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17年!桂林市區這棟爛尾樓終於有新動靜了!

2021-03-04 家在臨桂
近日,桂林市第三中學(桂林德智外國語學校)校內一個爛尾17年的「半拉子工程」有了新進展!

(規劃圖

2月8日,市自然資源局網站將《桂林市第三中學(桂林德智外國語學校)改擴建項目》方案對外公示。

方案顯示,項目位於規劃巾山路以東,規劃文採路以北,原桂林師專甲山校區以北,規劃淨用地面積為65651平方米。

文採路現狀

改擴建內容為拆除校區內危舊建築約6392平方米,保留現狀建築6棟;新規劃建設體育館、學生宿舍、教學樓、綜合教學樓、門衛室、地下公共停車庫;規劃總班級從原有的52班增加至66班,規劃學生總人數3300人。

未來通過改擴建,該校將新增700個學位,進一步擴大辦學規模,滿足周邊業主乃至整個桂林市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未來還會將目前位於文採路上的主入口封閉,待規劃陽江北路和規劃文採路實施之後,將新的校區主入口向西調整,開向規劃文採路。

此舉有利於緩解將來待桃江小學和興進交投·江山樾建成後,人流車流量大幅增加,道路交通承載壓力過大的問題。

桂林市第三中學(桂林德智外國語學校)位置示意圖

桂林市第三中學(桂林德智外國語學校)是桂林市教育局直屬的一所改制學校。2005年5月在原桂林市外國語學校的基礎上創辦,經桂林市人民政府同意,桂林市第三中學增掛「桂林市外國語學校」(桂林德智外國語學校)的牌子。

該校是各項生均佔有面積及硬體配套設施是桂林市最好的學校之一,歷屆中考成績均列桂林市同類學校前茅。

桂林市第三中學(桂林德智外國語學校)校門

然而就是這麼一所名校的校園內,竟然存在一個爛尾17年的「半拉子工程」。

在校園的東面,緊鄰著文採湖的土地上聳立著兩座五層半的建築,樓體只有灰色的混凝土框架和砌了一半的磚牆,沒有門窗。長年累月的風吹雨打,整個建築已經發黑。旁邊還有一塊空地,立著幾根不知什麼時候打下的地基。

校園內的兩棟「爛尾樓」

在該地塊附近有一則告示顯示,因地塊需進行地面改造,請附近居民在規定時間內清理拆除在地塊上種植的農作物和附著物,逾期將統一拆除。落款日期是2020年8月5日。

規劃方案內顯示要拆除的危舊建築極有可能就是這兩棟已經飽經風雨「摧殘」的房子,但目前卻沒有任何施工跡象。兩年多來這幾棟建築究竟因為什麼而停止建設?

據知情人士介紹,早在2001年,桂林市為探索教育體制改革,以桂林市第三中學的土地使用權和南寧市博億源貿易公司以股份制創辦桂林市外國語學校。但由於博億源公司並未按照雙方合作協議注入資金,導致項目建設於2004年停工。隨後桂林某本土房企龍頭接手了該項目,沒過幾年,該公司也退出了,停工的工程只得繼續「曬太陽」。

規劃中的教學樓停工多年

隨後博億源公司又因為其他的債務糾紛被債權人起訴並被判敗訴,由於無力履行法院判決,當初桂林市第三中學投入的土地使用權中的一部分也被法院司法拍賣,被第三方競得。

但是該部分土地使用權性質為教育用地,學校方面認為不應拍賣,與競得人就補償事宜多年來未達成一致。日子一天天過去,雙方分歧曠日持久,規劃中的新建教學區也無休止地耽擱下來,成為如今這兩棟早已失去利用價值的「半拉子」建築。

2020年6月,桂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關於印發<桂林市城區「爛尾樓」項目處置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市政辦電〔2020〕16號)。通知要求各城區人民政府和市直部門高度重視並積極推進「爛尾樓「問題處置工作,努力爭取」爛尾樓」問題儘早解決,回應群眾的熱切期盼。桂林市人大也就此問題多次進行督辦調研並召開座談會,力求早日「治癒」這一城市「傷疤」。

