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小學生都是家裡的嬌娃娃,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走進靜安區第一中心小學,觀察孩子們在課外的表現,很多人會對這一代孩子刮目相看——
全校所有的報刊、信件,每天都由小學生組成的速遞隊負責投遞、分發到各個教師辦公室;國旗和校旗每天的升降,由國旗隊守護,風雨無阻;至於校園垃圾分類的那些事,環保隊的孩子統統攬下……
環境育人,潤物無聲。校園的每個場景、角落都有育人的功效,辦學者該如何將其發揮至極致?在這所小學,很多育人的魔法就發生在一棟不起眼的教學樓裡。在很多孩子心裡,這棟坐落於小學校園裡的「現代小公民樓」吸引力十足。
30米的升旗路,每一步都要走到最好
靜安區第一中心小學五(1)班學生丁境宸是現任國旗隊的隊長。為什麼要加入國旗隊?丁境宸說:「最初是因為看學長升旗,感覺很帥、很光榮。」但自己加入國旗隊才知道,要成為一名出色的國旗手並不簡單。從校園東走到國旗臺前,只有短短30米,可為了走好這30米,他和他的隊員們不僅每天要早早到校準備,每周一早上和每周三中午,大家還會聚在一起總結近期遇到的問題,反覆排練,出旗、舉旗、揚旗、升旗……每一個環節,孩子們都力爭讓自己做到最好。
在孩子們心中,升旗儀式是神聖的,當升旗手是光榮的。如何在點燃孩子愛國情懷的同時,也激發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在靜安一中心,基於「現代小公民樓」而開展的「現代小公民教育」已持續多年。
靜安區第一中心小學校長張敏介紹,1996年學校「小公民樓」創建伊始,主要強調讓學生有社會化體驗,比如小銀行、小超市、小醫院等社會模擬場館的設計和使用。到2014年學校將其建成為「現代小公民樓」時,不僅創設了傳媒、健康、藝術、科創、自治五大中心,分別對應校內五大類80餘門校本課程,學校還把分散在校園各個地方的學科德育資源進行了整合,讓學生通過全學科的聯動體驗,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
一次競聘背後,是為大家服務一年的承諾
在靜安一中心,「現代小公民樓」從使用到管理、維護,包括樓裡各類大大小小的活動策劃和宣傳,都由學生們「包辦」。
「現代小公民樓」的管理者是如何產生的?自願競聘。
這個月的第二周,靜安一中心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小公民自治委員會」招募海選。在「現代小公民樓」裡,7個嶄新的郵筒排成一列,裡面裝滿了學生們投出的自薦「英雄帖」。
作為該校最受歡迎和追捧的學生組織,每年的「小公民自治委員會」招募都會引來全校近700位學生共同參與。今年,出於疫情防控需要,本應熱鬧非凡的招募大會改成了「投簡歷」的形式,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大家的積極性。
就在前一周的升旗儀式上,當靜安一中心的7位學生「部長」在臺上介紹起「小公民自治委員會」各部門的職責時,臺下眾多躍躍欲試的孩子,心裡已悄然定下了今年的目標——成為國旗手、小記者、速遞員、安全員……
與之對應的,是「小公民自治委員會」下設的活動策劃部、志願服務部、文明觀察部等7個部門以及國旗隊、環保隊、速遞隊、維安隊等7支隊伍的300多個崗位。這些崗位每年統一招募一次,從部長到隊員均由在校二年級到五年級學生擔任。入選的隊員,要承擔相應部門和隊伍的各種任務。
這些年,「小公民」們的活動半徑還從校內逐漸拓展到校外——定時整理路邊亂停放的單車、去附近的兒童醫院看望白血病患兒,每逢節假日組織同學去敬老院送溫暖……
一間「米其林餐廳」,激勵效應空前
在「現代小公民樓」裡,每周二的「午間俱樂部」活動都能讓全校學生興致勃勃。在這一天,每個班級的教室黑板上,都會貼上數十張「午間俱樂部」活動的入場券,讓率先吃完午飯且沒有訂正作業任務的學生「先到先得」。搶到入場券的學生,可以到「現代小公民樓」的各個專用教室,參加自己心儀的活動。在學分超市當一回小顧客,在創客工坊過一把創造癮……這其中,最受歡迎的入場券非「米其林餐廳」莫屬。
這家「米其林餐廳」同樣由孩子們全權運維。五年級學生掌勺,其他年級同學負責安排座位、維持秩序、就餐禮儀、保潔清理。
小餛飩、湯圓、蛋撻……在餐廳享受完美食「加餐」,再回到教室的同學常常會引來一片羨慕的目光。久而久之,每個學生都會對「午間俱樂部」心生嚮往。
那麼,那些學業平平、做作業「手速」不夠快的孩子有機會去體驗嗎?學校大隊輔導員朱莉敏的回答是:必須有。原來,每隔一段時間,「午間俱樂部」都會從各班勻出一些入場券,定向發放給最近取得較大進步的孩子。「孩子們去體驗過後,也會受到激勵,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努力去爭取入場券的動力。」
「通過『現代小公民樓』裡的這一系列活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和愛心都得到了充分激發,責任感也越來越強。」張敏介紹,學校目前已著手創建「現代小公民樓」3.0版,力爭在未來賦予其更多育人內涵。(記者 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