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藍•藍印花布

2021-02-08 衍紙藝術

©為維護本公眾號文章的原創性和公正性,未經原作者允許,嚴禁修改轉載。若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終朝採藍,不盈一襜。

      五日為期,六日不詹。

                                     ——詩經·小雅·採綠


 藍印花布是中國特有的手工印染品,源於秦漢,明清之際已廣泛流傳於民間。廣義的印花布是指蠟染,扎染,夾染和灰染染出的藍白相間的花布,現在一般說的藍印花布是指選用植物藍草為染色原料,採用黃豆粉和石灰粉用染漿,雕刻鏤空紙板為染板,用漏印染色而得來的藍白雙色花布。


 傳統的藍印花布染制過程包括染料製作,紡棉成布,雕刻染板,配製染漿都是由手工完成。眾多的手工藝人在長期的實踐中,大膽吸收了剪紙、刺繡、木雕等傳統藝術圖案,並逐漸形成了一種風格獨特的民間紋樣藝術。



 如今全國有名的傳統手工藍印花布當屬江蘇南通,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元新於1997年在南通市創建了中國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產、經營為一體的專業博物館。其他比較有名的產區有浙江桐鄉,湖南湘西鳳凰,湖北天門,河北魏縣,重慶梁平,陝西富平,山東沂蒙,福建安溪,安徽宿州等。各地的民間藝人結合當地的民風民情,創作出很多具有地方審美情趣特色的紋樣。總體而言北方紋樣相對粗獷、質樸,南方紋樣則更顯得精緻,富有江南水鄉的細膩情懷。


 藍印花布以藍白雙色變幻出萬千種花紋,輔之以縹緲靈動的冰裂紋,看上一眼說不愛都難。雖只有兩種顏色,但是卻不單調,一塊花布後面凝結了多少手工的精華,歷久越美,歷經歲月的洗滌,質樸依舊。那種來自自然的,最為恬靜的,還帶有當地本土的氣息,在你第一眼看到時,還能明顯感覺得到。


