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陽光燦爛。在珠海市高欄港區平沙鎮環境優美的時代港小區裡,受疫情影響長期宅家的大人小孩們走出戶外,在小區花園和遊樂場裡歡快地玩耍。小區顯眼位置擺放著一個標有「資源回收站」字樣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這裡時不時有居民拎著紙皮、塑膠桶、礦泉水瓶等生活垃圾前來投放。據了解,該小區參與垃圾分類的居民已接近97%,分類投放垃圾已經成為大部分居民的自覺行為。
    
    時代港小區居民在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前投放垃圾。(攝影:張洲)
    宣傳到位提升市民垃圾分類意識
    據平沙鎮市政管理服務中心主任陳少輝介紹,該鎮積極響應珠海市垃圾分類政策號召,從2019年7月開始實行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選定時代港小區、華潤新苑小區作為垃圾分類試點小區,經過公開招標深圳市德立信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中標負責小區垃圾分類管理服務。該公司在這兩個小區共投放4臺智能化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全面開展低價值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工作。每臺智能化垃圾分類設備都配置一位「分類指導員」現場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同時給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記者在現場看到,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具備觸控螢幕操作、自動稱重、垃圾分類投放以及電子語音播報等功能,每次居民投放垃圾都能產生個人積分,當積分累積到一定數值時,就可兌換紙巾、香皂、洗衣袋、洗衣液等生活用品。
    「剛開始,居民對垃圾分類不是很了解,覺得麻煩。」德立信珠海分公司總經理閻麗榮介紹,為了讓居民儘快接受垃圾分類理念、養成垃圾分類習慣,他們在小區裡每一棟居民樓的出入口處都張貼了「垃圾分類知識」「垃圾分類投放指引」的宣傳畫報,方便居民隨時學習分類知識;同時,利用戶外公共宣傳欄張貼「垃圾分類」畫報,營造小區垃圾分類氛圍。
    「工作人員還上門教我們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剛開始覺得有點不習慣,時間長了就成了自然。」小區居民謝阿姨說,「現在我們體會到垃圾分類的好處,小區環境也比以前更美了。大家自覺把乾濕垃圾分開存放,可回收的垃圾都主動投放到資源回收站裡。」
    據了解,環保志願者每月都在小區開展一次「垃圾分類主題活動」,活動中加入了趣味十足的垃圾分類主題遊戲,讓居民在遊戲中掌握分類小竅門,領會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垃圾分類意識,培養「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活動中還給積極參與的居民派發獎品,以此鼓勵積極參與的居民再接再厲。
    兩個試點小區居民總體參與率超過90%
    閻麗榮介紹,通過活動宣導,試點項目運行至今,居民投放次數高達27037次,其中紙類投放佔比52.2%;投放垃圾總量為32232公斤,其中紙類佔比47.3%。從數據中可以發現居民日常對於紙類的分類回收較多,而金屬、玻璃、塑料等可回收物數量相對較少。同時,小區中有害垃圾的投放次數逐步提高,顯示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增強。
    經統計,時代港小區、華潤新苑小區兩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參與人數逐月遞增,截至3月31日,時代港小區1242戶中,已有1204住戶註冊參與,參與率達到96.94%;華潤新苑小區348戶住戶中,已有253名住戶註冊參與,參與率達到72.7%。
    據了解,為了擴大垃圾分類效果,平沙鎮2020年還將增加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工作。
    來源:廣東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