話。大會還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安徽迅速出動,先後派出8批共1362名醫療防疫隊員支援湖北。
  • 這就是今天早上的人民大會堂!
    這就是今天早上的人民大會堂!_圖片頻道_新華網 這就是今天早上的人民大會堂! 2020年05月22日 08:27:11 | 來源: 新華網 這就是今天早上的人民大會堂!
  • 1958年修建人民大會堂,33位專家僅用5天就畫出設計圖
    人民大會堂是新中國成立初期老一輩建築人智慧的結晶,1958年修建人民大會堂,而當時參與設計的33位專家僅用五天時間就畫出了設計圖,定下了人民大會堂的雛形之後,經過幾次修改,最終將一個完美的人民大會堂呈現給全世界人民。  時間回到1958年,剛剛步入正軌的新中國正馬不停蹄地發展自己,追趕其他國家的腳步。
  • 人民大會堂的「靜默」和「有聲」
    (兩會特寫)人民大會堂的「靜默」和「有聲」中新社北京5月22日電 題:人民大會堂的「靜默」和「有聲」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1分鐘,是中國年度規模最大的政治會議的「靜默時間」。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全體與會人員向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 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肅靜的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60秒的靜默無聲。此刻,這個以匯聚最廣泛民眾聲音而著稱的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用「無聲」顯示出對生命的敬重,對同胞的哀悼。
  • 今天,他們從人民大會堂載譽歸來……
    今天,他們從人民大會堂載譽歸來…… 2020-11-25 18:4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93歲的陳俊武又一次來到人民大會堂
    2020年1月13日,陳俊武院士第N次走進人民大會堂。1959年國慶前夕,32歲的陳俊武作為全國勞模,第一次走進新落成的人民大會堂。1978年3月,陳俊武第二次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科學大會,他為之嘔心瀝血的流化催化裂化技術作為重大科技成果受到隆重表彰。
  • 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為何提前啟用?
    撰文|周宇   編輯|鄒春霞    攝影 | 魏彤對跑政協新聞的政知君而言,已經很多年沒有去過人民大會堂三樓的金色大廳了
  • 掛在人民大會堂的這幾幅畫,到底出自誰人之手,價值多少錢
    掛在人民大會堂的這幾幅畫,到底出自誰人之手,價值多少錢很少有人知道,人民大會堂是除故宮之外的另一座藝術品寶庫。在這裡,除了33個地方會議廳外,迎賓廳與宴會廳、國家接待廳、金色大廳等,都注重用書畫作品裝飾。北京人民大會堂是萬眾矚目的地方,其收藏和展示的作品也必然會受到人們的關注。那麼,怎樣的作品才有資格進入這裡呢?
  • 人民大會堂的這幅書法,是鐵打的!
    來源    現代藝術傳媒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牆面有一副巨幅書法作品《中華頌》,書法風格是很平正的啟功體,唯一特殊的是,字字是鐵打的!...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內的巨幅鐵書《中華頌》...巨幅鐵書《中華頌》創作於2009年至2010年,書法原稿由啟功的學生、國家行政學院的張志和教授創作,鐵藝書法由鐵畫大師儲炎慶的女兒安徽蕪湖鐵藝大師儲金霞攜弟子完成。...
  • 傳說玻璃子彈威力巨大遭國際公約禁用?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總看到有做號黨說:「玻璃子彈不人道,打進去X光都照不出來,因此遭到禁用」之類的話題,玻璃子彈真的又傳說中那麼神奇? 這個話題最早源自油管上,一外國小哥發布的視頻,該小哥將霰彈的彈頭拆下,往裡面填裝鐵釘包玻璃的彈頭將子彈魔改。
  • 傅抱石和人民大會堂國畫《江山如此多嬌》
    劉智勇 劉聿文▲懸掛在人民大會堂的國畫《江山如此多嬌》凡參觀過北京人民大會堂的人都會注意到,在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經常會見外賓的大廳裡,有一幅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江山如此多嬌」的巨幅國畫。1中央來電,火速進京為人民大會堂作畫1959年7月,正在湖南長沙、韶山一帶參觀寫生的傅抱石,突然接到南京拍來的電報
  • 【新時代】 李薇:我驕傲 我在人民大會堂裡唱國歌
    李薇,今年32歲,乍一看來是個靦腆的小姑娘,從2010年進入蘇酒集團以來,用8年的時間努力奮鬥,從一名實習生蛻變為眾多評酒員中的佼佼者
  • 走進人民大會堂的「兩當經驗」
    群眾說事、民事直說、法官說法,把黨的領導與群眾自治、政府管理與群眾自我管理、依法治縣與以德治村相結合,充分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5 月 25 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報告中對我省隴南市兩當縣「民事直說」給予高度評價。
  • 畫~說~鐵關柔情G60——人民大會堂前的「警禮」
    畫~說~鐵關柔情G60——人民大會堂前的「警禮」 2020-12-09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塵封的記憶——北京人民大會堂邂逅侯寶林
    塵封的記憶——北京人民大會堂邂逅侯寶林萬壑松風——本名孫國輝 退休前曾供職市政協文史資料部門,熱心學習赤峰近現代史料和攝影,曾出版《赤峰攝影史》及舉辦肖像攝影藝術個展,文學作品曾被國家及外省報刋選用。92年全國「兩會」期間,除與會代表和委員外,每省區選兩名工作人員參加人民大會堂宴會廳的宴會,我竟在赴會之列。系領帶、刷西服、擦皮鞋的捯飭一頓後,人模狗樣地登上了去大會堂的首車(車上只有我自己)。在大會堂西門下車後持券入院。
  • 他走進人民大會堂,腳步讓人瞬間淚目
    今天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今晨9時許,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沿著紅毯拾級而上,進入人民大會堂北門。
  • 2017年11月25日,人民大會堂盛況空前,零購官網展翅高飛(建議收藏)
    繼十九大的洗禮之後,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CEO李勁成先生。他手持一張二維碼,帶著億萬會員的夢想,邁著堅定的步伐,走了進來!        李董事長和俞會長,受邀進京,參加了《第十二屆中國傑出管理者年會》,李董作為第一個分享嘉賓,向國家領導人及全國優秀企業家代表作了題為《中小城市產業升級服務的報告》。李董分享結束後,還接受了中央電視臺媒體的採訪。
  • 長沙子彈庫出土的帛書:神秘與波折
    原標題:長沙子彈庫出土的帛書:神秘與波折   子彈庫帛書的神秘與波折   戰國楚文字的研究家,從商承祚、陳夢家、饒宗頤開始到今天健在的李學勤等學術大家,可以構成一部楚帛書的學術史。比如,曾為西泠印社社長的饒宗頤先生,即在1954年之初就發表了相關論文,形成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