 如果你也喜歡中國傳統的藍印花布,就用衍紙條在紙上把她表現出來,用另一種方式來展示中國的傳統藝術,做出具有獨特中國風的衍紙藝術。



長按下圖指紋添加關注,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相關焦點

  • 中國藍印花布
    中國藍印花布圖文|古典新風尚編輯|易向Han folk traditional craft藍印花布是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的工藝印染品,宋代稱為藥斑布,明代稱為澆花布,傳說為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區)一歸姓者發明。
  • 傳統工藝:高密藍印花布
    又有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們把布晾在樹枝上曬乾時不小心被風吹到了地上,地上正好有一堆蓼藍草,它裡面有一種成分叫靛藍,可以把布染成藍色,等他們發現這塊布的時候,黃布已變成了一塊花布,青一塊、藍一塊的,他們想這奧秘肯定在這個草上,此後,兩人又經過多次研究,終於把布染成了藍布,梅葛兩位先生也就成為藍印花布的祖師爺。
  • 南通藍印花布「風光」臺灣
    「沒想到,臺灣的朋友對我們南通的藍印花布藝術這麼感興趣!」昨天,剛剛參加完在臺灣舉行的「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和「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交流活動的南通藍印花布傳承人吳元新回到通城,說起這一個月裡在臺灣的經歷,他連連感慨。    此次臺灣之行的文化交流,從11月23日至12月23日,分別在臺灣的臺北和臺中進行。
  • 玩遍上海:日本人收集出來的中國藍印花布館
    那家掛滿藍印花布的小店裡,我夢中的藍印花布成為了一種事物。一件件旅遊紀念品裝飾在這個叫宋城的地方,自從閱讀了王全集先生的藍白風情,對中國特有的藍印花布有了一絲一縷的情懷。有一天何先生有事走過長樂路,竟然在這裡我邂逅了。中國藍一花不管。這是多麼的不可思議的事兒,我知道。只有南通有藍印花布藝術館,因為南通是藍印花布的主要生產地之一,其歷史始於明。
  • 南通藍印花布的歷史演變
    南通藍印花布的歷史演變 2017-07-04 10:42:25 來源:全球紡織網 南通藍印花布的歷史演變?藍印花布是一種曾廣泛流行於江南民間的古老手工印花織物。
  • 《藍印花布魚紋藝術展》在通舉辦
    徐培欽昨天上午,由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藍印花布魚紋藝術展》在市文藝之家舉辦,壁掛、桌旗、靠墊、圍巾等100個藍印花布傳統魚紋圖案展示了千變萬化、活潑多樣的藍印花布裝飾魚紋在現代家居裝飾的活態傳承。下午,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資助項目、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項目《傳統魚紋在手工印染現代家居裝飾中的應用設計》結項評審會召開。
  • 南通藍印花布「風光」我國臺灣
    南通藍印花布「風光」我國臺灣 2010-05-26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本報訊 「沒想到,臺灣的朋友對我們南通的藍印花布藝術這麼感興趣
  • 染進生命裡的那抹藍――探訪藍印花布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新建
    「把染坊做起來,把藍印花布傳下去。」明明是劉大炮的心事,卻成了劉新建的心事。 百年染缸變染坊 留住印染的根自打劉新建記事起,就在家裡看父親染布。日頭穿過屋頂,照在靛藍色的染漿上,白布在棍子的攪動下一點點變藍,藍到仿佛能把人也吸進去。 當時的劉新建多麼不想被染漿「吸」住。可劉大炮覺得藍印花布必須傳下去,既然大兒子不願學,怎麼樣也不能讓劉新建離開。
  • 「為國爭輝南通人」吳元新:帶著藍印花布走向世界
    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染織藝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南通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館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吳元新從小生活在祖母紡紗、母親織布、父親染色的氛圍中。中學畢業後進入印染廠工作,從染布、刻版開始學習,設計製作的藍印花布新紋樣很早便得到了日本客商的認可。
  • 南通藍印花布時裝摺服臺灣觀眾
    在剛剛落幕的2010年臺灣「阿里山」音樂舞蹈服飾大賽上,南通崇川民間藝術團表演的藍印花布時裝秀《夢裡水鄉》,獲服飾舞蹈類比賽最高獎,藝術團則獲得大賽組織金獎。昨天,藝術團從臺灣載譽回通。崇川民間藝術團表演了藍印花布時裝秀、拉丁舞以及巴烏獨奏等節目。其中,藍印花布時裝秀《夢裡水鄉》,以其優美的架構、絢麗的服飾、動人的表演徵服了評委和觀眾。
  • 寶慶印象 | 走進藍印花布,傳承非遺技藝
    邵陽地處湖南西南部,悠歷史久,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便是藍印花布的重要生產區域,藍印花布廣泛流傳於各個鄉鎮,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因邵陽獨創了以豆漿混合石灰粉進行防染,在當地,藍印花布又被稱著豆漿布。
  • 藍印花布,烏鎮人家舊日時光的那抹素色
    江南烏鎮,人們將染好的藍印花布掛在太陽底下曬的情景確實叫人感到驚奇,一幅幅藍印花布從高高的雲天直掛而下。太陽照著的時候,藍印花布發出耀眼的光芒,一朵朵別致的花兒仿佛呼之欲出;而當風吹過的時候,那些懸掛著的布匹們則跳著優美的舞蹈,一眨眼工夫就能飛到天上去的感覺。
  • 都知道「中國紅」,你聽說過「中國藍」嗎?他把這一抹藍做到了極致!
    都知道「中國紅」,你聽說過「中國藍」嗎?他把這一抹藍做到了極致!這句話說的也正是藍印花布的染色過程。「藍印花布的藍代表著中國,在國際上被稱為『中國藍』。它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國民色。」哀警衛說。
  • 花布面料圖片 花布面料窗簾批發價格
    花布面料圖片 花布面料窗簾批發價格 2017-03-13 16:14:18 來源:全球紡織網 花布面料上面的印花是從中國古代就有的,印花布是一種很有技術含量的加工工藝,它是用坯布印花紙經過高溫印染加工而成
  • 南通崇川陳橋街道:傳承最美「中國藍」 提升文化軟實力
    中國江蘇網12月10日南通訊(記者 曹敏 通訊員 石唯)12月9日,在南通崇川區陳橋街道的「南通艾藍染色技藝保護基地」,記者現場觀摩了艾藍染色技藝,領略了「中國藍」的獨特魅力。「未來具有地標性文化特徵的通揚運河博物館、鹽文化體驗館,南通藍印花布等具有南通非遺文化的產業園,籌拍《十八裡河口》影視作品等,進一步挖掘弘揚傳統文化,為高質量建設『花園陳橋』而努力。」陳橋街道黨工委書記顧紅菊還告訴記者,即將啟動的南通非遺產業園,藍印花布將作為領銜項目,而陳橋蓼蘭種植基地和艾藍染色技藝館,將與南通藍印花布館的產業化緊密結合,促進南通藍印花布更加生態綠色優質,能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 藍雅白韻 | 中國藍染「珍藏典籍」
    今天推薦的《藍雅白韻  中國藍印花布紋樣研究》堪稱中國藍染「珍藏典籍」,作者調研、收集近5年,對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藍印花布的應用形式和圖案做一個系統的挖掘和研究,以項目紋樣集成的形式,以實物收集資料為基礎,力求通過圖片的形式全面完整的展現各個地區傳統藍印花布在民間的應用狀況及民俗內涵。中國的印染藝術作為文化的產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 東北大花布的作者,是阿拉上海寧|大象公會
    時尚「妖風」吹過,掀起了人們的陳年記憶:舊床單、舊被罩、舊棉襖……而近年在熒幕舞臺上頻頻以鄉土形象示人的東北地區,天然親和這種花布,於是便有「東北大花布」之稱。▍趙本山把二人轉和花布帶向了全國「東北大花布」從何而來?網上流傳最廣的說法稱,1952 年蘇聯花布產能過剩,中國為增進中蘇友誼,進口一批推銷民間。
  • 心屬純藍二十載,一聲花布一生愛
    每當別人問我的時候我總微微一笑,道「花布」 花布者,花樣型男布馮GIGI也!更是呆梨傲於世界足壇之混凝土防線的最後守護神時間流轉,一晃愛他已過二十載又然而,憂鬱之藍難逃宿命誰又曾料到,巔峰之後竟是谷底這十年,呆梨青黃不接人才斷檔南美巴西兩屆世界盃相繼折戟小組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