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慰安婦」訴訟矛盾再起:韓方宣判要求賠償,日方拒不道歉強烈...

2021-01-10 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

據韓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8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人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的經濟損失。

對此,日本外務省稱該判決結果「考慮到常識、國際法,什麼都考慮上也無法接受」,並召見韓國駐日本大使,對判決結果表示抗議。

據悉,這次宣判是繼日本企業被判賠償的原被徵勞工訴訟之後,韓方做出反駁日本政府主張的又一司法裁決。雙方媒體認為,這可能導致因戰時強徵勞工賠償等爭議陷入歷史低谷的兩國關係進一步受損。

日韓就「慰安婦」引起諸多糾紛

此次庭審的原告為已故裴春姬等12名受害「慰安婦」,12名原告如今僅5人在世。她們認為日本政府在殖民統治韓國時期誘騙或強迫她們充當"慰安婦",因此她們曾於2013年8月提出調解申請,要求賠償1億韓元的經濟損失。

但日本政府始終拒絕民事調解,並拒收韓國法院相關文書。應原告請求,此案於2016年1月移送正式審理。法庭走公示送達程序後,2020年4月,舉行了首次聽證會。(註:公示送達指用公開宣告的方式送達,經過法律規定的一定時間,即視為送達。)

開審後,日本政府以國際法國家主權豁免為由,要求駁回起訴,而原告主張,主權豁免不應適用於反人類和戰爭罪行。

一直以來,韓方多次要求日方正視歷史,就「慰安婦」問題正式道歉和賠償。

在樸槿惠執政期間,雙方政府曾於2015年12月達成協議,尋求「最終且不可逆轉」地解決「慰安婦」問題。當時,日方同意出資10億日元,作為援助韓國在世「慰安婦」受害者的「治癒金」。

但是,日本政府堅持拒絕為「慰安婦」所受殘害承擔法律責任,強調「治癒金」不是「國家賠償」。因此,這份協議在韓國受到普遍反對和批評。

文在寅執政後,韓方多次對協議表達不滿,認定「慰安婦」問題沒有真正解決。因此,韓國於2018年11月解散依據這一協議成立的"和解與治癒基金會"。

兩國關係或將進一步受損?

1月8日,韓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韓國政府尊重法院判處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者賠償損失,將為恢復慰安婦受害者的名譽和尊嚴盡其所能。

韓外交部表示,2015年12月韓日政府達成的《慰安婦協議》是兩國政府之間正式協議。政府將周密檢查此次宣判給外交關係的影響,努力爭取韓日兩國持續開展建設性、面向未來的合作。

同日,日本外務省召見韓國大使南官杓,抗議韓方法院當天早些時候的判決,稱日方「完全無法接受」。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說,日方不會上訴,以免就此落入韓方管轄。

對此,南官杓表示,將盡最大努力妥善解決問題,避免由此給韓日關係帶來不良影響。他強調,要解決問題,兩國保持冷靜克制尤為重要。

儘管強徵勞工、「慰安婦」賠償等問題難解,日航雙方仍在尋找改善關係的突破口。為了努力促使日韓關係回暖,2020年11月23日,韓國總統文在寅提名姜昌一為新任駐日大使。

姜昌一是一名研究日本問題的資深歷史學者,韓國總統府相關人士介紹稱:「這一人事安排反映了總統文在寅欲改善雙邊關係的意願。」

但韓媒曾評論稱菅義偉預計會追隨安倍晉三的外交路線,維持對韓國的強硬立場。

去年年底,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日韓關係的正常發展似乎受到了一定的外力促進作用。但最終雙方關係的正常化還是繞不開勞工問題和「慰安婦」爭端這兩個歷史遺留問題。

曾任日本外交官、現任京都產業大學世界研究所所長的東鄉和彥表示:「一方面,我的立場是,作為一個加害國,我們至少要守住幾個道德義務。」東鄉認為,「夠不夠」不是加害國應該判斷的問題。但他補充說,就法律角度而言,「我認為韓國人無權宣判日本人有罪」。

