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秒丨手機當球拍桌子作球檯,居家健身,桌球國手來支招

2020-12-23 齊魯網體育頻道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0日訊 中國桌球隊目前在卡達多哈備戰釜山世乒賽,在訓練之餘,國乒隊員們研究出宅家也能玩得桌球遊戲。利用桌子和餐巾紙盒,拼搭成一張球檯,用手機做球拍,就能在家打桌球。

此外,國乒主力隊員馬龍、許昕、劉詩雯、丁寧還錄製了視頻,提醒大眾,在家也要堅持運動,擁有強健的體魄才能抵抗病毒。

閃電新聞記者 王璐  報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60秒會打桌球01:一張球檯一個拍,裡面門道真不少
    在經歷過這個不同尋常的冬春之際後,你是否意識到了健身的重要性?你是否也渴望著擁有運動場上的一技之長?其實,掌握一些基本知識和技能,不僅是科學健身的不二法門,也是深入領略運動樂趣的「秘鑰」。  不論是城市社區還是鄉村體育休閒角,身邊幾乎處處都能看到桌球臺的身影。桌球之所以被稱為「國球」,和它易於上手、普及,群眾基礎深厚有著密切關係。
  • 不同的桌球戰術,選擇的球拍也不同,4種球拍的選擇讓你打好球
    在桌球競技運動中,雖然融速度與旋轉為一體的快攻與弧圈進攻技術已成為當前的主流,但現代桌球運動仍然包含著多種不同類型的打法與技戰術,這些都會對球拍性能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我們要弄清不同技術類型以及不同的戰術要求與球拍之間的關係才能為自己選擇得心應手的球拍。
  • 手機當球拍,桌球新玩法!上海舉辦首屆手機桌球挑戰賽
    幾乎人人都擁有的手機如今有了桌球健身的新用途。11 月22日以創新與智慧同行為主題的2020 年上海首屆手機桌球挑戰賽在中國桌球博物館舉行。,並為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桌球手機顛球大賽積極參與者代表頒發證書和獎品。
  • 光板球拍,石板球檯,車輪大戰,小小桌球兒承載著夢想與榮光!
    說起體育運動,中國人最喜歡的就屬桌球。容國團、莊則棟、勇奪世界冠軍的故事,兒時在幼小的心靈留下深深印記。哪個時候,其他的球類運動因受場地環境、器材的影響,玩起來不容易。唯有桌球簡易經濟,一枚桌球就幾分錢,球拍找個木板自己做。打球,找塊平地劃條線,就開戰。在學校,即是課休的十分鐘,也要奔出教室,搶佔個球檯,你來我往地揮幾拍子。
  • 「80後」老工匠:給桌球國手修球拍
    □本報記者張紅霞王向華  2月19日,83歲的曹立熹在成都石室中學對面的工作室忙碌了一天,修理中國男子桌球國家隊隊員徐晨皓的球拍。10天之前,他修好了中國女子桌球國家隊隊員王曼昱的球拍底板,這都是國家女隊教練肖戰送來的「急活」。  不僅在成都的球友中出名,在全國的專業選手和愛好者中,曹立熹和他的「熹」牌桌球拍同樣赫赫有名,他發明的「竹纖維」和「梅花樁」兩項制拍專利技術更是成為「中國造」球拍的一股清流。小巷裡的「老工匠」  曹立熹曾是個桌球迷。
  • 能在60秒內打桌球01:一桌一拍 裡面有許多門
    在經歷了這個不尋常的冬天和春天之後,你意識到健身的重要性了嗎?你也渴望擁有運動技能嗎?事實上,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不僅是科學健身的唯一途徑,也是深刻體會運動樂趣的「秘密鑰匙」。桌球桌在城市社區和鄉村運動休閒角落幾乎隨處可見。桌球之所以被稱為「國球」,與它的易用性、受歡迎程度和深厚的群眾基礎密切相關。
  • 「80後」匠人有大情懷 要讓桌球國手用中國生產的球拍
    「80後」匠人有大情懷 要讓桌球國手用中國生產的球拍 274個樁柱全是手工黏上的痴迷球從打球到研做球拍,大家叫他「拍王」  在打桌球的圈子裡,曹老因為球技了得和專研做球拍,得到了「球痴」和「拍王」兩個綽號。曹老自幼酷愛打桌球,球打溜了,對球拍的要求也更高了,他就開始研究修球拍。就這樣,圈子裡很多人慕名找到曹老修球拍,久而久之,曹老所修的球拍有文字記載的已經有800多個。
  • 視頻|用手機當球拍,上海這個桌球比賽是認真的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新民晚報·新民網】把手機當球拍,成了桌球比賽的新玩法。11月22日,2020年上海首屆手機桌球挑戰賽在中國桌球博物館舉行,125名桌球愛好者組成的32 支代表隊參加了這項新穎的比賽。比賽選手在特製的長2.2 米,寬1.2 米的手機專用桌球臺上角逐。不少桌球愛好者經過開賽前的練習,很快便掌握了手機桌球的「玩」法,常常多個回合才分出一球勝負,還不時打出傳統桌球的扣殺好球。
  • 視頻| 用手機當球拍,上海這個桌球比賽是認真的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把手機當球拍,成了桌球比賽的新玩法。11月22日,2020年上海首屆手機桌球挑戰賽在中國桌球博物館舉行,125名桌球愛好者組成的32支代表隊參加了這項新穎的比賽。   比賽選手在特製的長2.2 米,寬1.2 米的手機專用桌球臺上角逐。不少桌球愛好者經過開賽前的練習,很快便掌握了手機桌球的「玩」法,常常多個回合才分出一球勝負,還不時打出傳統桌球的扣殺好球。
