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後,很多媽媽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身體問題,產後漏尿就是又麻煩又尷尬的一個。有的人過一段時間就會慢慢緩解了,但有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越來越嚴重了,跳一下、笑一下、咳嗽一下、打一下噴嚏,都會漏……
對於產後漏尿,中醫認為,常見的原因是孕產過程中腎氣受損,使腎的封藏固攝功能受到影響所導致的。還有一種常見情況是脾腎陽虛,加之氣血流失過多,未能及時恰當的補回來,中氣不足,則升清、升舉無力。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應對漏尿的好方法——撮谷道,這個方法不僅能提升中氣,還能補腎,固攝元氣。
這也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傳統養生之術,無論男女老少,無論是想調病養病,還是想身體健康、益壽延年,經常去做,都會有很多好處。
唐朝醫學家孫思邈就極為推崇此法,他在《枕中方》一書中規勸世人:「谷道宜常撮。」
乾隆是皇帝裡的長壽冠軍,享年八十八歲,這與他注重養生是分不開的。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進入中年後,主要精選了十種鍛鍊方法,撮谷道即是其中之一。
谷道就是肛門,撮谷道就是收縮肛門的動作。
我們之前講過身體的圓運動,五臟六腑是上下左右分布的,其功能也有方向,這些臟腑所引導的氣處於一升一降的動態中,形成一個不斷循環的圓運動。而絕大部分病症,都和人體氣機升降失常有關。
肛門在中醫裡稱為「魄門」,和五臟關聯密切,明代醫家張景嶽說:「雖儲糟粕固由其瀉,而髒氣升降亦賴以調,故為五臟使。」肛門的一升一降不僅能讓臟腑氣機的升降幅度加大,而且還能調理左升右降的平衡。人的氣機一順,該升的升,該降的降,自然能調理百病,益壽延年。
撮谷道時還會刺激到會陰部的重要穴位,如會陰穴、長強穴。
會陰穴是衝、任、督三脈的交會穴,任脈主一身之陰,督脈主一身之陽,會陰穴通過任、督二脈可以總領人體諸陰脈和諸陽脈,是養生的關鍵所在。再撮谷道時,會陰穴也隨之升降,可促進任脈和督脈的氣血運行。
我們以前看武俠片裡經常有打通任督二脈,武功會有非常大的飛躍的說法,那是因為任督二脈一通,周身所有經絡就都通了,能喚醒強大的身體能量。雖然我們普通人做不到打通,但任督二脈的氣血通暢對身體的作用也非常大。
長強穴雖屬督脈,但也是補腎大穴,對中氣下陷證有很好的調理效果。所以刺激這個地方不僅能調理漏尿,對因腎氣不固、中氣下陷引起的胃下垂、子宮下垂、腎下垂、脫肛、遺精、滑精、早洩、帶下病等都有很大幫助等病症都有很好的調理效果。
全身放鬆,把注意力集中在肛門處。
吸氣時肛門收縮上提,呼氣時放鬆。
撮谷道任何時候都可以做,最好每天在固定時間裡養成做這個動作的習慣,如早晨起床前或晚上臨睡前。據說乾隆皇帝就喜歡在上朝時做這個動作。
另外,大小便以及房事後都要馬上提肛十數次,以防止大小便及瀉精時元氣隨之瀉出。乾重體力活的時候也要做一做,可以保護元氣勿瀉。