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跨海大橋,兩個城市經濟圈,其中一個將擠入世界頂級經濟圈

2020-12-11 磊磊很愛旅遊

基礎設施狂魔是海外網民對中國的稱號,這從側面反映了我的基礎設施建設很厲害, 特別是隨著國家這幾年的發展,很多以前我們沒有想到的基礎設施也漸漸變成了現實, 說到最能體現國家實力,其中建橋技術的建設必不可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建設,中國的橋達到了75萬座, 世界第一,其中一公裡以上長的橋更達到數萬座以上,由此可見我國建橋的實力不亞於世界任何國家。

膠州灣大橋

其中,我國還有三座更高30公裡的跨海大橋, 這些跨海大橋的建設不僅改變了通過天險的道路,也改變了當地的生活水平,在經濟方面也發展得更快,兩座橋的建設成為了國際上最有競爭力的都市圈。

杭州灣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橫跨中國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從北到浙江嘉興海鹽,從南到寧波慈谿,全長36公裡,是除中國青島膠州灣大橋、珠港澳橋外的第三長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成立直接將上海到寧波的距離縮短了120公裡,在滬杭甬之間形成了兩個小時的「金三角」交通圈, 其中上海和溫臺地區的距離也大幅縮短,可以越過杭州灣直接到達, 浙江東南和蘇南的距離也會變短,蘇、錫、常和甬、紹之間會變短200多公裡,這樣這些城市之間的「密度」就會提高,進而形成合力。

杭州灣大橋

另外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成立,給寧波和嘉興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現在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家企業在嘉興定居,投資嘉興。

港珠澳橋

這座橋從建設當初就備受爭議,有人質疑建設的難度,也有人質疑這座橋有其他目的,但隨著17年的完成,港珠澳橋成為世界上的另一個奇蹟,昔日的爭論也消失了, 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裡,其中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道」長35.578公裡,海底隧道長約6.75公裡,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從國內來看,珠港澳大橋的建設直接加快三地經濟的相互交流合作,加快三地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其中珠海、中山等城市利潤最大, 從香港來看,有助於加強香港國際航運、航空中心的地位,彌補香港和珠江西岸的交通不足,實現無縫對接,擴大香港的經濟腹地,促進內地對香港的消費,進一步加快香港的經濟發展, 從澳門看澳門博彩、旅遊、會展業的發展, 香港機場國際航班很多,經過港珠澳大橋,以後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輕鬆地去澳門賭場,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博彩中心。

另外,珠港澳橋的開通,有進一步同化港澳的作用,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珠港澳橋的設立直接與世界三大頂級經濟圈(紐約經濟圈、加利福尼亞經濟圈、東京經濟圈)形成有利競爭,成為我國的又一張明星片。

