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190多萬貧困人口住進安居房

2020-12-26 黃岡市政府門戶網站

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青龍泉社區是我省規模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鹹寧市通山縣慈口鄉大竹村貧困戶有安全住房,生活有保障。「十三五」期間,該村42戶119人易地搬遷,15戶42人危房改造。

黃岡麻城市乘馬崗鎮小寨社區付家河。在省軍區的幫扶下,曾經的窮鄉僻壤變成了美麗鄉村。

黃石市陽新縣黃顙口鎮花果村出列後,成為遠近聞名的富美鄉村,前來旅遊參觀的人紛至沓來。

十堰市鄖西縣澗池鄉下營村貧困戶王江回鄉創業脫貧,在村裡自購了住房。一家人安居樂業,其樂融融。

在鹹寧市崇陽縣天城鎮茅井村安置點黨員群眾活動中心,村民跳起廣場舞。

黃岡市紅安縣城關鎮竹林新村集中安置易地扶貧搬遷戶954戶、3363人。

初冬時節,陽新縣木港鎮倉下村,幾個留守婦兒帶著幼兒在房前屋後曬太陽。55歲脫貧戶陳錫勇看著可愛的小朋友,眼裡露出慈祥的目光。「蓋了新房,我大兒子年底就結婚,明年我也可以抱孫子啦。」在危房改造資金的支持下,陳錫勇拆掉住了幾十年的土坯房,去年5月建成兩層小洋房,居住條件明顯改善。

「十三五」期間,湖北省共190多萬貧困人口,通過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

農村危房改造是解決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要途徑,是落實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主要內容。2016年以來,陽新縣完成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等「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5045戶,受益17153人,其中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有4952戶、受益16837人。湖北省住建廳介紹,「十三五」期間我省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36.7萬戶,惠及104.8萬貧困人口。

易地扶貧搬遷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頭號戰役」和「標誌性工程」。今年11月26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省易地扶貧搬遷新聞發布會,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宣布:我省全面完成「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任務,31.84萬戶88.23萬群眾已全部易地搬遷入住,搬遷人口全部脫貧。我省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約佔全國總搬遷數量的十分之一,規模居中部第一、全國第五。

5年來,我省建成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10359個。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青龍泉社區是我省最大安置點,安置4155戶、1.5多萬人。為解決當地群眾創業就業難題,確保「搬得出、穩得住」,鄖陽區投資建設2000多畝「香菇小鎮」、5萬平米襪業扶貧車間,讓近萬名群眾穩定增收。

走進黃岡市紅安縣城關鎮竹林新村,這裡儼然不再是「村」,而是一個嶄新的城市社區。一棟棟荊楚風格的住宅樓錯落有致,購物廣場、幼兒園、衛生院等配套齊全。今年9月,安置點配套的竹林實驗學校投入使用,首批136名小學生入學。

麻城市乘馬崗鎮小寨社區屬於典型的偏遠山村和深度貧困村。2018年,省軍區投入300餘萬元,在小寨建設美麗鄉村示範點,在有條件的村組建起3個示範輻射廣場,拆除村民亂搭蓋的棚屋,整治美化環境,修建休閒文化長廊,扶持、推動村民對老舊危房進行改造,收集利用村民舊有的石碾、農具等,建設小型農耕文化景觀園。如今,這裡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曲徑通幽,村民們都愛來這裡休閒娛樂。

省財政廳介紹,  5年來省財政支持美麗鄉村建設1640個試點村,發放補貼資金近50億元。由此,一大批貧困村不僅變富了,而且變美了,居住質量顯著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陳勇) 


