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杯大杯超大杯?一款2.0T發動機,為什麼要分高中低三個功率?

2020-12-11 騰訊網

100年前,德國人發明了汽車。100年後,德國人把一款發動機分為高中低三個功率,賣出了三個不同的價格,德國人重新定義了汽車的動力。聰明的德國人讓我們知道,如何把一款商品,賣出不同的價格。比如奧迪A4L,都是EA888的2.0T發動機,分為了小杯,大杯,超大杯,分別是110千瓦,140千瓦,185千瓦。

但是,這三款發動機硬體上是有區別的,並不是很多人口中的只是調教不一樣,它們在硬體上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這幾點。

1、取向不同

高功率發動機偏向性能調教,低功率發動機偏向燃油經濟性調教,這是兩者根本性的不同,這一點決定了兩者在硬體結構和軟體調教上的差異。

2、燃燒系統不同

低功率的發動機代號為EA888 Gen3B,使用的是更加節能的米勒循環,而高功率版本的EA888 GEN3使用的是傳統的奧拓循環,而奧迪上使用的EA888 GEN 3B可以實現米勒循環和奧拓循環之間的切換,這一點是兩者在硬體上最大的不同。正因為於此,兩者的活塞,缸蓋燃燒室,缸蓋氣道,噴油器,壓縮比等都是不同的。

3、AVS系統的位置不同

AVS即氣門可變升程系統,高功率的版本是在排氣側,主要是為了增強動力性能,提升動力響應,提升低速扭矩。而低功率版本是在進氣側,主要是為了彌補因為偏向省油的米勒循環,所帶來的動力損失。

4、油氣分離器設計不同

兩者的機油油氣分離器的設計不同,一個是從缸體的粗油分離器空腔直接上到缸蓋的精油氣分離器,這是高功率版本,另一個是兩級油氣分離,先是通過缸體上進氣側平衡軸的空腔進行初步的油氣分離,再經過缸蓋上的精油氣分離器實現第二次油氣分離,這樣做的機油消化率更低,所以低功率版本的EA888燒機油現象會更輕微。

從這四點可以看出,高低功率版本的發動機實際上,並不是很多人想像的那樣,只是在軟體調教上不一樣,兩者的硬體和軟體都不一樣,但是成本差距有多少,沒辦法評估,可能只有大眾內部的人才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絕對沒有奧迪A4L高功率和低功率車型那麼大的差價。

之所以要設立不同的功率,是為了覆蓋不同的人群,因為有些人對於動力性要求並不高,要的是省油,如果將一款發動機分為三個功率,可以物盡其用,不管是更改軟體調教還是要改硬體,總比重新開發一款低功率發動機要好得多,就像A4L,原先的1.4T發動機直接棄用,這樣一來車企可以節省不少的研發和適配成本,對消費者來說,花近30萬也不會買到一款1.4T發動機,功率小一點,至少還是2.0T的,心理的落差感也不會很大。

