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我智慧型手機玩得很溜

2020-12-16 澎湃新聞

73歲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我智慧型手機玩得很溜

2020-10-22 0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Kai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抱著B站小電視的麥可·萊維特

"bilibili Cheers!"

當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副主席麥可·萊維特(Michael Levitt)講出"bilibili Cheers"這句B站名言時,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震驚了!

目睹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自如地講出B站暗號的小夥伴們。圖|pinterest

萊維特教授得意在與B站的專訪中表示:「我知道B站哦,因為我在人民廣場的上海當代藝術館看到過它。而且我還知道上面有很多新番。」

在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全程都很有活力的快樂萊維特。圖|WLF獨家

我是科技弄潮兒

熱愛網上衝浪、世界百曉生的萊維特說自己大概在60年前就能用電腦了。作為科學家的萊維特嚴謹地用了一個數據來形容他對電子產品的掌握程度:「我仍可以像一個15歲的孩子一樣使用手機。」

萊維特教授在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WLF)發言。圖|WLF獨家

諾貝爾獎很奇怪

萊維特在與B站的專訪談起了科學界的頂級榮譽——諾貝爾獎。他提起了諾貝爾獎的特殊屬性:它和別的獎項很不一樣,因為你在得獎之前完全被蒙在鼓裡。

看!金閃閃的諾貝爾獎章群像!圖|Chemistryworld

正如WLF之前在之前的推送(介紹的那樣,大部分獎項的邏輯是:從當年公開的候選人中做選擇。而諾獎卻並非這樣:諾貝爾基金會有嚴格的規定,所有諾貝爾獎的提名信息,包括提名人和被提名人在50年都不能公開。

在50年內被明令禁止的公布提名信息行為。圖|Tenor

換而言之,沒有人知道當年到底有哪些候選,而且可選的科學突破也不限於當年。因此,做出開創性成果的在世科學家都有希望。

因此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曾客串過《生活大爆炸》的喬治·斯穆特三世(George Fitzgerald Smoot III)在與WLF的專訪中感嘆,要拿諾獎一定活得長。

所以,萊維特聳了聳肩,詼諧地做了個總結:諾貝爾獎,是一個奇怪的獎。

科學家要改變世界!

萊維特教授一直是個非常重視青年成長的人。在第三屆WLF緊張籌備期間,WLF與萊維特進行了網絡連線。

WLF獨家網絡連線萊維特

萊維特教授在與WLF的獨家連線中,重點強調諾貝爾獎得主的重要責任之一就是去普及科學,讓科學這束光照亮所有年輕人。因為,他們就是未來。

萊維特一直以來致力於青年成長。他認為他們就是未來。圖|Giphy

「科學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因為,它有著造福每個人的力量。科學家,生而為改變世界。」 萊維特教授如是說。

科學家,要改變世界!