相關焦點

  • 湖北:「十三五」期間190多萬貧困人口住進安居房
    在危房改造資金的支持下,陳錫勇拆掉住了幾十年的土坯房,去年5月建成兩層小洋房,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十三五」期間,湖北省共190多萬貧困人口,通過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農村危房改造是解決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要途徑,是落實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主要內容。
  • 湖北省扶貧辦:確保剩餘5.8萬貧困人口脫貧質量
    (抗擊新冠肺炎)湖北省扶貧辦:確保剩餘5.8萬貧困人口脫貧質量中新社武漢4月6日電 (記者 馬芙蓉)在6日召開的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胡超文表示,將採取超常規舉措,確保剩餘
  • 新疆近五百萬農牧民住進抗震安居房
    近3年來,莎車縣3個鄉鎮36個村的1915戶牧民完成異地安置,住上有庭院、有棚圈、生活設施齊全的抗震安居房。  新疆山區多,荒漠戈壁多,地震災害多,貧困人口多。實施農村安居工程,改善農村各族群眾住房條件,是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重大舉措。
  • 湖北省扶貧辦:確保剩餘5.8萬貧困人口全部如期脫貧
    4月6日下午四點,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第65場新聞發布會,介紹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工作情況。掛牌督戰重點在戰今年要開展脫貧攻堅的掛牌督戰,湖北省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蔡黨明介紹,全省掛牌督戰的範圍是保康縣、隨縣等11個縣市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0人以上、2019年底剩餘貧困人口20人以上共454個行政村。
  • 讓貧困人口住有安居——山東省青州市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側記
    讓所有貧困人口住有所居、住有安居,過上好日子,山東省青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全力推進農村貧困人口危房改造的基礎上,橫向鞏固深化脫貧攻堅寶貴成果,縱向建立住房安全有保障長效機制,咬定目標不放鬆,勇於創新抓落實,持續提升廣大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2016年到2020年,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人數增加1000多萬人 五年就業...
    累計建設扶貧車間32688個,吸納貧困人口43.7萬人;鼓勵返鄉創業帶動就業,培育致富帶頭人41萬多人,帶動406萬貧困人口增收;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496.3萬貧困人口。三項手段,即服務、培訓、維權三項手段協同發力。堅持精準化的就業服務,建立人員幫扶清單和崗位需求清單,推動人崗精準匹配。
  • 扶貧辦:湖北省貧困人口外出務工已經超過去年的80%,接近90%
    人社部、國務院扶貧辦組織東部7個吸納貧困人口就業比較多的省,和湖北一起搞了一個勞務協作,我們叫勞務協作「7+1」。剛才我說了消費扶貧,賣了不少東西,在一攬子計劃的基礎上,從資金支持、勞務協作和消費扶貧等方面加大支持。目前湖北省貧困人口外出務工的情況,已經超過了去年的80%,接近90%。
  • 湖北省因病致貧返貧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宜昌市舉辦新聞發布會 付蓓蓓 攝中新網宜昌12月11日電 (記者 郭曉瑩)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塗遠超12月11日在宜昌市表示,截至2020年11月底,湖北省因病致貧返貧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貧困地區居民健康素養提升至18.1%
  • 湖北省地市常住人口數據全出爐
    湖北省地市常住人口數據全出爐常住人口前五名依次是:武漢市、黃岡市、襄陽市、荊州市、孝感市。其中武漢常住人口破千萬。而湖北省副省域中心宜昌常住人口僅僅414萬左右,比襄陽少了150萬左右。常住人口最少前五名依次是:神農架林區、潛江市、鄂州市、仙桃市、天門市。其中包括四個省直管市和神農架林區,實際上地級市中鄂州常住人口和面積最小。從人口淨流入來看,湖北省只有武漢和宜昌常住人口是淨流入,這兩個城市經濟活力最強。
  • 【青海「十三五」發展成就巡禮】兜住貧困群眾的「幸福底線」
    為此,我省紮實開展「十個行業」扶貧行動,集中精力解決交通、電力、網絡通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貧困地區打基礎、增後勁。  2016年,西寧市湟中區攔隆口鎮卡陽村建成了7.8公裡的鄉村旅遊公路,使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貧困山村,一躍成為年接待30多萬遊客,門票收入達到500多萬元的旅遊村。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
  • ...年近千萬人喬遷新居 脫貧攻堅「關鍵戰役」讓貧困人口「斬窮根」
    12月3日,國新辦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指出,2019年底已有920萬貧困搬遷群眾實現脫貧,今年剩餘的40萬貧困搬遷群眾各地已完成相關退出工作,目前正在接受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
  • 湖北人口第二多的城市:被譽為「鄂東明珠」,人口達800多萬
    當然,作為湖北省的省會城市,武漢除了全省經濟大城市外,還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城市, 但是在湖北的12個城市中,另一個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達到800多萬,被譽為僅次於武漢的「鄂東明珠」, 你知道是哪個城市嗎?這就是黃岡市, 我想大家對整個城市也不知道, 是教育事業有名,有點有名的城市, 黃岡位於湖北省東部,位於鄂豫皖贊四省邊界,與省會武漢山水相連,離武漢僅幾十公裡,城際鐵路全程只有半小時, 總面積17453平方公裡,轄兩市、兩區、七縣,具有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巨大的人口基數。
  • 投資超萬億 中國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經濟觀察)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中國攻下脫貧「頭號工程」:投資超萬億 完成千萬貧困人口大遷徙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這次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1000萬人,規模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中國國家發改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3日說
  • 近千萬貧困人口搬出窮窩窩,開啟新生活 搬得出 穩得住 能致富
    77歲的貧困戶色七古博滿臉笑容地說:「這把年紀了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新房,真享福啦!」易地扶貧搬遷,深刻地改變著貧困地區面貌。  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調研時強調,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搬得出的問題基本解決後,後續扶持最關鍵的是就業。樂業才能安居。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貧。
  • 國家發改委: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已全部喬遷新居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全國累計投入各類資金約6000億元,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其中,城鎮安置區5000多個,農村安置點約3萬個;建成安置住房266萬餘套,總建築面積2.1億平方米,戶均住房面積80.6平方米;配套新建或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6100多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萬多所、養老服務設施3400餘個、文化活動場所4萬餘個,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已全部喬遷新居
  • 日本隱性貧困人口
    そして日本はこの相対的貧困に區分される人口が先進國の中ではアメリカに次いで高のですが、全人口の23%が相対的貧困人口に屬するというデータがあるので、日本人の四人に一人くらいが平均年収の半分以下の収入で生活していることになります。貧困一般被分為兩種,一般來說分為絕對性貧困和相對性貧困兩種。
  • 二〇一八年以來,醫保扶貧政策累計惠及四點八億人次 貧困人口基本...
    在11月20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醫療保障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推進健康扶貧和醫保扶貧、確保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的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累計分類救治貧困患者1900多萬人  如何讓貧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醫生看病、能看大病?
  • 2018年以來醫保扶貧政策累計惠及貧困人口4.8億人次
    累計分類救治1900多萬貧困患者李斌表示,經過努力,健康扶貧攻堅任務接近全面完成,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全面實現,因病致貧、返貧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累計使近1000萬因病致貧、返貧貧困戶成功擺脫了貧困,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重要貢獻。首先,全面改善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機構設施條件,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 湖北省住建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昌海:奮鬥新時代 譜寫新篇章
    回望過去的五年,從念好「房、水、服」(住房保障、汙水治理、放管服)三字經到念好「住、治、服」(住有所居、治理環境、服務經濟)三字經,從突出發展和民生兩大主題到抓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有力指導下,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
  • 國家醫保局: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已實現「應保盡保」
    湖北省宜昌市百年關村村醫在給居民量血壓。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2018年以來,醫保扶貧政策通過基本醫保累計幫助減輕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負擔近3300億元,助力近1000萬戶因病致貧群眾精準脫貧,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率持續穩定在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