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著」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2.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內心的憤怒漸漸平息,我開始意識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尋求的是真理,是一種排斥道德判斷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洩,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裡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自會後的超然,對善和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3.牛老了也和人老了一樣,餓了還得先歇一下,才吃得下去東西。」 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4.蜂擁而來的真實幾乎都在訴說著醜惡和陰險,怪就怪在這裡,為什麼醜惡的事情總是在身邊,而美好的事物卻遠在海角。換句話說,人的友情和同情往往只是作為情緒來到,而相反的事實則是伸手便可觸及。正像一位詩人所表達的:人類無法忍受太多的真實。
5.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他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
6.坐在我對面的這位老人,用這樣的語氣談論著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內心湧上一股難言的溫情,仿佛是一片青草在風中搖曳,我看到寧靜在遙遠處波動。
7.我娘常說地裡的泥是最養人的,不光是長莊稼,還能治病。那麼多年下來,我身上那兒弄破了,都往上貼一塊溼泥巴。我娘說得對,不能小看那些爛泥巴,那可是治百病的。 做人不能忘記四條,話不要說錯,床不要睡錯,門檻不要踏錯,口袋不要摸錯。
8.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9.我發現我們都坐在陽光下了,陽光的移動使樹陰悄悄離開我們,轉到了另一邊。福貴的身體動了幾下才站起來,他拍了拍膝蓋對我說:「我全身都是越來越硬,只有一個地方越來越軟。
10.春生抹了抹眼淚說: 「我爹娘早死了。」 我說:「那你更該好好活著,你想想,你走南闖北打了那麼多仗,你活下來容易嗎?
11.在中國,對於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來說,生活和倖存就是一枚分幣的兩面,他們之間輕微的分界在於方向的不同。……我用的是第一人稱的敘述,富貴的講述裡不需要別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講述的是生活。如果用第三人稱來敘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麼富貴在讀者的眼中就會是一個苦難中的倖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