東鄉認為,若韓方試圖將境內的日本政府資產抵押來履行判決,那麼日韓將無法維持正常的外交關係,因為這不符合雙方利益。

相關焦點

  • 韓慰安婦受害者索賠案宣判,日方「絕不接受」背後的兩國恩怨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1月8日就韓籍慰安婦受害者對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進行一審宣判,判處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者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萬元)。首爾中央法院在判決中表示,日方對待慰安婦的方式是「反人道的犯罪行為」,不適用「國家主權豁免」原則,即國家的行為和財產不受(或免受)他國立法、司法及行政的管轄。「(日本政府)絕不接受。」
  • 日韓局長級磋商未就「慰安婦」判決達成一致
    中新網1月1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近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原慰安婦訴訟,做出了勒令日本政府賠償的判決,但日本方面表示不接受。當地時間15日,日本、韓國兩國政府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了外交部門局長級磋商。雙方互不妥協,但就繼續溝通的方針達成了一致。
  • 韓法院判決日本政府向韓籍慰安婦進行賠償,日本政府拒絕參與訴訟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8日就12名「慰安婦」受害女性(含逝者)向日本政府提出索賠訴訟做出一審宣判,裁決日本政府按照原告方的索賠要求,向每人支付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這次宣判是日本企業被判賠償的原被徵勞工訴訟之後,韓方做出的反駁日本政府主張的又一司法裁決。
  • 日韓局長級磋商未能就慰安婦判決達成妥協,但會繼續溝通
    據共同網1月15日報導,日韓兩國政府15日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了外交部門局長級磋商。圍繞原慰安婦訴訟中勒令日本政府賠償的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的判決,日方以違反國際法為由再次提出抗議,並要求採取糾正措施。韓方則表示「尊重法院的判斷」,並說明了政府的立場。
  • 韓政府表示尊重韓國法院對慰安婦索賠案判決,日方抗議該結果
    韓國外交部發言人8日評論稱,韓國政府尊重法院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者賠償損失的判決,將為恢復慰安婦受害者的名譽和尊嚴盡其所能。同日,日方對該判決表示抗議。對於該判決,日本外務省同日立即召見韓國駐日本大使,對判決結果表示抗議。
  • 舊恨未消又添新仇,東海突現驚險一幕:日韓海警船對峙10多個小時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舉動或導致冷淡已久的日韓關係再遇"寒潮"。太驚險!日韓對峙10多個小時日本海上保安廳表示,11日凌晨,一艘日本測量船在女島以西140公裡的海域中,突然遭到韓國警察船的無線電警告。韓方聲稱,如果要在韓國海域進行調查,需要得到韓國政府的批准,敦促日本觀察船立即停止調查。
  • 時事觀察:日韓關係再遇坎兒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畢振山新年伊始,冷淡已久的日韓關係再遇「寒潮」。韓國法院判處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者進行賠償,日本政府強烈反對。在分析人士看來,儘管韓國政府近期表現出希望改善日韓關係的跡象,但韓日矛盾錯綜複雜,兩國政府又都為未來選舉考慮,想要重歸於好恐怕並不容易。1月8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12名「慰安婦」向日本政府索賠一案進行判決,要求日方向原告每人支付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萬元)的賠償。
  • 勞工索賠案紛爭持續韓冷對日方提議
    日方目前已表態稱,舉行雙邊磋商及設立仲裁委員會均必須有韓方同意。若韓國不同意設立仲裁委員會,日本政府將考慮向國際法院(ICJ)提起訴訟。 雙邊磋商未果 去年10月和11月,韓國大法院對二戰期間被強徵韓國勞工要求日本企業賠償損失案接連作出終審判決,分別判定日企應向每位受害者作出相應賠償。判決結果引起日方強烈不滿,致使日韓兩國關係再生齟齬。
  • 韓國判日本賠償原「慰安婦」1億韓元,日本威脅點燃兩國外交恩怨
    據路透社1月8日報導,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已經對日本下達判決,要求日本政府對戰時誘拐的12位韓國原"慰安婦"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但反遭日本的強烈譴責。日本外務省:毫不合理的判決路透社稱,對於韓國法院的判決,日本外務省幹部8日時強烈不滿地表示:"無論是在國際法上還是常識上,這都是毫不合理的判決",甚至還威脅韓國,要重新點燃日韓兩國的外交恩怨。在"慰安婦"問題上,日韓雙方一直都存在很大爭議。多名倖存者要求東京正式道歉並給予賠償。
  • 新年伊始 日韓關係再臨冰點
