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貓#恩情最難還,或許一碗清粥沒讓落難時的你吃飽,可這份心意真的值得你記一生。
街上的流浪貓真就那麼謹慎麼?也許當它離開你的視線後,就去向自己心心念念的人走去,彼此沒有謹慎,唯有依賴。
一隻憨態可掬的奶牛貓慢悠悠地走在暖意洋洋的大街上,任憑身後的樹裡先生如何跟拍它,它都懶得回首再看一樣,因為彼此已經這樣在大街上走過好幾次了。
01日復一日的往返,卻是習慣中感念恩情
能被樹裡先生看上的流浪貓,要麼其本身就有獨特的本領,要麼其過往有一段特別溫馨的故事。
而奶牛貓兩者皆有,它的本領令一棟樓的住戶愛上了它,它的過往令樹裡先生倍感稀奇——它叫「井戶」,一隻每天都會來這棟名叫井戶的住宅樓前曬太陽的可愛流浪貓。
走走停停了二十多分鐘後,井戶來到了它的目的地,伴隨著一聲驚喜的呼喚,它每天必做的「訪友之旅」又開始了。
「井戶今天來晚了呢」,一位年近中旬的阿姨提著紙袋來到了井戶身邊,在樹裡先生羨慕的目光中不停地給井戶撓痒痒,這可是樹裡先生一直未曾辦到的。
井戶毫不見外,反倒把身子往阿姨的位置挪動了一些,好讓自己的下巴更能被阿姨撫摸。它跟阿姨是有著好幾年矯情的老朋友了,當它每天來到住宅前的庭院裡時,幾乎都是阿姨首先與它碰面。
不一會兒,還沉浸在阿姨溫柔撫摸中的井戶被另一隻手扒拉了過去——一位老阿婆一手撫摸著井戶,一手遞出了肉乾。
井戶真是太受歡迎了,當它蹲在庭院裡任由阿姨和老阿婆撫摸時,周圍又來了幾位住宅樓裡的居民,這些人都是井戶的老朋友。
這反而把蹲在井戶面前的樹裡先生襯託得尤為安靜,因為大家都在逗弄著井戶,即使井戶在晴天時都會來此,他們仍然會很開心地給井戶打招呼。
02曾經感受的溫柔,到如今依然暖心
若是其它貓咪在被如此多人圍著時,一定會比較不自在,更別說被如此多的大手撫摸了。
井戶倒顯得很自在,它趴在地上輕輕地搖晃著尾巴,兩隻小腳還緩緩地揉捏,就像是在「踩奶」一般。
特別是它那露出的一小截粉嫩舌頭為它憨憨的模樣更添一絲可愛,或許這也是這棟住宅樓裡的居民喜歡它的原因之一吧。
「井戶是我們共同的孩子」,那位阿姨這幾天一直在向樹裡先生述說著井戶的過往,從她三年前看到井戶的那一天起,就知道這隻貓咪非同一般。
那時阿姨不是第一個見到井戶的人,當她看到庭院裡的花臺旁站著幾位鄰居後,就好奇地上前打望。
於是一隻乾瘦如柴卻肚子鼓鼓的邋遢奶牛貓映入了她的眼帘,她始終不會忘記井戶看她的眼神,既是害怕,也是求助。
初次來到庭院中的井戶還懷著孩子,也不知它為何會選擇在這樣一個不隱蔽的地方生小貓。當它吃完了阿姨送來的魚湯後,就在第二天早上生下了兩隻小貓。
在井戶最虛弱的那幾天裡,住宅樓裡的居民為它提供了許多幫助。除了阿姨每天都會給井戶端來兩碗魚湯外,還有人為它在地上鋪了一層毯子以及插了一把雨傘。
而且隨著井戶來到庭院裡的日子越久,它身邊的物品變得越來越好:毯子和雨傘已被一個木製貓屋代替,四周還圍了一圈柵欄,就連食物也變得豐富了起來。
多虧了阿姨和其它居民的幫助,井戶非但沒有出現任何問題,還跟兩隻小貓一樣變得白白胖胖起來。
於是有了精力的井戶會抽時間去院中躺著休息,並熱情地給上樓的居民打招呼。也不知誰開始叫它「井戶」,反正後來當它聽到這個名字後,就會立馬朝對方走去。
等到小貓們能走路後,井戶開始帶著它們在院中隨意溜達,有時候還會爬上樓去看看提供過幫助的恩人。
03兩個「井戶」的3年相守
久而久之,整棟樓的人都或多或少給井戶餵食過,甚至它的兩隻小貓也是被其中一位住戶給收養了。
其實當時人們並沒有想到井戶會在接下來的3年時間裡經常回來打招呼,畢竟自從兩隻小貓被收養後,井戶離開過一段時間。
了解完井戶過往的樹裡先生不由得對如今已有7歲的井戶豎起了大拇指,因為井戶每天回來肯定不只是為了吃東西,還是為了能見到這棟樓裡的老朋友。
不過隨著樓層裡的住戶逐漸離去,圍在井戶身邊的老朋友越來越少了,就連它那兩個有幸被收養的孩子也跟著主人離開了這棟樓。真希望在井戶的有生之年裡,身邊能一直有老朋友的撫摸。
至於井戶為何沒被收養……樹裡先生沒有問,大家似乎也沒有想說的意思,或許這樣的見面才能令彼此愈加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