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 「中信證券」,文中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
核心觀點
賽靈思(XLNX.US)就與AMD(AMD.US)收購協議發布公告,雙方的收購方案獲得董事會批准。若本次收購成功完成,我們預計將對賽靈思產品組合、可及市場空間、技術研發等帶來相應改善,但短期較難對當前數據中心IC市場格局產生實質性影響,亦難以實現所謂的「三分天下」格局,併購後的整合風險、雙方業務層面的戰略協同效應、產品競爭力的改善等均是後續需要持續關注的要點。我們看好中長期全球高性能計算的廣闊發展前景,亦建議持續關注全球一線邏輯IC廠商(INTC、NVDA、AMD、Xilinx)的投資機會以及上遊設備(ASML)、生產代工(TSMC)等環節的產業機會。
事項:近日全球FPGA廠商Xilinx公告已經和邏輯IC企業AMD達成整體收購協議,收購協議價格為350億美元,並將採用全股票方式。對此我們點評如下:
交易背景:Xilinx為FPGA的發明者,亦是當前全球最大的FPGA晶片廠商,份額佔比約53%,主要產品涵蓋FPGA、AdaptiveSoCs、SmartNIC。AMD為全球領先的邏輯IC設計廠商,旗下產品包括CPU、GPU、解決方案等,近年來藉助全新的ZEN架構,並依託AMD(設計)+TSMC(代工生產)的合作模式,疊加Intel供應鏈的不斷受阻,AMD產品在全球PC、伺服器CPU市場中的份額佔比不斷提升,目前PC市場份額佔比接近20%、伺服器市場佔比接近10%。目前本次交易已獲得雙方董事會的批准,但仍需雙方股東大會、監管部門的批准,交易對價將完全採用股票形式,當前1股Xilinx股票兌換1.7234股AMD股票。交易完成後,Xilinx股東將持有AMD公司26%股份,AMD股東將持有AMD公司74%股份;賽靈思現CEO兼總裁VictorPeng將加入AMD擔任總裁,負責賽靈思的業務和戰略發展規劃;蘇姿豐(LisaSu)博士將繼續擔任AMD公司的CEO。此次公告預計該交易有望在2021年完成,交易完成之前雙方將繼續保持各自獨立運營。
行業背景:伴隨桌面市場的逐步成熟,在雲計算、5G、AI等推動下,高性能計算(HPC)正在接力成為全球邏輯IC市場的主要增長來源,同時下遊場景的不斷擴展,從傳統數據中心、超算平臺到5G、AI、自適應智能系統、遊戲&虛擬仿真、邊緣&終端等領域,以及由此帶來的多種計算架構的融合、異構計算的興起等,均導致既有邏輯晶片廠商不斷通過加大研發投入、M&A等實現產品線的補齊。近年來Intel在FPGA(Altera)、網絡晶片(Barefoot)、自動駕駛(Mobileye),英偉達在智能網卡(Mellanox)、CPU(ARM,待各國監管部門批准)等領域先後完成了多起大型併購,並相應構建了邏輯運算+AI加速+網絡處理+軟體生態的完整產品組合。
交易目的:按照XilinxCEOVictorPeng的表述,若本次交易順利完成,將在如下層面為賽靈思帶來顯著受益:1)產品組合,將從目前的FPGA,自適應SoC,加速器和SmartNIC解決方案拓展至CPU、GPU等領域,使得產品組合豐富度和英特爾、英偉達基本一致;2)市場空間,將公司客戶群從目前的通信、工業、汽車、航空航天拓展至PC、遊戲主機、伺服器等行業領域,進一步促進公司數據中心業務的增長,同時可及市場空間(TAM)擴展至1100億美元;3)技術研發,兩家公司合併後研發技術人員將達到1.3萬人,研發能力明顯提升。
後續關注:雖然市場較多對本次M&A持積極看法,但部分潛在的風險亦需要後續持續關注,主要體現在:1)技術競爭力,目前在數據中心市場,英偉達年收入超過65億美元,英特爾DCG業務年收入超過260億美元,Xilinx+AMD年收入僅為5億美元左右,部分市場觀點提出的所謂三分天下(INTC、NVDA、AMD)格局顯然有待商榷;2)戰略協同,Xilinx下遊客戶群主要集中於通信、國防工業、汽車等領域,和AMD交集較少,同時兩家公司在軟體生態層面均存在明顯短板,併購後這一問題仍將延續,若無法有效解決,仍較難對英特爾、英偉達構成實質性威脅;3)整合風險,2006年,AMD收購ATI,導致AMD在低谷徘徊近10年,同時我們看到2016年英特爾完成對FPGA第二大企業Altera的收購後,後續整合效果一直不及當初預期,同時近年來FPGA在數據中心市場的進展緩慢,亦構成擔憂項。
風險因素:本次併購因政策監管等流產風險;行業競爭持續加劇風險;宏觀經濟波動導致雲廠商資本開支縮減風險;併購後業務整合不及預期風險等。
投資策略:高性能計算正成為全球邏輯IC廠商全力布局的領域,亦將持續受益於雲計算、5G等新技術&應用場景的需求拉動,同時考慮到邏輯運算+AI加速+網絡處理+軟體生態的綜合產品競爭力訴求,主要邏輯IC廠商M&A亦有望顯著加速。我們建議持續關注全球一線邏輯IC廠商(INTC、NVDA、AMD、Xilinx)的投資機會以及上遊設備(ASML)、生產代工(TSMC)等環節的產業機會。
(編輯:李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