此外,一款車型只用一款發動機,對於車企的售後、維修、保養都提供了方便,減少了後期的維保成本,可謂是一舉多得。

所以說,把一款發動機分為好幾個功率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廠家這麼做也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對於我們消費者而言,不需要關心這款發動機的實際成本是多少,因為怎麼算你都沒有車企精,我們只需要弄清楚自己的用車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動力版本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一個家族三個「杯型」 榮威RX5中杯、大杯、超大杯該這麼買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27日6時訊(趙廣)經常逛街、看電影、買小吃的朋友都知道,飲品一般分為中杯、大杯、超大杯,而羅永浩通過瘋狂抽自己耳光的電影畫面,讓這杯型分類成為了一個梗火爆全網,手機圈也從此正式進入了中杯、
  • 一個家族三個「杯型」榮威RX5中杯、大杯、超大杯該這麼買
    經常逛街、看電影、買小吃的朋友都知道,飲品一般分為中杯、大杯、超大杯,而羅永浩通過瘋狂抽自己耳光的電影畫面,讓這杯型分類成為了一個梗火爆全網,手機圈也從此正式進入了中杯、大杯、超大杯的機型分布方式,比如華為P40、P40
  • 手機也分「中杯,大杯,超大杯」?網友表示:「超大杯」買不起
    相信各位小夥伴們都喝過咖啡吧,星巴克的咖啡分為3個規格,他們分別是中杯、大杯和超大杯,那麼這三杯跟手機廠商有什麼關係呢?下面小編就給各位講講吧!但是隨著這幾年經濟的發展,以及追求極致手機體驗的極客也變多了,這樣的配置層級可能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所以推出了這樣一款「超大杯」,把廠商極致的體驗帶給用戶。「超大杯」的出現意味著,增加一個配置版本,就又增加了一個目標人群,這樣來說,手機廠商的收益也會變得高一些,其實,這樣的「小伎倆」也還是可以被用戶所接受的,畢竟給用戶帶來了更加極致的體驗。
  • 為什麼星巴克咖啡是中杯、大杯和超大杯而不是小杯、中杯和大杯?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記得老羅有一個視頻,是在星巴克點咖啡,為了中杯和大杯一直在爭論的故事?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要在星巴克點一杯高杯、大杯或超大杯,而不是標準的小杯、中杯和大杯呢?星巴克的規模背後其實有一段歷史。
  • 「中杯、大杯、超大杯」,蘋果贏了銷量,華為卻輸了口碑
    文丨太平洋數碼你好,請給我一杯這個中杯拿鐵。不好意思先生,這個是大杯。哪個才是中杯。你就給我這個中杯就可以了。不好意思先生,這裡是中杯、大杯、超大杯。在同一系列產品中分出三個型號。超大杯的目的是做價格的反襯,因為做商人的都清楚售價過高是對消費者底線的觸控,一但弄不好就會引起消費者的反感。那為什麼同一個系列要弄出三款型號呢?很簡單,因為作為廠商來說他們也不確定哪一款是消費者最容易接受願意買單的。
  • 同樣是中杯、大杯、超大杯,蘋果、華為和三星有啥不同?
    你好,請給我一杯這個中杯拿鐵。不好意思先生,這個是大杯。那個才是中杯。你就給我這個中杯就可以了。不好意思先生,這裡是中杯、大杯、超大杯。被杯型整蒙圈的不止有羅老師,還有現在的手機消費者。當時,根據不同的尺寸, NASA 為太空人提供了小、中、大三個不同的型號。太空人也是人,同樣也會做「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當時幾乎所有太空人都冒著會滑落和洩漏的風險也要挑個大號。用不了多久,NASA 發現了這個問題的存在,於是就將這三個型號的名稱換成了「大、加大、超級大」,之後問題也就解決了。
  • 中杯、大杯、超大杯 華為P40系列你會選擇哪一「杯」
    今天我們終於等到了華為P40系列發布,本次華為發布了中杯、大杯、超大杯三款手機,不對不對。。。。。。應該是華為P40 、華為P40 Pro、華為P40 Pro+。繼承了華為P系列的優良傳統,華為P40系列仍然是主打拍照的旗艦系列。
  • 中杯、大杯、超大杯你更期待哪個?
    中杯、大杯、超大杯你更期待哪個?沉寂了一個多月,紅米終於又要發布新機了!這次直接一口氣發布三款Note9系列新機,但具體是哪三款,官方並沒有明確給出答案。根據外界猜測估計是Note9、Note 9 Pro、Note 9 Pro max,一款4G手機兩款5G手機。起售價不用猜,依然是千元起步。
  • 手機廠商的「中杯、大杯、超大杯」,杯杯都有學問
    借用目前業界風行的說法,手機廠商這是將此前產品序列中的「小杯、中杯、大杯」,升級為了現在的「中杯、大杯、超大杯」,這其中的變化無疑也耐人尋味。但正所謂一切皆有因果,手機廠商自然不會是無緣無故就隨意改變了自家的產品命名策略,而我們則不妨從歷史中去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 吉利星瑞:讓擁有「超大杯」的方式簡單點