爛尾樓的重生,對一座城市來說,無疑是好事。希望這次桂林德智學校的改擴建項目,能將這塊「沉睡」多年的土地能被徹底「盤活」,讓它發揮應有的作用,造福更多學子。支持的請在文末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造城運動」造出40棟爛尾樓之後,「業主要靠自救」
    ——結果,爛尾了,這一爛尾,便是整整6年。房租這邊要交,房貸那邊要還,疫情失業,租約到期,房貸房租雙重壓力之下,白天工作謀生,晚上舉牌維權,心力交瘁...沒辦法,日子要過下去,只能自己搬進爛尾樓。這,便是雲南昆明「造城運動」之後,留下的40棟爛尾樓,其中一棟「別樣幸福城」爛尾樓裡,30來戶業主的真實現狀。爛尾樓缺水斷電,沒有門窗,業主靠電瓶和蠟燭照明,在工地水坑取水,在窩棚搭夥做飯,過上「城市吉普賽人」的生活。
  • 爛尾20年!嘉興市區一地標性樓盤終於要「重生」了
    慈光服飾城位於嘉興市區少年路與勤儉路交叉口,自2000年11月因涉司法訴訟停工至今,成為嘉興市區「最著名的爛尾樓」。 晚報曾分別於2010年11月12日6版以《一片樓,「爛尾」市中心10多年》為題、2010年11月22日13版以《「爛尾樓」背後是個大大的無奈》為題和2012年1月9日4版以《市區最著名爛尾樓,重生還是繼續爛尾?》為題進行持續地追蹤報導。
  • 石家莊最大爛尾樓即將復工,投資170億已爛尾5年多
    有傳言稱,中科建設將推出聯邦地產,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來自哈爾濱的企業——愛達置業。 但這一消息並沒有得到官方的證實。搜狐焦點致電市民服務熱線得到了相關答覆,新石街道辦事處反饋消息稱,「目前祥雲國際正在推進,新投資人籤約工作、籤約資金到位後即可推進。」
  • 南京復活的爛尾樓,於2019年「被接手」,曾因百萬債務爛尾5年
    但要是說爛尾樓的話,很多城市都會有爛尾樓的存在,就連經濟發達的南京也不例外,所謂的爛尾樓,就是開發商在建造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停止建造,從而導致半途而廢的樓房,這個地方的這座爛尾樓已經有五年的時間了,至今才能賣出。
  • 徐州這座美麗的城市,市中心仍有這麼多爛尾樓……
    徐州市中心,又被一些人稱為「爛尾樓集聚地」,雖然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很不喜歡這個稱謂,但不幸的是,這是令人無法否認的現實。隨著徐州經濟體量、城市地位的逐步上升,爛尾樓與城市形象之間的矛盾變得愈發尖銳,好在,一些爛尾項目經過多方努力之後「重獲新生」,但仍有一些項目依然在「沉寂」。
  • 上饒龍潭湖旁的爛尾樓很煞風景,但這抹土豪金卻很亮眼!
    從龍潭湖公園到上饒中學之間的這片區域,可以說是上饒市區爛尾樓高發地。上饒的兩個「著名」爛尾樓青藍國際和中商廣場就在這裡,至今都還看不到復工的跡象。(中商廣場)有人說是因為這片區域風水不好,我聽了之後都會一笑置之。了解這兩個樓盤爛尾經過的都知道,爛尾的主要原因是開發商的資金鍊斷裂和監管不到位,絕不是什麼風水不好。
  • 起底無錫各大爛尾樓,有的已經爛尾十幾年!
    近日,爛尾了十幾年的「無錫商業爛尾之王」明發商業廣場重獲新生,與中閩百匯合作打造的悅尚奧特萊斯已正式開工。但不是每個爛尾都這麼幸運。在無錫,爛尾樓盤大大小小,住宅、商業,從南到北,從東向西,基本每個區域都有一兩個叫的出名的爛尾,甚至有些爛尾長達十幾年。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無錫各大爛尾樓!
  • 廣州一「爛尾樓」,整棟樓有45層,長期以來被用作戶外媒體廣告牌
    爛尾樓破壞了城市形象,浪費了土地資源,摧毀了投資者的信心,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在過去的五個「爛尾樓」中,有四個在最近幾年發生了變化。然而,中水大廈仍然沒有動靜。近日,有消息指出「中水大廈即將驗收」,在廣東房地產界引起軒然大波。不過,現在看來不太可能。
  • 石家莊十大「爛尾樓」名單及排行榜……
    環島豪庭佔地158畝,共25棟建築,有高層、多層、洋房以及別墅。分兩期開發,一期的樓棟已經於2009年交房入住。有交房的現房作保,加上環境優美。2009年,上千購房者選擇了環島豪庭的二期。但是二期樓盤卻爛尾至今,讓業主痛苦十年。
  • 瀋陽「復活」的爛尾樓,沉寂8年後復工,有望成為當地新地標