對此你是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全球最長的十座跨海大橋,你知道幾座?
    大橋從馬爾默出發,海峽中建造了一座人工島,橋由三部分組成,其中8公裡橋梁、4公裡人工島上公路、4公里海底隧道。它所連接的丹麥東部地區和瑞典南部地區將成為北歐及波羅的海地區國際性都市群最密集、經濟最活躍、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
  • 遼寧潛力最「大」的三座城市,一個是鞍山,一個位於環渤海經濟圈
    從我國許多城市的角度來看,提高經濟實力是多方面的,從城市的人均收入和國內生產總值來看,這是許多城市關心的一個方面,也是最直接的標誌,從我國其他州的角度來看,有些地方令人非常沮喪,簡而言之,該市的經濟發展能力被低估了,遼寧就是其中之一。
  • 從城市群發展看成渝雙城經濟圈機遇與挑戰
    因此,如何加快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利用好最新政策優勢並吸取其他幾個城市群建設中的經驗和教訓,打造成渝地區新的城市經濟圈增長極,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一、 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歷史意義  歷史上,成渝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同屬四川省。1997年,中央宣布將重慶劃為直轄市,至此成渝雙城才同屬不同省(直轄市)。
  • 環渤海經濟圈城市大比拼,威海和大連這兩座城市,誰更勝一籌?
    我國現在的經濟已經發展得很好了,其中很多城市的發展是受到大家關注的,其中這兩個地方的發展就很受大家的關注,這兩座城市就是「大連」和「威海」,它在我國的環渤海經濟圈中,大家都是了解的,我國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設立了很多的經濟圈,環渤海就是其中的一個,而大連和威海就是這個圈裡最受歡迎的兩個地方,人們經常拿這兩個城市進行對比,看誰的實力更強悍一點,下面咱們就來看一下這兩個地方
  • 浙江「存在感最低」城市,有多座跨海大橋,但至今未通高鐵
    「中國速度」的建設不僅讓世界各國震驚羨慕,在促進了經濟發展的同時,極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人們可以花更少的錢去更遠的地方,去感受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生活,體驗四季變化享受不一樣的人生。讓人們最大程度體驗了「中國速度」對大家影響。
  • 中國城市海洋發展指數:上海先發優勢,廣州領跑南部海洋經濟圈
    七城展現強勁發展勢頭,廣州位列三強根據測評結果,上海、青島、廣州位居前三,分別領銜我國東部海洋經濟圈、北部海洋經濟圈和南部海洋經濟圈城市。其中,上海憑藉其海洋經濟發展規模效應突出、科創基礎雄厚等優勢,不僅拿下綜合績效第一,還在海洋對外開放度、海洋文化吸引力兩個維度的得分上遙遙領先。
  • 青島媒體:膠東經濟圈具備成為北方「長三角」「珠三角」潛質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青島媒體:膠東經濟圈具備成為北方「長三角」「珠三角」潛質山東省明確推進省會、膠東、魯南三個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後,有的經濟圈已經開始「抱團」行動。其中,12月7日,青島廣電旗下的「回瀾聽濤」刊文稱,當珠三角、長三角、川渝等南方城市群星夜兼程抱團發展的時候,北方城市之間沒能形成密切的產業協同、政策協同、戰略協同,甚至不少相鄰城市間還存在嚴重的同質化競爭,為南北差距的擴大埋下了伏筆。中國北方,山海依舊,但發展卻不能再依「舊」。
  • 四川這座城市,與成都重慶形成經濟圈,未來會有很大的提升
    四川位於中國西南部,由於其豐富的資源和優美的環境而被稱為「天府之國」,四川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去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689萬億元,居全國第六位,但是,國家發展差距仍然很大,例如,成都的國內生產總值是13889億元,僅次於綿羊,更不用說該省的其他城市,它花費了2074億元人民幣。
  • 膠東經濟圈城市足球聯盟總部落戶萊西
    7月22日11:30,膠東經濟圈城市足球聯盟總部揭牌儀式在萊西市體育中心體育館舉行。五城市足協代表表決,一致通過《膠東經濟圈城市足球聯盟章程》。這是繼6月20日膠東經濟圈城市足球聯盟成立後,促進膠東五市間足球發展的又一積極舉措。
  • 中國經濟圈金融資源配置研究
    提高三大經濟圈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將有助於經濟圈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中,三大經濟圈間接融資佔比在2016年及之前一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017年成為分水嶺,間接融資佔比開始反超,之後一直高於全國平均佔比,尤其是在2017年,三大經濟圈間接融資佔比甚至接近90%的高點。
  • 中國四大跨海大橋,三座位於南方,還有一座在山東!
    上海是我國的航運貿易中心,但缺少深水港,而修建東海大橋就是為了給上海連接起一個超級大港!東海大橋連接了上海與浙江舟山的嵊泗,始建於2002年6月,並於2005年12月正式通車運營。東海大橋北起上海市蘆潮港,向南經東海至浙江省洋山深水港。東海大橋全長32.5千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80千米/小時。
  • 中央新「畫」了一個雙城經濟圈 為何是成渝?
    客觀來說,成渝地區在近10年裡獲得了較快發展,但與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相比,成渝作為西部成熟度最高、要素最集聚、資源稟賦最高的區域,相對發展速度慢了些。  「一個中心,兩個城市。成渝之間任何單獨一個城市,都很難成為全球性有影響、國家戰略層面有地位的增長極。」
  • 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55千米,一天能收多少過路費呢?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前列,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而今天我們又要來聊一聊去年我國才開始正式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對於港珠澳大橋我們應該再熟悉不過了,它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到了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才開通運營,期間歷時了整整八年的時間,港珠澳大橋的開通運營又為我國輝煌的基建歷史再添一筆。
  • 張國寶:當年有人給總理寫信,說杭州灣跨海大橋選址有問題
    因此,浙江省人民政府一直想在杭州灣上建一座跨海大橋,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兩小時經濟圈。但是對於這座長近40公裡世界之最的跨海大橋,過去從工程技術和財力上想都不敢想。改革開放給浙江省帶來了勃勃生機,建造這座大橋已經成為可能。經過浙江省人民政府論證,正式上報到國家計委。國家計委又委託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組織全國各方面專家進行論證,認為建設杭州灣跨海大橋可行。
  • 中國一座造價高昂的跨海大橋造價高達數千億美元
    中國有很多跨海大橋,特別是在一些重要的城市中,許多城市具有不同的值,即使是城市,城市的發展仍然備受關注,因為這些城市在交通工程建設中也起著很大的作用,自然讓人感受到發展的意義。在我國建設項目的過程中,造價較高的項目很多,特別是一些獨特的城市,就像跨海大橋的城市一樣,這些方面的投資也很高,所以讓我來了解一下造價最高的中國跨海大橋,這座橋有著重大的發展意義和現實作用,實際上他起著更高的作用。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前世今生
    時任國家發改委國土地區研究所所長的他,組織了一個「龐大」的課題組對此進行研究。肖金成回憶,當時國土所超過半數的研究人員參與,還吸納了中國社科院、首都經貿大學等所外專家參與研究。課題組多次前往川渝地區進行調研,起草了20多萬字的研究報告。在研究中,肖金成得出一個結論:成渝兩座城市,並不存在要素上的競爭關係。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些動作也太快了吧!
    這列夕發朝至「點對點」貨物班列的開行,也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背景下,為提高成都、重慶之間的貨物運輸效率探索試點的一條新通道。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後續,中歐班列(成渝)還將根據抗疫期間貨物運輸需求,進一步擴大班列服務開行範圍,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中國又將建一座世界跨海大橋,耗資500億,建成後房價或暴漲
    20世紀7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沿海城市發展極為迅速,目前沿海地區的經濟水平也經常超過內陸地區的發展, 對我國廣東省來說,他每年創造的經濟是不可小覷的,廣東省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是經濟發展蓬勃的地區, 但是,為了經濟的高速發展,他們對道路交通的需求更高,為了滿足廣東的經濟建設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什麼?兩座特大城市終於名正言順抱在一起!
    光芒之下,讓人再也看不見其他城市。而有些啼笑皆非的是,兩個城市的人即便嘴上不說,心裡也多少對彼此不甚服氣。如果非得找個最合適的名詞來形容兩者關係,「冤家」必入選。我也想帶著大家在這兩座相愛相怨卻從來分不開的城市走一走,從過去到現在,再從現在走向未來。煙火成都
  • 成渝「雙城記」如何「畫」出雙城經濟圈?
    重慶市市長唐良智在重慶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重慶今年將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努力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並統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化川渝合作,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新貢獻。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如何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