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搭建創新平臺完善孵化體系優化發展環境 創新創業比翼飛

2020-12-22 華聲在線

湘潭高新區搭建創新平臺完善孵化體系優化發展環境

創新創業比翼飛

華聲在線10月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榮 彭婷 通訊員 靳志國 劉瀾)9月29日,位於湘潭高新區的力合長株潭科技創新領航基地項目開工。項目總投資超3億元,預計2022年建成,將聚焦機器人、智能裝備等領域,建設智能方案與應用集成創新中心,打造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沿海產業轉移中心、科技要素市場和智慧園區。

作為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和湘潭「智造谷」,湘潭高新區從搭建創新平臺、完善孵化體系、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入手,高質量推動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培育發展新動能。該區已擁有國家新能源高技術產業基地、全國創業孵化示範基地等16塊國家級「金字招牌」,是我省乃至中部地區技術創新活躍、產業特色突出的園區。

湘潭高新區投資40億元,整合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打造集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高端裝備研發檢測中心、電子器件研發設計中心於一體的中南地區首個院士創新產業園,已引進兩院院士6名、高層次人才68名,建成院士工作站5個、行業頂級實驗室3個,12個高端產業化項目建成投產,為雙創提供了強大智力支持。

從項目選址到基礎設施改造,從院士專家吃、住、行到項目立項審批,湘潭高新區推出一對一精準服務。

雙創離不開良好的孵化平臺。在湘潭高新區大學生創業園,有一座建築面積近1萬平方米的力合星空·蜂巢眾創大樓,這是園區為創客精心打造的創業孵化基地,也是國家級眾創空間,自2017年成立以來,已對接項目400餘個,孵化產業項目48個,為雙創注入強勁動力。

在院士創新產業園、眾創空間等要素激發下,湘潭高新區雙創活力不斷迸發。今年上半年,儘管受疫情影響,該區仍實現社會研發經費投入7.5億元、高新技術產值266億元,申請專利275項。

湘潭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李建華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園區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今後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完善成果轉化和激勵機制,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開拓「智造谷」發展新局面。

