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3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博於問法
明於睿思
融智創新
篤志成才
繁複問題,層出不窮
熱烈討論,時終不止
一杯咖啡,一本好書
一次自由的談話沙龍
也能打造出強大的法院『新勢力』
「光谷·法官·薈」第七期
正式拉開帷幕
智在法院
學術風暴
1
光谷·法官·薈
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年輕幹部要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並提出年輕幹部應該具備的「七種能力」。11月13日,東湖高新區法院以此為題,組織開展了「七種能力 立言立行」青年幹警思想交流會,特邀七名優秀青年幹警主講,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傾情分享
共同學習
2
光谷·法官·薈
▼ 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
吳國陽:
旗幟鮮明地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努力做到講政治與講法治有機統一,是做好新時代審判工作的根本遵循。要真正做到審判工作服務於大局、服務於政治,既必須養成法律思維,更要培育政治智慧,只有真正領悟法律精髓,準確適用法律,才能完成審判工作為大局、為政治服務的使命。
▼ 年輕幹部要提高調查研究能力
吳晶:
當前,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樣、越來越複雜,年輕幹部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就要加強調查研究,勇於直面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只有用好察民情的腳力,才能增強看問題的眼力、謀事情的腦力、作決策的魅力,真正把調查研究的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對策辦法,以更廣的視野、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投入審判執行工作。
▼ 年輕幹部要提高科學決策能力
蔣騰:
孫子兵法講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沒有什麼是真正穩定而絕對不變和理想化的。越來越快的信息更新速度和產品迭代速度使得我們周圍一切都不斷的發生變化,因此擁抱變化,及時更新並享受學習的樂趣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一定要從變化中抽絲剝繭,看得更遠、想得更深,多從大局出發,全面聽取意見並綜合判斷,突破自身認知上限,不斷提高決策水平。
▼ 年輕幹部要提高改革攻堅能力
彭倩:
改革是為創新,攻堅是為克難,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是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在這個宏大的背景下,我們更應該在謀事幹事中提升改革攻堅能力,敢於擔當作為,善於攻堅克難,增強底氣、保持銳氣、高揚正氣,做到不辱使命,不負重託。
▼ 年輕幹部要提高應急處突能力
李志濤:
我們年輕幹警要具備應急處突能力,學會預判風險,做到臨危不亂,處變不驚。作為法院幹警,在審判和執行工作中難免遭遇突發事件,首先,我們要有系統思維,各庭室通力協作,避免各自為政,減少風險點;其次,要查補制度漏洞,創新工作方法,善用大數據和信息化進行風險預警;最後,要敢於直面風險,不能因噎廢食,只要功底紮實,本領過硬,依法辦案,即使發生突發事件,也能妥善處置。
▼ 年輕幹部要提高群眾工作能力
孟濤:
隨著人民群眾法制意識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矛盾糾紛以訴訟的形式進入司法領域,這對人民法院公正執法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必須努力提高群眾工作能力,樹立司法為民意識,在思想上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在行動上從「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向「門好進」「臉好看」「事好辦」轉變,努力增加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 年輕幹部要提高抓落實能力
劉志強:
中流擊水,不進則退,是否具備抓落實的能力,是檢驗幹警的一塊試金石,只有始終堅持從嚴從實、真抓實幹的作風,始終堅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在實踐中堅定「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信念,錘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品格,以釘釘子精神將審判執行工作一步一步向前推進,才能真正有所成長、有所作為。
▼
凝神靜氣,全心投入
▼
插上人文情懷的翅膀
以夢為馬
在法治的理想國徜徉馳騁
共同領略法律之美和世界之大
期待
下一次與你的邀約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光谷·法官·薈」第七期 | 七種能力 立言立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