    ,在這裡膾炙人口的東北話讓你瞬間感到當地人的熱情,在這裡地道的東北風俗會讓你有很高的親切感。除此之外這裡的經濟發展狀況也排在二線城市的前列,這裡交通便利,市區繁華,各種醫療條件和教育水平都不甘示弱,因此可想而知這裡的房價也是個可觀的數字,能在瀋陽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也是當地人的夢想。可是近年來隨著房價的上漲吸引了很多開發商的眼球,但是沒過幾年就支撐不住花銷,最終擱置形成了一棟棟爛尾樓。
  • 深圳「走大運」的爛尾樓,沉寂了23年,終於要「復活」了!
    深圳「走大運」的爛尾樓,沉寂了23年,終於要」復活「了!深圳是經濟特區,成為國家的經濟中心城市。 城市建設也非常用心,加快發展。 發展道路上出現了很多爛尾樓,有些開發商在建設時遇到了資金問題和經濟糾紛,項目無法進行,最終會變成爛尾樓。
  • 沉寂23年,深圳「第一爛尾樓」有望破局重生
    城市擴張與存量改造時代,爛尾樓是每座城市的難言之痛,亦是資本間你來我往的「擊鼓傳花」。盤踞在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羅湖東門商圈,深圳東門大廈默然度過了近23年的冷清時光。在大量關於東門大廈的資料中,有這樣一番描述,項目地處羅湖黃金地段,坐擁東門、人民南兩大商圈,是業界公認的優質商業項目。
  • 購房者困於爛尾樓-虎嗅網
    樓盤停工致爛尾很常見,但在北京,現房也可以爛尾。作為一個2001年興建的北京東三環豪宅項目,弘燕山水文園在當時遠近聞名。然而,從2020年9月份開始,山水文園五期二段(以下簡稱「山水文園·九御」)8棟樓的120戶業主陸陸續續發現,自己買的房子被查封了。
  • 那些「魔都知名爛尾樓」:有的涅槃重生 有的仍在沉睡
    爛尾樓形成的原因眾多,但一般而言,資金多是這些項目最終爛尾的命門。2019年以來,由於融資政策收緊、樓市下行致去化困難等原因,房地產開發商大面積破產,在建工程因資金緊張而中止,甚至進入拍賣程序的數量劇增,令整個樓市不寒而慄,爛尾樓的生存現狀也再次引發市場的極大關注。
  • 石家莊「爛尾樓」走紅,耗費170億已爛尾6年,如今卻成網紅景點
    現在不管是外形比較奇特的建築還是爛尾樓都能夠成為網紅景點,比如像貴州的水司樓就是一棟爛尾樓,即使沒有全部修建完成在外觀上看去也是非常的雄偉壯觀,所以每年都會有不少遊客前往參觀,要說到外形奇特的建築,那就更多了,比如合肥的美術館,蘇州的東方之門,上海建在廢石坑的酒店等等,這些建築如今也成為了網紅打卡地
  • 那些「魔都知名爛尾樓」:有的涅槃重生,有的仍在沉睡
    至此,爛尾十餘年的項目終於再次迎來了盤活的希望。兜兜轉轉,到了2017年底,上海成城購物廣場改名「愛琴海購物公園」,並正式開業,在歷經近20個年頭後成為了上海爛尾樓成功「滿血復活」的典型案例。「『轉手必賺』是這些項目能否被盤活的關鍵所在。」
  • 石家莊最大爛尾樓,耗資170億已爛尾6年,曾有東方威尼斯的美譽
    爛尾6年,今成網紅打卡地。你們之都愛是哪個建築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就在這個過程中一棟棟大樓已基本建成,但是沒有多久,開發商公司出現債務危機,導致資金鍊短缺無法進行下去,該項目就停了。也就成了今天的爛尾樓,還是最美最大的爛尾樓。
  • 四大爛尾樓!分別位於大連、成都、廈門、泉州
    我國的有四大爛尾樓,原本的計劃都非常宏大,它們分別處在大連、成都、廈門和泉州這4個地方,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些計劃中的摩天大樓。 在大連綠地中心一共有8棟大樓,計劃建成一座510米高的摩天大廈,建成後將會是東北地區第一高樓。這個項目在2011年開始,直到2016年就開始停工,迄今為止一直處於停工狀態,成為了爛尾樓。
  • 爛尾12年!徐州這家地鐵盤終於復活!房價要賣9500元/㎡!
    要知道,這個項目拿地已經22年,2008年進行銷售,後來由於開發商離婚經濟糾紛問題,交房遙遙無期。 12年都沒動靜的東方明都,如今突然傳出上房、開盤消息,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津第一「爛尾樓」:曾號稱國內第一高樓,如今爛尾5年無人理會
    這個建築就是117大廈,據了解建築總高度達到597米,投資200億元,但是世事難料,誰曾想這個龐大的建築能夠變成爛尾樓,目前已經停工爛尾4年,一起來看看吧。大廈於2008年開工建設,按照當時的預估,大廈將會在16年8月份完工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