排版|Kai

編輯|羽華

責編|小文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想一睹「文青」氣質的諾獎得主?來這裡就對了
    一場科學盛宴即將拉開帷幕,前來赴約的是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137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科學天團」將至,有你要追的「星」嗎? 【兩位2020年諾獎得主是「文青」?】
  • 健康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於廣州隆重召開——諾獎得主與中國專家...
    諾獎得主暢談中國抗疫會上,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Michael Levitt)通過預先專程錄製的視頻,與中國專家進行隔空對話,共同研討新冠肺炎對人類的影響。 麥可・萊維特現為美國斯坦福醫學院癌症研究所教授,因發明多尺度複雜化學系統模型,成為2013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他不但是一位化學家,更是一位頂尖的數據分析專家——在今年2月份曾精準預測了湖北疫情結束的時間,引發全世界高度關注。
  • 諾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頭號粉絲,喜歡用支付寶、滴滴
    作為大亞灣中微子項目的首席科學家,長期從事高能物理實驗研究的王貽芳院士曾經獲得2016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在這次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他在談及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時認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就需要加強國家的基礎科研能力,這樣可以更有信心地參與國際合作。
  • 諾獎得主約翰·納什因車禍去世 終年86歲
    另據新華網 5月19日,納什剛剛從挪威國王手中接過被譽為數學界諾獎的阿貝爾獎,並成為有史以來唯一一位諾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事故發生時,他和妻子剛領完獎回到國內。奧斯卡獲獎影片《美麗心靈》主人公的原型、美國數學家約翰·納什遭遇車禍去世,終年86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警方的話說,計程車司機當時試圖超車,車輛卻失控,撞上防護欄。
  • 89歲諾獎得主羅傑·彭羅斯,有一個令人咋舌的家族
    諾獎剛宣布,大家首先關注到的自然是獲獎原因,這是科學最高榮譽首次頒向黑洞研究,而且在霍金教授仙逝兩年之後,頒給了他的科研好友彭羅斯教授。實際上,1931年出生的羅傑·彭羅斯教授,比霍金年長11歲。他出生於英國科爾切斯特,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隨後前往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 諾獎得主、院士共話提升科學素質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溫競華)在8日舉行的「科學素質與全球挑戰」電視專題論壇上,10位諾貝爾獎得主、30位世界科學院及中國兩院院士、300位社會科學組織代表及青年科學家共話攜手提升公眾科學素質,應對全球風險挑戰。
  • 89歲諾獎得主羅傑·彭羅斯,有一個令人咂舌的家族-虎嗅網
    諾獎剛宣布,大家首先關注到的自然是獲獎原因,這是科學最高榮譽首次頒向黑洞研究,而且在霍金教授仙逝兩年之後,頒給了他的科研好友彭羅斯教授。實際上,1931年出生的羅傑·彭羅斯教授,比霍金年長11歲。在諾獎之前,羅傑·彭羅斯教授還跟霍金教授有過多次同臺獲獎的經歷,比如倫敦皇家天文學會艾丁頓獎、沃爾夫物理學獎,二人也有合著:《時空的本質》。但是,羅傑·彭羅斯教授可不是一個名字離不開「霍金」的人,除了物理學,他在數學、科學哲學等領域都頗有建樹。
  • 16歲女生研究獲得諾獎得主青睞,3歲就羨煞旁人,網友質惹爭議
    16歲女生的研究諾獎得主青睞,3歲能做的事羨煞旁人,網友質疑惹爭議 16歲的時候你在幹什麼?吃飯睡覺打豆豆嗎?16歲的時候我還在上初中,上學上的晚,普通的孩子16歲上高一吧。
  • 諾獎得主說「我的工作像重慶」
    作為研究化學的專家,卻在討論AI,麥可·萊維特這樣解釋:我的工作,有點像兩江交匯之處的城市,就像是重慶,有兩條河流交匯於此。對於我來說,一條河是計算機科學,另一條是生物科學,所以我研究的領域叫做計算生物學。
  • 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做了什麼偽科學?
    因為Jacques不是一般人,他在學術上的主要貢獻是發現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他50歲也就是1985年前後有傳言說他有可能會拿諾獎,當然他這個發現肯定是真諾獎級別的。一個諾獎級別的大牛發篇《自然》不是多難的事情,對吧?專業編輯們又看不懂做得究竟是什麼,怎麼可能想到這樣的學者居然發偽科學?得,文章發表了之後那就亂套了。一個很有可能拿諾獎的頂級科學家做偽科學,此事如何處理?
  • 諾獎得主有話說
    阿爾特:也曾與諾獎失之交臂 但繼三位諾獎獲得者的研究之後,年輕的科學家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繼續著探索。2013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簡稱FDA)批准了PSI-7977(索非布韋,sofosbuvir)聯合病毒唑用於C型肝炎的治療,最終攻克了對C型肝炎的治療難題。   然而,阿爾特的諾獎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也曾與之失之交臂。
  • 16歲妙齡少女的研究獲諾獎得主青睞,網友不服,媽媽介紹有疑點
    16歲妙齡少女的研究獲諾獎得主青睞,網友不服,媽媽介紹有疑點16歲少女研究大閘蟹獲諾獎得主青睞在前不久召開的第3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T大會上,16歲少女李依庭獲得眾多頂尖科學家們的青睞,要知道此次大會上諾獎得主雲集
  • 諾獎得主 Joachim Frank:我獲獎大部分是靠運氣
    因在開發冷凍電鏡的過程中貢獻卓越,Joachim Frank教授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翻閱近些年諾獎資料,不難發現諾貝爾獎曾多次授予結構生物學領域,對此,Frank教授認為,了解分子結構對醫學和人體健康都十分重要。對分子結構以及分子間的相互作用了解得越深入,我們對人類疾病和健康的了解就越豐富。
  • 川大高能畢業生:給諾獎得主當翻譯,敢和科研死磕,還能畫國畫
    初見尹一佳,朝氣蓬勃是最深刻的印象,身著白大褂從華西口腔醫院修復科診室小跑而來的女孩兒,你大概猜不到她曾是諾獎得主身邊的同聲傳譯,是7篇論文的作者,是包攬2次國獎的「四川省優秀大學畢業生」......「從高一起就有了當醫生的願望」,學醫的念頭並非尹一佳一時興起,通過高中三年的堅持與努力,她在高考後如願考入了川大華西口腔醫學院。
  • 新晉諾獎得主阿爾特:諾獎得主也是瘋狂打工人,為科學打工
    我在1965年和芭芭拉·拜利(Barbara Bailey)結婚,她是我首次在NIH做研究期間認識的。這是一段美好的婚姻,不幸的是12年後結束了。我在這段婚姻中收穫了兩個孩子:兒子馬克,現在是醫學博士,開始了自己的研究事業;接著是女兒斯泰西,目前在科羅拉多州當教師。孩子們一直表現得非常好,我為他們自豪。他們給我帶來了四個孫輩。
  • 【巔峰對話:瞰見2021——專訪諾獎得主】
    在第一季,每日經濟新聞每經商學院獨家專訪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德•菲爾普斯、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海姆、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維特裡希、2012年諾貝經濟學獎得主埃爾文·羅斯、2017年諾貝化學學獎得主阿希姆·弗蘭克、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巴裡·巴裡什等六位諾獎得主,圍繞世界經濟前瞻
  • 特立獨行的諾獎得主:詹姆斯·布坎南
    作    者:風靈 來    源:風靈(ID:flthinking) 人盡皆知,詹姆斯·布坎南是經濟學科最高榮譽正如布坎南所說,如果諾貝爾委員會是由美國經濟學家組成的,他將絕無可能獲得諾獎,因為歐洲對他的研究工作的讚賞,遠比老家美國的研究共同體對他的讚賞多得多。
  • 諾獎解讀|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新民晚報·新民網】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
  • 5位諾獎得主攜手江蘇夏至極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近視患者「尋...
    1月13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特穆特.米歇爾(Hartmut Michel)教授應邀來寧,對江蘇夏至極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參觀訪問,雙方就眼科領域的生物學發展進行了深度交流。據了解,他是與該公司深度合作的第5位諾獎得主。
  • 諾獎得主自稱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諾獎得主自稱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近日,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表示,自己是中國科技的頭號粉絲,喜歡用微信支付、支付寶、滴滴等。一部手機就能搞定所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