    目前日本外務省已向韓方提出抗議。新年伊始,日韓以海上兩方船隻劍拔弩張的對峙,勾勒出本已相看兩厭的雙方關係再陷冰點的現狀。日韓「相看兩厭」的不止上述事件。1月8日,韓國法院對韓籍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對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一審宣決判處日本政府向12名慰安婦受害人賠償每人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
  • 韓法院判日本政府賠償「慰安婦」,菅義偉稱無法接受
    【環球時報記者 李文】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8日就韓籍日本從軍「慰安婦」受害者對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作出一審宣判,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者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萬元)。隨後,日本外務省立即召見韓國駐日本大使,對判決結果表示抗議。日本首相菅義偉則引用國家不受他國司法管轄的國際法「主權豁免原則」表示,「絕對無法接受」判決結果。日本共同社稱,日本政府將無視上述審判。
  • 韓國新建男子向慰安婦道歉雕像,日本網友怒了:不可原諒,立即制裁
    近日,韓國新建了一座男子向慰安婦下跪致歉的雕塑,其中男子的外形酷似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此舉引發了日本社會強烈不滿。據《日本時報》27日消息,近日,韓國平昌一家私營植物園在園區內新建了一座名為「永恆贖罪」的雕像。
  • 日韓半導體爭端一年後摩擦再起,兩國關係再陷「戰後最差」?
    據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外務省4日向韓國施壓:「資產變現措施將對日韓關係的終結起決定性作用。」這是一周之內,日方第二次對韓發表類似言論。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7月29日就疑似的「安倍謝罪」雕像評論「將對日韓關係造成決定性影響」。
  • 韓國法院判日本需對「慰安婦」做出賠償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新華社首爾1月8日電(記者陸睿 耿學鵬)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8日就12名「慰安婦」向日本政府索賠一案做出判決,要求日方向原告每人支付1億韓元(約合59萬元人民幣)的賠償。這是韓國法院首次就韓國「慰安婦」向日本政府提出賠償訴訟做出判決。
  • 安倍謝罪跪像驚現韓國,日本政府警告:對日韓關係起「決定性」因素
    這座雕像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原型,呈現出在慰安婦像前下跪的姿態,被命名為"永遠的贖罪"。植物園園長在接受共同社採訪時表示,該雕像由自己出資打造,並不針對安倍,而是"象徵處於謝罪立場的所有男性。"他解釋,"(立雕像)不存在政治意圖。只是想給世人一個可以進行反思的機會。"
  • 韓國法院判處日本政府賠償「慰安婦」受害者,12位原告僅5人尚在人世
    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當地時間8日就韓籍「慰安婦」受害者向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作出一審宣判,裁定日本政府向受害者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法院表示,綜合相關證據、證詞等材料,認定被告方存在非法行為,給原告方身體和心理造成了難以想像的創傷,且原告方未能得到應有的賠償。因此認定原告索賠要求合理,支持原告訴求。
  • 日本政府向韓籍「慰安婦」受害者每人賠償1億韓元
    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當地時間8日就韓籍「慰安婦」受害者向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作出一審宣判。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當地時間8日就韓籍「慰安婦」受害者向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作出一審宣判,裁定日本政府向受害者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
  • 日韓外長會談全程英語交流無翻譯人員 網民:方便互懟
    圍繞韓國此前提出的關於日韓慰安婦共識的新方針,河野強硬回應稱「完全不能接受韓方提出的要日本進一步採取措施的要求,對於(韓國提出的)磋商也無法回應」。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外務省透露稱,河野與康京和舉行了約45分鐘的會談,會談全程用英語交流,無翻譯人員同席。有網民稱,這樣更方便交流,也更便於雙方表明自己的立場強硬。
  • 日韓關係急轉直下,局座揭秘癥結所在
    韓方數據顯示,韓國超過90%的氟聚醯亞胺、抗蝕劑及40%以上的高純度氟化氫,均從日本進口。對於為什麼翻臉,日方的說法是:兩國間的信賴關係已經嚴重受損。在韓方看來,這是因為日方不滿韓國法院判決日企賠償二戰期間遭其強徵的韓國勞工,以此實施「政治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