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這個人相信許多80.90後都認識他,他創作了不少經典的歌曲,還被譽為:「臺灣流行樂教父」的美稱,很多人喜歡羅大佑,是因為羅大佑曾陪伴著他們的青春成長。對於上世紀60年代的人來說,他是知音和朋友;對於上世紀70年代的人來說,他是青春的代言人和心靈偶像;對於上世紀80年代的人來說,他是音樂家,更代表一種文化;而對於流行音樂人來說,他是一個標準,一個尺度,一個希望追尋超越的典範了。本期就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羅大佑的幾首經典歌曲,看看你最喜歡哪首?
《明天會更好》
這是一首由臺灣群星演唱的一首歌曲,發布於1985年,1986年是世界和平年,所以羅大佑為了呼籲當年的主題,所以寫下的這首歌曲,這首歌召集了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等地共60位華人歌手共同演唱。這些歌手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唱片公司,打破了籤約限制,其中有李宗盛、蔡琴、蘇芮、潘越雲等歌手和藝人。羅大佑等發起人還邀請到了飛碟、滾石、寶麗金等公司參與了單曲專輯的製作,這才創作了這首流傳至今的經典之作。
《追夢人》
這首歌是羅大佑為電影《天若有情》創作的主題曲《天若有情》的普通話版《青春無悔》,由袁鳳瑛演唱,之後作為紀念作家三毛的歌曲增加部分歌詞,由鳳飛飛演唱,並成為1991年臺灣電視連續劇《雪山飛狐》的片尾曲。鳳飛飛演唱的《追夢人》被歌迷視為經典。鳳飛飛那平實無華、但餘韻悠長的演繹堪稱完美。
《光陰的故事》
這首歌就夠經典了,這首歌發布於1981年,還被評為「100首必聽經典老歌之一」這首歌羅大佑填詞和譜曲,而原唱是張艾嘉,而羅大佑用那深情特別的嗓音演唱這首歌后,羅大佑演唱的版本從此深深地烙印在人們心裡,而漸漸忘記艾嘉演唱的版本。這首歌總能觸動你的神經,很容易也很自然讓你勾起對往事的懷念。青春易逝,韶華易老,流水帶走光陰的故事,也帶走多愁善感的青春。
《童年》
這首歌你們絕對不會陌生,這首歌承載了太多人的童年了。而你絕對想不到的是這首歌最開始是羅大佑為艾嘉寫的,當初羅大佑寫寫這首歌的時候還在讀大學,寫這首歌的地方不是在池塘邊,更不是在榕樹下,而是一個普通的地方。羅大佑寫歌的時候,腦海中全是粉筆、黑板、便當、課桌,就是在這樣的一種狀況下寫下《童年》這首歌。
當然,羅大佑創作了數不勝數的經典,小編就不一一列舉了。你最喜歡他的哪首歌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