相關焦點

  • 江陰高新區:「全鏈條」服務體系打造創新創業新高地
    陳海葉 本報記者 劉琴立足高新區,輻射全江陰。江陰高新區一體化雙創服務平臺自2018年5月正式啟用以來,通過2年運行,集線上線下、區內區外、境內境外於一體的全要素雙創服務功能不斷優化,為廣大創業者和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完善周到的「雙創店小二」服務。
  • 海口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
    作為海南省唯一國家高新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重點園區之一,海口高新區乘著海南自貿港建設東風,以「只爭朝夕、勵志拼搏」的幹勁,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創新創業載體、人才引育、營商環境等方面發力,已經發展成為海南省、海口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體承載區。發展東風勁吹。如今,海口高新區處處奔湧著蓬勃朝氣和發展熱情,邁著你追我趕的奮進腳步,讓人們感受到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動。
  • 中山火炬:完善科技創新體系,邁向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
    注重產業升級,建立了以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體的現代製造業體系  立足中山高新區的產業基礎和現代產業發展趨勢,選擇先進裝備製造、新型電子信息、健康醫藥、新能源等四大新興產業作為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採取了八大措施:  一是築平臺。就是打造新興產業的發展平臺。
  • 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企業總數達62680家
    作為中國西部的創新創業熱土、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都高新區全力打造以「創新主體最活躍、創業資源最富集、創造能力最持久」為鮮明特色,以「國際化、專業化、眾創化、集群化」為主要方向,以「大企業大集團引領、校地軍民協同、國際合作開放、街道社區基層創新創業」為重點內容,以「體制改革驅動機制創新、機制創新驅動成果轉化、成果轉化驅動產業發展」為基本模式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打造雙創升級版。
  • 昆明高新區創新創業公共服務超市(第二批)入駐服務機構評審會成功...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激發昆明高新區新一輪創新發展活力,提高昆明高新區創新創業服務質量和資源融通效率,為園區企業構建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將昆明高新區創新創業公共服務超市向專業化、精細化方向升級,支持昆明高新區科技創新工作向更深層次、更廣層面和更高水平發展。
  • 孵化一公司估值50億 成都高新區新型研發機構激活創新動能
    當前,科技創新的角色越來越關鍵,擔當的分量越來越重。作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都高新區正以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為重要抓手,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以高效率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構築動力源,通過深化校地合作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不斷深化創新策源能力建設。
  • 高新區創業園奮力開拓高質量跨越發展之路
    高新區為創業者搭建創業大平臺高新區自成立以來,始終堅守創業創新的初心,堅持創新創業基因,堅定創新創業根本,把雙創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盡心支持每一次創業,悉心呵護每一個創新,為提升全省雙創能級貢獻出高新力量。
  • 合肥高新區創新發展指數《量子創新指數(2020)》今日發布
    雙創平臺量質雙提升。2019年園區擁有各類省級以上研發機構和各類孵化機構數、在孵企業數快速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20.71%和17.94%。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19年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考核評價結果中,合肥高新區有5家國家級孵化器被評為優秀(A類),佔全省六分之五。
  • 勝利創新孵化器:搭建油地橋梁 打造油地融合創新服務平臺
    今年以來,東營將人才制度改革攻堅列為全市重點攻堅任務,聚焦聚力健全人才制度體系,打出招才引智「組合拳」,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即日起,大眾網推出招才引智系列,大力推廣先進企業的優秀經驗做法。
  • 改革釋放幹事活力 創新驅動高質發展——平頂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高新明天會更好兩年來,平頂山高新區幹事創業環境不斷提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產業投資窪地逐步形成,在國家高新區排名中晉升21個位次,被科技部作為成功典型在全國推介,在全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推進會上做典型發言,相關經驗成為平頂山乃至全省創新發展的典型示範。
  • 「創新」基因賦能高質量發展 ——南陽高新區創新謀發展走筆
    南陽高新區在前進中舉旗定向,終於摸索出了一條精準高效發展路子,繪就了以防爆、光電兩大特色產業為主導,以動漫軟體、科技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為配套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創新型特色園區,培育出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和產業集群。  昂起防爆產業龍頭。
  • 蘇州高新區召開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範區發展大會
    其中,工行蘇州分行普惠製造財富創新中心致力於扶持實體經濟、開展普惠金融服務,管理規模100億元;農行蘇州分行企業自主創新支持中心致力於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服務科技創新,扶持資金100億元;中行創新實驗室蘇州高新區實驗基地致力於打造產學研用平臺、創新孵化基地、營銷體驗中心、合作共贏空間,預計孵化落地產業100億元;建設銀行建信長租公寓有限責任公司致力於通過開放共享的住房租賃服務平臺搭載金融產品和服務,培育租賃市場
  • 園區|實施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發力成果轉化 青島高新區科技創新...
    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其涉及五方面內容。一是立足職能定位,明確「三方」職責、建立協調機制。二是聚焦關鍵領域,明確職能部門、壓實監管責任。三是圍繞發展目標,建立分工負責、黨政協同機制。四是服務科學發展,強化財稅支持、完善組織保障。五是落實全員聘用,健全薪酬體系、放寬晉升條件。
  • 涵養國家級創新平臺「生態圈」 夯實高質量發展「壓艙石」
    事實上,以新技術為引領,近年來,長沙經開區依託園區及企業,搭建了39個國家級創新平臺或項目。僅2019年,就有12個國家級的平臺、項目被國家批准成立、或經申報後被認定,較2018年增加了50%。這些平臺既有前端的工業設計中心,也有後市場的工業網際網路服務平臺,既有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基地,也有工業品牌培育示範企業,以創新驅動,以平臺制勝,有力推動了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三一與達索系統聯合開發製造管理系統(MOM)項目,將在5座「 燈塔工廠」和重卡新工廠率先試行。圖為三一18號工廠。
  • 創新「黨建引領『5i』服務」!貴陽高新區啟林創客小鎮激活企業創新...
    新增入駐企業26家、累計孵化畢業企業22家、解決就業崗位300餘個……1月4日,記者從貴陽高新區獲悉,過去這一年,高新區啟林創客小鎮不斷加強平臺建設,通過創新「黨建引領『5i』服務」,為創新創業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吸引大數據、人工智慧、文創、新能源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正加速集聚
  • 泰州醫藥高新區:鎖定「高新強」 推動「二次創業」加速啟航
    、搭建科創新平臺、創新發展新機制;「強」就是要擁有世界知名的產品、培育全國領先的產業、成為區域發展的龍頭、提高經濟的佔比貢獻。3月12日,該區集中開工10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15.6億元,包括泰州國際精準健康中心的臨床應用平臺、孵化基地、養生醫療基地、商業配套等重點工程;集中簽約32個項目,總投資145.8億元,全部是大健康產業及有關配套項目,投資主體既有國外知名企業,也有全國、全省行業領軍企業。這些投資規模大,平均單體項目投資規模超5億元的項目,正是與泰州醫藥高新區「4+3+1」特色產業體系精準匹配。
  • 西安佰奧萊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立足優越成長環境 跑出創業創新...
    佰奧萊博成立2年以來,始終秉持著「高效發展,低調蓄力」的原則,依靠優秀的科研人才團隊,在西安高新區高效、快捷的發展環境以及諸多生物醫藥領域優惠政策的支持下迅速成長,先後在陝西省各大創新創業大賽中斬獲大獎,在陝西生物科技領域中嶄露頭角,努力為陝西乃至全國的生物科技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 常州高新區奮力打造創新資源集聚高地
    1992年成立的常州國家高新區,堅持把「高新」作為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標誌,把「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最強勁的動能,在全國169家高新區中綜合排名位列第24位。  把建設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作為主攻方向,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培育產業鏈,全力以赴打造創新資源集聚高地。
  • 天津高新區搭建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 融資也融智
    商 瑞攝  天津高新區著力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通過政策創新、產品創新,助力科技型中小企業破解融資難題、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科技金融支撐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  中科曙光是我國高性能伺服器行業的領軍企業,2006年落戶天津高新區。如今,中科曙光已建立起集團化的研發、測試、軟體以及人工智慧、雲計算、雲存儲等研發體系。
  • 張志宏:推進大眾創新創業要有新思維
    事實上,作為創客和眾創空間的發源地,20多年來,科技部火炬中心倡導制定和實施的國家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等政策工具,在不斷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成為我國科技創新創業的先行區、示範區與核心區。    如今,在創新創業熱潮湧動的大環境下,一路先行先試的國家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也迎來自身的新一輪轉型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