  • 桌球愛好者如何選購適合自己的桌球拍底板,看完你就全懂了
    做為一個桌球愛好者選購一款適合自己的桌球拍底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常常被的種類繁多的品牌、各種專業術語、相差巨大的價格弄得眼花繚亂,到頭來也不知道什麼球拍底板更適合自己。桌球愛好者通常有一個誤區,認為貴的、國家隊用的底板就是好的。
  • 60秒會打桌球02:我該怎麼選球拍?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30日電(李赫)不論是城市社區還是鄉村體育休閒角,身邊幾乎處處都能看到桌球臺的身影。桌球之所以被稱為「國球」,和它易於上手、普及,群眾基礎深厚有著密切關係。「60秒會打桌球」欄目,將助力喜愛國球的讀者從0基礎起步,跨入初級愛好者的大門——球拍是開展桌球運動的主要工具,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球拍,是每個桌球愛好者的的願望。
  • 李傳芳將軍的桌球緣——從水泥球檯和光板球拍開始
    紅雙喜特約 水泥球檯,光板球拍,很多桌球業餘好手都曾有過這樣的童年,李傳芳將軍也不例外。他10歲開始拿著光板在水泥球檯上打球,30歲才明白要固定自己使用的球拍,50歲才懂得根據自身條件和打法選用膠皮,憑著對桌球運動的天生熱愛,細心琢磨,不懈練習。
  • 關於桌球、球拍、打法的介紹
    一般來說,優級品的桌球重量為2.40—2.53克,直徑為37.2-382毫米;從300毫米,高處落下,其彈跳高度應為210230毫米。由於製作桌球的賽璐珞的硬度不同,因而對於攻擊型的球手來說,硬些的球可以發揮速度和力量優勢;而對於削球手來說,軟些的球更好從2000年10月1日開始使用40毫米大球,球重2.7克。球應用賽璐珞材料或類似的塑料製成。
  • 2020年上海首屆手機桌球挑戰賽舉行
    與傳統桌球賽不同,本次比賽是以手機作為球拍,所用球檯也比常規球檯小了一圈,釆用了上海紅雙喜股份有限公司特製的長2.2米、寬1.2米的手機專用桌球臺進行角逐。據賽事裁判長李永華介紹,比賽中選手們使用的手機由賽事組委會統一提供,兩面均可擊球。
  • 奇思妙想,用手機打桌球比賽,你敢嗎?
    我們一般人打兵乓球,首先想到的是用桌球拍,如果沒有就要去商店裡買,或者向熟人去借一副。口袋裡裝有的手機話,如果有你告訴你,拿你的手機當球拍去打,你絕對不會去做,因為整不好,很有可能把幾千塊的手機摔在地上,或者碰到桌子稜,造成手機的顯示屏破碎,得不償失。
  • 居家健身體壇名人各有妙招 徐寅生在家練球有「神器」
    疫情期間,居家防控顯著遏制了疫情蔓延,也催熱了居家健身,大家紛紛在家中踢毽子、練瑜伽、打太極、跳繩,還有的在家搞起了「客廳馬拉松」。一些家庭還利用跑步機、功率自行車等器械來鍛鍊,有效對衝了宅家期間的多吃少動、過量睡眠、沉迷電子產品等不良習慣。
  • 桌球基礎數據
    筆者收集了一些關於桌球的基礎數據,和球友分享。希望大家談球、琢磨球時都能做到心中大致有個數量範圍,避免說一些太離譜的外行話。1 桌球:直徑40- 40.60毫米(簡稱40+)新塑料球,質量2. 7克2 球拍:球拍的大小,形狀和重量不限。質量:一般總質量180-220克。
  • 手機當球拍抽紙盒成攔網 國乒教你用手機打桌球
    中國桌球隊隊員們利用晚飯後的時間,藉助酒店會議室的桌子、抽紙盒等臨時搭了一個簡易「球檯」,用手機當球拍進行了趣味比賽。「擁有強健的體魄才能抵抗病毒!」國乒眾將用實際行動號召大家,就算宅在家裡也能因地制宜鍛鍊身體,同時享受桌球帶來的快樂!
  • 賽事供應暫停,變身居家神器,老品牌紅雙喜的小球大生意
    紅雙喜市場部總經理管亞松表示,接下來,紅雙喜將繼續開發新的家用器材,謀取居家健身市場份額增長,並為國家隊未來賽事做好出徵準備。網紅訓練器日前,一則在家打桌球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的主角是國際乒聯終身名譽主席徐寅生。宅家期間,他鼓勵退役國手拍攝訓練教學視頻,推薦各種「私家桌球秀」視頻,建議大家加強身體鍛鍊。
  • 60秒會打桌球14:推擋球,怎麼推,怎麼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11日電(李赫)不論是城市社區還是鄉村體育休閒角,身邊幾乎處處都能看到桌球臺的身影。桌球之所以被稱為「國球」,和它易於上手、普及,群眾基礎深厚有著密切關係。「60秒會打桌球」欄目,將助力喜愛國球的讀者從0基礎起步,跨入初級愛好者的大門——擋球擋球技術是桌球技術的入門基礎,動作雖然簡單,卻是桌球技術的核心,也是初學者首先應學習的一項基本技術。推擋球包括推球和擋球兩部分,是左推右攻型打法的主要技術之一,也是其他類型打法不可缺少的輔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