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修·邦克·李奇微在1895年3月3日出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門羅堡,他曾是美國的陸軍四星上將,他的聞名於世是在韓戰期間挽救了聯合國軍。1993年7月26日,李奇微在匹茲堡郊區的家中去世,享年98歲。
馬修·邦克·李奇微1917年畢業於西點軍校,被授予陸軍少尉的軍銜。畢業一年後,他又回到西點軍校擔任西班牙語的教員。當他在本寧堡步兵學校完成軍官課程後,李奇微到駐中國的第十五步兵團任職,之後,他又被派往尼加拉瓜,負責監督1927年舉行的自由選舉。
馬修·邦克·李奇微一生在很多地方服過役,可以說他的一生是奔波的一生。在中國、尼加拉瓜、巴拿馬、玻利維亞、菲律賓、巴西和美國各地都有他的足跡,而且先後進過指揮與參謀學校和陸軍軍事學院進行深造。1937年李奇微從陸軍軍事學院畢業。1939年在陸軍參謀部的作戰計劃處擔任參謀。韓戰爆發後,李奇微在1950年沃爾頓·沃克中將車禍喪生後,接過了在朝鮮作戰的第8集團軍的指揮權,並且在杜魯門總統解除麥克阿瑟的兵權後,李奇微又接過了「聯合國軍」總司令的頭銜。並且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將聯合國軍拯救出來,並且阻止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攻勢。
1952年5月,李奇微擔任歐洲盟軍的最高司令。1955年李奇微計劃提前從美國陸軍退役,開始了他的個人生活。
李奇微是一位有名的將領,他因在朝鮮戰場上拯救了聯合國軍而名聞天下,而且在他的回憶錄中對各個戰役都有自己的評價,李奇微評價中印戰爭也引起人們的關注。
中印戰爭是1962年發生在中國和印度在藏南邊境的戰爭,在中國普遍稱為中印邊界反擊戰,印度則稱為瓦弄之戰。自戰爭發生之時就受到世界各地的關注,並且對此次戰爭也有很多評價,而且多數媒體認為印度只能失敗,李奇微評價中印戰爭也是如此,並且他非常同意麥克阿瑟曾說的話:「誰想跟中國陸軍打仗,一定有病。」這也充分顯示出李奇微對此次戰爭,中國的勝利是勢在必得的。
麥克阿瑟和李奇微都曾在朝鮮戰成上與中國志願軍發生過戰爭,而且都曾見證過中國部隊的陸戰能力,這都是在朝鮮戰場上總結出來的經驗。同時,印度軍隊並不是一支能徵善戰的部隊,而中國解放軍經歷了很多次的戰爭,同時也有更強的軍事領導,再加上剛經歷不久的韓戰的洗禮,豐富了戰爭經驗,中印戰爭的勝利應該非中國所屬。
李奇微真真正正在戰場上體會到了中國志願軍的陸戰風格,在這場戰爭中,李奇微是非常確認中國會勝利的。雖然在朝鮮戰場上李奇微制定出了應對中國志願軍的戰術,但是也真正見識了志願軍在戰爭中毫不手軟,而且志願軍非常擅長夜戰,總會在不知不覺中打擊敵方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