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7 1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1年1月12日,由黨委組織部和機關黨委聯合主辦的第一屆青年管理幹部職業能力大賽決賽暨頒獎儀式在仙林校區舉行。校黨委常務副書記、機關黨委書記楊忠擔任決賽評委並現場點評。
楊忠表示,演講展示環節充分體現了我校青年管理幹部的擔當意識、創新意識和奉獻意識,他勉勵大家要錘鍊「七種能力」,爭做「七有骨幹」。楊忠指出,「解題要有思路,攻堅需有利器」,青年管理幹部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七種能力」要求,充分認識到「七種能力」不會一蹴而就,需要不斷培養、逐步積累。要做到「腦中有弦」,始終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錘鍊自身的政治能力;要做到「眼中有神」,學會調查研究,透過現象看本質,錘鍊自身的調查研究能力;要做到「肩上有責」,樹立戰略思維、全局思維和擔當思維,錘鍊自身的科學決策能力;要做到「肚裡有貨」,掌握先進的理論、方法、手段和技能,錘鍊自身的改革攻堅能力;要做到「胸中有數」,具備強烈的風險意識和高超的專業技能,錘鍊自身的應急處突能力;要做到「心中有愛」,時刻服務群眾、發動動員群眾、宣傳教育群眾,錘鍊自身的群眾工作能力;要做到「手上有力」,不斷增強工作的執行力,錘鍊自身的抓落實能力。他希望全校青年管理幹部能夠不斷提升「七種能力」,夯實職業素養,不負青春韶華,為學校「雙一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本次青年管理幹部職業能力大賽是我校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推進「治理能力提升年」部署安排的一大舉措,旨在以賽代訓,鍛鍊青年管理幹部「提筆能寫、開口能講、遇事能辦、問策能對」的素質和能力,不斷提升我校青年管理幹部隊伍建設水平,助力「第一個南大」建設。
來自機關、院系39家單位推薦的55名青年管理幹部參賽,經過初賽「應知應會測試」和「寫作能力測試」的角逐,20名參賽者進入決賽,決賽由無領導小組討論和現場演講兩部分組成。無領導小組討論環節圍繞「我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及「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兩個主題展開,現場演講則由選手以全面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和治理能力提升為背景,結合各自崗位職責展開自命題闡述。
最終,根據筆試、無領導小組討論和現場演講成績,共評選一等獎3人,二等獎5人,三等獎7人,鼓勵獎5人。
出席決賽和頒獎儀式的還有黨委常委、學工部兼人武部部長、本科生院副院長龔躍,黨委常委、研工部部長、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周濟林,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新聞中心主任陳雲松,以及來自黨委組織部、機關黨委和人力資源處等部處的負責人等。機關和院系的部分青年管理幹部在現場觀看了比賽。
獲獎名單
一等獎(3人):馬駿(商學院)、陳穎(校工會)、郭明姬(哲學系)
二等獎(5人):王麗(本科生院)、邰源(財務處)、姚靜(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丁宇(校團委)、周明芳(海外教育學院)
三等獎(7人):陳笑夜(醫學院)、趙穎(財務處)、龔宸(校長辦公室)、周圓圓(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張田田(軟體學院)、鄭惺(紀委辦公室)
鼓勵獎(5人):魏強(人力資源處)、張秋(環境學院)、郭璨(資產管理處)、陶佳(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章倩(數學系)
精彩薦讀
校地再攜手!環南大矽巷將建近四萬平米地下空間會玩!當學術大會變成「在線網遊」……確認過眼神,他們是2020小藍鯨「代言人」!文字:黨委組織部 機關黨委
圖片:佘治駿 大賽工作組
原標題:《錘鍊「七種能力」!首屆青年管理幹部職業能力大賽收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