    中杯、大杯、超大杯本來是飲品界的專用名詞,但自從羅永浩把三杯梗火爆全網後,大家也把這個梗用到了手機機型上。比如蘋果、華為在近兩年都在自己的旗艦機型上推出了自己的中杯、大杯、超大杯,比如榮耀30、榮耀30PRO、榮耀30PRO+。按照我們以往的思路,中杯入門為降低門檻,大杯性價比高為主推,超大杯往往為了秀肌肉。
  • 拋去大杯、超大杯,2020年我最看好的三款「中杯」旗艦
    冬至已至,意味著2020年即將結束,今年手機圈裡的新機幾乎已經發布完畢,其中手機廠商們不止發布的手機系列多,而且單系列手機已經習慣了推出多款機型,像iPhone 12系列就帶來中杯、大杯、超大杯的「組合拳」,讓消費者們的選擇範圍更廣。
  • 一文看懂榮耀30系列中杯/大杯/超大杯區別 定位精確在哪裡?
    這一次榮耀30系列採用「中杯、大杯和超大杯」的產品線劃分,新品在外觀、性能和影像上有什麼主要區別?新機的定價策略又為什麼這麼激進?其市場定位精確在哪裡?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01 中杯、大杯和超大杯的主要區別在哪裡?
  • 羅老師,別這樣 中杯大杯超大杯套路太大多 我們應該怎麼選?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手機圈突然開始流行中杯、大杯、超大杯的組合。華為、三星、榮耀、vivo……都有相同玩法,很多朋友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選擇的時候究竟是該挑哪一個版本呢?
  • 中杯?大杯還是超大杯?華為P40系列入機建議
    華為P40系列的價格主要涵蓋4000到7000這個價格,主要有三個機型,分別是華為P40,華為P40Pro和華為P40Pro+。那麼,華為P40這三個機型有什麼不同之處呢,又分別適用於什麼樣的人群呢?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 中杯 大杯 超大杯 我們該如何選擇
    此次P40系列包括了三款手機,很多消費者在看會發布會後會產生一個疑問:「這三款手機哪一個更值得購買呢?」為創服務就來推薦一下哪一款手機適合購買。華為P40系列發布了中杯P40、大杯P40Pro、超大杯P40PRO+。
  • 雷軍喝星巴克 網友:中杯大杯超大杯
    6月5日消息,小米創始人、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發微博表示,自己喜歡星巴克、脫脂牛奶不加糖,以前是喜歡超大杯,為了控制咖啡上癮改喝中杯。雷軍自述是星巴克的老鐵,考慮購買星巴克的股票,做個小股東,這樣喝星巴克可能會更有成就感。
  • 恆馳車型命名規則發布 網友:中杯大杯超大杯?
    11月11日,恆大汽車旗下品牌恆馳發布了未來車型命名規則,這一意味著恆大汽車將正式進入造車加速通道。根據規劃,恆馳車型將由「恆馳+數字+兩個英文字母」構成。其中數字方面,從阿拉伯數字1開始依次編號,代表恆馳車型上市先後順序。
  • Vivo X50系列中杯、大杯、超大杯之間相差多少?
    但是這個微雲臺,卻只有Vivo X50 Pro有,其它的X50和X50 Pro+都沒有,那麼這是為什麼呢?除了微雲臺,X50版本之間差異大不大?X50 Pro+與OPPO Find X2相比又如何?Vivo X50系列每個版本之間的差異外觀上,Vivo X50系列三個版本正面都是採用單攝打孔屏,X50和X50 Pro機身背面都是採用AG磨砂工藝的玻璃設計,X50 Pro+採用的是素皮材質。屏幕上,Vivo X50採用的是柔性直屏,其它Pro版本和Pro+都是採用曲面屏。
  • 中杯大杯亮點十足!而超大杯,vivo更是詮釋什麼叫霸氣外露
    比如首發高通驍龍888的小米11配上「良心不加價」的充電器配套玩法,熱度很高;還有亮點十足的vivo X60系列:無論是中杯還是大杯,都配搭了蔡司小藍標以及第二代微雲臺,且在屏幕,性能等方面也全面提升,一經開售也深入人心。
  • 劉作虎也玩中杯、大杯、超大杯,一加9也有三款機型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從來不搶首發驍龍這個噱頭的一加,近一段時間頻頻出現一加9系列的消息。按正常的迭代規律一加9至少要在三月份才能發布,但是它現在的曝光頻率甚至比小米11、三星S21系列還要高。最新消息顯示一加9系列或將有三款機型,分別是一加9E、一加9、一加9 Pro,也就是劉作虎也跟隨了一把潮流,也玩起了中杯、大杯、超大杯。至於這三款機型如何區別目前還是未知數,其實現在的一加玩法基本上與大家都差不多。在國內看似僅發布旗艦,但是一加已經不再是此前一年只發布一款或兩款機型的一加,現在的一加一年至少是三款甚至是四款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